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流程及資料處理

本節針對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及資料處理方式分別說明之。

一、研究流程

(一)確定研究主題

研究者曾任職於國小特教班三年、資源班八年,透過教學現場與家長互動的過程 中,強烈感受到特殊需求兒童家長在教養以及照顧上之壓力與無力感,更深感社會支持 對特殊需求兒童家長的重要性。在辦理班級親職活動時,班上有一名熱心的家長,雖然 家有二位特殊兒童,但仍積極參與活動,並幫助許多新進的家長。詢問其助人動力來源,

她表示孩子在學前階段,也曾受到多位家長團體成員的協助。這種由受助至助人的經驗 及循環,刺激研究者想要更深入探究,經過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以家長團體成員間 的助人行為做為本研究的主題。

(二)進行文獻探討

除了借閱台中教育大學圖書館館藏的論文與國立台中圖書館的電子書外,研究者也 透過網際網路的搜尋功能尋找相關資料,包含全國博碩士論文網、國家圖書館之臺灣期 刊論文索引系統、台中圖書館之數位資源資料庫、CEPS 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Google Scholar、Academic Search Premier、ERIC、Newspaper Sourc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llection、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ollection、PsycINFO、Teacher Reference Center 等資料庫之中英文期刊、書籍、報導文件等。

(三)選取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某家長團體的成員為研究對象。在擬好研究方向 後,透過研究者本身任教班級之學生家長的引薦,並家長團體之社工員的安排,認識家 長團體的成員。在詢問成員的意見後,在成員的同意下,最後選取八位研究對象。

(四)發展訪談大綱

在蒐集與閱讀相關文獻後,擬定初步的研究目的,並依據研究目的做為發展訪談題 綱的要點。經過與指導教授的討論、修正,最後形成本研究的訪談大綱(見附錄二)。

(五)資料蒐集

研究資料的蒐集主要是透過家長團體成員的深度訪談。進行期間為民國一百零一年 一月至四月間。進行訪談前,研究者先與家長聯繫好訪談的時間和地點,依照所編製的 訪談大綱來進行訪談,以求資料的完整性。所有資料蒐集均在研究對象的同意下進行。

(六)資料整理與分析

每次訪談結束後,研究者將訪談的錄音檔盡快轉譯成逐字稿,並針對內容進行開放 性編碼,以便下次訪談時對資料不清楚的部份進一步的澄清或深入探究。

(七)撰寫研究成果

研究者根據資料分析結果,寫研究報告。

二、資料處理及分析

在質性研究的過程中,資料的蒐集和分析是同時持續進行的,亦即在實地蒐集資料 的同時,就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黃瑞琴,2003;鈕文英,2007)。對資料及時分析 與解釋,能夠有系統的知道已蒐集到的資料是否足夠或互相矛盾,也可以為下一步資料 蒐集提供方向和聚焦的依據(陳向明,2006)。質性研究的資料分析隨著研究者的風格 而有所差異,雖有不同的分析方式,但其分析過程具備了彈性和創造的特質,是對社會 現象產生新認識的途徑(胡幼慧,2003)。

據上所述,質性研究本身就是一動態剖析的歷程,研究者必須同時進行資料蒐集、

資料整理和分析的工作。透過持續地閱讀訪談記錄及其他文件,進行交叉對照分析,追 蹤資料中所呈現的意義,逐漸地聚焦於研究主題的範疇,再現特殊需求兒童家長團體成 員間助人行為的樣貌,以下就資料處理方式分別說明之。

(一)訪談錄音及相關資料整理

本研究資料分析主要以研究對象訪談內容與相關文件做為研究結果的來源。研究者 首先整理訪談內容並將訪談錄音檔轉成文字稿,然後整理相關文件,並將這些資料加以 編號,便於研究者持續的閱讀、檢視資料,並在閱讀中盡量以開放的態度讓資料的意義 浮現出來。研究者將每次訪談所蒐集到的資料盡量在一週內轉成逐字稿,並使用輔助記 號進行錄音資料的轉譯。另外,也將訪談問程中研究對象的表情、動作、聲調及語氣加 以標示,以呈現訪談資料的完整性,轉譯符號表呈現於下表。

符號 代表意義

《》 用閩南語說的話。

〈〉 補充受訪者語意不完整的句子,以增進閱讀的理解。

【】 非語言的部份,例如:說話時伴隨的表情或動作。

… 表示受訪者的語氣有所停頓。

…… 省略,表示刪除訪談資料中與研究內容無關聯的部份。

(二)編碼

本研究中研究者進行的分析資料方式包括開放性編碼(open coding)、主軸性編碼

(axial coding)、選擇性編碼(selective coding)。進行資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開放性編 碼,開放性編碼是將資料分解、檢視、比較和類別化的過程(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

研究者開始閱讀所蒐集的文本資料時,必須在文本中找出關鍵字、關鍵事件或主題,並 且在資料旁邊空白處加以標記,成為一種暫時性的概念或符碼。

第二個步驟是主軸性編碼,著重於綜合歸納或比較不同資料所產生的符碼,並嘗試 在資料建構出主軸概念。主軸性編碼有助於研究者在概念與主題之間找出共通或相異之 處,讓研究者能更進一步檢視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聯性。最後一個階段為選擇性編碼,

亦即當研究者已經蒐集完所有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之後,開始選擇可以彰顯主題的主 軸概念,以做為詮譯研究問題的依據(潘淑滿,2003)。

陳向明(2006)提出資料分析的四個步驟為閱讀原始資料、登錄、尋找本土概念及

資料的系統化。資料的系統化包含建立編碼系統和歸類系統,當資料編碼完成後,即對 資料進行歸類。此時要識別資料的屬性,對不同的資料進行比較,找到事物間的聯繫。

因此,在資料分類的過程中,研究者首先依研究目的將資料做初步的分類,將家長團體 中助人行為者的動機、助人行為的內涵及助人行為的獲得等三個向度做為資料內容分析 的依據,從資料中標示出與主題有關之重點與類別,再將初步整理的資料逐一進行分 析。透過反覆閱讀以找出有意義的語句編為譯碼(code),而後依序以「資料來源代號/

時間」做為研究資料之分析與歸納方式,例如:P1/20120117,以便有系統地將資料建 立主題編碼目錄,並依照主題編碼目錄,下建較小的編碼子目錄,並視需求建立更細的 編碼目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