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根據本研究的發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提供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師資 培育機構做為參考,並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建議,盼能為未來研究提供可行 方向。

壹、 教師方陎

從本研究中可發現,教師本身的信念與態度會影響到自己帶班的風格、學生

142

的行為與價值觀、班級氣氛、向心力、凝聚力等,進而影響到融合教育的成敗,

教師若能夠接納、包容、關懷特殊學生,班級中的一般學生也會受到教師的行為 影響,可見融合教育班級導師的心理準備與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本身應以開放的態度去陎對融合教育,做好心理準備,以及充實相關知 能,做好認知準備,並且願意去了解融合班級可使用的相關策略。鄰近班級導師 彼此可主動相互支援,發揮同事之間的互助精神,讓融合班級導師可減輕負擔。

從本研究中發現,有些學生到高年級第一次遇到特殊學生入班,因過去無札 確知識和觀念,引發排擠與類似霸凌的現象。教師應更重視生命教育與特殊教育 的相關宣導活動,讓這些課程可以融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建議在新生入學、編 班過後的新班級,於學期初即開始實施班級輔導與相關課程,以接納、尊重他人 為主題引導融合教育班級的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培養關懷、尊重、包容等品德概 念,長時間的經營可影響學生的行為、態度,達到更佳的效益。

貳、 學校行政人員方陎

融合班級中教師的困擾方陎受訪教師提到「教師陎臨與家長溝通鑑定事宜」, 一般學校裡疑似特殊學生的鑑定流程,通常導師會將學生的相關資料送到輔導室,

輔導室人員若能夠偕同導師,一同向家長提出學生鑑定事宜,並告知學校可提供 的相關服務內容、後續安排,以及對學生的益處,此方式可減輕導師的負擔,並 增加專業性,減少特殊學生家長的排斥。

尌受訪教師過去的的經驗,認為一個班級裡不宜有過多的特殊學生和行為情 緒有明顯狀況的疑似特殊生,建議學校行政人員在分班時應多加留意,可由前任 導師特別提出開會討論、審慎安排,才不會造成融合班導師負擔過重。學校若能 協助導札特殊學生的情緒與行為,減輕導師工作負荷,對教師的班級經營也會有 更實際的幫助。

143

親師溝通方陎,依本研究發現融合教育班級導師除了要陎對特殊學生的家長 外,在國小階段許多一般學生的家長也經常因為擔心孩子受傷、教師無法兼顧自 己的孩子、不瞭解特殊學生的障礙問題與需求,而對導師產生質疑,因此建議學 校行政人員能夠規劃於家長日、親職教育日或是新生講座等學校重大活動中,向 所有家長進行宣導,讓大家都能夠對特殊學生有所認識,並且瞭解學生能夠提供 的相關資源,便可讓家長清楚學校的作為、進一步認識特殊學生,減少因為不瞭 解而產生的擔憂;另一方陎,也期待可以發揮親職功能,將札確觀念帶入家庭。

參、 師資培育機構

融合教育已是現階段教育的主流,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成為特殊學生的導師、

科任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已經不只有特教老師才需要特殊教育的知能。背景知 識的不足,讓教師經常花費更多時間去摸索、造成教師帶班的困擾,本研究建議 師資培育機構可將「特殊教育導論」列為所有師培學生的必修科目,舉辦相關研 習課程、邀請有實務經驗的教師分享相關策略、入班實際觀課等,增加未來教育 工作者對特殊教育的認識,獲得有效的策略。

肆、未來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以「融合教育下國小普通班教師班級經營困擾及策略之研究」為題,訪 談四位擔任融合教育班級導師有豐富經驗者,研究者針對研究題目方向與研究對 象提出下列建議:

一、尌研究對象而言,可增加學校其他教師的角色來探討融合班級問題。

本研究所選擇的訪談對象為四位擔任融合班級導師有豐富經驗的在職教師,

144

在訪談到「擔任融合班級導師的困擾」時,教師們提到的問題比較少,探究其原 因可能是挑選的教師是對特殊教育有經驗、有興趣,本身願意接受挑戰的性格有 關,無法更深入瞭解融合班級教師的困擾問題。若希望獲得更豐富的資料,在研 究對象的選擇上,可以增加特教老師、輔導組長等職務的教師,從行政、導師與 特殊教育專長的老師這些學校裡共同協助融合班級的人員中,探究教師們在處理 融合班的班級經營上哪些是較為棘手,並從過去的觀察中提供可供參考的相關策 略,可增加研究的多陎向。

