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目的與方法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女王唱片「時代之聲」的流傳,隨著時光、人們的記憶逐漸消逝,如面臨淘汰的黑 膠唱片,被丟棄、遺忘等命運。女王之黑膠唱片所收錄的音樂種類包含愛國歌曲及藝術 歌曲、教育舞蹈及土風舞、平劇、地方戲、國樂、古典音樂及世界歌曲。14 大多翻自國 外所進口的唱片,但主要是以中國平劇、越劇戲曲唱片為主。15 在目前相關研究文獻及 著作中,大多是以戲曲為主要,皆有提到女王唱片對臺灣戲曲文化之影響,此部分已有 多篇文章的撰寫與探討,成果有目共睹。雖然其出版的國樂唱片相較於戲曲,數量顯得 較少,而當時亦受白色恐佈的影響,兩岸斷交,許多樂曲不得公開演出,僅能私下交流,

更不會有人刻意去發揚或宣傳,但國樂女王唱片所帶來的資訊仍影響臺灣國樂的發展及 熱愛國樂的音樂家們。

臺灣戒嚴時代下的「禁歌」政策,不僅彈唱的人有罪,販賣的人亦有罪。1970 年,

女王唱片負責人黃榕垣先生,被舉報翻製中國平劇《花為媒》中的插曲,灌成唱片,並 更名為《四季花開》在臺灣發行販售,經警備總部逮捕並送軍法處偵訊後,裁定交付感 化 3 年。《花為媒》取材自《聊齋》,是一齣娛樂性很高的喜劇,內容與政治無關,只因 是在「匪區」出版,就被當局視為「匪劇」而列為禁戲、禁曲。16 因此,在當時思想封 閉的年代,沒人敢歌頌女王唱片為國樂帶來的豐富資訊,更不可能浮上檯面,提供他人

14 參見自《女王唱片最新目錄─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一日印發》(臺北:女王唱片公司,1966),

66。

15 台北縣三重市公所,《三重唱片業、戲院、影歌星史》(臺北:三重市公所,2008),7。

16 李禎祥,〈唱一首禁歌,關你三年:戒嚴年代的歌唱獄〉,https://www.peoplenews.tw/news/3d62 db24-5415-4912-9b59-91e077d7a5f5,摘錄於 2019.07.22。

8

讚揚。解嚴後至現今,隨著交通的便利、科技的發達,兩岸交流逐漸頻繁,作品、樂譜、

音樂創作的公開流傳已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再加上女王唱片屬於小眾市場,使得這段特 別的記憶,僅留在少數人的心理,並隨著時間逐漸消逝。

隨著唱片工業發展、現代科技的進步,以及國樂愛好者的執著與熱情,筆者於百樂 琴苑官網中發現《百樂女王數位 CD(簡稱百樂女王)》,時間為 2010 年,唱片收藏者為 張清治教授。17

筆者試著從中了解這套錄音的來龍去脈。首先,是由百樂琴苑老闆娘田美鈴女士,

希望藉由將女王唱片數位化,讓想回味的愛好者們能便於聆聽女王唱片的樂曲,田美鈴 表示:「我跟張清志老師學習古琴,那時候就經常聽到女王唱片,老師也有收藏,並收集 了兩套女王唱片的國樂黑膠唱片。有一次老師搬家時有找到,送給我一套,但我沒有唱 機可以放。」18 由於老闆娘沒有唱機及數位化技術,因此計畫一度擱置;接著,在與熱 愛國樂之好友─王明璽老師的聊天中,得知王明璽熱衷於將唱片轉錄並做數位化整理,

故將其所收藏的女王唱片交由王明璽數位化,而王明璽秉持著:「我只是在做一件我喜 歡做的事情,就是非常單純的想把它留下來,盡我所能的想要把它保存好。」19 最後,

王明璽將田女士提供的國樂女王黑膠唱片、以及自己與親朋好友所收藏的國樂女王黑膠

唱片 90 張,製成 45 張 CD。

17 百樂音樂中心創於 1986 年,初創以音樂教學為主,後於 1988 年中國開放之始,漸漸引進國樂 相關產品。參見自百樂官方網站,〈關於百樂〉https://baiyue-music.com/,摘錄於 2019.8.1。

18 田美鈴專訪,劉怡君訪談,(臺北:百樂樂器行,2018 年 11 月 13 日)。

19 同註 13。

9

完成之後,田美鈴不僅將數位化檔案的資訊放在網路平台上提供大眾查閱,亦對前 來詢問的樂迷們不吝惜提供唱片數位檔,田美鈴:「上網以後就很多人來問,我就燒一 個隨身碟(USB)給他去欣賞,很方便,這樣很好!可以不用找很多空間來放,而且唱 片需要清洗、放久了會發霉,很不容易保存,所以數位化很好。」20 然而女王唱片的「時 代之聲」應不止於將黑膠唱片的數位化,這「時代之聲」又包含了哪些聲音?帶給當時 代的人們哪些共同回憶?以及帶給個人哪些深刻的感觸或啟發?筆者將藉由這份論文,

