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2.2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論述探析

地方集體記憶的建構可被視為公共領域的溝通,也是市民社會的形塑過程

(郭肇立,2008)。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論由涂爾幹學派(Durkheimians)的法國社

會學家哈伯瓦克(Halbwachs)提出,強調集體記憶與個人 記憶之不同處,在於是 在一個群體裏或當代社會中人們所共享、傳承、以及一起建構的共同集體 1

黃俊傑 (2003) 簡介其學說要點如下:

一、「集體記憶」並非先天賦予的,而是一種社會性建構的概念,必須經過後 天教育才會習得。例如二次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大量日軍在太平洋島嶼自 殺,這種源於日本文化的認同感與殉道精神,便很難讓外人理解,因為彼 此未曾擁有相同之集體記憶。

二、當集體記憶於同質性團體中持續存在並不斷汲取力量時,其實是身為「團 體成員的個體」(individuals asgroup members)在作記憶。任何團體都擁有各 自建構的獨特記憶,這其中當然是個體在進行記憶,但個體卻必須憑恃團 體脈絡(group context)來成就自己過去的歷史。

三、在人類經驗中,只有夢境的記憶才能不植根於社會脈絡與社會結構。由於

  夢境缺乏他人的參與,同時又是無法連續、沒有順序規則的片斷影像,因 此無法支撐特定團體去進行實際的生活與記憶。

四、「記憶」有二種類別:個人生命歷程的記憶產生於人們親身經歷過的各種

1這個討論由阿斯曼(Jan Assmann)延續,他寫下了Das kulturelle Gedächtnis(文化記憶),較近期的學 者如 Paul Connerton,把這個概念再伸延,認為人類的身體就是記憶的保留和繁衍這種集體過程 所進行的地方,而皮埃爾·諾哈(Pierre Nora)研究地方與空間(lieux de memoire - 記憶的場所)在集體 回憶中的角色有很大的貢獻;指出:「記憶的場所是任何重要的東西,不論它是物質或非物質的,

由於人們的意願或者時代的洗禮(the work of time)而變成一個群體的記憶遺產中標誌性的元素。」

(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

事件;歷史性的記憶則透過書寫傳述或照片之類的具體紀錄、以及慶典節 日等社會活動來儲存。

五、「集體記憶」是一種「中介變數」(intermediatevariable),介於歷史與社會活 動及其變遷之間:歷史經常是社會活動(如各種儀式)產生的來源,反過來 社會活動也可強化團體成員對過去歷史的回憶,兩者的間隙可仰賴集體記 憶的運作來解消。

六、「集體記憶」之形成多在青年時期(10 多歲到 20 多歲),是故各國對歷史解 釋權的爭奪、對青少年知識記憶的塑造不餘遺力。例如日本中學歷史課本 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內日軍侵略南京的事實加以扭曲,而將之一律寫為

「進出南京」,以塑造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由於「集體記憶」深植於社 會意識核心之內,因此具有維繫文化連續感的功能。

夏春祥 (2003) 探索西方思潮中的集體記憶,整理出四點關於集體記憶的 基本認識:

一、是社會或團體擁有共同的記憶。

二、是任何記憶中都存在著某種集體與社會性的因素。

三、價值觀的影響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記憶建構方向。

四、集體記憶應是個在過去的基礎上,由現在調適到未來的過程,而非全然是 主觀建構的結果。

吳文彥 (2004)將有關社會集體記憶(Local identity)的投射方式,整理出五點 如下:

一、語言、文字、圖畫、書籍、詩歌。

二、共同文化、宗教、生活的儀式。

三、流行音樂、歌曲、服裝、飾品。

四、宗教、政府機關、歷史建築、流行時尚的建築語彙、庭園。

五、每日生活時尚的變遷。

文字能力構成了最基本、同時也是最穩定的集體記憶的架構。然而這個架 構只是一個鬆散的架構,因為他不能夠包括所有的記憶,而且它只能夠回 溯到一些孤立的細節與不連續的元素在我們的再現中(謝宏昌 (譯)。

maurice Halbwachs,1992/1952)。

近年來有關集體記憶論述,也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社會運動上,如 2006 年 11 月香港政府拆除被認為有集體記憶的 愛丁堡廣場碼頭(舊中環天星碼頭)1, 香港人對集體記憶的關注度更大幅增加。2007 年 1 月,香港政府更提出將集體 記憶作為是否清拆 香港歷史建築列入參考因素之一。

圖 2-3:愛丁堡廣場碼頭抗爭照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 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

我們能夠瞭解一個人思想中的記憶,唯有當我們能夠標示出它所對應的團 體的思想。我們無法適切地理解一些記憶的相對強度以及它們在個人思想 內的連結方式,除非我們能夠將這個人連結到一個他正屬於成員之一的團 體(謝宏昌 (譯)。maurice Halbwachs,1992/1952)。

1(2006 年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

香港一些民間團體和自發的香港市民曾嘗試阻止政府將之拆毀。同年 12 月 12 日,有十多名示 威者走入天星碼頭地盤企圖阻止工人清拆,外面亦有數十名市民聲援示威者。警察在下午三時 左右以武力清場,繼續清拆工程。現時仍有十多名市民絕食,要求政府立即停止清拆工程,原 地保留碼頭建築群,並讓香港市民共同參與城市規劃。多個團體會在 12 月 24 日平安夜晚上 8 時在愛丁堡廣場發起「盼望天星的聖誕」燭光集會,要求政府復修愛丁堡廣場碼頭,並爭取保 留即將拆卸的皇后碼頭(維基百科,關鍵字搜尋)。

綜上所述,集體記憶是社會或團體擁有共同的記憶,存在著強烈的集體與 社會性建構因素,並中介於歷史與社會變遷之間,經過後天教育習得的一種社 會性的概念。然而,當代社會中群體所共同建構的意識型態,欲使其收斂至社 區內觀察,除重大社會事件肇生外,社區空間內的生活化現象、存在性之事實 及理論等,經由比對分析可誘發明確的敏感性概念,如同公共空間內居民的集 結、言論,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化事物表徵下的深層意涵等。

本研究認為集體記憶的構成,為社區意識凝聚的重要基礎,在社區意識良 好的社區內,必然也存在的深厚的集體記憶。可以透過 文字、圖畫、詩歌等 投射方式來傳承下去。

圖 2-4:精神標語圍牆照片 圖 2-5:五甲國宅社區老照片1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自台南志開新村 資料來源:林景升先生提供

1 本照片拍攝建築類型屬五甲國宅社區高層商業住宅(D),可參考 4.1(六)建物配置計畫之敘述,

P64~65。

2.3 公民意識(civil consciousness)與相關論述探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