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11-124)

第五章 研究結論建議

5.2 研究建議

表 5.7 本國銀行理財專員績效衡量計算表(續) 客 戶 關

係 互 動 次 數

100-(未互動客戶數 X0.5)最

低 零 分 。 8.75/100

新 產 品 銷 售 狀 況

大 於 5%則 100 分,低於 5%

計 算 如 下 :

100-【5%-(期限內新產客戶銷 售 客 戶 數/經管客戶

數)X10/0.01】 3.70/100 作 業 面

之 準 確 度

100-(補辦事項次數 X5 分)最

低 零 分 。 6.45/100

合 計 100/100

主 管: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參考文獻

1. 于泳泓譯(2002),「平衡計分卡最佳實務:按部就班,成功導入」,

商 周 出 版 社 。

2. 王 國 欽 (1999),「 以 模 糊 觀 點 評 估 業 務 員 績 效 之 研 究 」, 東 吳 經 紀 商 學 學 報 , 第 二 十 期 , 第 46-69 頁。

3. 財 政 部 金 融 局 (2003) ,「 2003 年 9 月 金 融 統 計 資 料 」,

http://www.boma.gov.tw。

4. 台灣金融研訓院(2002),「理財規劃實務」,台灣金融研訓院。

5. 朱道凱譯(1996),「平衡計分卡」,臉譜文化出版社。

6. 吳 美 連 、 林 俊 毅 (1999) ,「 人 力 資 源 管 理 -理 論 與 實 務 」, 智 勝 文 化 公 司 。

7. 吳秉恩(1994),「組織行為學」,華泰書局。

8. 林 文 琇 (1997),「 銀 行 經 營 策 略 的 轉 淚 點 」, 金 融 研 訓 季 刊 , 第 八 十 七 期 , 第 34-40 頁。

9. 林 筱 倫 (2002),「 銀 行 業 非 傳 統 業 務 之 決 定 因 素 」, 高 雄 第 一 科 技 大 學 , 金 融 營 運 系 碩 士 論 文 。

10. 林佳靜 (2001),「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績效評估與比較」,實踐大 學 企 業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11. 柯 美 滿 (2002),「 創 業 投 資 事 業 投 資 後 管 理 - 追 蹤 監 控 方 式 之 研 究 」, 交 通 大 學 高 階 主 管 管 理 學 程 碩 士 論 文 。

12. 康龍魁(1993),「追求另一張技職文憑:淺談商業類職業證照制度 之 現 況 與 展 望 」, 技 術 及 職 業 教 育 雙 月 刊 , 第 十 七 期 , 第 13 頁。

13. 許士軍(2001),「策略核心組織」,臉譜出版。

14. 陳正強(1998),「人力資源管理精論」,千華出版公司。

15. 郭木祺(2002),「 理 財 專 員 藉 由 顧 客 關 係 管 理 之 剖 析 在 實 務 運 用 之 研 議 」, 今 日 合 庫 ,91 年 12 月,第 58 頁。

16. 張火燦,徐氟成(1993),「績效評估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功能結合 之 研 究 」, 人 力 資 源 學 報 , 第 三 期 , 第 95-113 頁。

17. 張 家 鳳 (2001),「 企 業 建 立 平 衡 計 分 卡 以 落 實 策 略 管 理 之 個 案 研 究 」, 東 吳 大 學 企 業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18. 彭 台 臨 (1993),「 如 何 審 慎 推 動 職 業 證 照 制 度 -技 能 檢 定 與 職 業 證

照 制 度 的 實 施 與 影 響 」,技 術 及 職 業 教 育 雙 月 刊,第 17 期,第 7-8 頁 。

19. 賈 堅 一 (1999) ,「 美 國 商 業 銀 行 與 德 國 商 業 銀 行 經 營 策 略 的 比 較 」, 華 信 金 融 月 刊 , 第 五 期 , 第 67-86 頁。

