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都市型社區空間營造歷程之公民意識探討 以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國宅社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都市型社區空間營造歷程之公民意識探討 以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國宅社區為例"

Copied!
1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碩士論文. 都市型社區空間營造歷程之公民意識探討 以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國宅社區為例 A study on civil consciousness of space building process in urban typological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n Wujia public housing community,Fengshan city of Kaohsiung county). 研究生:林冠汶 撰 指導教授:吳文彥、陳啟仁.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II.

(3) 2.

(4) IV.

(5) 都市型社區空間營造歷程之公民意識探討 以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國宅社區為例 指導教授:吳文彥博士、陳啟仁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學生:林冠汶 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摘要 在當今高度都市化的台灣,經濟成長快速、生活機能及交通設施便捷,但 密集的水泥城牆卻也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情誼,導致原先集體記憶淡薄的 都市社區,社區意識更加式微,終究演化出公民意識低落、犯罪率高且充斥私 利的都市氛圍與社會網絡。 回顧相關社造文獻,在汗牛充棟的鄉村社區案例中,多半僅停留在凝聚社 區意識及空間實踐之層次,少見提出公民社會之願景與企圖,除了鄰避情節誘 發的集體抗爭外,對於都市社區的自發性營造更是希罕,忽視台灣居住環境近 數十年來大量都市化之問題與其社區營造對策,是故,本研究經由文獻回顧與 社造經驗收集,提出嶄新的意識型態架構及其操作性定義,主張應探討由集體 記憶積累成社區意識,並昇華至公民意識之三位漸進關係。 本研究以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將社區居民社會網絡、價值態度與生 活環境品質問題,收斂至日常居住之社區空間環境,經研究發現:公共空間藉 由其公共性引發的社會網絡,並透過其他輔助方法,可漣漪出民眾自主的價值 性。故空間營造與公民意識有顯著關連性;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原則下,以滿足 私利觀點出發,並體察社區內外可能的人力連結與資源開發,擴大參與的層面 與範圍。即為投入研究地區之誘因及根本對策。 本研究經反省,認為社區居民在價值觀改變程度、及後續國宅基金下放自 主管理方面,都還有極大努力空間。期許本文能以自身拙見,為在地空間環境 議題略盡棉薄之力。. 關鍵字:都市型社區、集體記憶、社區意識、公民意識、空間營造、社區營造、 公共利益、參與觀察法. V.

(6) VI.

(7) A study on civil consciousness of space building process in urban typological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n Wujia public housing community,Fengshan City of Kaohsiung county) Advisor(s): Dr.(Professor) Wu Wen-Yen & Chen Chi-Jen Graduate Institut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Architectu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Student: Lin Kuan-Wen Graduate Institut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Architectu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ABSTRACT. There are greatly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aiwan since 1970s. Which was bound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living life, but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in-filled cement jungle everywhere, and spli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eople and the communities. With the depress of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the social phenomena gradually evolve to social anomy, increased rate of criminal, pursuit of utilitarianism, and flowing away of the collective memory.. From the mass lectures review, it were focused on the level in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spatial practice, rarely to claim the scenario and temptation for solving the urban practice issue except for the sake of NIMBY effect induced collective protest. As we know, the spontane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is rare experience, ignored the problem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was the problem of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by now. Therefore, the study argued that it should be claimed the newly performance definitions of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and advocated that there are association of the three steps, via the community collective memory to accumulate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n with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o achieve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The approaches of this study was applied the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and. VII.

(8) “ In-depth Interview”. The attempts is to convergent social networks, values and attitudes, physical environment acknowledgement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s an spatial interactions for everyday of life. And the finding was, by means of the publicity within public space will induce the social network interactions, and then depends on the extra supplementary spatial practices will deriv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results were association available between the community spatial creating and civil consciousness. As comforts the private benefits, meanwhile integrated the public merits and resources of which inside or outside the community, so as to extend the scoping of civil participation.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inducements and strategies of the study area. Been introspection of the study it could be find out the values had changed intra community residents on the community affairs, especially in the public housing foundations self-governance, they are not ready to take ov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Therefore there is still having the rooms enough for steering the civil consciousness. Finally, expectation was addressed that this study will hopefully for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in Taiwan. Keywords: urban typological community, collective memory, communityconsciousness, civil consciousness, spatial creating, community empowerment, public interest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VIII.

(9) 謝誌 炎夏,不免心煩氣燥,工作更顯繁雜瑣碎,另一方面卻也暗自佩服自己的貪心, 在工作、學業及參與社造多頭燒的情況下,能將時間壓縮再壓縮,兩年在職進 修期間,又將完成人生旅途一階段任務。 有功者,無力予以賞賜,謹列如下: 感謝指導教授-吳文彥老師 在質性研究之邏輯架構、正反辯思、研究反省等方面指導及訓練,並給予學生 極大自由度之發揮,也開啟都市社會學、心理學領域之門,供後續再深入鑽研。 感謝指導教授-陳啟仁老師 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及豐富學識、亦師亦友的親切感,在台灣社區空間變遷與歷 史脈絡方面不厭其煩的指導。 感謝論文初稿時,黃世孟老師與曾梓峰老師的建議與提醒。 感謝口試委員-侯錦雄老師、詹達穎老師的經驗分享與指正。 感謝莉錡同學在表格繕打與簡報製作時的協助。 感謝參考文獻內諸位先進之學識積累,藉以參酌、激發。 感謝配合深度訪談的 5 位受訪者。 感謝引導我進入社造領域的社會導師-五甲社福中心謝翠珮督導。 感謝鳳山市心故鄉社區營造協會的諸位夥伴。 感謝支持我並共同參與社造的父、母、兄、妹。 感謝我的出生地-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國宅社區。 感謝參與觀察法。 百餘頁的個人拙見,雖未能提出精闢見解,仍希冀讀者閱讀後能有其他向度之 發想,藉以衝撞社造的多元及豐富性;從本頁起,將沒有個人以為嚴肅的標楷 體,希望能充分發揮質性研究的特點,並提升可讀性及閱讀廣度。 最後 感謝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給予自己的成長 感謝自己的初生之犢不畏虎. 林冠汶 謹誌於 高雄縣鳳山市 2008.08.13. IX.

(10) X.

(11)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 .......................................................................................................... 3 1.4 研究對象與內容 .......................................................................................................... 5 1.5 研究限制....................................................................................................................... 5 1.6 研究方法....................................................................................................................... 6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2.1「社區」文獻與理論探析 .......................................................................................... 9 2.2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論述探析 ................................................................... 18 2.3 公民意識(civil consciousness)與相關論述探析 ..................................................... 22 2.4 結語 ............................................................................................................................. 27 2.5 研究問題意識 ............................................................................................................ 28 第三章 空間與社區營造演進探討 3.1 台灣社區空間之演進探析...................................................................................... 29 3.2 「社區總體營造」文獻與理論探析..................................................................... 41 3.3 結語 ............................................................................................................................. 52 3.4 研究操作性定義 ........................................................................................................ 54 第四章 五甲國宅社區營造之參與歷程 4.1 五甲國宅社區簡介.................................................................................................... 57 4.2 五甲國宅社區營造之概況....................................................................................... 72 4.3 深度訪談結果分析.................................................................................................. 110 4.4 結語 ........................................................................................................................... 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研究結論.................................................................................................................. 119 5.2 研究建議.................................................................................................................. 122 5.3 後續研究方向 .......................................................................................................... 124 5.4 研究反省................................................................................................................... 125. 參考文獻 ........................................................................................................ 127 附錄................................................................................................................. 132. XI.

