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1. 創新力與績效

技術創新意指逐漸或根本上產品或流程上某技術創新;甚至服務與管理上的 價值活動的改變也包含在其中。以資源價值角度來看公司的所有能力中的創新 力,被視為公司達到策略競爭力相當重要的一環(Conner, 1991),特別是創新可 以促使一間公司提供更大的價值,稀少、不可模仿以及差異化產品,因此創新將 引領公司獲得更高的財務績效(Barney, 1991; Hitt et al., 1994; Zahra et al., 2000)。

Stevens et al.(1999)指出新產品開發(NP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的獲 利能力與新產品開發的創新力成正比。然而現代化技術容易變得荒廢且創新的產 生需要投入相關重要的資源(Hitt et al., 1997),我們假設一間公司需要強化創新 能力,除了公司內部發展力也需要結合外在網路的連結。

根據 Nelson and Winter(1982)的演進理論,外在因素的互動提供推進力去 存活與競爭,藉由強化組織學習與經驗。McKelvey(1982)也指出技術活動轉化 投入變成輸出,對於企業的存活相當重要。所以,在動態環境中,技術創新扮演 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對是一間公司所需要且維持競爭優勢和改善公司績效。

公司競爭優勢的影響因素有兩類,外生(例如技術合作與併購)因素與(例如研 發支出與人力)內在因素。Keizer et al.(2002)爭論在每一產業中,創新對於中 小企業(SM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的經濟動態是有更重要的貢 獻。

歸納前一節的文獻探討,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創新力與企業經營績效呈現正 比的關係。Sher and Yang(2005)更進一步的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中技術創新 與企業績效呈現顯著的正向關係,歸納之後。我們得到第一個假說。

假說一:創新力與企業績效成正比

3.2. 破壞性與維持性創新的差異性

根據 Christensen(1998)的創新理論,創新可以分成兩類:破壞性創新與維 持性創新。

Christensen(2004)在對半導體產業進行分析時,將半導體產業歸類成三類,

整合元件製造商(IDMs)、IC 設計公司、晶圓代工廠。同時指出破壞性創新與持 續性創新的相對的,現有的 IDMs 相較與新興的無晶圓 IC 設計公司是,前者是屬 於維持性創新,後者是屬於破壞性創新;晶圓代工廠相對於無晶圓 IC 設計公司 而言,前者同樣也是屬於維持性創新。

對一個成熟的產業(整個產業已經開始出現「好過頭」的現象)而言,偏向 破壞性創新的公司,其創新力對公司經營績效的正向影響是大於持續性創新的公 司的,在這裡我們提出了第二個假說。

假說二:在半導體產業中,相對於維持性創新的公司而言,屬於破壞性創新 的公司的創新力,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3.3. 區域的干擾因素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最早開始於美國,與半導體相關的公司例如英特爾等,都 是規模相當大且整合了研發、設計與製造的企業。Christensen(2005)的提到,隨著 產業的成熟,漸漸發展出 IC 設計等專業公司,例如像高通(Qualcomm)等;至 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一開始則是以聯電、台積電等晶圓代工為主,後來電 子產品的普及化與多元化,造就了台灣無數的 IC 設計公司的出現。這些公司與 美國最大的差異,台灣 IC 設計的產值與規模遠小於美國。根據 FSA 公佈的訊息,

世界 2005 年十大 IC 設計公司,除了排名第 9 名的聯發科屬於台灣的企業之外,

其他 9 家 IC 設計公司,不是美國的公司,就是在美國有上市的公司。

Keizer et al. (2002)指出公司與供應商的合作,能夠克服公司大小的限制以及 分擔研發新科技的成本與風險。Sher and Yang(2005)認為藉由策略聯盟的方式,

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僅在科學園區的進行技術交流,也與周邊的大學與實驗室進行 技術合作,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

這與美國的企業文化風格迥異,美國通常是以併購的方式取得相關的技術,例如

2006 年中,超微(AMD)以 56 億美元的代價併購繪圖晶片大廠 ATI,目的是為 了擴大產品線與彈性策略。

考量台灣與美國半導體產業中的產業型態、公司規模、企業文化的差異,有可能 干擾到企業的經營績效,本研究提出了第三個假說。

假說三:台灣與美國半導體產業區域對創新力影響企業績效是有干擾的。

3.4. 概念架構

將本研究的三個假說整理成圖 3-1。其中,創新力可以包含內生創新力與外 生創新力兩大類型;而透過克氏的創新理論將創新分成兩類:破壞性創新與維 持性創新;加上區域的干擾因素,最後,以公司績效作為應變數。

圖 3-1 本研究概念架構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