紀錄女王唱片在當年所帶來的「時代之聲」以及深入了解數位化的過程。

總結上述資料,本論文之目的是透過資料之蒐集與訪談受女王唱片影響的臺灣音樂 家,從中了解女王國樂唱片的歷史以及對國樂圈的影響層面,進而將這些資料與口述訪 談剪輯成一份具有故事性的短片,讓大家認識女王唱片為臺灣帶來的「時代之聲」及其 興盛與式微之樣貌。本論文分為文本與影片兩個部分。由於女王唱片之國樂相關文獻資 料較少,且尚未統整,文本爬梳女王唱片之相關檔案及說明影片製作之前置作業,影片 則以這些資料與訪談為素材來訴說女王唱片的時代之聲故事。

在素材的蒐集與處理方面,有五個方向:一、女王唱片公司的創立眾說紛紜,筆者 會透過唱片本身、相關文獻記載,及訪談中的口述,來推斷受到國樂女王唱片影響之年

代;二、透過《百樂女王》與《女王唱片最新目錄(民國 55 年 11 月 1 日發印)》(簡 稱女王唱片目錄)做目錄彙整及唱片內容的考究,查核女王唱片所收錄之樂曲,由於女 王唱片受到戒嚴時代影響,因此有多份政治相關檔案之描述,從中了解唱片公司負責人

20 同註 16。

10

11

研究限制

1950 年代,唱片產業發展快速,各唱片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競爭激烈。1963 年飛利浦公司(Norelco)製造第一台攜帶錄音機(Carry-Corder),打開卡式綠音帶的天 下,其使用方法簡單、價格低廉且輕巧易攜帶,使得唱片業的銷售逐漸下滑;1966 年國 內開始增設錄音設備,臺灣唱片技術的發展逐漸地跟上歐美國家,樂手及歌手不再需要 到日本、國外錄製樂曲;1980 年雷射唱片(Com-paceisc)問世,被譽為夢幻般的音響,

不僅音質非常細膩,其體積為黑膠唱片的六分之一,沒有唱針磨損的問題以及灰塵或發 霉需清洗的煩惱,至現今仍被廣泛運用。21 科技進步如此快速,黑膠唱片亦逐漸退出唱 片市場,且停止生產。而隨著 1987 年7 月 14 日解嚴,兩岸開通後,樂譜、國樂新曲開 始相互交流,不再需要刻意躲藏,且亦有不少唱片公司逐漸取代女王唱片公司,如:沙 鷗、藝聲等,女王已不再獨佔國樂唱片市場。而至今,女王唱片公司已消逝,不再灌製 唱片,且過去出版物品因年代久遠,加上臺灣氣候潮濕等問題,容易遺失或損壞,導致 唱片典藏不盡完整,故在女王唱片曲目之彙整有所限制。此外,國樂女王唱片之目錄無 收錄演奏者等相關資訊,故在後續處理資訊上,無法呈現女王唱片之全貌。

百樂琴苑收藏的《百樂女王》,僅有收錄數位化後的 CD 目錄與黑膠唱片封套圖各

一張,以及數位化音樂 MP3 檔,並未完整留存女王唱片的封套與黑膠唱片等相關圖像 檔案。而數位化後的 CD 目錄的部分,僅有寫上樂曲名及演奏長度,並未註明樂曲出處、

21 張綾玲,〈從「錫伯圓筒」走向「雷射唱片」〉,傳莘雜誌 No.9《臺灣唱片業的─過去、現在、未 來》(4 月,1990):16-21。

12

演奏者或作曲者等,資訊仍不完整,且尚有部分黑膠唱片遺失無法轉錄,故於 CD 目錄 留白,如下圖,圖 2。

圖 2:《百樂女王》之目錄,由百樂琴苑提供。

受到女王唱片影響的人們非常廣泛,由於人力及時間等因素,難以訪談每ㄧ位學者,

使紀錄獲得更全面的訊息,因此是以數位化之典藏者,及受女王唱片影響的當代國樂名 家,作為訪談的對象,是以採集個人口述歷史的方式,來彙整出統一的架構。然而,在 這當中,由於個人生長年代背景、金錢、想法與觀點等不同,以至於部分問題將無法獲

得一致性的答案,如女王唱片確切的成立年代,會因為個人記憶或接觸的時間點而有所 差異,故僅能透過相關文獻及多位學者的口述歷史,交叉比對後紀錄女王唱片之發行年 代。

13

再者,由於本論文為個人拍攝影音紀錄,使得人力的部分顯得十分單薄,再加上是 採田野調查的方式,來獲得相關資訊,因此在訪談的過程中,需要專注於聆聽訪談者的 說明,實在難以取得多個角度之畫面或做縮放等攝影手法,而收音的部分,也因為人力 或環境的限制,亦難以獲得較好的品質。

1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