(12) 表目錄. 表 1-1:研究者相關經歷簡表 ........................................................................ 2 表 2-1:社區定義分析表............................................................................... 10 表 2-2:社區分類因子與種類表.................................................................. 13 表 2-3:社區的社會涵義與性質解釋彙整表............................................. 14 表 2-4:公民意識與社區意識之差異比較表............................................. 24 表 2-5:不同的公共利益觀點評析表 ......................................................... 25 表 3-1:台灣社區與公共空間演進表 ......................................................... 40 表 3-2:各國社區總體營造比較表.............................................................. 43 表 3-3: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發展記事表 ..................................................... 45 表 3-4: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沿革與評析表-1 ..................................... 48 表 3-5: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沿革與評析表-2 ..................................... 49 表 3-6: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沿革與評析表-3 ..................................... 50 表 3-7: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推廣前、中、後分期要項整理表............... 51 表 3-8:研究問題意識與台灣社區分期階段關係表................................ 52 表 3-9:研究操作性定義表 .......................................................................... 55 表 4-1:五甲國宅社區土地使用面積分配表............................................. 60 表 4-2:五甲國宅社區公共設施面積分配表............................................. 64 表 4-3:五甲國宅社區建築面積及戶數分配表 ........................................ 66 表 4-4:五甲國宅社區分期分區計畫各期住戶分配表............................ 68 表 4-5:五甲國宅社區分期分區計畫各期面積分配表............................ 69 表 4-6:五甲國宅社區工程進度表.............................................................. 69 表 4-7:「石玩園」計畫參與團隊組織表 ................................................... 73 表 4-8:「338 巷籃球場」計畫參與團隊組織表........................................ 85 表 4-9:「魅力是圾-五甲社區踩街大遊行」參與觀察記錄表.............. 103 表 4-9:深度訪談對象與資歷彙整表 ....................................................... 110 表附錄 1: 「鳳山市心故鄉社區營造協會」參與五甲國宅社區營造紀事表 ............. 133. XII.

(13) 圖目錄. 圖 1-1:研究流程圖 ......................................................................................... 4 圖 1-2:五甲社區位置圖................................................................................. 5 圖 2-1:社區構成要素與結構圖.................................................................. 11 圖 2-2:社區構成要素結構演變圖.............................................................. 17 圖 2-3:愛丁堡廣場碼頭抗爭照片.............................................................. 20 圖 2-4:精神標語圍牆照片 .......................................................................... 21 圖 2-5:五甲國宅社區老照片 ...................................................................... 21 圖 2-6:研究問題意識架構圖 ...................................................................... 28 圖 3-1:台北市下內埔住宅平面圖.............................................................. 31 圖 3-2:合院與其空間照片 .......................................................................... 31 圖 3-3:龍山寺廟埕照片............................................................................... 31 圖 3-4:宜蘭二結王宮廟廟埕照片.............................................................. 31 圖 3-5:日據時期台灣老照片 ...................................................................... 33 圖 3-7:國立科學教育館照片 ...................................................................... 35 圖 3-8:台灣銀行高雄分行照片.................................................................. 35 圖 4-1:五甲社區空照圖............................................................................... 58 圖 4-2:五甲社區與週邊設施關係圖 ......................................................... 58 圖 4-3:五甲國宅社區空間配置圖.............................................................. 62 圖 4-4:石玩園位置圖................................................................................... 72 圖 4-5:第一次居民說明會照片.................................................................. 74 圖 4-6:設計圖稿 ........................................................................................... 74 圖 4-7:停車空間規劃示意圖 ...................................................................... 75 圖 4-8:設計修正圖稿................................................................................... 75 圖 4-9:第二次居民說明會照片.................................................................. 75 圖 4-10:居民參與清除廢棄物照片............................................................ 76 圖 4-11:吳先生上樹修剪枝葉照片............................................................ 76 圖 4-12:居民清理既有植草磚照片............................................................ 77 圖 4-13:鳳山市長到場關切照片................................................................ 77 圖 4-14:參觀旗津海岸公園照片................................................................ 77 圖 4-15:公園現場工作情形照片................................................................ 77 圖 4-16:居民製作陶板照片 ........................................................................ 78 圖 4-17:創作陶板後製成果照片................................................................ 78 圖 4-18:8 樓謝先生施做管路照片............................................................. 78 圖 4-19:3 樓蔡老師傅鋪設透水磚照片 .................................................... 78 圖 4-20:7 樓吳先生指導陶板刻畫照片 .................................................... 78 XIII.

(14) 圖 4-21:8 樓傅老師指導植栽種植照片 .................................................... 79 圖 4-22:3 樓劉先生創作入口意向照片 .................................................... 79 圖 4-23:3 樓劉先生創作公園名稱照片 .................................................... 79 圖 4-24:3 樓劉先生創作宣傳海報照片 .................................................... 79 圖 4-25:完工餐會盛況照片 ........................................................................ 79 圖 4-26:營造前停滿汽車的公園照片 ....................................................... 80 圖 4-27:營造後只停機車的公園照片 ....................................................... 80 圖 4-28:居民休憩情形照片 ........................................................................ 80 圖 4-29:居民維護情形照片 ........................................................................ 80 圖 4-30:居民參與照片與施工紀錄............................................................ 81 圖 4-31:338 巷籃球場位置圖...................................................................... 83 圖 4-32:國泰里工程建設-1 照片................................................................ 84 圖 4-33:國泰里工程建設-2 照片................................................................ 84 圖 4-34:說明會現況照片............................................................................. 86 圖 4-35:說明會簡報內容 (社區特色介紹) .............................................. 86 圖 4-36:宣傳海報張貼照片 ........................................................................ 87 圖 4-37:說明會簡報內容(分區規劃) ......................................................... 87 圖 4-38:動土暨開工典禮-1 照片................................................................ 89 圖 4-39:動土暨開工典禮-2 照片................................................................ 89 圖 4-40:學生參與社造-1 照片 .................................................................... 89 圖 4-41:學生參與社造-2 照片 .................................................................... 89 圖 4-42:學生參與社造-3 照片 .................................................................... 90 圖 4-43:學生參與社造-4 照片 .................................................................... 90 圖 4-44:五甲一路 338 巷籃球場圍牆彩繪塗鴉設計圖 .......................... 90 圖 4-45:打鑿既有圍牆開口照片................................................................ 91 圖 4-46:原設計新設小橋處放樣照片 ....................................................... 91 圖 4-47:植栽引起居民關切照片................................................................ 92 圖 4-48:盧先生提供蘆薈供造景照片 ....................................................... 92 圖 4-49:運動者協助種植植栽-1 照片 ....................................................... 93 圖 4-50:運動者協助種植植栽-2 照片 ....................................................... 93 圖 4-51:清除雜草及居民耕作情形照片 ................................................... 94 圖 4-52:花台佔耕情形照片 ........................................................................ 94 圖 4-53:基地南方臨五甲一路照片............................................................ 95 圖 4-54:基地北方臨溝渠及隙地照片 ....................................................... 95 圖 4-55:耕地圍籬恢復情形-1 照片 ........................................................... 96 圖 4-56:耕地圍籬恢復情形-2 照片 ........................................................... 96 圖 4-57:拜訪賴太太照片............................................................................. 97 圖 4-58:公園北側臨便橋處景觀照片 ....................................................... 97. XIV.

(15) 圖 4-59:居民清理公園雜物情形照片 ..................................................... 100 圖 4-60:已乾枯的菩提樹照片 .................................................................. 100 圖 4-61:參與活動學員之筆記 .................................................................. 101 圖 4-62:當日辦理活動情形照片.............................................................. 101 圖 4-63:活動海報-1 .................................................................................... 107 圖 4-64:活動海報-2 .................................................................................... 107 圖 4-65:石板步道變更前照片 .................................................................. 107 圖 4-66:石板步道變更後照片 .................................................................. 107 圖 4-67: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 .................................................................. 108 圖附錄 4-1:五甲社區文化地圖(正面)............................................... 169 圖附錄 4-2:五甲社區文化地圖(背面)............................................... 170. XV.

(16) XVI.

(17)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作社區營造要很小心,如果沒有辦法常駐當地一段時間,最好不要去擾動當地 的秩序 1(劉國滄,2007)。. 首先,本研究範圍,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國宅社區」是研究者自幼 生長環境,曾居住 23 年,有充分的在地記憶,瞭解當地人文脈絡及地 方特色。 次之,為研究者參加高雄縣 95、96 年度社區規劃師暨社區經理人 培訓計畫,分別完成 95 年社區規劃師及 96 年社區經理人結訓,並於培 訓期程內實際進行社區空間營造,對於公部門之社區營造輔導策略,有 一定程度的認知。 第三,實際參與五甲國宅社區營造經驗,本身參與在地社區組織「高 雄縣鳳山市心故鄉社區營造協會」 2,對於執行社區空間營造等公共事 務,有深刻的實務經驗與體認。 綜合上述,研究者同時具備:(一)居民、(二)專業者(社區規劃師)、 (三)社區組織(社區經理人)之 3 重身份,藉由參與觀察之主要資料取徑方 法,能藉此發揮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 3之精神,除增加資料取徑的豐富 度外,更能以多重觀點加以評估及假設,期降低質性研究過於個人主觀 意識的詬病。. 1. 96 年 10 月 17 日劉國滄於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周三系列講座發表之言論。 高雄縣鳳山市心故鄉社區營造協會於 95 年 4 月 30 日成立,研究者於 96 年 3 月加入,97 年 4 月擔任常務理事一職。 3 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最初乃是被用來作為核對單一個別方法所取得之多種結果的一種策略, 後來逐漸轉向藉由此方法,促使知識更加豐富完整,同時也希望能超越單一個別方法的知識論 潛能限制;又可區分為(1)資料的三角校正(2)調查人員的三角校正(3)理論的三角校正(4)方法論 的三角校正四種類型 (李正賢等(譯),2007) (Uwe Flick,1995,2002 引自(Denzin,1989b pp237-241)) 2. 1.

