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中共推動軍事外交之由來

第二節 軍事外交的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軍事外交的意涵

「軍事外交」的概念是從1998年中共所發表的國防白皮書第四章「國際安 全合作」中開始出現,其中曾描述「中國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軍事外交」

,並把它列為「對外軍事交往」項目中,爾後各版本的國防白皮書都有論述。

然而,中共所謂的「軍事外交」並無正式界定,但從歷年各版本國防白皮書 的相關論述,應是將軍事交往的概念擴大延伸,並賦予一定的外交意義。例如 1998年版的國防白皮書論述:「中國始終把發展同周邊國家的軍事交往置於突 出地位,遵循睦鄰友好、互利合作、長期穩定的方針」;2000年版則說:「中 國軍隊遵循軍事外交爲國家總體外交服務」;2002年版有:「中國積極發展與 世界各國的軍事關係」;2004年版更指出:「人民解放軍積極開展對外軍事交 流與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軍事外交局面」。26

所以「軍事外交」本質應為「外交」而非「軍事」,係屬中共總體外交的一 環,軍事交往與合作只是手段,目標是希望透過共軍與外軍的交往過程,建立中 共「維護和平、積極進取與負責任的形象」,以爭取符合有利於中共所標示的「

和平與發展」的國際安全環境,整體來說,具有以下之意涵:

壹、消弭中國威脅論,創造和平發展形象:

隨著中共改革開放腳步加快,經濟大幅且快速成長,中共國防預算的大幅增 加及其軍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1992年9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拉森上將

,在夏威夷就亞洲安全問題發表講話,首先提出了「中國威脅論」的新論點,直 指南海為亞洲下一個戰爭熱點。此一論點經提出,立即在國際社會激起極大的反 響,27亞太各國更為中共綜合國力日益強大感到憂心忡忡。「中國威脅論」簡而言 之,就是認為中共的經濟發展會導致軍事實力增強,從而對週邊國家及亞洲乃至 整個世界的安全穩定構成威脅,28故使「中國威脅論」或「中國軍事威脅論」甚

26 中共國防白皮書,1998-2004 年

27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共研究雜誌,第 29 卷第 8 期(1995 年),頁 67。

28王麗娟,「淺談中國威脅論及其實質」,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 22 卷第 2 期(1999 年),頁 3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囂塵上,對中共政治、經濟、軍事發展產生不利之影響。

當前中共的政治、經濟、軍事發展需要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而首先需要 有一個和平的周邊環境。任何一個敵對的週邊國家出現,不論其大小強弱,都不 利於中共集中精力搞好內部建設。29然而中共深知,現階段之國家發展以經濟為 主,軍事只是經濟發展之輔助,在當前多極化之國際格局,產生軍事對抗對中共 發展經濟所需之平和周邊環境並無益處,即使中共欲藉軍事力量的提昇來增加在 亞太乃至於國際間之影響力,也不希望成為各國圍堵的對象,「中國威脅論」的 散播引起週邊國家的恐慌,加深了對中共的戒心,並不符合中共目前「睦鄰外交

」政策的執行,也孤立了中共在亞太地區之發展格局,使中共處於被動的戰略地 位。30為消弭世界各國對中共崛起的疑慮,中共以「和平發展」理論為包裝的軍 事外交政策已是中共的核心政策,強調中共發展強大起來,絕不會對任何國家構 成威脅,而且它作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必將對人類作出更大的貢 獻。31中共藉軍事外交擴大周邊國家軍事援助、聯合軍演、邀請外軍觀摩軍演及 艦隊互訪等等「軍隊資訊透明化」的宣傳舉措,以軍事上的交往、溝通降低彼此 敵意,營造軍事互信氛圍,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增進互動,降低各國對其崛起的 疑慮,另藉由國際軍控會議及區域安全對話之參與,落實區域合作外交政策,加 深與相關國家軍事互信度,穩定周邊和平環境,樹立其和平維護者的大國形象。

中共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表示:「一支奉行防禦性軍事戰略、以維護和 平為目的、實行開放合作的現代化軍隊,更有理由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

以更加開闊的胸襟接納世界,自立、自強、自信有利於互信、互諒、互利。軍事 外交是一個國家展示軍隊形象、宣傳軍事政策的視窗,也是增進各國和平共處、

合作發展的重要途徑」。32故中共在軍事外交中持續提升「軟實力」發展,加強開

29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孟儒(Ross H. Munro)合著,許綬南譯,「即將到來的中美衝 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麥田出版社,台北(1997 年初版),頁 266。

30唐仁俊,「論『中國威脅論』及『反中國威脅論』」,空軍學術月刊,第 520 期,(2000 年),頁 20~38。

31劉東凱,「中國軍事外交更活躍」,大公報,1998 年 2 月 21 日,A2 版。

32章沁生,「中國的軍事外交」,中國網,查閱時間 2009 年 01 月 1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放度將軍事外交為國防現代化服務的角色,逐漸調整成為達到知彼的重要的公開 合法的管道,使軍事外交成為展示中國和平崛起的一個窗口並兼顧中共整體的外 交戰略佈局。另中共和周邊仍存在著領土主權的糾紛,故以「和平崛起論」為基 調,對周邊國家進行「睦鄰、富鄰政策」,以經貿關係為誘因,換取與周邊國家 在戰略上的合作。另一方面,以「多邊外交」來發揮本身的影響力,以化解對中 共不利的因素。