20. 楊 宗 明 (1996),「 提 昇 銀 行 服 務 品 質 之 探 討 」, 品 質 管 制 月 刊 , 第 32 期,第 62-65 頁。

21. 廖 冠 力 ( 2002), 以 平 衡 計 分 卡 來 探 討 績 效 衡 量 指 標 - 以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學 生 事 務 處 為 例 , 成 功 大 學 工 業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2.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

中 國 統 計 學 報 , 第 二 十 七 卷 , 第 六 期 , 第 5-22 頁

23.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

中 國 統 計 學 報 , 第 二 十 七 卷 , 第 七 期 , 第 1-19 頁。

24. 鍾碧姮(2003),「資料探勘應用於銀行業信用卡持卡者、帳戶區隔 與 零 售 業 酒 品 交 叉 銷 售 之 探 勘 研 究 」, 銘 傳 大 學 管 理 科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5. 蕭 錫 錡 (1993) ,「 培 育 健 全 之 基 層 技 術 人 員 - 從 技 術 士 證 照 的 特 質 , 談 職 業 教 育 應 有 的 理 念 」, 技 術 及 職 業 教 育 雙 月 刊 , 第 十 七 期 , 第 24 頁。

26. 蘇雄義、賴憲忠(1995),「應用 AHP 於設定專業員工績效評估準 則 之 個 案 研 究 與 啟 示 」, 東 吳 大 學 經 濟 商 學 學 報 , 第 十 五 期 , 第 115 頁。

27. Anand, S. S., A. R. Patrik, J. G. Hughes, and D. A. Bell (1998), “A Data Mining Methodology for Cross-Sale,” Knowledge Based System, Vol. 10, No. 7, pp. 449-461.

28. Bernstein, P., L. Linda, and H. J. Ainsworth. (2000), “Financial Planning for CPAs, ”John Wiley and Sons.

29. Berson A., S. Smith and K. Thearling (2000), “Building Data Mining Applications for CRM,” N. Y.: McGraw-Hill.

30. Berry, L. L., V. A. Zeithmal, and A. Parasuraman (1985), “Problem and Strategies in Service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49, No. 1, pp. 191-199.

31. Bostrom, R. P. (1989),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systems development proces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Vol. 16, No. 5, pp. 279-259., New York, McGraw-Hill.

32. Buchanan, R. W. and C. S. Gillies (1990), “Value Managed Relationships: The Key to Customer Retention and Profitability,”

European Marketing Journal, Vol. 8, No. 4, pp. 523-526.

33. Cameron, P. D. (2002), “Managing knowledge assets: The cure for an ailing structure” CMA Management, Vol. 76, No. 3, pp. 20-23.

34. Crosby, Lawrence A., R. E. Kenneth, and C. Deborah (1990),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Services Selling: An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Perspective.”, Jornal of Marketing. Vol. 54, pp. 68-82.

35. Dessler, G. (1999), Essentia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36. Dierickx, I and K. Cool, (1989),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5, No. 12, pp. 1504-1513.

37. Drucker, P. F. and P. Drucker (1973),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N. Y. : Harper and Row.

38. Hartel, F. (1994),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here Is It Going ”, Competency Bas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Kogan Page, London.

39. Hauschild, S., T. Litch, W. Stein (2001), “Creating a knowledge cuIture”, The Mckinsey Qualterly 1, pp. 74-81.

40. Hendriks, P.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Vol. 6, No. 2, pp. 91-100.

41. Hughes, A. M. (2000), “Strategic Database Marketing-The Master plan for Starting and Managing a Profitable Customer-Based Marketing Program”, N. Y.: The McGraw-Hill.

42. Ittner, C. D. and D. F. Larcker (1998), “Are nonfinancial measures leading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36, pp.

1-35.

43. Jones, M. A. and J. Suh (2000), “Transaction-Specific Satisfaction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Service Marketing, Vol. 14, No. 2, pp. 147-159.