(18) 表 1-1:研究者相關經歷簡表. 資料取徑觀點. 資歷. 內容概述. 時間. 居民. 高雄縣鳳山市國 23 年居住經驗 泰里居民. 專業者 (社區規劃師). 1. 國立高雄大 1. 國隆大樓前 2006~迄今 學都市發展 空地「石玩 與建築研究 園」空間營造 所研究生 2. 國隆路 15 巷 2. 高雄縣 95 年 公園「慈幼公 度社區規劃 園」空間營造 師結訓. 石玩園案獲 高雄縣 95 年 度社區規劃 師培訓課程 結訓評比第 一名. 社區組織 (社區經理人). 1. 鳳山市心故 1. 「魅力是圾」2006~迄今 鄉社區營造 化妝踩街遊 協會常務理 行活動 事 2. 「花園紅了」 2. 高雄縣 96 年 文化地圖巡 度社區經理 禮活動 人結訓 3. 「生態調查 與綠活地圖」 講習活動 4. 新富郵局周 邊空間營造 5. 五甲一路 338 巷籃球場空 間營造. 五甲一路 338 巷案研究者 為計畫提案 及主持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 1982~2005. 備註 於 2005 由五甲社區 遷出至鄰近 新社區。.

(19) 二、研究動機 (一)五甲國宅社區定位特殊,於民國 68 年開始興建,曾為全國規劃最大國 宅社區,現因硬體建設逐漸老舊,且鄰近新興社區陸續開闢形成換屋 潮,導致居民遷出及舊宅轉租賃等行為;社區內人口結構也逐漸呈現 老化。 (二)相關社造研究多僅針對於社區意識較為濃厚的鄉村社區,忽視台灣居 住環境近數十年來大量都市化之問題與其社區營造策略。 (三)相關社造研究多僅針對如何凝聚社區意識及空間實踐進行研究,而本 研究提出應探討由集體記憶積累成社區意識,並昇華至公民意識之三 位漸進關係架構。. 1.2 研究目的 一、分析促使社區居民投入都市社區空間營造之誘因,以及階段過程(營造前、 中、後)凝聚公民意識之方法。 二、了解現行五甲國宅社區發展窒礙及因應對策,勾勒都市老舊社區可能發展 的新面向與願景。 三、提出對社區組織及公部門社區空間營造執行上之參考及建議。.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依章節架構擬訂如圖 1-1 所示,並簡要說明各章節之大 綱。. 3.

(20) 研究動機與目的. 界定研究範圍. 理論文獻回顧. 社區經驗收集. 2.1 社區文獻探析 2.2 集體記憶探析 2.3 公民意識探析 2.4 結語. 3.1 台灣社區空間 之演進探析 3.2 社區總體營造 文獻探析 3.3 結語. 問題意識建立. 操作性定義界定. 田野環境參與觀察. 個案研究(五甲社區社造). 專家訪談. 自評與理論修正. 結論與建議. 圖 1-1: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 實證經驗輔助.

(21) 1.4 研究對象與內容 研究對象五甲國宅社區,位於高雄縣鳳山市境內,鄰近高雄縣市交界處, 是典型的都會型社區,由五個里所組成:包括國泰里、國光里、國隆里、國富 里、新富里等。廣義的五甲國宅社區包含海洋里及老爺里,範圍則有 7 個里(鳳 山市境內為 23 個里) ;週邊重大公共設施有「衛武營都會公園」及捷運橘線 O10 站等. 社區位置. 圖 1-2:五甲社區位置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鳳山市公所網站. 1.5 研究限制 一、研究空間限制 五甲社區為典型都市型社區,可再細探為位居都市邊緣,居民組成 早期為勞工階層、中期為公教人員階層,建物型態為國宅住區居多之大 型社區空間,在社區營造上雖有一定程度之規模,惟社造經驗僅短短 3. 5.

(22) 年,且地方派系頗為複雜,在研究經驗移植上無法視為通則引用。. 二、研究時間限制 在個案分析及參與觀察上因受限於論文撰寫時間,無法對個案作長 期追蹤觀察,將輔以專家訪談方式紀錄其經驗歷程。. 三、研究意識限制 本研究以社會學領域為主要範疇,輔以人文區位學及心理學等學科 理論,對於社區空間內發生之相關社會現象為資料取徑來源研究,惟「客 觀性」在社會學來說是「相對主觀」的結果,以田野環境調查為例:研 究對象不全然是獨立於研究者之外的「客體」,研究者也不是唯我獨尊 的「主體」 ;而以理論文獻來談:社會學的「客觀性」 ,只能依靠社會學 界「主觀的」相互評論下獲得較一致的結論(吳逸驊,2004);是故,本 研究在扮演參與觀察角色及自身多重資料取徑觀點時,無法保證能絕對 超然,不受自身主觀意識影響,進而提出分析評論,將輔以深度訪談來 補充未參與經驗之不足。. 1.6 研究方法 一、文獻回顧 文獻探討部分在第二章包括了「社區」 、 「社區的社會性質」 、 「集體 記憶」 、 「公民意識」等重要扎根性的理論,第三章「台灣社區與空間之 演進」及社區營造等理論,並歸納美國「社區設計」 、英國「社區建築」 及日本「造町」等定義分析,作為本研究之主要理論架構來源。. 二、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參與觀察法是一種以眼聽耳聞的方式蒐整研究資料的方法,目標在 於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論性的事實;此 方法同時結合了資料分析、訪談、直接或間接參與觀察及研究者內在省 思。(Jorgensen,1989,PP.13-14)提出參與觀察法七點特色簡述如下: (一)對人類的意義與互動感興趣,從場域與情境之圈內人或內部成員的角 6.

(23) 度展開觀察。 (二)以場域當下的日常生活為探究與研究的基礎。 (三)一種理論與理論化的形式,強調對人類實存的理解與詮釋。 (四)一種探究過程與邏輯,其特色是開放、彈性、強調機會,並要求以人 類實存的具體處境中所蒐集到的事實為基礎,不斷地重新定義研究問題 所在。 (五)一種深度的、質性的、個案研究的取徑與設計。 (六)參與觀察者的角色之一是要去和場域成員建立與維持關係。 (七)直接的觀察法與其他的研究方法一起使用,以搜集資料。 參與觀察法用在研究社區的結構、社區靜、動態生活等方面之現象 與問題已十分普遍,此方法雖易受到研究者主觀意識影響,但如研究背 景所述,研究者具備與研究主題相關之多重身份,除對研究範圍及事物 已有相當之熟悉度,更視觀察對象及情形,在符合研究倫理之基礎下資 料取徑,期降低主觀意識,對研究更深入剖析探討,同時也能協助研究 主題內相關實務之演繹推展。. 三、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aserch ) 個案研究是一項針對過程、決議與個案的結果進行完整的文獻資料 收集與有系統提問檢核之研究方式。其所研究之個案多與未來展望之實 踐、政策理論檢討有相關性為主。個案研究的本質在所有個案研究類型 中主要傾向,是它試著闡明一個或一組決策;亦即為何被採用,如何來 執行以及未來可能發展之結果(劉香吟,2005) 。此研究方式與本研究 主題相契合,並有助於提升研究之信度與效度。. 四、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 ) 深度訪談法著重在受訪者與訪問者之間,進行面對面溝通討論的一 種方法,以廣泛的蒐集所需要的資料。通常使用此法時,訪問者會儘可 能使用最少的提示與引導問題,而是鼓勵受訪者在一個沒有限制的環境. 7.

