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談法(focus group interview),進一步探索、修正、充實該草案;再輔以個別訪談的 方式,補充焦點團體訪談之不足,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以更深入了解偏遠地區 Charlotte-Mecklenburg 學區為例,介紹美國的實施現況,再針對《全國軍公教員工 待遇支給要點》,加以說明與分析,並簡述目前偏遠地區的教育現況,最後陳述偏

2.這團體適由 6 到 12 人組成的小團體,而且具有同質性。

3.一位訓練有素的主持人帶來準備就緒的問題,以及深入探究的階段,以引發參與 者的反應。

4.目的在於引發參與者對經過選擇出來探討主題的之決、感受、態度與想法。

因此,焦點團體最常被用於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但它也可 作為確認性(confirmatory)工具(歐素汝譯,2000),亦可在訪談中,可對傳統量 化方式無法獲致之發現,提供替代性解釋(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意即為焦 點團體訪談,可適用於調查新方案的問題潛在性上(歐素汝譯,2000)。

而本研究旨在設計偏遠地區公立國民中小學學校績效獎金計畫,由於國內目前 未實施,尚屬新的研究領域,亦為新政策的試擬與規劃,頗符合焦點團體的是用 時機,故選擇該方法為本研究的研究方式。

二二

二二、、、、焦點焦點焦點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與限制團體訪談法的優點與限制團體訪談法的優點與限制 團體訪談法的優點與限制

根據中外學者的見解,焦點團體訪談的優點歸納如下(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8;胡幼慧,1996;歐素汝譯,2000): 1.效率高且成本低

焦點團體獲得資料比個別訪談要快且成本較低,比起一些有系統、較大型的 研究,通常焦點團體用一個較短的通知即可組成。

2.互動較佳

焦點團體可使研究者直接和受訪者互動,對問題之受訪、接續問題及答案之 追問做澄清。受訪者可說明其回答或回答相關問題。除此之外,研究者也可觀察 非口語的受訪,如手勢、微笑、皺眉等等,這些都可補充口語回答的訊息。

3.資料豐富

焦點團體的開放回答方式使研究者有機會得到大量且以受訪者自己的話來表 達的資料。研究者可得到較深層的涵義、做重要的連結及區辨其表達和意義上的 細微不同。

4.品質易控制

由於焦點團體法提供了彼此間互動的機會,參與者會傾向餘位彼此提供檢驗

與平衡,以驅除不實或極端的看法,因此也對資料的收集提供一些品質控制。

話雖如此,但焦點團體法仍有其限制(吳芝儀、李奉儒譯,1998;胡幼慧,

1996;歐素汝譯,2000): 1.成員的代表性

即使幾個不同的焦點團體參與的少數受訪者以及多數焦點團體招募的便利 性,都顯著地限制將其推論到較大的母群體。事實上,願意到一個地點去餐加一 個一到二個小時討論的人,可能和母群體關心的議題不同,而取樣的代表性,均 會限制研究結果的推論。

2.團體情境的影響

受訪者之間以及受訪者和研究者的互動有兩個不好的影響。第一,團體成員 的反應不是完全獨立的,限制了結果的推論力;第二,焦點團體所獲得的結果可 能來自一個非常強勢或意見多多的成員。較保守的成員可能不太願意開口。

3.主持人的技巧

進行焦點團體訪談有賴於相當的團體歷程技巧,以使其訪談不會受制於少數 一兩人而已,能夠使非高度語言傾向的人也能分享他們的看法。

三三

三三、、、、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實施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實施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實施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實施步驟步驟步驟 步驟

為充分發揮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並盡量減少其缺點,以下依照該研究方 法的實施步驟,說明各項要點:

(一)擬定研究目的

確定目的是焦點團體研究獲致成功的基本要素,因為目的是為接著的決定奠 定基礎的工作。職此之故,目的與目標協助研究者決定抽樣計畫、所需焦點團體 的數量、問題與深入探究,以及評鑑已蒐集的資訊是當與否,或後續需執行的焦 點團體適否妥當之手段(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

