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探討的目的在於,將研究建立在先前的研究基礎上,以避免無意義及不 必要的重複研究,並可選擇更適當的研究設計,尤其在與先前研究發現相互比較 時,可從事進一步的研究,將研究的貢獻延伸至其他面向。

多元文化主義在諸多民族國家中各有不同實踐方式,研究文獻著重面向及切 入點各有千秋。外文部分,社會科學外文期刊常有相關的文章發表,其中如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都有多篇文章對本研究具重要參考價值,另外,比利時基督教和平組

織有許多研究分析,還有比利時基督教魯汶大學也有多篇相關論文。而中文部分,

關於歐盟語言政策分析,臺灣學者張台麟、卓忠宏有相關的著作發表,苑舉正、

施正鋒、謝國斌的研究及劉華宗博士論文等,都有比利時多元文化主義的相關研 究著作,著重取向不盡相同,主要有語言、經濟、歷史背景及政治發展等面向。

與本文相關的前人研究包括比利時學者的研究論文,Kris Deschouwer 在

“Ethnic Structure, Inequality and Governance of The Public Sector in Belgium”

(2004)一文中分析族群架構、不平等及治理模式,文末對比利時的雙語族群共治 採認同的態度。另外,魯汶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學者 Erik Buyst 在“Reversal of Fortune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Regional GDP in Belgium, 1896-2000”(2009) 一文中對比利時區域國民生產毛額的歷史提出研究,文中主要以歷史的演變,探 討比利時各區域的經濟消長,另外 Philippe Hambye and Silvia Lucchini 在

“Socio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Shared Resources: A Critical Look at Linguistic Integration Policies in Belgium”(2005)研究中,則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比利時移民 融合問題,他提出移民融合成功與否,對比利時的多元文化主義實行全面性佔有 重要影響。這三篇可說是分別以族群治理、經濟歷史與移民教育的角度來檢視比 利時的多元文化主義,各有其立論基礎,也為本研究重要參考來源。

中文部分,謝國斌提出〈比利時的族群政治〉(2007)的研究中,從族群角度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為出發點,探討兩個族群與比利時全國政治演進的過程,並解析雙語族群政治沒 有使比利時分裂的原因,為本研究參考重要來源之一。張學謙的〈比利時語言政 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2007)則以語言為主軸,探討領土原則對語言和平及 語言保存的意涵。廖立文在〈比利時語族文化共同體與行政自治區之演變與現況〉

( 2002 )中也以語言為主軸,分析比國文化共同體和行政自治區變革的歷史。劉 華宗的博士論文〈族群衝突與政治整合:比利時與臺灣之比較研究〉(2004)則 從族群與政治的角度分析比利時政治情勢演變。這四篇著重點較偏重於政治及制 度的比較。

不論中外文研究文獻,各家觀點褒貶不一,但大多對比利時和平共處的現況 抱持肯定的態度,可簡言喻之為對比利時多元文化主義政策的褒揚。本研究可藉 由前人產出之結果,綜合各家的角度從歷史的背景(語言文化歧異)、政治勢力及 社會經濟消長等三個主要面向切入,並以實際例子結合三個面向,回應本文切入 點。由上述可知,先前之研究文獻多以單一的縱向觀點做探討,本研究則希望以 較橫向的廣度,將比利時的多元文化主義做一綜合討論,期望提供給後人另一種 更全面性的觀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貳章、 多元文化主義政策之起源與政策演進

第一節、意義與起源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描述「『多元文化』是指,在一個社會或國家的人口族裔 或種族的多樣化存在。在政治上,是指特定類型計畫和政策措施,旨在應對和 管理種族多樣性。」7

Will Kymlica 認為多元文化主義所指的文化差異來源可分為兩類型:一為 移民所造成的多族群國家(Polyethnic State),及透過合併、武力、殖民所形成的 多元民族國家(Multinational State)。前者國內各族裔團體和後者國內少數民族之 間,皆存在著文化差異。前者的移民族裔尋求自己的認同,但目的不在成立獨立 自治團體,而在期望主流社會的法政制度更能容納文化差異性。後者少數民族力 求維持不同於主流文化的團體區別性與獨立性。8

哈佛大學教授 Nathan Glazer 提到在美國多元文化主義一詞是在 20 世紀末才 出現,其主要是來自於加拿大和澳洲,但 Glazer 認為「多元文化主義遠不是一 個中性描述的詞彙,它可以是描述一個中立國家少數族群多樣化的事實,它包含 各種方式(形式)來回應這樣的事實,有些溫和到可以接受嚴厲的批評,但對大 部分主張多元文化主義者而言,這是對美國種族多樣性選擇立場的主張,這是反 對同化和大熔爐作為主導意象的立場。」9

牛津大學教授 Joseph Raz 認為:

7Christine, Inglis, Multiculturalism: New Policy Responses to Diversity,(Paris: UNESCO MOST ,

1996), p. 16.

8Will, Kymlicka,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 p.10.