(24) 裡,就主題自由的談論自己的意見,因此,「深度訪談」並非「訪問者」 去挖掘「受訪者」已經存在於其個人腦海中的想法與情緒﹐而是透過雙方 互動的過程﹐共同去「經歷」、 「選取」、與「感染」﹐經由如是過程所重新 建構的意見與情緒。 因此, 「深度訪談」的所得,是「受」 、 「訪」雙方經由持續的互動 (即 「深度訪談」的歷程) 所共同營造出來的;除可增加資料蒐集的多元性. 外,更能藉此瞭解受訪者對問題的想法與態度。亦強調透過受訪者與訪 問者之間互動過程,對問題重新加以釐清,以確認受訪者內心的真實感 受與行為認知。 耿曙在政大「研究生研究方法研習營」深度訪談法專題中提出,為 達「受」 、 「訪」兩方所持續進行的「解釋性互動」 。此一過程的進行,可 遵循下列原則﹕ (一)融入受訪者的生命歷程視為傳記。 (二)開放、分享作為互動歷程。 (三)以互動歷程為文本。 (四)「深度描寫」與意義的揭示。 (五)解釋與意義的建構 。 (六)「生命歷程」與「地方社會」作為理解意義的脈絡。. 8.

(2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社區」文獻與理論探析 一、社區(coummity). 一個人可能沒有家庭,但卻很難脫離社區而生活。某些人雖然可能到處旅行 與漂泊,而無一固定的住處,但他們都有一個想歸屬的社區。這個社區可能 是他們的出生地,可能是他的第二故鄉,也可能是他住得相對較久或比較喜 愛的地方。(蔡宏進,2005). 「社區」一詞源於拉丁語,原意是親密的關係和共同的東西。後由 德國的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 1855~1936)將「社區」這個 詞作為社會學的一個範疇來研究,認為所謂的社區是通過血緣、鄰里和 朋友關係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由此可以窺見 社區富含的社會與文化研究性質。 從字面上來看,社區與日本的「町」 、美國的「community」1大約相 同意思,(黃世輝,2005)社會學界的各派各家對社區的說法不盡相同, 綜合各家所說的觀點,及彙整 2-1 表,其扼要的涵義可濃縮成:一定地 理區域內的人及其社會性活動及現象的總稱。這種社區的概念至少包含 三個要素:. (一)一群人 (二)一定的地理範圍 (三)人的社會性,包括其社區意識、關係及活動的總稱。(蔡宏進,2005). 1. 亦有相關研究推論, 「community」由「common」一詞演變而來,其詞義「共同的、共有的」 之涵義符合上述觀點。 9.

(26) 表 2-1:社區定義分析表. 類別. 人. 空間範圍. 社會性. 人群,社群,居民,群體, 團體組織. 地域,地緣關係,地理 位置,環境,空間,特 定區域,領域,地方機 關劃分. 共同理念、態度、需求、 利益、行動及歸屬感, 社會情境,社會關係網 路. Hiemstra. ★. ★. ★. Gusifeld. △. ★. ★. Brookfield. ★. △. ★. Cohen. △. △. ★. Lawson k.H. ★. ☆. ★. 李增錄. △. ★. ★. △. ★. ★. 林振春. ★. ★. ☆. 陶蕃瀛. ★. ★. ★. 楊國德. ★. ★. ★. 黃富順. ☆. ★. ★. 蔡培村. ★. ★. ★. 吳宜蓁. ★. ★. ★. 徐震. ★. ★. ★. 吳月招. ★. ★. ★. 關鍵字 學者. 社區發展工作 綱要. . 強調 ★ 普通 ☆. 未提及 △ . 資料來源:本研究改寫自 曾秀米(2003) 。社區營造員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對實. 施成效影響之研究。p17~18。. 10.

(27) 人 (居民、團體). B. C A 空間範圍. 社區. (地域、空間型態). 社會性質 (共同理念及行動,社會網路). 圖 2-1:社區構成要素與結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成亮 (2003) 提出,社區是指「一定空間範圍內,一群有共同社會性 的人們之集合或組織」,其聚合原因不外乎: (一)居住在同一個地理區域內。 (二)有相同的文化習俗和歷史背景。 (三)認同於一個種族、信仰或職業。 (四)具有共同的利益或理想。 (五)為了解決共同的問題。. 11.

(28) 二、社區範圍界定與分類. 社區的範圍和規模因各部門所著重的層面不同而略有差異。其中, 社會建設、環保建設、農業建設的社區大致上依照現有行政體系的村里 系統來劃分;在實質建設方面,以地區性的公共設施,如小學、公園、 兒童遊戲場等為中心來劃分社區的範圍;而在文化建設及產業建設中, 社區範圍以某一地區內所擁有的資源為基礎,考量居民的共同意識來彈 性劃分社區,並無實質的地理界限。基本上,社區範圍界定有以下原則:. (一) 目前社區的形成,鄉村地區普遍以一個村里為單位,而都市地區則除 了村里為單位以外,亦有以一棟公寓大廈、一條街區或一個住宅區為 範圍者,範圍界定應依社區類型有所差異。 (二) 社區範圍的劃分精神並不在於社區應具備一定面積大小或人口多寡, 而在於其組織結構、服務體系及居民的共同關係為基礎加以區分。現 在社區強調其在地理空間和有形領域上已不易界定,而需藉由各種服 務關係網路,加以劃分。 (三) 社區規模訂定經常以公共設施的服務圈為參數,尤其是各類公共設施 之可及度是社區範圍界定之重要指標 (張世典,1995) 。. 整體看來,依照各部門對於社區著重的面向,社區的類型分類因子 及種類可整理自下表;本研究範圍五甲國宅社區在居民屬性上為公教人 員及勞工社區、在地區開發程度上為都市社區、在建物型態上為國宅社 區及公寓大廈社區。 :. 12.

(29) 表 2-2:社區分類因子與種類表. 分類因子. 種類. 農村社區. 次種類 山地村落. 各社區間. 偏遠地區村落. 差異影響. 都市近郊村落. 因子以社. 純農業村落. 會環境為 主. 漁村社區 居民屬性. 備註. 礦村社區 軍眷村社區 公教人員社區 勞工社區 原住民社區. 社區類型 都市社區. 傳統市街. 各社區間. 零散發展型社區. 差異影響. 市地重劃社區. 因子以實. 民間造鎮計畫社區 質環境及 地區開發 程度 鄉村社區. 據點農業型社區. 社會環境. 田園居住型社區. 等多面向. 農工並進型社區. 因子為主. 農業觀光型社區 都市化型社區. 建物型態. 國宅社區. 各社區間. 販厝社區. 差異影響. 日式住宅社區. 因子以實. 街坊社區. 質環境因. 公寓大廈型社區. 子為主.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 張世典(1995)。社區總體營造環境現況與課題之探 . 討。p43~46。. 13.

(30) 三、社區的社會性質探析. 從數量上來看,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地區(含金門、馬祖)而言,各 縣市鄉鎮總計有 7,810 個村里,而這些村里又包含 146,225 個鄰。村,皆位於 鄉之內,往往由分散的數個鄰所構成,而里屬於市鎮,通常集居密度較高, 不易區分兩個里之間的地理分界。如果以地理上的集居狀態作為先決條件, 則台灣可能成為社區的,並不全然是村里,有些更是鄉村中劃為一鄰或數鄰 的獨立聚落,以及市鎮中的里和鄉村中的聚落,粗略估計總數至少有一萬五 千個以上。(曾旭正,2007). 「社區」顧名思義是一個「自成小小社會的地區」,在這個小社會中文 化、產業、經濟、教育、公共行政等等均形成對外自主、對內互助的體系(黃 世輝,2005),營造良好的社區應有機會落實地方自治的精神,達到政府中的 政府之願景。. 表 2-3:社區的社會涵義與性質解釋彙整表. 學者. 觀點. 主張. 涵義與性質 社區是指「包括一個地理區域內有社. Harold F Kaufman. 社會互動概 鄉村社會學 念. 會互動關係的一群人,以及維繫這群 人的連結網」 都市社區是商業交易的居住地,在都. Max Weber 都市社會學. 市社區內物品及金錢交易過程是最 主要的社會過程 大都市社區可由都市環境及居民心. George simmel. 社會心理學. 理經驗來看出其特性,包括緊張、刺 激、精明及重視金錢、時間與享受等. 14.

