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ㄧ)遊客對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旅遊地意象在獨特資源因素、特色活 動體驗因素、森林氛圍體驗因素、學習資源豐富因素,又因教育程度、

職業類別有所差異,Martina 和 Irene(2002)旅遊地意象概念模式,

認為意象具相關性指旅遊地意象是策略工具,分別「每個人的旅遊地 意象各不相同(分割)」、「旅遊地意象牽涉到對象的比較(定位)」直接 影響,因此可針對不同需求對象舉辦體驗特色活動,由縣內各級學校 辦理推廣起。

(二)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園唯一對外交通道路為縣道 83 號,每逢梅雨季 節、颱風季節,雨勢過大,易造成聯外道路崩塌,遊客行車安全確實 有所疑慮,需要林務局與南投縣政府工務局宜有整體性共同策劃道路 施工且定期維修,以提高安全性,當地居民或業者也需在水土保持上 共同努力。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在研究方法上嚴謹以提高信度,但基於客觀因素仍有研究上的 限制及不足之處:

(一)研究結果女性多於男性

本研究採取便利抽樣,在實地發放問卷時較常受到男性旅客拒絕填答,

以至研究結果為女性樣本略多。

(二)未考慮遊客旅遊地意象心理動機面

本研究架構以 Baloglu 和 McCleary(1999)實際旅遊前之旅遊地意象決 定因素路徑模式為參考藍圖,其中社會心理性旅遊動機未列問卷中,以至題

目設計無法達到較高的解釋度。

三、後續研究建議 (ㄧ)環境方面

本研究以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旅遊地意象為主要分析,臺灣已 經規劃開放之國家森遊樂區另有 17 處,未來研究者可朝這方面繼續 研究,比較不同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旅遊地意象,是否具有不同差異 等相關議題。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顯示認知意象與情感意象域有相關性,而影響差異情形以教育程 度為主、次之為職業類別,後續研究可深究這兩層面的關係。

(三)研究工具

根據 Echtner 和 Ritchie (1993)的建議,結構與非結構式問卷同時使 用較能完整的衡量旅遊地意象,本研究初次研究此地遊客旅遊地意象,僅以 結構式問卷探討遊客旅遊地意象,獲得初步的認識,日後可加入自由揭露法 以了解遊客更深層的旅遊地意象涵義。

參考文獻

中文期刊論文

王鑫(2001)。生態旅遊與永續旅遊。進入生態旅遊的世界(頁 17- 29),賴 鵬智編。臺北: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王鈺婷(2008)。北投溫泉區的旅遊意象與旅遊服務品質對遊客行為意向影響 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田家駒、張長義(2002)。生態旅遊地區遊客環境意識與空間行為-以福 山 植 物 園 為 例 。 2002 生 態 旅 遊 學 術 論 文 發 表 會 論 文 集 ( 頁 303-318)。臺北: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2011)。觀光統計月報。2011 年 7 月 26 日,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month.aspx?no=135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2011)。施政計畫。2011 年 7 月 30 日,取自

http://www.forest.gov.tw/lp.asp?ctNode=1527&CtUnit=159&BaseDS D=7&mp=1

宋威穎、雷文谷、熊婉君(2008)。東豐綠廊自行車遊客旅遊資訊來源與目 的地意象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4(2),83- 91。

林子元(2011)。山岳旅遊之涉入性與行銷傳播工具對目的地意象與旅遊意願 之影響─以玉山國家公園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

林文鎮(1988)。森林遊樂與國民健康。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宗賢(1996)。日月潭風景區旅遊意象及視覺景觀元素之研究。東海大學景 觀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林欣儀(2006)。目的地意象、知覺價值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烏來鄉旅 遊為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欣儀(2011)。南投縣鹿谷鄉大水堀茶鄉旅遊地意象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臺中。

林佳蒨(2011)。大陸遊客對阿里山旅遊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圖之關係研 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嘉義。

林劭潔、鄭健雄(2006)。森林遊樂區發展回顧與啟示, 2006 海洋休閒產業 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南。

林倩琪(2006)。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滿意度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熱帶 農業暨國際合作系碩士論文,屏東。

林震岩(2007)。多變量分析:SPSS 的操作與應用。臺北:智勝。

邱皓政(2006a)。量化硏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 析。臺北:五南。

邱博賢(2003)。觀光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間關係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 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吳明隆(2005)。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二版)。

臺北市:五南。

吳佩芬(1997)。主題園遊客對主題意象認知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題遊樂園 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吳慧薏(2008)。大陸來臺旅客對臺灣旅遊意象之探討。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韋騏、梁家祜(2008)。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遊客旅遊動機、旅遊意象與場所依 戀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2),79- 107。

高惠真(2007)。遊客對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景觀偏好之研究。嘉義大學農 學院林業暨自然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張文娟、黃宗成、陳怡靜(2008)。苗栗縣南庄鄉商圈遊客旅遊目的地意象與 場所依戀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2),225- 251。

張肇翰(2007)。現地與虛擬國家森林遊樂區之遊憩體驗與知覺復癒關係之比

較-以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 文,臺中。

梁國常(2002)。遊客對風景遊憩區認知意象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 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臺北。

陳美芬、邱瑞源(2009)。遊客休閒體驗與旅遊意象之研究。鄉村旅遊研究,

3(1),33- 52。

陳冠曲(2007)。遊客遊憩體驗、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溪頭森林 遊樂區為例。嘉義大學農學院林業暨自然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運欽(2002)。觀光地意象認知與旅遊選擇意願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 所碩士論文,臺北。