9Nathan Glazer,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ts now,(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p.10.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多文化』國家應該在經濟、權力與教育資源的分配上,使各族群享 有相等的機會,同時,各族群特殊的風俗習慣必須獲得法律、公共制 度、公職機構與私人企業公司的承認。但涉及自決要求時先決條件為 :第一、此族群必須孕育出非多數決或公民投票可決定的強韌文化認 同,第二、在宣稱與實踐自決的要求時,必須考慮會否造成區域性的 不安或者損害、妨礙其他國家的利益。10

張錦華教授指出「多元文化主義 (Multiculturalism) 探討的是一個多族群 社會中不同文化群體之間,如何建立一個較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社會,以避免激 烈的族群紛爭。多文化主義還是一個具有規範意義的名詞,並意指應該發展『多 文化政策』,以『雙重權利』的政策規劃,維護弱勢族群的文化權益。」11 施正鋒在著作中將多元文化主義分為三層意涵,「就實證上而言,多元文化 主義是指一個國家有多個族群存在,...並無臧否的意思;就規範上而言,宣示的 是一種語言/族群和平相處...就政策面而言,是要防止疏離的少數族群,因為被 邊陲化而自我退縮,同時避免他們因為相對剝奪而有分離的打算。」12

根據《維基百科法語版》,多元文化主義是「在 Ruth Benedict,Ralph Linton 等學者的主要倡提下於美國產生的人類學派,盛行於 30 至 50 年代,其主要目的 在於促進社會的融合。」13

另外,美國學者 Bhikhu Parekh 則提到「多元文化社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 透過對話,形成非種族文化的『歸屬感』,建立於所謂對政治文化共同體的共同

10Josephe, Raz, Ethics in the Public Domain: Essays in the Morality of Law and Politics (Oxford :

Clarendon Press,1994), p.141.

11張錦華,《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出版社,1997 年),頁 3。

12施正鋒,《臺灣族群政策》(臺北: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2010 年),頁 303。

13〈多文化主義〉,《法國維基百科》,〈http://fr.wikipedia.org/wiki/Culturalisme〉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承諾之上。」14 多元性文化的共同存在常常是互不理解的源頭,當互不理解擴 大變成誤解時,衝突就易隨之而生,因此在差異之上,執政者應極力尋求一個使 雙方有共同努力的目標,如政治的穩定。

而當代世界上民主國家實施多元文化主義的趨向也受到關注,加拿大學者 James Tully 在《陌生的多樣性:歧異性時代的憲政主義》書中發表了對自由主 義的現代憲政主義(Modern Constitutionalism)的想法,他認為個人依據「理性 批判與反省」決定了現代憲法,國家必須在憲法約束下保障個人的權利,但這卻 可能造成過於彰顯個人價值,過度相信個人的理性,並以多數力量否定少數族裔 的文化價值,例如,歐洲境內關於伊斯蘭教女性學童,得否穿戴傳統服飾入學之 爭論。

另外要注意的是,我們常混淆了多元文化主義與多元主義(Pluralism)及文 化多樣性(Culture Diversity)。兩者之差異在於多元主義為一哲學理論,認同一 個以上的真理與價值,只要各有其理性基礎,並適當地作為選項供個人選擇。若 指提倡較大社群中不同民族、種族、宗教或社會群體完全參與之的文化運動,則 用「多元文化主義」。

文化多樣性則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別,當其相遇之時會產生衝擊、競爭及 失落等反應。文化差異可能由於宗教界別、種族群體、語言能力、教育程度等等 不同,而產生文化差異。」15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則認為,文化多樣性是世界發展 的動力,不僅在經濟增長方面,也是領向一個更加充實的智慧、情感、道德和精 神生活的手段。同時,要接受和承認文化多樣性,特別是透過媒體和資訊傳播技 術的創新,使用有利於不同文明和文化,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對話。

14Bhikhu, Parekh,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 2000), p.341.

15〈文化多樣性〉,《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8C%96%E5%B7%AE%E7%95%B0〉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法國學者 Nathalie Morand-Janson 認為成功的多元文化團體管理有三個主要

關鍵要素:「管理者必須能達到平衡自身、地方和全球環境三者之間的文化價值;

管理者必須採取促進文化融合的行動、管理者必須了解團隊的『基因規則』 。」

16

第一點提到的這種平衡是透過觀察,並擁有同步和適合的「開放態度」方能 達成。再者,管理者必須採取促進文化融合的行動,文化適應過程的成功是在於,

被移植的文化在融合過程中,能夠達到個人的適應。因此可斷言,欲使同化利於 文化適應有兩個原則:要有保持自我價值觀,還有文化認同及發展與其他文化關 係的意願等慾望。然而,適應的過程也是需具有文化性,且要意識到或多或少在 改變過程中,仍是會有阻力產生。

第三點「基因規則」的概念是指,管理者理解並整合,此團體被創造時的原 始價值觀。這個前提必不可少的是,在這種同化過程實施時,管理者給予的方向 必須是有意義的。總之,在一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管理者的角色是以適應性和 靈活性,來同化團體成員的文化價值(超越自己),使其能被流通轉移為「多民 族」型態組織的全球價值觀,但也實現了一個令人滿意的同化,帶領整個團體跨

第三點「基因規則」的概念是指,管理者理解並整合,此團體被創造時的原 始價值觀。這個前提必不可少的是,在這種同化過程實施時,管理者給予的方向 必須是有意義的。總之,在一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管理者的角色是以適應性和 靈活性,來同化團體成員的文化價值(超越自己),使其能被流通轉移為「多民 族」型態組織的全球價值觀,但也實現了一個令人滿意的同化,帶領整個團體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