(31) 社區與大社會之間並不是相互衝突 的,大社會可以照應小社區而不致破 Robert 社會關係說. 壞其特性,小社區與外界接觸後,更. M.MacIver 易顯出其社區特性,而成為一個社會 單位。 1.如同動植物與周圍環境發展出的 關係相類似,都市社區為居民與此 環境所形成的自然經濟關係體,主 Robert. 1.生物性社區 人文區位學. Ezra Park. 要關係模式為分工;競爭、支配及 2.文化社區 延續為區位常發生的變動 2.人類社區與動植物社區主要的差異 在於人類社會具有文化性 都市社區為範圍較大、密度較高、人. Louis. 都 市 生 活 特 口異質性也較高的社區,這三種基本 都市社會學. Wirth. 性說. 特性交互影響之後逐漸演變為較複 雜的都市特性及問題。 社區內的活動為一連串互有關連的. Norton E. 政治學. Interrelated. Long. 區位學. games. 遊戲,社區的層次上有特定的社會體 系存在,並相互關連且彼此支持。 社區的結構與功能解剖為水平軸(社 區內個人與個人、團體與團體之間的 關係層面)及垂直軸(個人與興趣團 Roland 縱橫軸說. 體之間、興趣團體與區域、國家組織. L.Warren 之間的關係層面),重要的社區發展 傾向於加強社區的垂直軸,減弱水平 軸。. 15.

(32) 都市社區是由公共活動或私人活動 Hans Paul. 公共及私人 都市社會學. Bahrdt. 所形成的社會結合體,公共活動是一 活動結社說 個開放的體系。. Talcott. 社區為一個社會分析的單位,它可以. Parsos. 表現社會集體現象的某些層面。 社區為一社會實體,本身即構成一個. Conrad.M 可供瞭解與研究的目標;可用來研究 Arensberg 某種特殊社會現象的樣本。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 蔡宏進 (2005)。社區原理。p6~8. 綜合上述及表 2-1 可知,社區因為數量繁多、分佈廣泛,在有系統的背景 分析下,可將社區視為社會一部份的縮影,也因為社區具有多數的社會性質與 社會事實,其社區研究的應用與價值更顯重要;蔡宏進(2005)更對社區的社會性 質提出下列明確看法:. 一、社區是指包括多數人口、地域、及社會關係的社會實體。 社會實體及社會單位,與家庭、團體或結社等社會單位同樣包含了人及社 會關係的要素,但更強調地域要素及特徵。 二、社區是一種社會組織單位。 . 社區是一個內部與各部門有密切關係的結合體,能不倚重外界的支持而過 著某種程度的獨立自主的活動,另一方面卻又可以自主的與外界相為互動 與結合。. 三、一個社區是一個社會體系。 社區的社會體系指社區中所包含的有關係及有秩序的社會成員、角色、地 位、架構、界限、規範、互動結構以及平衡秩序等。 四、社區是一個心理文化單位。 由於共同的地域、人口特性以及經久過著密切社會生活的關係等因素,遂 使社區成為具有共同心理及文化特性的結合體。. 16.

(33) 四、社區結構演變. 而發展至今的台灣社區型態,也因為構成社區的人、空間範圍及社會性 這三個要素的改變,受到結構性的相互影響,如上圖由 3 要素交疊的 A 區塊, 在社會性質要素逐漸式微的狀態下,原有 A 區塊面積逐漸縮小,並偏向僅有 人與地理範圍交疊的 C 區塊,社區意識及鄰里關係漸趨薄弱與冷漠,空間範 圍內的人僅存有共同利害關係,以往濃厚人情味已不復見、社區真正的價值 趨近於不存在…. 人. 人. B. C 空間範圍. 社區. B. C. A. A 社會性質. 空間範圍. 圖 2-2:社區構成要素結構演變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17. 社區. 社會性質.

(34) 2.2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論述探析. 地方集體記憶的建構可被視為公共領域的溝通,也是市民社會的形塑過程 (郭肇立,2008)。.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論由涂爾幹學派(Durkheimians)的法國社 會學家哈伯瓦克(Halbwachs)提出,強調集體記憶與個人 記憶之不同處,在於是 在一個群體裏或當代社會中人們所共享、傳承、以及一起建構的共同集體 1。. 黃俊傑 (2003) 簡介其學說要點如下: 一、「集體記憶」並非先天賦予的,而是一種社會性建構的概念,必須經過後 天教育才會習得。例如二次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大量日軍在太平洋島嶼自 殺,這種源於日本文化的認同感與殉道精神,便很難讓外人理解,因為彼 此未曾擁有相同之集體記憶。 二、當集體記憶於同質性團體中持續存在並不斷汲取力量時,其實是身為「團 體成員的個體」(individuals asgroup members)在作記憶。任何團體都擁有各 自建構的獨特記憶,這其中當然是個體在進行記憶,但個體卻必須憑恃團 體脈絡(group context)來成就自己過去的歷史。 三、在人類經驗中,只有夢境的記憶才能不植根於社會脈絡與社會結構。由於 . 夢境缺乏他人的參與,同時又是無法連續、沒有順序規則的片斷影像,因 此無法支撐特定團體去進行實際的生活與記憶。. 四、「記憶」有二種類別:個人生命歷程的記憶產生於人們親身經歷過的各種. 1. 這個討論由阿斯曼(Jan Assmann)延續,他寫下了 Das kulturelle Gedächtnis(文化記憶),較近期的學 者如 Paul Connerton,把這個概念再伸延,認為人類的身體就是記憶的保留和繁衍這種集體過程 所進行的地方,而皮埃爾·諾哈(Pierre Nora)研究地方與空間(lieux de memoire - 記憶的場所)在集體 回憶中的角色有很大的貢獻;指出: 「記憶的場所是任何重要的東西,不論它是物質或非物質的, 由於人們的意願或者時代的洗禮(the work of time)而變成一個群體的記憶遺產中標誌性的元素。」 (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 18.

(35) 事件;歷史性的記憶則透過書寫傳述或照片之類的具體紀錄、以及慶典節 日等社會活動來儲存。 五、 「集體記憶」是一種「中介變數」(intermediatevariable),介於歷史與社會活 動及其變遷之間:歷史經常是社會活動(如各種儀式)產生的來源,反過來 社會活動也可強化團體成員對過去歷史的回憶,兩者的間隙可仰賴集體記 憶的運作來解消。 六、 「集體記憶」之形成多在青年時期(10 多歲到 20 多歲),是故各國對歷史解 釋權的爭奪、對青少年知識記憶的塑造不餘遺力。例如日本中學歷史課本 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內日軍侵略南京的事實加以扭曲,而將之一律寫為 「進出南京」,以塑造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由於「集體記憶」深植於社 會意識核心之內,因此具有維繫文化連續感的功能。. 夏春祥 (2003) 探索西方思潮中的集體記憶,整理出四點關於集體記憶的 基本認識: 一、是社會或團體擁有共同的記憶。 二、是任何記憶中都存在著某種集體與社會性的因素。 三、價值觀的影響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記憶建構方向。 四、集體記憶應是個在過去的基礎上,由現在調適到未來的過程,而非全然是 主觀建構的結果。. 吳文彥 (2004)將有關社會集體記憶(Local identity)的投射方式,整理出五點 如下: 一、語言、文字、圖畫、書籍、詩歌。 二、共同文化、宗教、生活的儀式。 三、流行音樂、歌曲、服裝、飾品。 四、宗教、政府機關、歷史建築、流行時尚的建築語彙、庭園。 五、每日生活時尚的變遷。. 19.