(二)確認焦點團體訪談成員

在團體大小方面,由於焦點團體法屬於面對面的團體(face-to-face group), 團體太大的話無法充分參與發言,太小的話又會影響到資料的廣度,一般而言,

是在六到十人之間(胡幼慧,1996)。在團體成員方面,Axelrod 指出,成員的選 擇,乃是以集中在最能提供有意義資料的人為主,研究者必須十分清楚他的選擇 系統以及被排除群體的特質—這種選擇又稱為「高度專門化的次團體」(highly specialized subgroup)的選擇(轉引自胡幼慧,1996)。

(三)產生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為焦點團體討論設定的議程。它應該直接朝著推動研究問題發展。

在設計訪談大綱時,很重要的是記得其目的是提供團體討論的指引。它不是調查 問卷的口語版。調查問卷提供比焦點團體訪談大綱應有的更多結構性。除此之外,

調查問卷常同時提供問題及讓研究參與者選擇可能反映的答案,訪談大綱對問題 本身較少結構性,且不建議可能的反應(歐素汝譯,2000)。

(四)主持人的角色

在焦點團體訪談的過程中,主持人也可能介入與可能的參與者接觸進行招募 工作,以及安排進行焦點團體場地。即使在焦點團體訪談將開始之前,主持人也 主動安排一種有助於促進焦點團體成員以開放而誠實的方式參加。然而主持人的 基本責任,在於確保反應者的答案是否能迎合焦點團體訪談的目的。要這麼做時,

主持者必須覺察到,不僅是焦點團體訪談的目的,而且也要察覺到可用來助長該 主題提供誠實而自發反應的合適性與非口語的技術。主持人對於引發對象的參 與、討論的氣氛,以及特別反應背後的音調與意圖等方面,而採用的技術,宜有 特殊的見地(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

(五)焦點團體訪談的運作

研究者一開始的工作是創造一個不具威脅及非評估性的環境,團體成員在裡 面可以很自由、開放的表達他們自己,且不需擔心團體中的其他人是否贊同其想 法。一旦建立這樣的環境,保持討論進行及確定團體中所有成員主動參與即是主 持人的工作。主持焦點團體適困難的工作,而且主持人應該要保持警覺性。每個 團體有其獨特的個性,即使討論相同的主題,也沒有兩個團體會有相同的表現。

不過,的確會有所有焦點團體共同的議題與問題(歐素汝譯,2000)。

在焦點團體訪談實施期間,許多團體是由一對訪談者來進行,其中一人專注 於做札記,另一人專注於促進討論。良好的札記有助於當錄音帶於稍後謄寫成逐 字稿時,能夠整理分辨出誰說了什麼(吳芝儀、李奉儒譯,1998)。

(六)解釋及分析資料

焦點團體資料的分析和解釋需要小心判斷,就如其他科學方法一樣。很多對 於焦點團體價值的懷疑是因為焦點團體資料是主觀的,且難以解釋的認知。焦點 團體資料的分析可以像其他方法所產生資料一樣嚴謹,它甚至可被量化,並接受 複雜的數學分析。然而焦點團體訪談資料的分析並沒有一個最好或正確的方法。

和其他類型的資料一樣,焦點團體訪談資料的分析性質應由蒐集資料的目的及研 究問題來決定(歐素汝譯,2000)。

另外在資料的分析方面,可以做質化結語式(summary)直接分析,或按系統 登陸(coding)後進行內容分析。內容分析時,可以直接引用參與者之言辭。而在 選取引用句時,最好能呈現出對話的動態(胡幼慧,1996)。

參 參 參

參、 、 、 、個別訪談法 個別訪談法 個別訪談法 個別訪談法

為蒐集更深入豐富的資料,補充焦點團體訪談之不足,因而更能深入了解偏 遠地區公立國民中小學學校績效獎金實施計畫草案,因此以個別訪談法,深入訪 談偏遠地區教師及教育主管機關,希望能藉由訪談對象的實務經驗,提供計畫草 案的深入看法,並作為改進「偏遠地區公立國民中小學學校績效獎金計畫草案」

之依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