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設藉並居住於文山區明興社區 45 歲以上之退休長者並從事志願服務者 為訪談對象,以獲得高齡志工內心真實的想法,並輔以收集資料,並以受訪者的角度 來詮釋其行為、態度及想法。

壹、生命史研究方法

國內研究生命史之學者從生命史研究的歷史背景觀之,「生命史」可運用在人文、

社會、心理等不同之社會科學中,不同的專業領域中也各有不同的詮釋與解讀方式,

在 19 世紀,人類學已開始用生命史研究鑽研不同的文化。到了 1930 年代,人類學家 及社會學家則大量收集個人的「生命史」及「傳記」資料,藉以了解當時的社會及文 化現象 (丁興祥、倪鳴香, 2008),也因此有關生命史的研究有著多元的定義與傳統,

不同的研究領域即賦予生命史不同的定義,但大部分對生命史研究均強調在「特定時 空脈絡下,個體對其自身生命的理解。」 (丁興祥、倪鳴香, 2008:14)

另依據國外學者 Denzin 於 1970 時提出對「生命史」的看法則為個人使用自己了 解的語言、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故事與經歷 (轉引自何怡君, 2003),照其的說法,生命 史研究法可理解為透過被訪談者自己的敘述及檢視個人歷史故事的歷程;因此生命史 研究是一種結合研究對象自己敘說的故事和研究者分析歸納統合資料的研究方法,而 且可以透過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生命歷程、不同的敘述型態從中傳承到寶貴的經 驗。

同時國內學者胡紹嘉(2008:276)則認為生命故事的敘事方式是「展現人的存存 感的重要途律,因為人的存在並不是一種固定的事實,而是可以被不斷建構和再建構 的。」是隨著環境的變遷、周遭朋友的連結甚至是親友間的關懷而被「不斷的建構」

出來的,因此藉由不斷的故事敘說不只可以讓個人「自我反思和變化」也可以藉由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說而與他人互動,並學習在不同的領域中「理解他人、展開個人生命」。

此外,藉由生命史的故事敘事方式,讓故事可以融入日常生活就像「吃飯一樣平 常」,因此透過生命史這種類說故事的方式,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有了意義,可以將生 活經驗、情感世界轉化為故事,讓深刻的記憶不斷的永流傳下去(翁振盛,2010)。

綜合以上,採用生命史研究針對明興里中高齡志工做為研究方式,因為生命史研 究強調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隨手可得的歷史紀錄,加上作者透過擔任里幹事期間 的觀察,每一位加入明興里志願服務的志工們,在參與各式志願活動後,不只服務大 眾、溫暖人心,也藉以凝聚社區意識,同時每一位參與者都以身為明興里志工為榮,

談起參與志工前後的心路歷程、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的趣事…等,個個都具有特別的生 命意議,因此,藉由生命史的研究方式,記錄特定時空背景下的特定人群,由其以自 述的方式描述退休前後的規劃故事及參與志願服務的前因後果,藉以探索研究者週遭 的生活環境影響並針對各種特別事物進行微觀的檢視。

而且根據學者 Goodson 和 Sikes 在 2001 年的著作中曾指出運用生命史方法的主 要理由在於:一、生命是某項生活中的事件,也一定會影響個人其他的日常生活,因 此生命史意指是一個無法被切割的事件;二、每個人的生活都與日常生活、社會事件 和個人體驗習習相關;三、生命史會顯示個人是如何與世界進行連結,因此創造出屬 於自己的角色。(Goodson & Sikes,2001);也就是每個人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歷程,

都具有「前因後果」,凡事出必有因,退休後可以從事的工作與生活規劃何其多,然 而會踏入志工行列,從事志願服務也一定有其前後背景、團體脈絡可依循、可供借鏡,

故針對明興里中高齡退休者的生命史研究,期可與當今社會現象連結,找出適當的處 理模式,為中高齡退休者提供更適合的生活方式。

總結來說,利用生命史記錄故事的方式,不是一部流水帳,而是在發生某事件的 情況下,將許多的故事彙集而成,並做進一步「情節的推展」,可以是將這多的情節、

故事依照時間、邏輯關係…等調合而成一精彩的寫作(翁振盛,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文獻分析法(Literature Review):

文獻分析法也稱「文件分析法」或「次級資料分析法」,國內學者吳定認為此法 是指「蒐集與某項問題有關的期刊、文章、書籍、論文、專書、研究報告、政府出版 品及報章雜誌的相關報導等資料,進行靜態性與比較性的分析研究,以瞭解問題發生 的可能原因,解決過程及可能產生的結果」(轉引自陳麗春,2007:18),希望能發揮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提供了解相關理念與概念。

本研究計畫在資料蒐集方面,現有及第二手資料的取得主要透過「國家圖書館全 球資訊網」中的「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期刊文獻資訊網」等資訊網路來搜尋。

