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分別從休閒運動推廣教育及後續的研究者兩方面來提出有關 研究上的建議來作為其參考。

一、對休閒運動教育之建議

本研究結果指出,參與休閒運動活動是值得鼓勵與肯定的,其所能 感受到的各層面價值是非常高的,因此若能將休閒運動教育納入學校教 育的課程內,讓學生平時都能養成喜歡運動的好習慣,這有賴於指導老 師的用心來加以推廣,休閒運動本身活動內容及教育的帶領模式必須要 設法讓學生感到興趣,且能引領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不但能達到 教育的目的更能將休閒運動推廣到每位學生身上,進而影響其家人及親 朋好友身上,這樣的結果是推廣休閒運動最具體的效益獲得。

二、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針對後續研究者,本研究提出下例三點建議:

(一)研究對象可以採取其他地區或各級學校

本研究僅以臺北市、新北市高中職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其結果不 足以推論到其他地區或各級學校,本研究指針對做研究對象,其範圍較 小可能不太能確實得到各地區學生對參與休閒運動的看法與感受,所能 得到的結果都是屬於小區域性的答案,這是較為不足的地方。故建議後 續的研究者,能將研究的對象涵蓋其他地區或其他屬性的學校:如,

大學等,讓研究的結果應用更為廣泛。

(二)研究方法可採質的研究設計

本研究是屬於量的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作為了解臺北市、新北市高

中職的學生其休閒動機及休閒利益之相關情形,建議未來研究,可加上 質的研究部分,透過深度訪談、實驗研究或個案研究方式進行探討,使 研究結果更臻完善。

(三)研究工具可以將休閒運動量表之擬訂編製更符合研究情形 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多來自國內外休閒運動活動量表加上針對高 中職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活動之訪問結果內容修訂而成,但有鑑於休閒運 動與一般休閒內容的差異性,建議後續研究者能多方蒐集資料編製適用 於國內中學生的休閒運動活動之量表,以提高其資料準確性。

(四)研究變項可以採取其他休閒相關變項

本研究僅探討臺北市、新北市高中職的學生其休閒運動動機及休閒 運動效益等變項,未來的研究可加上其他變項,如:休閒覺知自由、休 閒無聊感、休閒障礙等,以期對青少年學生其休閒領域有深入及廣泛的 研究。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進隆(1993)。健康適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書店。

行政院體委會(1999a)。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 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行政院體委會(1999b)。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臺北市:行政院 體委會。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李嘉慶(2001)。屏東縣偏達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從事現況與動機之 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中 市。

李鐵生(1996)。社區居民休閒行為之研究-以林口國宅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臺北市。

沈易利(1995)。臺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沐桂新(1995)。休閒治療-休閒活動的醫療及心理輔導效能之探討。

學生輔導通訊,39,38-43。

周嘉琪、胡凱陽(2004)。健身運動參與動機量表的編製。大專體育學 刊,7(11),17-130。

林宏恩(1997)。休閒生活與品味人生。師友月刊,366,10-14。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

臺北市。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臺北市:五南圖書。

林幼萍、黃孟立(2009)。一種生活的思維:國際標準舞之休閒功能。

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1),131-143。

施長發(1999)。老人的休閒參與程度與休閒體驗中自由感無聊感及休 閒需求間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

高雄市。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33-38。

袁之琦、游恆山(1990)。心理學名詞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小遊憇研究,8(1),15-28。

涂淑芳譯(1996)。Bammel & Burrus, 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市:桂冠 書局。

張少熙(2004)。臺北市民參與休閒運動歷程模式之研究。臺北市:漢 文書店。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 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楊國樞(1993)。心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張宮熊、林鉦琴(2002)。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論念歧異詮釋。中華體育,

15(1),28-36。

許宏哲(2000)。青少年休閒運動之探討。臺灣體育,105,50-54。臺北:

臺灣體育雜誌社。

許義雄(1983)。體育學原理。臺北市:文景書局。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參與、休閒效益、興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北 市。

陳在頤(1982)。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臺中市:霧峰。

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

1-29。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1996)。休閒遊憇概論。臺北市:國立空中 大學。

陳鏡清(1997)。傳統體育與休閒活動。大專體育,33,115-121。

陳麗華(1991)。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參與狀況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游正芬(1999)。閒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與健康之關係-以臺北市某國中 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政策管理研究 所,臺北市。

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

7(4),25-30。

黃金柱(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 臺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黃金桂、林志成、林素卿、陳春蓮、程春美(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 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興幸福 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臺中市。