莊右孟(2009)。大陸觀光客對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旅遊動機、旅遊意象、旅遊 滿意度與旅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臺中。

楊文燦、曾宇良、李艾琳(1999)。旅遊意象與遊憩偏好之關係─以南投縣 集集鎮為例。臺灣大學園藝系主編,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 集,戶外遊憩學會。臺北:田園。

楊秋霖(2005)。森林遊憩發展政策與藍圖。森林遊憩設施規劃設計與 施工研習會暨 94 年度林務局育樂工程計畫內容說明。行政院農委 會林務局。

臺灣山林悠遊網(2011)。國家森林遊樂區。2011 年 8 月 1 日,取自 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RA-V02/RA_Courier_02-1.a spx?RA_ID=0400001

劉瓊如、林若慧、吳正雄(2002)。海岸型風景區遊客旅遊意象之區隔研究-

以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5(3),55- 78。

劉柏瑩、黃章展(2001)。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觀光意象之評估。休閒遊憩觀

光研討成果研討會,臺中: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靜宜大學觀光事 業學系:76- 88。

歐聖榮(2002)。臺灣地區生態旅遊之研究回顧與展望。中美澳三國環境解說 與生態旅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鄭三權(2010)。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之遊客體驗與旅遊意象量表之驗證研究。

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 215 – 228。

鄭天爵(2009)。大學生對泰國旅遊意象之研究。華岡地理學報,23,1-30。

鄭 仲(2006)。大陸人民對臺灣之旅遊意象與旅遊意願研究。東華大學企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蔡宏進、湯幸芬(2004)。對鄉村旅遊地意象文獻的探討。臺灣鄉村研究,3,

123- 141。

蔡宜倪(2011)。節慶活動對目的地意象影響之研究-以2010 臺中爵士音樂 節為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

薛宇初、李明聰、劉修祥(2010)。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旅遊動機、目的地意 象之相關研究。休閒計觀光產業研究,5(1),28– 53。

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臺灣商務印書館。

顏仁德(2010)。生態保育及森林育樂推展現況及服務績效之探討。研考雙月 刊,34(5),99- 106。

羅山懿(2007)。以旅遊意象為區隔變數探討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之市場區隔及 定位研究。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羅紹麟(2000)。21 世紀的森林也是資源也是資產。臺灣林業,26(2),17- 21。

西文期刊論文

Baloglu, S. (199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tination images and sociodemographicand trip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of international traveller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3(3), 221–233.

Baloglu, S., & McCleary, K. W. (1999). 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4),868- 897.

Baloglu, S., & Mangaloglu, M. (2001).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s of Turkey, Egypt,Greece, and Italy as perceived by US-based tour operators and travel agents.Tourism Management, 22,1- 9.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Ann Arbor,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 219- 228.

Beerli, A., & Martin, J. D. (2004a).Factors influencing destination ima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1(3),657- 681.

Beerli, A., & Martin, J. (2004b). Touris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ceived image oftourist destination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Lanzarote. Spain.Tourism Management, 25,623- 636.

Bigné, J. E., Sanchez, M. I., & Sanchez, J.(2001). Tourism image, evaluation eariables and after purchase behaviour:

Inter-relationship. Tourism Management, 22(6):607- 616.

Case,A.J.(1994).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United Staes tourists’preference for ecotourism activity, environmental setting and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s in Dominica.

Unpublished doctor’s thesis .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rompton, J. L. (1979). 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 location upon that imag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7(4) 18– 23.

Dichter(1985). What’s in an Image.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75- 81.

Dowling, G. R. (1988). Measuring Corporate Image: A Review of Alterna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7,27- 34.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

Echtner, C. M., & Ritchie, J. R. B. (1991). The meaning and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 Journal of TourismStudies,2(2),2- 12.

Echtner, C. M., & Ritchie, J. R. B. (1993). 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1(3) 3– 11.

Embacher. J., & Buttle, F.(1989). A repertory grid analysis of Austrids image as asummer vaca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8, 37.

Fakeye, P. C. & Crompton, J. L (1991).Image difference between prospective, 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0(2),10- 16.

Gartner, W. C. (1993). Image formation pro cess.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Marketing, 2(2/3),191- 215.

Godbey, G. (2003).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Green, M. C., & Brock, T. C. (2000). The role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persuasiveness of public narrativ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701- 72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701-721

Gunn, C. (1972). Vacationscape: 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 Austin: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Texas.

Gunn, C. (1988). Vacationscapes: 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 New York:

Van NostrandReinhold.

Hartig, T., Mang, M. and Evans, G. W.(1991) Restorative eff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experienc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Vol.

23, No. 1:3-26.

Hosany, S. Ekinci, Y. & Uysal, M. (2006). Destination image and destination personality: an application of branding theories to tourism plac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9(5),638– 642.

Hunt, J. D. (1975). 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nnals of Travel Research, 13(3),1- 7.

Kelly, J. R. (1983) Leisure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s. London:

Allen and Unwind.

Knopf, R. C. (1987). Human Behavior,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D. Stokols & I. Altman,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783- 825). New York,NY: John Wiley

& Sons.

Kolter, P., D. H. Haider, and I. Rein (1993).Maketing Places: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States and N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acInnis, D. J., & Price, L. L(1987). The role of Imagery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view and Extent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3,473– 491.

Mansfeld, Y. (1992). From Motivation to Actual Trave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9),339- 419.

Martina G. Gallarza & Irene Gil Saura(2002). Destination Image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nals of Travel Research, 29(1),

Martina G. Gallarza & Irene Gil Saura(2002). Destination Image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nals of Travel Research, 29(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