(36) 文字能力構成了最基本、同時也是最穩定的集體記憶的架構。然而這個架 構只是一個鬆散的架構,因為他不能夠包括所有的記憶,而且它只能夠回 溯到一些孤立的細節與不連續的元素在我們的再現中(謝宏昌 (譯)。 maurice Halbwachs,1992/1952)。. 近年來有關集體記憶論述,也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社會運動上,如 2006 年 11 月香港政府拆除被認為有集體記憶的 愛丁堡廣場碼頭(舊中環天星碼頭) 1, 香港人對集體記憶的關注度更大幅增加。2007 年 1 月,香港政府更提出將集體 記憶作為是否清拆 香港歷史建築列入參考因素之一。. 圖 2-3:愛丁堡廣場碼頭抗爭照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 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 我們能夠瞭解一個人思想中的記憶,唯有當我們能夠標示出它所對應的團 體的思想。我們無法適切地理解一些記憶的相對強度以及它們在個人思想 內的連結方式,除非我們能夠將這個人連結到一個他正屬於成員之一的團 體(謝宏昌 (譯)。maurice Halbwachs,1992/1952)。. 1. (2006 年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 香港一些民間團體和自發的香港市民曾嘗試阻止政府將之拆毀。同年 12 月 12 日,有十多名示 威者走入天星碼頭地盤企圖阻止工人清拆,外面亦有數十名市民聲援示威者。警察在下午三時 左右以武力清場,繼續清拆工程。現時仍有十多名市民絕食,要求政府立即停止清拆工程,原 地保留碼頭建築群,並讓香港市民共同參與城市規劃。多個團體會在 12 月 24 日平安夜晚上 8 時在愛丁堡廣場發起「盼望天星的聖誕」燭光集會,要求政府復修愛丁堡廣場碼頭,並爭取保 留即將拆卸的皇后碼頭(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 20.

(37) 綜上所述,集體記憶是社會或團體擁有共同的記憶,存在著強烈的集體與 社會性建構因素,並中介於歷史與社會變遷之間,經過後天教育習得的一種社 會性的概念。然而,當代社會中群體所共同建構的意識型態,欲使其收斂至社 區內觀察,除重大社會事件肇生外,社區空間內的生活化現象、存在性之事實 及理論等,經由比對分析可誘發明確的敏感性概念,如同公共空間內居民的集 結、言論,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化事物表徵下的深層意涵等。. 本研究認為集體記憶的構成,為社區意識凝聚的重要基礎,在社區意識良 好的社區內,必然也存在的深厚的集體記憶。可以透過 文字、圖畫、詩歌等 投射方式來傳承下去。. 圖 2-4:精神標語圍牆照片. 圖 2-5:五甲國宅社區老照片 1.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自台南志開新村. 資料來源:林景升先生提供. 1. 本照片拍攝建築類型屬五甲國宅社區高層商業住宅(D),可參考 4.1(六)建物配置計畫之敘述, P64~65。 21.

(38) 2.3 公民意識(civil consciousness)與相關論述探析 一、公民 (civil) (一)公民的意義: 1.廣義:現代民主國家中作為國家主人的所有國民。 2.狹義:達法定年齡,能夠行使投票權等政治權利的國民。 (二)公民觀念的發展: 西方: 1.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城邦國家的「市民」,有政治權利。 2.中世紀擁有政治權利的少數特定身分或職業者。 3.二十世紀以後民主國家的公民包括所有國民。 中國: 1.古代:臣民 1。 2.現代:公民。 (三)現代公民應有的素養 1.對他人--尊重、寬容。 2.對社會--積極參與公眾事務、重視公德公益、追求正義。 3.對自然環境--愛護地球、珍惜自然 (國中公民第一冊第一課-公民與社 會)。. 1. 臣民即為封建國家的百姓,對國家政治只有義務而沒有權利,更沒有參與公共事務的資格。 22.

(39) 二、公民意識(civil consciousness) (一)所謂公民意識,就是清楚地知道做為一位公民應享的基本權利及應盡的 義務,並以社會正義為原則,關心與熱心參與公共事務及改造社會(教育 施政主軸行動方案-1.3.5 強化公民意識,2006)。 (二)公民意識的意涵,簡單來說,即以正式公民身分取得的權利義務為基 礎,在愛護所處的命運共同體前提下,其日常行為、社會行動的態度與 方式,除了站在自身利益的考慮外,也能站在「公共」的角度,做出積 極建設性的考量與實踐(梅高文,1994;轉引自鄭錫鍇,1993)。 (三)「公民意識」簡言之,可視為對社會公共事務、共同利益有在整體中的 「參與意識」 ,並積極表現自己的主張與關懷、進入辯論與決策之中。因 此「公民意識」是民主進步的道德努力,意味著對公共利益更主動的政 治參與(台灣同志遊行聯盟,2004)。 綜合上述,公民意識之定義可再述為:在符合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 務的基礎 1之上,用理性的態度及民主的方式,從凌駕於自身利益的立場 2. 上,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一種觀感。惟對於公民意識的認知,僅由相關. 文獻定義仍嫌薄弱,由下表顯示出公民意識與社區意識之不同處:. 1. 有關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可參考憲法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第 7~24 條。 凌駕於自身利益的立場在此並不代表參與公共事務不可使自身受益,可參閱本章(四)公共利益 內的論述。. 2. 23.

(40) 表 2-4:公民意識與社區意識之差異比較表. 核心價值 公民意識. 決策方式 公眾決策. 評論 1. 領域性模糊,願意參與公共 事務範圍廣度較大。 2. 需費心整合多元參與意見。. 社區意識. 民眾參與. 菁英或領袖決策 1. 領域性強,較不願意參與認 定之領域範圍以外的公共事 務。 2. 服從菁英或領袖領導,較有 效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民眾參與(citizen participation) . 民眾參與為民眾基於主權的認知與實踐,透過公民意識的覺醒,以追. 求公共利益為導向,對政府的作為及政策可以得到充分的資訊,同時也 有健全的參與管道,付出自己的感情、知識、意識與行動,以影響公共 政策或公共事務的一種自發性公民行動。Wells and Brandon(1993)則進一步 定義地區性民眾參與(Local participation),是指「賦權(empowerment)」給當 地民眾去行使參與的權利,民眾有權參與當地社區的發展活動,並非只 是被動的受支配者,而是可以主動參與社區環境資源的經營管理、制訂 政策及監控任何會影響其生存的活動。 . 民眾參與不強調形式上的代表性,重要的是透過規劃的過程表達社區. 的心聲,最深入的參與不僅止於意見的表達,甚至可能由社區完全自主 管理一切社區公共領域的事務(丁致成,1997)。 . 24.

(41) 四、公共利益 利益並不完全侷限於涉及商業上的交易,任何一個人感到有興趣、有 價值、美好及重要的東西,都可以稱為是利益,每個人都需要各種利益來 維持生存與幸福,但是因為個人偏好不同,利益也會不盡相同。如果有一 群人利益相同、偏好類似,他們就可以算是某種類別的「利益團體」,而 利益團體本身所代表的利益,對於公共事務的推展也常扮演了助力與阻力 的角色。 在歷史上長久以來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公共利益觀點,一者認為公共利 益是超越個體利益的東西,另一者則認為公共利益是個體利益的集成。若 是持前者的論點來看,公共利益必然與私人利益對立,但後者則不然,公 共利益是可以和私人利益相調和的(丁致成,1997)。本研究則支持後者的 看法,亦為「大我涵蓋小我」,而非「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表 2-5:不同的公共利益觀點評析表. 決策權力 公共利益 個人決定 為個人利. 代表理論 自由民主主義 個人主義. 益集成 公共利益 他人或菁英決定. 評析 以自利為動機,不損 害他人之個人利益 為原則. 法西斯主義. 大於個人. 近似於犧牲小我完 成大我之觀念. 社會主義. 利益. 資料來源:本研究改寫自 丁致成(1997)。城市多贏策略。p31~36 如再剖析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既是公共利益的基礎,故二者不應是對 立關係,為了能創造更多的公共利益,我們必須對個人利益有更深入的瞭 解,丁致成(1997)從經濟學的角度,對於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係,可 整理出以下的論點: 25.

(42) (一)自利是所有人類行為的原動力。 (二)人類無論如何表現利他,到最後仍然是利己。 (三)公共利益是以「人」(包括大我及小我)為中心的思想。 本研究在此並不鼓勵在公共利益的領域中加入哲學思維的人性善惡 辯思,而只是強調自利既是人性的一部份,如能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基礎 原則下,以追求利他並可涵蓋利己的公共利益策略積極發展,社會整體福 祉必然會趨漸增加,而富含社會性質的社區正是最好的實施單位。. 26.

