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在《皮亞傑兒童心理學淺述》(卞瑞賢,1980)第 61 頁中提到:「幼 童在數數兒的能力和最基本的數字概念間,有一個巨大的鴻溝。會數數 兒也不表示能產生數字概念,它祇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次要的技 巧……一般兒童大約到五歲就有真正數字的概念。但也有比較大一點的 兒童,不論多麼被專心地教導,也不能使他獲得這個概念。」甯自強(1992a)

也提出,兒童數數僅是「唱」數的表現。或許,數學對於學童而言原本

就是一個極為抽象的事物,它可能比國語還抽象,例如「 」,國語的 念法和寫法是「一顆蘋果」,數學卻把它看成是「1」;「蘋果為什麼變成 了棒子?為什麼又念『一』?」這或許一直在學童的腦袋裡不停的打轉 呢!(洪萬生、洪贊天,2011)

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合乎學童認知概念發展的教學法,假如,學 童擁有多樣表徵的聯結思考是促進數學學習的好方法,那在進行加法算 則教學時,採以數學符號的表徵方式呈現,以橫式多步驟加法算則協助 教學,也許是能減輕學童對「數學→抽象」的認知。

此次研究是以站在生成規則的角度上來尋找學童的錯誤步驟,再針 對錯誤處進行分析的,故,以下將針對此次研究所呈現出的錯誤情況,

提供一些進行教學時可採行之小建議。

壹、對教育實務的建議

一、橫式多步驟加法教學時之建議

進行橫式多步驟加法教學時,教學者可以先教導學童採用小技巧的 數字拆解方式,協助學童較易找出正確位值,其進行運算方式如下圖 5-1 所示:

研究者發現目前現行的翰林版國小數學(乙版)課本第二冊(2011)之 第 44、46、47、48、49、50 頁即使用此方式進行教學。

二、直式加法教學時之建議

學童熟練橫式多步驟加法算則後,可解決數值概念不足的問題;另,

再透過小組或班級討論,能增進學童對進位記號的認知概念,此活動可 解決學童對進位記號使用上的迷思。

貳、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探討學童學習橫式多步驟加法算則後,對往後學習三位數以上加減 計算的差異。

二、探討橫式多步驟加法算則是否可加深學童的位值概念。

三、探討各類表徵對學童使用直式加法算則的差異。

四、探討橫式多步驟加法算則是否可促進學童學習直式減法算則(不退 位、退位)。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譯)(1983)。皮亞傑理論初階(原作者:John L. Phillips , Jr.)。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王文科(譯)(1989)。兒童的認知發展導論(原作者:Mary Ann Spencer Pulaski , Ph. D.)。臺北市:文景。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甦、汪安聖(2004)。認知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卞瑞賢(譯)(1980)。皮亞傑兒童心理學淺述(原作者:Nathan Issacs)。 臺北市:聯經。

李盈萩(2009 年 5 月 15 號)。康軒版、南一版與部編版─ 一年級數學教 科書計算內容之比較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79。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9/79-16.htm

李素卿(2003)。認知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0)。初等教育。臺北市:五南。

杭生(譯)(1987)。思維、學習與教學(原作者:Ed Labinowicz)。臺 北市:五洲。

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邱石虎、包惠靜、吳淑娟、胡鈺麟、陳美如、莊仁宗、黃慈賢、楊煒雯

(1994)。國民小學數學實驗課程教師手冊第四冊。臺灣省國民學校 教師研習會

林美珍(譯)(2005)。兒童認知發展:概念與應用(原作者:Robert S.