楊國樞(1976)。能力分班對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的影響。科學發展,

4(1),5-27。

楊敏玲(1994)。休閒與預防青少年犯罪。臺灣教育,523,21-23。

董媛卿(1992)。淺談藝術治療和遊戲治療。學生輔導,21,75-82。

廖宏偉(2011)。國小學生參與休閒運動之休閒動機、休閒涉入對休閒

效益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研究所,雲 林縣。

趙善如(1955)。我不要暗淡無光的青春期-談青少年休閒輔導。學生 輔導,39,92-97。

蔡熙銘、鄭文卿(2007)。論休閒運動之功能與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

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3),77-89。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2005)。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概念。臺 北市:易利書局。

盧碧仙(2010)。青少年休閒活動參與、休閒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相 關研究-以國軍軍校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青少 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臺北市。

賴奕雄(2009)。大專學生參加直排輪運動之個人背景、動機以及休閒 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屏東市。

謝政諭(1994)。休閒的發展與導向。勞工行政,80,68-71。

謝鎮偉(2002)。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臺北縣。

鍾志強(1996)。休閒運動參與動機理論。雲林科大體育季刊,3,63-68。

羅明葵(2003)。持續參與社區休閒運動和休閒滿意調查研究-以臺中

市、南投縣社區舞蹈為例。南開學報,1(1),157-164。

蘇美玲(1998)。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安森林公 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臺北市。

顧兆台、曾于誌(2012)。苗栗縣高中職學生休閒參與現況與休閒阻礙 因素之研究。育達科大學報,30,75-102。

外文部分:

Ashford, B, D., & Goudas, M. (1993). Participation in commwity sports centers: motives and predictors of enjoyment. Joumal of Sports Sciences, 11, 249-256.

Bammel, G., & Burrus, L. L. (1982). Leisure and human bahaviot dubuge, IA:wm.C.

Bown Company Publisher.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3), 219-228.

Bright, A.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8.

Brody, J. E. (1997). Heart diseasr coes out of styde. The New York Times. E-6.

Cash, T. F., Novy, P. L., & Grant, J. R. (1994). Why women exercise inventory. Perce Putal and Motor Skills, 78, 539-544.

Cordes, K. A., & Ibrahim, H. M. (1999). Application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 New York, WCB: McGraw-Hill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J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38, 237-288.

Driver, B., L, Tinsley, H. E. A., & Manfredo, M. J. (1991). The paragraphs about leisure and recreation. Experience Preference Scales: Results form two Inventorie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Breadth of the Perceived Psychologic.

Driver, B. L., & Brown, P. J. (1987). The ROS planning system: evolution, basic concepts, and research needed, Leisure Sciences, 9, 201-212.

Eills, G. D., & Witt, P. A. (1987). The leisure diagnostic battery users.North Palm Athletic Footwear Association Sponsored Report, North Palm, Florida.

Gitelson, R. J., & Deborah, K. L. (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benefits sought and subsequent vacation behavior: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8(3), 24-29.

Gould, D., & Petlichkoff, L. (1988). Participation motivateion and attrition in young athletes. In F.L. Smoll, R.A. Magill, and M.J. Ash (Eds), Children in sport, 161-178,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aun, P. (1966). The place for recreation in mental health. Parks and Recreation.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eque , IA;

Wm.c. Brown.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Kraus, R. G.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 (4th ed ).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Maclean, J. R., Peterson, J. A., & Martin, W. D. (1985). Recreation and leisurs: the changing scene. (Eds.). New York:Mac mill.

Mannel, R. C., & Stynes, D. J. (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L.

Driver, P. J. Brown, and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461-473. 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ull, R. E., Bayless, K. G, Ross, C.M., & Jamieson, L. M. (1997). Recreational sport management. (Eds.). Champaign, Iillonis: Human Kinetics.

Parker, S. (1971). 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 Mac Gibbon and here.

Philipp, S. F. (1997). Race, gender, and leisure benefits. Leisure Science, 19, 191-207.

Samdahl, D. M., & Jekubovich, N. J. (1997). Acritique of leisureconstraints: comparative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4), 505-511.

Unger, L. S., & Kernan, J. B. (1983). On the meaning of leisure: An investigation of some determinants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3), 381-392.

Wankel, L. M., & Berger, B. G. (1991). Their person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B. L. Driver, D. J. Brown and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121-144.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Wessinger, E., & Bandalos, D. L. (1995).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cale to measure instinct motivation in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4), 379-400.

Wolffe, J. B. (1965). Recreation as propylactic and therapeutic measure in disease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creation in Treatment Centers (American Recreation Society, Hospital Section), 3 rd.

Wortzel, L. (1979). Multivariate analysis. NJ: Prentice Hall.

附 錄

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運動效益問卷

指導教授 卓俊辰

研 究 生 王 山 敬上 親愛的同學您好:

這是一份學術性的問卷,其目的是在了解高中職學生在休閒運動參與 動機及休閒運動效益情形。您寶貴意見將有助於研究者更了解同學的看

這是一份學術性的問卷,其目的是在了解高中職學生在休閒運動參與 動機及休閒運動效益情形。您寶貴意見將有助於研究者更了解同學的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