(43) 2.4 結語 本章節經由 2.1「社區」文獻與理論探析,明確定義出社區的構成要素、 社區範圍界定與分類、社區的社會性質探析以及社區結構演變之論述,進 一步從社會性質層面內的共同理念、利益行動及歸屬感等探討,強調社區 富含的社會性質及研究價值。在 2.3 引用集體記憶論述來建構社區意識的 形塑,2.4 以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為基礎,探討公民意識的定義、其相關的民 眾參與程度及公共利益之觀點,強調公民意識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最高指 標。. 27.

(44) 2.5 研究問題意識 本研究以都市社區內空間營造為研究範圍,探討有關公民意識之養 成、凝聚及促進等方法,然而,居住環境內的集體記憶構成,為社區意識 凝聚的重要基礎,惟在集體記憶形塑成社區意識後,如何在都市型社區空 間營造的範疇 1內,將社區意識昇華為公民意識,即為本研究之主要問題 意識。. 公民意識 昇華 都市社區 空間營造. 社區意識. 沈澱. 集體記憶. 圖 2-6:研究問題意識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而空間營造僅為社區總體營造之一部分 2,如何更深入瞭解都市社區 空間與公民意識之關連性,有待下一章節對於台灣社區與空間之演進作進 一步的探討及分析。. 1. 圖 2-4 中綠色線範圍「都市社區空間營造」為研究主要範疇,惟本研究認為社區意識與集體記 憶間差異處之一,在於社區意識含有強調明確地理空間的觀念,集體記憶則較模糊,故亦可從 集體記憶、社區意識及公民意識 3 者構成的觀點,亦可將其綠色線範圍解釋為「社區空間」。 2 以台灣社區六星計畫政策討論,其計畫的六個面向包含: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 文教育,環境景觀及環保生態,如將環境景觀及環保生態歸類為空間營造的範疇,其比例僅佔 總體之 1/3。 28.

(45) 第三章 空間與社區營造演進探討. 3.1 台灣社區空間之演進探析. 「社區」可以是「生而為一」的地緣關係所組成,也可以是「結合為一」的結 義團體;前者偏向「空間化的社會過程」的思考:後者,卻是「社會過程化的 空間」。這兩種思考,凸顯出「社區」做為一種空間或社會結構的雙元關係:空 間結構限定了社會結構的發展,而社會結構導致了空間結構的分化 (謝宏昌,1996)。. 如第二章圖 2-1、 2- 2 所示,社區構成要素結構與演變,在社會性質因故 降低後使社區的真正價值受到結構性的影響,但隨著時空演變,在社區空間方 面也有極大的演進,同樣的也影響著「社區價值」的構成,是故,本章節整理 自相關文獻,從記載台灣聚落初生的明清時期開始,直到當今因資訊發達、重 構社會互動與虛實間價值觀的 21 世紀,其中為免影響整體客觀性,將文化背景 特殊的原住民部落及眷村社區排除,歸納台灣社區空間的演進過程,提出進一 步的分析。. . 一、明清時期:(1360~1895) 根據考證,早在明永樂帝時代,台灣的西海岸地區就有稀疏的聚落產 生(詹惠玲(譯),1993。藤島亥治郎,1947),十七世紀橫越台灣海峽大量 前往台灣之福建及廣東移民 1,雖然來自不同的祖籍,但基本上分屬於兩 大族群:閩南與客家。閩南人主要來自於福建泉州與漳州,客家人則主. 1. 歷史上閩南人移民台灣三次高潮,分別為:1.明末鄭芝龍船載災民入台(生存型移民)2.清初 鄭成功驅荷復台(軍事行動帶來的政治型移民)3.清初康熙至嘉慶百餘年的移民潮(生存與發 展兼具的經濟型移民)。 (郭錦桴,2008). 29.

(46) 要來自於廣東、潮州、惠州、嘉應及閩西汀州地區。由於閩南與客家族 群有強烈的文化與語言特質,與其它族群有所不同,因而移民往往聚集 而居,以同鄉同祖為主體的移民聚落的形成,是台灣漢人社會的雛形 1, 形成族群性格相當明晰的聚落與城鎮。 台灣傳統聚落與城鎮是為早期移民的一面鏡子,不僅反映了移民的社 會與宗教結構,也反映了台灣當時的政治與經濟變遷。在台灣傳統社會 裡,一個聚落不僅只是一群人之組合,它還是其組成份子得以在世界上 獲致自明性之處,也是分享人倫、友誼與情感的地方。安平、鹿港與淡 水都可以算是港口聚落,沒有重要層級的行政中心存在,但卻存在著地 區性的商業或者貿易行為;農村聚落則以農業為主,許多台灣的內陸鄉 村都屬於此類;有城牆封圍的城鎮聚落規模通常較大,行政層級也較高, 城內存在著較多樣的設施,台南、台北、彰化、新竹與鳳山等均屬之 (傅 朝卿,2002)。 此時代除依照商業需求,發展出適合貿易的建築聚落型式及管理組織 外,主要聚落依照傳統的建築方式建造成依據風水、講究格局的合院建 築,合院建築中由正身與護龍間圍抱的前庭又名「埕」 ,其空間雖屬私人 所有,但由於一般民宅較不會設置圍牆,及當代樸實的風土民情演化下, 實質上為半開放式,且流通性高的公共空間。. 1. 根據研究清代台灣的鄉治,認為台灣在日治之前的「庄」與清代大陸的「村」根本上是相同的, 依其成員的性質,可分為由同姓構成的血緣村和無血緣關係的地緣村,血緣村往往因為血緣的 聚合力,加上共有祖產的基礎,而具有很強的內聚力;地緣村內聚力雖然較弱,但因為聚居關 係必須共同處理安全防衛、信仰、用水、生產分工、環境修繕,甚至興學、濟老扶幼等公共事 務,同樣也形成共同體(曾旭正,2007 引自戴炎輝,1979)。 30.

(47) 合院空間具空間的圍塑性,並排在村子內的三合院內的埕,尺度十分親 密,是每一個家族內部成員活動的重心,合院與合院空間所圍起的串連開 放空間更可為充分利用。 (時報文教基金會). 埕. 圖 3-1:台北市下內埔住宅平面圖 1. 圖 3-2:合院與其空間照片 2. 聚落內主要公共空間為廟前之埕及大樹下周邊空間,同時也是聚落內 的信仰中心,一直演變到現今台灣農村聚落,廟埕空間除了扮演平日聚會 場所外,村內有重大決議時,也會以擲茭等方式請求神明指引等現象。. 靠中營將軍廟前之廣場,旁有一株老榕樹,樹大蔭濃,是居民集中社交休 憩空間,亦是紀念本地創立之重要地標。. 圖 3-3:龍山寺廟埕照片. 3. (時報文教基金會). 圖 3-4:宜蘭二結王宮廟廟埕照片 4. 1. 台北市下內埔住宅平面圖,圖片來源:(詹惠玲(譯),1993。藤島亥治郎,1947) 合院與其空間照片,圖片來源:http:163.23.100.125twebweb0220060614b1.htm 3 龍山寺廟埕,圖片來源:http://blueblueseattle.blogspot.com 4 宜蘭二結王宮廟廟埕,圖片來源:www.wk.org.tw 2. 31.

(48) 二、日據時期:(1895~1945) 大清帝國因為甲午戰爭戰敗將台灣割讓日本,直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 大戰中戰敗後,才結束了對台灣近半世紀的統治,台灣由於清末與日據時 期和外來文化接觸頻繁後,社會結構逐漸改變,後來依日本政府的行政指 導 1進行新都市計畫,沿著大馬路,具備亭仔腳的紅磚房子或多層樓建築, 一家接著一家建設起來,通稱「街屋」(詹惠玲(譯),1993。藤島亥治郎, 1947),是日據時期主要的都市景觀,亦是今日透天厝的前身,現代都市的 景觀逐漸產生(林淑貞,2005)。 日據時期的住宅,一般鄉間仍繼續原有清代之中國傳統建築,多為三 合院或四合院,只不過材料大幅度改變,開始以日式規格磚頭代閩南磚, 很多細部裝飾被簡化。城市中的街屋則經街道更新後,出現大正型及昭和 型之形式,建材多為洗石子及貼面磚,平面格局仍為清代街屋延續 (賀晨 曦,2008)。 街屋忠實地反應了整個日據時期的台灣社會結構的演化過程,日據時 期街屋型式,考慮當地氣候,將日本本土理想家屋殖民到台灣,並注入當 時商業流行的現代主義風格及南洋風需求,建造適合皇民化需求建築型式 (鄭詩涵,2004)。. 1. 日據 50 年內,亦為台灣傳統建築面臨危急消逝的時期,在 1900 年後確定幾個都市計劃: 1「市區改正」,倡導所謂的大正型、昭和型立面,鹿港大街即為一個例子。 2.下水道等衛生工程及公共設施之計劃,為近代都市之發展定下基礎。 3.以西方巴洛克幾何精神的方式套進台灣舊有的城市中。 4.樹立都市擴張之長期計劃,尤其對台北、台中、嘉義及高雄等均極早就確定長程發展。 5.開始塑造城市性質及風格:台北作為全島之政治中心,台中為全部重劃的住宅型都市, 高雄及基隆為海港工業城市。台北在清末的近代建設已經有想當基礎,不過,計劃未全部實 現,日人即來,故其風格參半;台中在清末本欲開始規劃為省城,但尚未實現,日人即接收, 故其風格為十足的計劃性城市,日本色彩濃厚;台南則是經過明鄭以來兩百多年之經營,純 為中國舊有模式,日人改變不多,可說是比較能維持中國風格的城市 (賀晨曦,2008)。. 32.