44. Kamakura, W.A., M. Wedel, F. D. Rosa, J. A. Mazzon (2003), “Cross Selling through Database Marketing: A Mixed Data Factor Analyzer for Data Augmentation and Predi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Vol. 20, No. 1, pp. 45-65.

45. Kaplan, R. S. and D. P. Norton (199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

146.

46. Kaplan, R. S. and D. P. Norton (199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

68.

47. Kaplan, R. S. and D. P. Norton.(1996), “The Balance Scorecard :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 p. 52.

48. Kuczmarski, T. D. (1992), “Managing New Product: The Power of Innovation”, 2nd,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 J., pp. 33-36.

49. Mathis, R. L. and J. H. Jackson (1999).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ssential Perspective Consulting,”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50. Mike S. and W. Marjon (2002), Mckinsey Quarterly Vol. 2.

51. Murphy, K. R. and Cleveland (1995), Understand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Social, Organizational and Goal-Based Perspectives, C.

A. :SAGe.

52. Nash, D. and A. Stema-Karwat (1996), “An Application of DEA to Measure Branch Cross Selling Efficiency,” Computers Operations Research, Vol. 23, No. 4, pp. 385-392.

53. Neal E C. (2001),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 Bryn Mawr: Nov, Vol. 55, No. 6, p. 33.

54. Papows, J. (1999), Enterprise.com, Perseus Publishing.

55. Quinn, J. B., P. Anderson and S. Finkelstein (1996), “manag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 making the most of the be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74, PP. 71-80.

56. Reichheld, F. F. and W. E . Sasser (1990),“Zero Defections: Quality Comes to Servic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pp. 105-111.

57.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New York: The Free Press.

58. Sat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 McGraw Hill.

59. Schuler, R. S. (199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sitio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p. 343.

60. Sherman, A. W., G. W. Bohlander and S. Snell (1996),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Tenth Edition, Cincinnanti: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61. Srinivasan, M. (1996), “Keeping Your Customers,”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 Vol. 43,No. 1,pp. 7-15.

62. Thomas, S. L. and R. D. Bretz, Jr. (1994), “Research and practice performance appraisal: Evaluating employee performance in America’s largest companies.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Vol. 59, No. 2, pp. 28-34.

63. Wayland, R. E. and P. M. Cole (1994), “Turn customer service into customer profitability,” Management Review, Vol. 83,pp. 22-24.

64. Willian Bruns and S. Mckinnon (1992),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Manager`s Description of Tasks and Activite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65. Wyner, G. A. (1996), “Customer Profitability: Linking Behavior to Economics,” Marketing Research, Vol. 8, No. 2, pp. 36-38.

附錄一 專家訪談問卷

親 愛 的 理 財 專 員 主 管 :

我 就 讀 中 華 大 學 科 技 管 理 研 究 所 , 論 文 研 究 主 題 為 金 融 機 構 理 財 專 員 績 效 衡 量 指 標 之 研 究 , 懇 請 各 位 長 官 惠 賜 意 見 。

一 般 評 估 人 員 指 標 中 之 工 作 態 度 、 積 極 、 健 康 、 品 德 、 負 責 、 人

格…等為選用人員之基本條件,經以平衡計分卡相關文獻整理可具體

數 量 化 衡 量 指 標 如 下 , 敬 請 各 位 長 官 指 正: 平 衡 計 分 卡 四 大 構

主 要 指 標

經 管 客 戶 數

經 管 客 戶 在 本 行 資 產 規 模 總 計

招 攬 新 增 客 戶 數 業 務 承 做 量

業 務 產 出 之 淨 利 潤 業 務 達 成 率

經 驗 回 饋 狀 況 受 訓 次 數 及 成 績 相 關 證 照

邀 訪 客 戶 次 數 新 產 品 銷 售 百 分 比 客 戶 意 見 反 映 與 回 饋 如 您 認 為 衡 量 指 標 有 須 改 善 增 減 , 懇 請 指 出 指 標: 感 謝 您 的 寶 貴 意 見!

