•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本節旨在針對大學生自我分化、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現況描述、

性別差異情形,以及中介效果進行討論。

壹、大學生自我分化、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現況描述

一、大學生自我分化之現況描述

本研究顯示大學生在自我分化程度整體表現略低於中間值,進一步檢視其分 量表之得分,以了解大學生自我分化程度更細緻之樣貌。從各分量表題平均數結 果來看,大學生自我分化中在「我立場」以及「情緒截斷」表現較佳,均高於平 均值3.5分,其中又以「我立場」的分數最高,顯示普遍大學生具備穩定之自我 立場,且較不會與他人疏離;然而,大學生在「與他人融合」以及「情緒化反應」

略低於平均數,顯示大學生在面對外在環境,可能較偏向迎合他人之期待,也容 易受外界刺激而情緒有所起伏。此外,「與父母融合」的得分最低,顯示普遍大

82

學生還是相當在意父母的評價與期待,且期望自己能夠達到父母的要求。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現今大學生於求學過程能廣泛接觸到新知識,得以刺 激個人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之能力,因而個人的自我意識逐漸提高,傾向追求與 實現自我價值,使得大學生普遍對自我有清楚的認同,有較良好之我立場表現。

然而,另一方面華人的社會文化仍傾向社會取向,是以融入或配合環境的適應方 式,以維護關係和諧以及集體之目標,因而在家庭的互動關係,家庭的目標容易 優先於個人目標,且個人的獨特性也較不被重視;與他人的互動則重視關係之和 諧以及相互之依賴(楊國樞,2004)。同時,對大學生而言,父母仍被視為個人

之「安全堡壘」 ,為個人發展自我之重要支持來源(Kenny, 1987) 。因此,台灣大 學生可能受上述文化性以及階段性之影響,展現出與他人、 父母在情緒與關係容 易有分化不清之情況。

二、衝突因應方式之現況描述

大學生面對愛情關係衝突多採取表明、忠誠的因應方式,少採取忽視、離 開的因應方式,此結果與張時雯(2003)、黃莉容(2012)、郭淑君(2007)等

人研究結果相同。Rusbult與Zembrodt(1983)認為表明、忠誠因應方式均為對關

係抱持正向之態度,且對於關係有較高的承諾。由於愛情關係包含了承諾之元素

(Sternberg, 1997),個人會為了維持單一且穩定之關係做出努力。據此,研究 者認為,多數大學生會為了維持關係之穩定與承諾,傾向投入關係去解決問題,

或者留在關係等待問題好轉,較不會忽略伴侶,或者採取批判伴侶、傷害關係、

分手等不利於關係維繫的方式來處理衝突。

三、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現況描述

在愛情關係滿意度部分,本研究發現大學生與伴侶之互動,普遍有較佳的滿 意成長感受。此現況分析結果,與王慶福(1995)、吳端靜(2011)、黃美淇(2010)、

劉立慈(2012)等人之研究發現雷同,顯示大學生男女之滿意成長均有中上偏佳 的程度。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大學生正建立與父母以外的他人穩定且親密之情感,

83

因而有戀愛經驗之大學生,無論男女性別均認為愛情關係帶給自己較多正面的滿 意感受,感受到與另一半之交流與成長。

貳、大學生自我分化、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性別差異討論

一、大學生自我分化之性別差異情形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自我分化具有性別差異,男大生之自我分化總分、我立場 以及情緒化反應得分均較女大生為佳。整體而言,男大生顯示有較良好的自我分 化程度,在面對外在情境較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對自己也有較穩定的認同,且 其情緒較少因外界刺激而起伏,有較穩定的情緒狀態。而此研究發現也與過往研 究雷同,研究顯示女性較男性有較高的情緒化反應(詹寓婷,2011;劉紀谷,2008;

Peleg-Popko, 2004; Skowron & Dendy, 2004; Skowron & Friedlander, 1998);

部分研究也發現男大生較女大生能表達自我立場,也較不會與他人融合,整體而 言有較良好的自我分化程度(詹寓婷,2011;劉紀谷,2008)。

研究者認為兩性差異可能受先天生理因素與後天社會建構因素所影響(黃淑 玲、游美惠,2007),且 Gilligan 認為兩性面臨不同之社會期待,男性被期望發 展出自主與獨立性,透過脫離母親照顧以發展自我;相對的女性被期望重視關係,

因此較是透過關係統整自我(引自詹寓婷,2011)。綜上所述,男性可能較女性 能表達自我立場,整體有較佳之自我分化情形,然而女性可能自覺自己的情緒狀 態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而有所起伏,也較容易受到關係中的重要他人之影響,而 難以堅定自我立場,顯示女性於發展自我分化可能面對比男性更大的挑戰。

二、大學生衝突因應方式之性別差異情形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衝突因應方式具有性別差異,男大生在面對衝突時,較女 大生傾向採取忠誠因應方式。此一研究發現也與國內之研究結果雷同(王如芬,

2005;張時雯,2003;黃莉容,2012;郭淑君,2008;薛鈞芳,2007);然而與 Rusbult 等人(1986a)之研究結果不同。研究者認為男性在面對關係問題時,可 能較不傾向表達與改變,因此在面對伴侶或關係衝突時可能較為包容與接納。利

