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探討部分在第二章包括了「社區」、「社區的社會性質」、「集體 記憶」、「公民意識」等重要扎根性的理論,第三章「台灣社區與空間之 演進」及社區營造等理論,並歸納美國「社區設計」、英國「社區建築」

及日本「造町」等定義分析,作為本研究之主要理論架構來源。

二、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參與觀察法是一種以眼聽耳聞的方式蒐整研究資料的方法,目標在 於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論性的事實;此 方法同時結合了資料分析、訪談、直接或間接參與觀察及研究者內在省 思。(Jorgensen,1989,PP.13-14)提出參與觀察法七點特色簡述如下:

(一)對人類的意義與互動感興趣,從場域與情境之圈內人或內部成員的角

度展開觀察。

(二)以場域當下的日常生活為探究與研究的基礎。

(三)一種理論與理論化的形式,強調對人類實存的理解與詮釋。

(四)一種探究過程與邏輯,其特色是開放、彈性、強調機會,並要求以人 類實存的具體處境中所蒐集到的事實為基礎,不斷地重新定義研究問題 所在。

(五)一種深度的、質性的、個案研究的取徑與設計。

(六)參與觀察者的角色之一是要去和場域成員建立與維持關係。

(七)直接的觀察法與其他的研究方法一起使用,以搜集資料。

參與觀察法用在研究社區的結構、社區靜、動態生活等方面之現象 與問題已十分普遍,此方法雖易受到研究者主觀意識影響,但如研究背 景所述,研究者具備與研究主題相關之多重身份,除對研究範圍及事物 已有相當之熟悉度,更視觀察對象及情形,在符合研究倫理之基礎下資 料取徑,期降低主觀意識,對研究更深入剖析探討,同時也能協助研究 主題內相關實務之演繹推展。

三、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aserch )

個案研究是一項針對過程、決議與個案的結果進行完整的文獻資料 收集與有系統提問檢核之研究方式。其所研究之個案多與未來展望之實 踐、政策理論檢討有相關性為主。個案研究的本質在所有個案研究類型 中主要傾向,是它試著闡明一個或一組決策;亦即為何被採用,如何來 執行以及未來可能發展之結果(劉香吟,2005)。此研究方式與本研究 主題相契合,並有助於提升研究之信度與效度。

四、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 )

深度訪談法著重在受訪者與訪問者之間,進行面對面溝通討論的一 種方法,以廣泛的蒐集所需要的資料。通常使用此法時,訪問者會儘可 能使用最少的提示與引導問題,而是鼓勵受訪者在一個沒有限制的環境

裡,就主題自由的談論自己的意見,因此,「深度訪談」並非「訪問者」

去挖掘「受訪者」已經存在於其個人腦海中的想法與情緒﹐而是透過雙方 互動的過程﹐共同去「經歷」、「選取」、與「感染」﹐經由如是過程所重新 建構的意見與情緒。

因此,「深度訪談」的所得,是「受」、「訪」雙方經由持續的互動 (即

「深度訪談」的歷程) 所共同營造出來的;除可增加資料蒐集的多元性 外,更能藉此瞭解受訪者對問題的想法與態度。亦強調透過受訪者與訪 問者之間互動過程,對問題重新加以釐清,以確認受訪者內心的真實感 受與行為認知。

耿曙在政大「研究生研究方法研習營」深度訪談法專題中提出,為 達「受」、「訪」兩方所持續進行的「解釋性互動」。此一過程的進行,可 遵循下列原則﹕

(一)融入受訪者的生命歷程視為傳記。

(二)開放、分享作為互動歷程。

(三)以互動歷程為文本。

(四)「深度描寫」與意義的揭示。

(五)解釋與意義的建構 。

(六)「生命歷程」與「地方社會」作為理解意義的脈絡。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社區」文獻與理論探析 一、社區(coummity)

一個人可能沒有家庭,但卻很難脫離社區而生活。某些人雖然可能到處旅行 與漂泊,而無一固定的住處,但他們都有一個想歸屬的社區。這個社區可能 是他們的出生地,可能是他的第二故鄉,也可能是他住得相對較久或比較喜 愛的地方。(蔡宏進,2005)

「社區」一詞源於拉丁語,原意是親密的關係和共同的東西。後由 德國的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 1855~1936)將「社區」這個 詞作為社會學的一個範疇來研究,認為所謂的社區是通過血緣、鄰里和 朋友關係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由此可以窺見 社區富含的社會與文化研究性質。

從字面上來看,社區與日本的「町」、美國的「community」1大約相 同意思,(黃世輝,2005)社會學界的各派各家對社區的說法不盡相同,

綜合各家所說的觀點,及彙整 2-1 表,其扼要的涵義可濃縮成:一定地 理區域內的人及其社會性活動及現象的總稱。這種社區的概念至少包含 三個要素:

(一)一群人

(二)一定的地理範圍

(三)人的社會性,包括其社區意識、關係及活動的總稱。(蔡宏進,2005)

1 亦有相關研究推論,「community」由「common」一詞演變而來,其詞義「共同的、共有的」

之涵義符合上述觀點。

表 2-1:社區定義分析表

圖 2-1:社區構成要素與結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成亮 (2003) 提出,社區是指「一定空間範圍內,一群有共同社會性 的人們之集合或組織」,其聚合原因不外乎:

(一)居住在同一個地理區域內。

(二)有相同的文化習俗和歷史背景。

(三)認同於一個種族、信仰或職業。

(四)具有共同的利益或理想。

(五)為了解決共同的問題。

空間範圍

(地域、空間型態)

社會性質

(共同理念及行動,社會網路)

社區

(居民、團體)

A

C B

二、社區範圍界定與分類

社區的範圍和規模因各部門所著重的層面不同而略有差異。其中,

社會建設、環保建設、農業建設的社區大致上依照現有行政體系的村里 系統來劃分;在實質建設方面,以地區性的公共設施,如小學、公園、

兒童遊戲場等為中心來劃分社區的範圍;而在文化建設及產業建設中,

社區範圍以某一地區內所擁有的資源為基礎,考量居民的共同意識來彈 性劃分社區,並無實質的地理界限。基本上,社區範圍界定有以下原則:

(一) 目前社區的形成,鄉村地區普遍以一個村里為單位,而都市地區則除 了村里為單位以外,亦有以一棟公寓大廈、一條街區或一個住宅區為 範圍者,範圍界定應依社區類型有所差異。

(二) 社區範圍的劃分精神並不在於社區應具備一定面積大小或人口多寡,

而在於其組織結構、服務體系及居民的共同關係為基礎加以區分。現 在社區強調其在地理空間和有形領域上已不易界定,而需藉由各種服 務關係網路,加以劃分。

(三) 社區規模訂定經常以公共設施的服務圈為參數,尤其是各類公共設施 之可及度是社區範圍界定之重要指標 (張世典,1995) 。

整體看來,依照各部門對於社區著重的面向,社區的類型分類因子 及種類可整理自下表;本研究範圍五甲國宅社區在居民屬性上為公教人 員及勞工社區、在地區開發程度上為都市社區、在建物型態上為國宅社 區及公寓大廈社區。

表 2-2:社區分類因子與種類表

三、社區的社會性質探析

George

simmel 社會心理學

大都市社區可由都市環境及居民心 理經驗來看出其特性,包括緊張、刺 激、精明及重視金錢、時間與享受等

Robert

Robert

Ezra Park 人文區位學 1.生物性社區

Interrelated games

社區內的活動為一連串互有關連的 遊戲,社區的層次上有特定的社會體 系存在,並相互關連且彼此支持。

Roland

L.Warren 縱橫軸說

Hans Paul

Talcott Parsos

社區為一個社會分析的單位,它可以 表現社會集體現象的某些層面。

Conrad.M Arensberg

社區為一社會實體,本身即構成一個

空間範圍 社區 社會性質

四、社區結構演變

而發展至今的台灣社區型態,也因為構成社區的人、空間範圍及社會性 這三個要素的改變,受到結構性的相互影響,如上圖由 3 要素交疊的 A 區塊,

在社會性質要素逐漸式微的狀態下,原有 A 區塊面積逐漸縮小,並偏向僅有 人與地理範圍交疊的 C 區塊,社區意識及鄰里關係漸趨薄弱與冷漠,空間範 圍內的人僅存有共同利害關係,以往濃厚人情味已不復見、社區真正的價值 趨近於不存在…

圖 2-2:社區構成要素結構演變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A B C

A

B C

社會性質 空間範圍 社區

2.2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論述探析

地方集體記憶的建構可被視為公共領域的溝通,也是市民社會的形塑過程

(郭肇立,2008)。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論由涂爾幹學派(Durkheimians)的法國社

會學家哈伯瓦克(Halbwachs)提出,強調集體記憶與個人 記憶之不同處,在於是 在一個群體裏或當代社會中人們所共享、傳承、以及一起建構的共同集體 1

黃俊傑 (2003) 簡介其學說要點如下:

一、「集體記憶」並非先天賦予的,而是一種社會性建構的概念,必須經過後 天教育才會習得。例如二次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大量日軍在太平洋島嶼自 殺,這種源於日本文化的認同感與殉道精神,便很難讓外人理解,因為彼 此未曾擁有相同之集體記憶。

二、當集體記憶於同質性團體中持續存在並不斷汲取力量時,其實是身為「團 體成員的個體」(individuals asgroup members)在作記憶。任何團體都擁有各 自建構的獨特記憶,這其中當然是個體在進行記憶,但個體卻必須憑恃團 體脈絡(group context)來成就自己過去的歷史。

三、在人類經驗中,只有夢境的記憶才能不植根於社會脈絡與社會結構。由於

  夢境缺乏他人的參與,同時又是無法連續、沒有順序規則的片斷影像,因 此無法支撐特定團體去進行實際的生活與記憶。

四、「記憶」有二種類別:個人生命歷程的記憶產生於人們親身經歷過的各種

1這個討論由阿斯曼(Jan Assmann)延續,他寫下了Das kulturelle Gedächtnis(文化記憶),較近期的學 者如 Paul Connerton,把這個概念再伸延,認為人類的身體就是記憶的保留和繁衍這種集體過程 所進行的地方,而皮埃爾·諾哈(Pierre Nora)研究地方與空間(lieux de memoire - 記憶的場所)在集體

1這個討論由阿斯曼(Jan Assmann)延續,他寫下了Das kulturelle Gedächtnis(文化記憶),較近期的學 者如 Paul Connerton,把這個概念再伸延,認為人類的身體就是記憶的保留和繁衍這種集體過程 所進行的地方,而皮埃爾·諾哈(Pierre Nora)研究地方與空間(lieux de memoire - 記憶的場所)在集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