貳、實行大國外交政策,建構大國地位:

高度的經濟崛起,連帶使得中共的國際地位大為提升,躍然成為大國,逐漸 在國際事務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黃政基提出

「大國論」,主張應順應潮流,與各大國維持友好關係,減少對立。33此論調獲得 中共內部的欣賞。另一方面,中共在國力上升的同時,極欲在國際上爭取一大國 地位,且為打破美國獨霸的局面,乃積極推展多極化的發展,而夥伴戰略則是促 進多極化的方式。34為達此一目標,中共分與俄、英、法、德、印等國或區域組 織建立許多不同的戰略性夥伴關係,除可防範其餘大國聯手,強化自身安全外,

亦可創造與其他大國的利益連結,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國際空間與提升自我的國際 地位。過去中共的軍事外交,主要是與友好國家的來往,影響力有限。當經濟實 力提升,現代化程度提高,同時與國際社會面臨共同威脅時,軍事外交成了新的 焦點。因此,軍事外交也要與時俱進,包括增加新裝備的出訪、擴大軍演的範圍

、在利益相關地區協調解決政治問題等,既可以提高軍事發展的透明度、開放度

,也能提升中國軍隊的國際地位。35

china.com.cn

33于有慧,「中國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雜誌,第 42 卷第 3 期(1999 年),頁 45-62。

34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 30 卷第 3 期(1999 年),頁 23-38。

35中國評論新聞網,從“深圳"艦訪日看中國軍事外交,查閱時間 2010 年 03 月 12 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1/8/1/100518188.html?coluid=7&kindid=0&doci d=1005181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中共軍事外交的特色與目的

中共所謂「軍事外交」係代表國家軍事安全利益或國家集團軍事安全利益、

以軍隊為主體、以軍事為主要內容的涉外活動,是國家整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國際局勢而言,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之間軍事領導高層的互訪,聯合軍事 演習,邀請觀摩軍演,合作軍事科技開發,軍事人才的交流、培訓、互訪,定期 或不定期的軍事學術研討或座談,國家安全和戰略的對話,軍事事務熱線的建立

,邊境軍事活動的通報,信心建立機制(CBMS)的建立,相關情報資訊的交換 和共用等都是屬於軍事外交的範圍。中共近年來積極拓展軍事外交,頻頻與世界 各國軍隊的高層接觸,同時藉著合作領域的擴大,使中共與周邊國家的軍事交流 合作關係獲得鞏固與發展,並企圖藉軍事交流改變各國對「中國威脅論」軍事不 透明的疑慮。但實際上,這些多數以反恐為名的軍演,宣示及威懾目的遠高於一 切,根本談不上所謂軍事透明化。

然綜觀中共對外軍事活動或舉辦聯合軍事演習,主要係整體國家發展戰略目 標下,積極進行「軍事外交」活動,俾利於其「走出去」,真正成為能夠影響國 際政治的「大國」。

事實上,共軍自「十六大」以來,便積極發展對外軍事關係,在高層交往日益 頻繁,專業技術交流推向深入,多邊安全協作趨於活躍之策略操作下,逐步構建 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軍事外交格局。外交是軍事的前線,軍事外交是政 治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關係發生危機和戰爭時期,甚至更迫切、更敏感 的關鍵,其重要性不容小覷,且共軍對外軍事交往係配合其整體國家安全戰略,

具有高度政治、外交的意涵。

在中共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大旗下,積極推動軍事外交作為,截至 2010 年初,已與 150 多個國家建立軍事關係,在 107 個國家設立武官處,並有 85 個 國家在大陸設立武官處。中共軍事外交的目的具有以下特色:

壹、強化軍事科技交流,提升國防現代化實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共認為,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弱國無外交」。外交在實質上是國家實力的 平衡。在後冷戰時期,中共急欲在國際事務上扮演舉足輕重的強者,對國際事務 有權威的發言權和在外交事務上贏得其他國家的尊重,故在其經濟條件不若德、

日等國家之際,只能藉軍事武力的擴張始能達到其目的。因此,在國際事務上或 外交作為上,中共均需堅強的軍事武力作其後盾。此一需求,促進了中共積極的 擴張軍備。36然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連帶得使得戰爭型態改變,戰場勝負已非 由人員多寡來決定,武器的精良與否成為戰場勝負的主要關鍵。艾文‧托佛勒(

日等國家之際,只能藉軍事武力的擴張始能達到其目的。因此,在國際事務上或 外交作為上,中共均需堅強的軍事武力作其後盾。此一需求,促進了中共積極的 擴張軍備。36然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連帶得使得戰爭型態改變,戰場勝負已非 由人員多寡來決定,武器的精良與否成為戰場勝負的主要關鍵。艾文‧托佛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