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探討身心障礙資優學生的自我認同、學校適應及支持需求之 現況與關係,並了解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是否會對其自我認同、學校適 應、支持需求上造成差異,依據研究目的及相關變項提出本研究之架構 如圖 3-1 所示:

圖 3-1 研究架構圖

背景變項

1. 性別 2. 教育階段 3. 障礙類別 4. 資優類別

自我認同

1. 個人認同 2. 社會認同 3. 形象認同

支持需求

1. 家庭支持 2. 學校支持

學校適應

1. 學習適應 2. 人際關係 3. 常規適應

-57-

背景變項包括性別、教育階段、障礙類別及資優類別四個變項,在 自我認同、學校適應與支持需求之差異情形(以 表示);接著探 討自我認同、學校適應與支持需求間的相關情形(以 表示);最 後探討自我認同、支持需求對學校適應是否具有預測效果(以 表 示)。以下就本研究之背景變項與自我認同、學校適應、支持需求變項分 別說明:

壹、 背景變項

一、 性別:依據研究對象之性別分為男、女。

二、 教育階段:依據研究對象之教育階段分為國中、高中。

三、 障礙類別:依據特殊教育法第三條,身心障礙共分為十三類,

其中發展遲緩障礙之年齡非屬國高中階段學生;多重障礙與其 他障礙則需視其障礙主訴問題再行分類。其他十類身心障礙依 據障礙主要影響之問題,統分為感官肢體障礙、學習認知障礙與 社交情緒障礙三類,以下列舉此三類所包含之身心障礙類別:

1. 感官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腦性麻痺、

身體病弱、語言障礙。

2. 學習認知障礙-學習障礙、智能障礙。

3. 社交情緒障礙-自閉症、情緒障礙。

四、 資優類別:依據特殊教育法第四條,資賦優異共分為六類。研 究者根據特殊教育通報網 2017 年 5 月 31 日統計之臺北市、新 北市國高中階段資賦優異學生資料,其中資優類別僅有學術性 向資賦優異、藝術才能資賦優異兩類。因此本研究之資優類別變 項分為學術性向資賦優異與藝術才能資賦優異。

-58-

貳、 自我認同

本研究探討之自我認同分為個人認同、社會認同與形象認同(陳坤 虎等人,2005),說明如下。

一、 個人認同

個體經由獨特、真實的自我經驗所型塑,反映個體私人或內在的 心理傾向,與私人的自我意識有關,其面向包含如:個人價值體系、

生涯目標、自我知識、及獨特的心理狀態等。

二、 社會認同

個體與環境互動後所型塑的認同,它與公眾的自我意識及個人的社 會角色有關,其面向包含如:個人的名譽、受歡迎度、印象整飭等。

三、 形象認同

個體對於自己外在形象的認同,面向包含如個人擁有的條件、個人 的能力、個人的成就表現、家庭社經地位等。

參、 學校適應

本研究探討之學校適應表現包含學習適應、人際關係與常規適應。

學習適應指對學習的態度、內容及因應學習問題的策略;人際關係指學 校生活中密切接觸之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常規適應指學生在面對學校 環境提出的規範要求時,能夠表現出符合規定的行為。

肆、 支持需求

本研究探討之支持需求包含家庭支持與學校支持,以下說明其內涵。

一、 家庭支持:包含實質性支持、訊息性支持、情緒性支持(黃俐 婷,2003)。

-59-

1. 實質性支持-提供家人生活中的實際幫助,如提供金錢資助、

交通接送。

2. 訊息性支持-提供意見給家人,例如提供建議、忠告。

3. 情緒性支持-對家人表示愛、關懷與了解等,使其情緒獲得安 慰與鼓勵。

二、 學校支持:包含學習需求、教師協助、同儕支持。

1. 學習需求-指學生進入學校中順利參與課業學習所需的相關支 持,包含校園無障礙環境、輔具協助、課程內容調整。

2. 教師協助-教師對學生學校生活所提供的教學與輔導措施。

3. 同儕支持-同儕對學生的包容度,以及是否願意提供協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