(49) 1892 年日本政府為達嚴密統治,推行保甲制度 1,廣設保甲、壯丁團,並設 置保甲總局,負責地方處理治安問題,後期保甲、壯丁團業務範圍逐漸擴大, 還包括調查戶口、警戒自然災害、協助預防傳染病、義務勞動及修橋鋪路等, 已經成了基層的行政輔助單位,與現在的里鄰長頗類似 (黃淑玲等,2006) ;結 合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社區事務,解決環境維持、治安、疾病預防等社區議題, 發揮了居民參與、互助合作及建立社區義工文化的傳統 (劉香吟,2005)。此時 期社區主要公共空間為除了廟埕周邊空間外,由於日人的嚴密統治,學校司令 台也成了號召群眾及宣達政令的場所。. 圖 3-5:日據時期台灣老照片 2. 圖 3-6:台灣總督府照片 3. 1. 保甲制度係源自清朝時協助政府維護地方安寧的保甲制,在日治時期,保甲制度是社會控制的 重要工具。總督府訂定了《保甲條例》 ,規定每十戶為一甲、每十甲為一保,每個「甲」都設 置「甲長」作為領導者;而「保」則設置「保正」 ,任期皆為兩年,為無給職。採取「連保連 坐」制度,如果某個保甲中的某個人犯罪,則該保/甲中的所有人必須要付連帶責任,藉以 達到使人民互相監視的功效。保正及甲長也必須要協助日本當局維持秩序、宣傳政策、檢查 環境衛生等內政。在此基礎之上,日本人又成立了壯丁團,用來協助警察或防治天災(維基 百科,關鍵字搜尋) 2 日據時期台灣老照片,圖片來源:(高淑鈴等,2006) 3 台灣總督府(1912),圖片來源:www.kidscool.com.tw 33.

(50) 三、威權統治初期:(1950~1960) (民國 40-50 年)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同年 10 月 25 日中華民國 政府正式接收台灣,即為 台灣光復。1949 年,大陸易主,國民革命軍和 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國民黨政府在台灣透過「戒嚴令」和「動員戡 亂時期臨時條款」等法令,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持續 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壓制,鞏固一黨專政、部分自由的體制,造成許多人 因實際或是指稱的反對言論或行動,甚至無故被指為「匪諜」而受到非法 迫害的案件,稱為 白色恐怖。 蔣中正於 1950 年復行 總統職務後,實行 地方自治,開始進行縣、市、鄉、 鎮長、縣市議員及村里長選舉,由公民直選產生,當選者超過九成為台灣 籍人士,被視為中國國民黨軟硬兼施的統治政策,也為日後政治全面民主 化奠定基礎(黃淑玲等,2006);其任內實行了 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和 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政策,使台灣社會漸趨穩定,通貨膨脹(Inflation)形勢 得到緩解。 國府遷臺後,首先發展 農業,至 1953 年,臺灣經濟已恢復到戰前水 準。之後政府奉行「以農養工」的政策,將農業所得支援工業部門,以 農 產品出口來換取外匯以進口 工業機器,發展 民生工業;1963 年,工業占 臺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超過農業(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 光復後一般民宅建築聚落方式仍依循清代體制及日據時期建材演 化,街屋型式則依造傳統形式,設置騎樓、庇廊等規定,合乎本土社會與 氣候的型式,並保有傳統街屋模式語彙,如亭仔腳、雨亭等(鄭詩涵,2004); 附帶一提的是,當時政府建築建設方向有「重建法統」及回復大中華地區 版圖的傾向,中國北方的宮殿式建築大量出現在古蹟修復及官方建築新建 中,各地也出現以大陸地區地名命名的街道等,企圖讓此象徵意義融入民 眾日常生活經驗內」,發揮鞏固國家信念的效果(曾旭正,1992)。. 34.

(51) 此時代的社區內摩擦不斷,派系利益介入社區公共事務,只講派系不 講是非,導致經常為反對而反對的派系鬥爭操弄,彼此信賴不足,社區共 識不易達成 (劉香吟,2005)。. . 圖 3-7:國立科學教育館照片 1. 圖 3-8:台灣銀行高雄分行照片 2. 1國立科學教育館(1954),圖片來源:http://www.clicktaiwan.com.tw 2台灣銀行高雄分行(1950) ,圖片來源:http://www.dm.ncyu.edu.tw 35.

(52) 四、威權統治後期:(1970~1990)民國 60-80 年: 伴隨經濟發展,臺灣由 農業社會轉為 工業社會,生活方式出現重大 轉變。在 1970 年代,臺灣省主席 謝東閔提倡「客廳即工廠」 ,成為一道奇 觀。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導致各都會人口激增,形成了 大臺北地區 等 都會圈。隨著人口的流動,家庭結構也隨之變化,小家庭結構成為社會 的絕對主流(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而然,由於此時時空背景的演變, 情勢由日據時代的殖民主義轉變為戒嚴主義,在國民政府過份維繫軍權及 國防考量下,都市各項建設無力負擔經濟轉型後帶來的社會變遷與民生需 求,造成了民間企業主導都市空間發展與土地交易的現象,住宅投資的情 形大增,傳統「家」的觀念開始有了改變。 解嚴前,臺灣人的 結社、遊行、言論、出版、新聞自由都沒有保障, 加上片面重視經濟效益,底層人民權益卻橫遭剝奪,維權意識與社會發展 皆不健全。1970 年代後,伴隨著 教育普及與 中產階級興起,自主意識開 始抬頭。1980 年隨著民主運動的蓬勃展開,街頭抗爭也成為臺灣社會的常 見現象。著名的如 五一九綠色運動、三月學運、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 五二〇農運、無殼蝸牛運動等。1987 年解除戒嚴令,1992 年,金門馬祖解 除戰地任務,改制為地方自治,全國邁向全面解除戒嚴。 1970--1990 年興建的透天連棟型社區,為普遍居住模式。目前台灣南 部居住社區,以 1970-1980 年興建的透天連棟型社區佔大部分居住型式比 例。1980 年起建築商品化,人口大量集中都市,造成無殼族居住需求,故 由政府直接興建、貸款民間興建及獎勵民間團體投資興建。早期空間辨識 性強烈、群聚及自明性高、朝向易於管理維護,而欠考慮居住居民的使用 者需求為導向,以符合當時威權時代的設計風格及制式化空間造型為主 1980 年早期有五樓以下的公寓型社區,本研究範圍五甲國宅社區即為此時 期興建;而隨著農業式微,傳統建築聚落形式改變,其建材、形式等也逐 漸受到都市化影響;此時期的公共空間由內埕及廟埕碎化為鄰里公園、活. 36.

(53) 動中心及學校運動場,也因為社區意識淡化及行政資源分配不均等關係, 經常可見公共空間設施凋零、乏人問津的現象。.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Bost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The Nature of

Apart from actively taking forward the "Walk in HK" programme announced by the 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 in January this year to encourage people to walk more, we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Social Indicators, Housing Community, Factor Analysis (FA), Fuzzy Ext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motiv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a contented-based classroom. Using game-based learning to

Wu,Kang-Li,1998,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cience Park Development on Housing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Silicon Valle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aiwan 's Science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