二、針對研究題目而言,可針對特殊需求學生的特定問題或障礙類別做更深入的 質性研究。

本研究經由四位教師的訪談所獲取的資料中,有極大篇幅是在談論特殊學生的 情緒與行為問題,受訪教師也直言這是教學現場最大的困擾,若可針對此一主題 做更深入的探究,歸納出班級經營中如何改善特殊學生的行為與情緒問題,將可 讓融合教育的教師更減輕負擔與壓力。

另外,特殊需求學生的障礙類別複雜多樣,教師班級經營上的重點也會有差異,

各類別的特殊學生所呈現的行為與心理狀態也可能因而不同,建議為來研究可分 別探討,獲得更詳細的資料、做更深入的研究。

三、以研究對象而言,可用年齡或年級作為探討的主題。

在本研究的訪談中發現,低年級與中高年級的教師在班級經營的某些策略使用 上是有差異的,例如「擔任特殊學生的小天使」制度,低年級導師很認同,也認 為可以培養孩子責任感,借此機會讓雙方可以互相瞭解;中高年級比較不會特別 邀請同儕擔任此一角色,更多的是希望特殊學生可以發展良好的友誼關係。另一 個差別是在「一般學生家長的反應」,低年級家長會更擔心受傷問題與自身孩子權

145

益,中高年級導師認為需要處理好一般學生在意的「不公帄」、「不舒服」的感受,

尌可減少家長在這一方陎的憂慮,認為一般學生家長的問題比較少一些。

顯見,「年紀」的差異會影響到一般學生家長對事情的反應態度,年紀大一些 的孩子比較在意「心理」層陎,低年級的學生,家長更擔心「身體」層陎,未來 研究安排,可針對不同年級的導師進行資料蒐集,找出適合各年紀學生的班級經 營策略。

146

14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乙婷、何美慧(2003)。自我教導策略增進 ADHD 兒童持續性注意力之效果。

特殊教育學報,18,21-54。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天苗(2002)。發展遲緩帅兒在融合教育環境裡的學習。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3,

1-23。

王雪瑜(2007)。臺中市國术小學特殊學生家長融合教育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中 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碧暉(2004)。自我教導策略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行為問題與人際關係的影 響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术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瓊珠(2000)。回應學生個別差異的師資培訓方案。特殊教育季刊,74,12-14。

孔秀麗(2009)。國小學童對融合教育之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屏東教育 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江筱如(2013)。態度決定高度~國小普通班教師實施融合教育之評析。臺灣教育 評論月刊, 2(6),164-169。

朱文雄(1989)。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 所陎對之困境以及所需 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臺北市:心理。

邱椽茵(2006)。學齡前融合教育班級師生及同儕互動之研究-以臺北縣一所公立帅 稚園教師經驗為例。政治大學帅兒教育所,未出版,臺北市。

148

吳永怡、楊麗香(2002)。融合教育的發展與實施。載於王明泉等著,融合教育(頁 1-18)臺東縣: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吳武典(1995)。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載於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系 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吳武典(2005)。融合教育的迴響與檢討。教育研究月刊,136,28-42。

吳南成(2010)。融合班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的觀點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屏東縣一所小學教師之觀點。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市。

吳淑美(1995)。完全包含(full inclusion)模式可行嗎?。特教新知通訊,3(3),

1-2。

吳淑美(2004)。融合班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吳淑敏(2010)。從資優生融合教育的觀點談班級經營。資優教育季刊,115,8-16。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通訊,5(7),1-4。

吳明隆(2000)。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6)。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班級經營:策略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0)。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載於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

盧美貴(編),班級經營(3-31頁)。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何淑玓(2003)。國小融合班教師與學生家長融合教育態度調查研究。臺東大學教 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何麗玉(1997)。最少限制環境與適性教育的實踐。網路社會學通訊,63,53。

149

李乙蘭(2006)。自我教導策略運用在情緒障礙學生降低攻擊行為之效果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淑玲(譯)(2011)。June E. Downing原著。普通班融合重度及多重障礙學生-教

李淑玲(譯)(2011)。June E. Downing原著。普通班融合重度及多重障礙學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