Siegler、Martha Wagner Alibali)。臺北市:心理。

林晉如(2006)。屏東地區國小一年級學生位值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

=id=%22095NPTTC476002%22.&searchmode=basic

南一書局(2010)。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第一冊(一上)。

南一書局(2011)。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第二冊(一下)。

洪萬生、洪贊天(譯)(2011)。爸爸,這題數學怎麼算?—從生活中培 養孩子的數學思考(原作者:Rob Eastaway、Mike Askew)。臺北市:

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

陳伯璋、陳伯達(譯)(1975)。教育的過程(原作者:Dr. Jerome S. Bruner)。 臺北市:世界文物。

陳峰津(1982)。布魯納教育思想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國立編譯館(2000)。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一冊(一上)。

國立編譯館(2000)。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第一冊(一上)。

國立編譯館(1999)。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二冊(一下)。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10)。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第一冊(一上)。

師研習會。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翰林出版事業(2011)。國民小學數學(乙版)課本第二冊一年級下學期。

羅素貞、林怡君、陳佳宜(2007)。國小學童位值概念與多位數加減問題 解題表現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編號:NSC 94-2413-H-153-010-)。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J. R. (1982). Acquisition of cognitive skill. Psychological Review, 89,369-403.

Anderson, J. R. (1993). Problem solving and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 35-44.

Anderson, J. R. (1993). Rules of the Mind. Hillsdale, NJ: Erlbaum.

Anderson, J. R. (1996) ACT: A simple theory of complex 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355-365.

Anderson, J. R., & Schunn, C.D. (2000).Implications of the ACT-R Learning Theory: No Magic Bullets. In R. Glaser (Ed.), Advances in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Vol. 5). Mahwah, NJ: Erlbaum.

Carpenter, T. P. (1981). Initial instruction in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 A target of opportunity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director’s meeting. Washington, D. C.

Fuson, C. K.,Wearne, D., Hiebert, J.C, Murray, H. G., Human, P. G., Oliver, A.

I.,Carpenter, T. P., & Fennema., E. (1997). Children’s conceptual structures for multidigit numbers and methods of multidigit addition and substrac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6, 130-162.

John R. Anderson, Daniel Bothell, Scott Douglass, Yulin Qin, Michael D.

Byrne,; and Christian Lebiere(2004) .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the Mind.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4, Vol. 111, No. 4, 1036 -1060.

Rittle-Johnson, B. & Koedinger, K. R. (2001). Using cognitive models to guide instructio- nal design: The case of fraction divis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pp. 857-862). Mahwah, NJ: Erlbaum.

Steven Ritte, John R. Anderson, Kenneth R. Koedinger, and Albert Corbett (2007).Cognitive Tutor: Applied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7, 14 (2), 249-255.

附 錄

附錄一、練習卷(一)

姓名:

請以第一種方式計算,並寫下計算過程:

1. 12+4=( ) 2. 75+3=( )

3. 51+9=( ) 4. 27+6=( )

附錄二、練習卷(二)

姓名:

請以第二種方式計算,並寫下計算過程 :

1. 12+4=( ) 2. 75+3=( )

3. 51+9=( ) 4. 27+6=( )

附錄三、第一次測驗卷(一)

1. 16+3=( )

2. 5+74=( )

3. 87+7=( )

4. 8+22=( )

5. 13+15=( )

6. 61+28=( )

7. 28+19=( )

8. 53+37=( )

9. 71+30=( )

10. 86+19=( ) 姓名:

請以第一種方式計算,並寫下計算過程。

附錄四、第一次測驗卷(二)

1. 16+3=( )

2. 5+74=( )

3. 87+7=( )

4. 8+22=( )

5. 13+15=( )

6. 61+28=( )

7. 28+19=( )

8. 53+37=( )

9. 71+30=( )

10. 86+19=( ) 姓名:

請以第二種方式計算,並寫下計算過程。

附錄五、第二次測驗卷

1. 11+4=( )

2. 6+82=( )

3. 69+4=( )

4. 5+35=( )

5. 23+14=( )

6. 76+22=( )

7. 43+17=( )

8. 45+39=( )

9. 67+52=( )

10. 65+38=( ) 姓名:

請以第一種或第二種方式計算,並寫下計算過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