中 華 大 學 科 技 管 理 研 究 所 林文章 敬上 金

融 機 構 理 財 專 員 績 效 衡 量 指 標

財 務 面 顧 客 面

學 習 與 成 長

內 部 程 序

附錄二 AHP 層級問卷

論文研究名稱:金融機構理財專員績效衡量指標之研究

壹 、 問 卷 說 明

本 問 卷 採 用 分 析 層 級 程 序 法(AHP)進行分析,透過此分析獲得評估 要 因 及 其 相 對 重 要 性。評 估 尺 度 基 本 可 劃 分 為 五 個 等 級,即 同 等 重 要、

稍 重 要、頗 重 要、極 重 要 與 絕 對 重 要,並 分 別 賦 予 1,3,5,7,9 的衡量值。

另 外 有 四 個 介 於 五 個 基 本 尺 度 間 的 等 級 , 則 賦 予 2,4,6,8 的衡量值。

敬 愛 的 理 財 專 員 主 管 您 好 :

這是一份探討理財專員績效衡量指標之研究的學術性論文 之 研 究 問 卷 , 主 要 目 的 在 評 估 與 建 立 嚴 謹 、 可 行 的 績 效 衡 量 指 標 , 以 做 為 業 界 推 行 之 參 考 。 本 問 卷 填 答 內 容 僅 作 為 純 學 術 研 究,絕 不 移 作 他 用,敬 請 放 心 填 答。 懇 請 您 撥 出 寶 貴 時 間,並 感 謝 您 能 大 力 支 持 與 合 作 , , 謝 謝 !

敬 祝 業 務 順 利 身 體 健 康

指 導 教 授: 林錦煌 博士 中 華 大 學 科 技 管 理 所 碩 士 研 究 生 林文章 敬上

至 於 各 評 估 尺 度 之 意 義 如 下 所 示 : 評 估 尺

度 定 義 說 明

1 同 等 重 要 兩 比 較 方 案 貢 獻 程 度 具 同 等 重 要 性,等 強 3 稍 重 要 經 驗 與 判 斷 稍 微 傾 向 喜 好 某 一 方 案,稍 強 5 頗 重 要 實 際 顯 示 強 烈 傾 向 喜 好 某 一 方 案 , 頗 強 7 極 重 要 實 際 顯 示 非 常 強 烈 傾 向 喜 好 某 一 方 案,極

9 絕 對 重 要 有 足 夠 證 據 肯 定 絕 對 喜 好 某 一 方 案,絕 強 2,4,6,8 相 鄰 尺 度 中 間 值 需要折衷值時

貳 、 釋 例

當 你 購 買 一 棟 房 子 時 , 需 要 考 慮 的 因 素 很 多 , 假 設 其 中 兩 個 因 素 分 別 為 價 格 因 素 與 地 點 因 素 。 如 果 您 認 為 價 格 因 素 的 重 要 性 「 頗 強 」 於 地 點 因 素 , 則 請 您 在 左 上 方 的 『 頗 強(5)尺度』上打勾或註記( ),

如 以 下 所 示 :

絕 極 頗 稍 等 稍 頗 極 絕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價 格 □ □ □ □ □ □ □ □ □ □ □ □ □ □ □ □ 地點 反 之 , 如 果 您 認 為 地 點 因 素 的 重 要 性 「 頗 強~稍強」於價格因素(也就 是 重 要 性 介 於 頗 強 與 稍 強 之 間),請在右方的『頗強~稍強(4)』上打勾 或 註 記( ),如以下所示:

絕 極 頗 稍 等 稍 頗 極 絕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價 格 □ □ □ □ □ □ □ □ □ □ □ □ □ □ □ □ 地 點

參 、 本 研 究 應 用 平 衡 計 分 卡 分 析 之 評 估 層 級 架 構

1.顧客面 2.財務面 3.學習與成長 4.內部程序 1 經管客戶數

1.2 經管客戶 在 本 行 資 產 規 模

1.3 顧客滿意 度

2.1 交叉銷售-客戶 平 均 持 有 商 品 數 2.2 手續費及 佣 金 收 入 金 額

3.1 經驗回饋 狀 況

3.2 相關證照

4.1 客戶關係互 動

4.2 新產品銷售 百 分 比

4.3 作業面之準 確 度

問 卷(請填答)

1.您認為下列要素,對於「理財專員績效衡量」的考量,其相對重要 性 如 何 ?