參、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

Marshall & Rossman 於 1995 年時認為深度訪談是一種資料收集的方式,也是質 性研究中最常被採用的資料收集法,其重點是與研究對象關係的建立(轉引自蔡明宏,

2008)並以開放性的探索來瞭解研究對象的想法與觀點。本研究將借重於深度訪談的 方式誘導受訪者敘述自己的個人經歷及參與志願服務的各種故事;另因本研究涉及實 際參與者之個人認知、經驗及感受,故著重在研究對象的退休故事,希望藉由退休者 對自己參與志願服務後對生活的改變及經歷,並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定義,藉以瞭解退 休後參與志願服務的建構過程和其在此社會文化情境中的經驗和解釋;另因深度訪談 的特性研究在於每位個人均具獨特性與唯一性(陳向明,2002),也可借用此方法的 特性深入發掘每位退休志工的特殊故事,再由研究者進行分析與描述、記錄,期能為 這群退休者參與志願服務對生活態度與人生價值的影響留下雋永的篇章。

利用訪談方式收集資料,相較於以問卷方式收集之量化分析而言,將更能實際深 入了解退休者參與志願服務的前因後果、參與志願服務的現況與阻力為何?期望公部 門能提供怎樣的資訊與幫助等;如果只進度量化分析,將無法探究這些心境轉換過程,

因此本研究將採質性之訪談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訪談題綱

壹、研究對象

質性研究者認為「個體和社會是兩個不可分離的部分,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 影響」(陳向明,2002:79),因此質性研究的結果是呈現出多元、兼容並蓄的內涵,

更加注重不同群體的聲音,而非尋求大量相同的定律。從效度觀之,質的研究重視的 是人們在不同的社會中所表現的不同情境與經驗,不若量化研究般找尋「客觀的分類 計量、因果假設或統計推論」(陳向明,2002:132),簡言之,質性研究著重是人與 人之間互動關係與被研究者個人的「獨特性」與「唯一性」,而非「代表性」的定律。

據此,本研究係針對明興里之退休者做敘述性的生命史探討與分析,故選擇質性 做為研究方法以探究不同的社會網絡關係,而在選取研究對象的方式,將採用「目的 性隨機抽樣」的方法,係「依照一定的研究目的的對研究現象進行隨機抽樣」,採用 隨機抽樣係強調研究結果的「可信度」,而且此隨機抽機的方式是建立在「立意取樣 的基礎之上,先設定了研究目的範圍才開始抽樣」。換言之,本研究係擇定明興里的 中高齡者為研究範圍,為了針對研究目的做更深度的研究,需於這範圍內擇定符合的 對象做隨機抽樣,以獲得重要的資訊與內容,並得以完整的回答研究者的問題(陳向 明,2002:147-148)。

且本研究係針對明興里內的中高齡退休者參與志願服務的心路歷程做為生命史 的研究對象,故擬先從認識的志工進行詢問訪談,再由其介紹里內不同的志工供洽詢、

訪談,以「滾雪球抽樣」的方式,從明興里 200 多位的志工中選出 11 已退休者做為 訪談對象,如表 3-2 訪談對一覽表所示,並將於訪談前先行徵詢受訪者意願,希望能 藉由深入訪談及實地參與志願服務的觀察以瞭解明興里志工們的生活樂趣及日常生 活的一天,洽悉退休者社會網絡連結型態,並探索這群中高齡退休者如何為明興帶來 更生態的社區環境及幸福的鄰里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際生活記錄及生活滿意度現況! 得有什麼最大的差異?如何適應退 休後的不適應生活?

四、明興里志願服務組織招募退休者加 入志工行列的困境與對策。

(一)分析招募退休者加入志工行列所 遭遇的困境為何?

(二)明興里志願服務組織針對困境提 出的解決對策及未來展望為何?

1、請問您當初加入志工曾遭遇到反對 或阻力嗎?曾經遇到什麼因難並克 服者?

2、請問您持續參與志願服務的動力為 何?

3、請問您對目前的志願服務組織有什 麼新的期待?或新的建議?

4、面對志工年齡逐漸增加,如何因應 及招募新血?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倫理

本研究係以明興里退休志工為主的研究,是「人」為主體的生命史研究與敘述,

故必須特別注意以人作為研究對象應遵守的規範,包括「個人的意願、確保個人隱私、

不危害研究對象的身心及遵守誠信原則(林天佑,2005)。

壹、尊重個人的意願

任何人都是自由的個體且均有拒絕的權利,因此在未徵得志工本人的充許與同意 下,不逕自進行研究;與志工談話的當下若缺乏興趣,則應即時終止訪談。同時訪談 的時間、地點也應尊重受訪者的個人意願及需求,在與受訪者對談的過程中也應保持

任何人都是自由的個體且均有拒絕的權利,因此在未徵得志工本人的充許與同意 下,不逕自進行研究;與志工談話的當下若缺乏興趣,則應即時終止訪談。同時訪談 的時間、地點也應尊重受訪者的個人意願及需求,在與受訪者對談的過程中也應保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