84

翠珊(2012)研究發現男性在婚姻中面對與妻子意見不同時,於容忍、忍讓、忍 耐三種忍的策略使用頻率均高於女性。顯示男性在面對關係問題時不一定會述說 出來,而可能是透過包容、接納、忍耐關係問題等方式,以維持關係和諧與等待 關係好轉。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女大生在在面對關係衝突時,較男大生傾向採取忽視與 離開因應方式。此一研究發現與郭淑君(2008)、蔡思華(2012)的研究發現雷 同。然而,張時雯(2003)考驗性別差異時,僅顯示女大生較男大生會採取離開 反應,在忽視反應則無差異。此外,Rusbult 等人(1986a)與王如芬(2005)研 究則發現男大生較女大生傾向忽視因應方式。研究者從文獻的時間來看,發現近 年來的研究多顯示女大生較男大生會採取忽視、離開因應方式。可能隨時代的改 變,女性受教育之水平提升,因而對自我有較多的探索,也更清楚自己的需求。

然而女性大學生對關係中之依賴性可能並未降低,仍期待伴侶能滿足自己需求與 期待,因而在面對關係問題時,可能較會採取冷戰、忽視伴侶、結束關係等表達 在關係中的不滿足。

三、大學生愛情關係滿意度之性別差異情形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並不會因為性別而影響其愛情關係滿意度,而此研究發現 也與過往研究結果相同(王慶福,1995;江彥陵,2007;林素妃,2003;劉立慈,

2012;劉思遠,2010)。研究者認為,若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大學生正建立與父 母以外的他人穩定且親密之情感,因而有戀愛經驗之大學生,無論男女性別均認 為愛情關係帶給自己較多正面的經驗,以及感受伴侶帶給自己的交流與成長。

參、大學生自我分化、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中介效果討論

一、衝突因應方式對愛情關係滿意度具有直接影響效果

(一)表明、忠誠因應方式可正向直接影響關係滿意度

本研究從中介效果模式中,發現表明因應方式可正向直接影響愛情關係滿意 度。表明因應方式為個人在面對關係時,願意向伴侶表達自己的感受,且傾向採

85

取改善、解決關係衝突之行為。研究者認為此行為展現個人對關係之較高的投入 程度,且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關係之問題,例如:張時雯(2003)研究指出個人 的衝突解決自我效能較佳時,也較會採取表明因應方式。因此表明因應方式為個 人願意為關係付出、調整,其內在對於關係有較高的期望,也相信努力可以使關 係更加良好,而這樣的態度以及行為,使個人對關係有較高的確定感,對關係亦 有較高的滿意感受。而過去研究也支持本研究發現,綜合吳佩倫(2008)、張時 雯(2003)、Rusbult等人(1986a)、Rusbult等人(1986b)的研究,發現採取「表 明」的因應方式,較能有效解決關係之問題,投入較高的關係承諾,也與關係的 滿意度、確定性、關係品質有正向之關聯。據此,表明因應方式展現有效的解決 問題,較高的投入與承諾,因此對關係有較高的認同跟滿意感受。

此外,忠誠因應方式也能正向直接影響愛情關係滿意度。整體而言,忠誠的 因應態度,展現出個人重視維持關係的承諾,傾向配合且包容伴侶,避開直接反 應衝突,且採取被動等待關係好轉的方式,相似華人的謙讓或「忍讓」之概念(利 翠珊、蕭英玲,2008)。而這樣的因應方式傾向不明白說出可能危害關係之語言,

以維持關係之和諧,也願意在關係中投入較高的承諾,對關係亦有較高的滿意。

(二)忽視、離開因應方式可負向直接影響關係滿意度

於中介效果模式中,也相對地呈現忽視跟離開因應方式能負向直接影響關係 滿意度。由於忽視以及離開因應方式為個體傾向迴避衝突,或採取破壞性的行為 處理關係問題時,容易對關係感到患得患失,因此也有較低的滿意感受。而本研 究結果也與過往研究有相似之發現(周玉慧,2009;張時雯,2003;郭淑君,2008;

Gottman & Krokoff, 1989; Rusbult et al., 1986b),無論是情侶或者夫妻,表明、忠 誠與高關係承諾度、高滿意度有關,而忽視跟離開則與低關係承諾度、低滿意度 有關。綜合本研究發現與過往研究結果,均顯示出表明與忠誠此建設性的因應方 式有助於關係正向的感受,相對地破壞性的忽視跟離開因應方式,則容易導致個 人對關係的不滿。

86

二、自我分化對忠誠、忽視與離開因應方式具有負向直接影響效果

(一)自我分化負向直接影響忽視以及離開因應方式

從本研究之中介模式發現,自我分化能負向影響忽視以及離開因應方式,顯 示自我分化越佳的大學生,在面對關係衝突時,越不會採取忽視以及離開因應方 式,呼應理論之推論與過往研究。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自我分化較佳者,可 以彈性的轉換自身的情緒與理性,與伴侶也有適當的自我空間,因此在面對關係

從本研究之中介模式發現,自我分化能負向影響忽視以及離開因應方式,顯 示自我分化越佳的大學生,在面對關係衝突時,越不會採取忽視以及離開因應方 式,呼應理論之推論與過往研究。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自我分化較佳者,可 以彈性的轉換自身的情緒與理性,與伴侶也有適當的自我空間,因此在面對關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