說 明 :「 理 財 專 員 績 效 衡 量 」 的 評 估 要 因 有 :

(1)顧客面 (2)財務面 (3) 學習與成長 (4) 內 部 程 序

絕 極 頗 稍 等 稍 頗 極 絕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1)顧客面 □ □ □ □ □ □ □ □ □ □ □ □ □ □ □

□ □ (2)財務面

(1)顧客面 □ □ □ □ □ □ □ □ □ □ □ □ □ □ □

□ □ (3) 學習與成長

(1)顧客面 □ □ □ □ □ □ □ □ □ □ □ □ □ □ □

□ □ (4) 內部程序

絕 極 頗 稍 等 稍 頗 極 絕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2)財務面 □ □ □ □ □ □ □ □ □ □ □ □ □ □ □

□ □ (3) 學習與成長

(2)財務面 □ □ □ □ □ □ □ □ □ □ □ □ □ □ □

□ □ (4) 內部程序

(3)學習與成長□ □ □ □ □ □ □ □ □ □ □ □ □ □ □ □

□ (4) 內部程序

2.您認為下列各評估因素,對於「顧客面」而言,其相對重要性如何?

說 明 :「 顧 客 面 」 的 評 估 要 因 有 :

(11) 經管客戶數 (12) 經管客戶在本行資產規模 (13) 顧客 滿 意 度

絕 極 頗 稍 等 稍 頗 極 絕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11) 經管客戶數□ □ □ □ □ □ □ □ □ □ □ □ □ □ □

□ □(12)經管客戶在本行資產規模

(11) 經管客戶數□ □ □ □ □ □ □ □ □ □ □ □ □ □ □

□ □(13)顧客滿意度

(13) 顧客滿意度□ □ □ □ □ □ □ □ □ □ □ □ □ □ □

□ □(12)經管客戶在本行資產規模

3.您認為下列各項評估要素,對「財務面」而言,其相對重要性如何?

說 明 :「 財 務 面 」 的 評 估 因 素 有 :

(21) 交叉銷售-客戶平均持有商品數 (22) 手續費收入金額

絕 極 頗 稍 等 稍 頗 極 絕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21) 交叉銷售 □ □ □ □ □ □ □ □ □ □ □ □ □ □ □

□ □ (22) 手續費收入金額

4.您認為下列各項評估要素,對「學習與成長」而言,其相對重要性 如 何 ?

說 明 :「 學 習 與 成 長 」 的 評 估 因 素 有 :

(31) 經驗回饋狀況 (32) 相關證照

絕 極 頗 稍 等 稍 頗 極 絕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31)經驗回饋狀況 □ □ □ □ □ □ □ □ □ □ □ □ □ □

□ □ □ (32) 相關證照

5.你認為下列各項評估要素,對「內部程序」而言,其相對重要產如 何 ?

說 明 :「 內 部 程 序 」 的 評 估 因 素 有 :

(41) 客戶關係互動 (42) 新產品銷售百分比 (43) 作業面之準確度

絕 極 頗 稍 等 稍 頗 極 絕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41) 客戶關係互動 □ □ □ □ □ □ □ □ □ □ □ □ □

□ □ □ □ (42) 新產品銷售百分比

(41) 客戶關係互動 □ □ □ □ □ □ □ □ □ □ □ □ □

□ □ □ □ (43)作業面之準確度

(43)作業面之準確度□ □ □ □ □ □ □ □ □ □ □ □ □ □

□ □ □(42) 新產品銷售百分比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11-12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