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於上述,研究者希望從現有的九年一貫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分析性 別平等教育議題於各版本不同年度之呈現情形與比較,期能對未來國民小學社 會學習領域(以下簡稱社會領域)中,有關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在內容規劃時能 有所助益。

壹 壹 壹

壹、 、 、研究目的 、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了解各版本不同年度國小中年級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主、

次類目之分布狀況。

二、比較國小中年級社會教科書同一版本於不同年度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主、

次類目之差異情形。

三、歸納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

貳 貳 貳

貳、 、 、待答問題 、 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本研究旨在對我國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中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部分 作內容分析,希望能對不同年度之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的性別平等教育議 題呈現情形有所瞭解,研究者提出下列待答問題,作為研究的依據:

一、了解各版本不同年度國小中年級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主、

次類目之分布狀況為何?

二、比較國小中年級社會教科書同一版本於不同年度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主、

次類目之差異情形為何?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壹 壹 壹

壹、 、 、社會領域教科書 、 社會領域教科書 社會領域教科書 社會領域教科書

根據教育部(2003)所發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將主要 學習內容分為七大學習領域,社會學習領域(以下簡稱社會領域)為其中之一 要項。社會領域乃是一個整合性的學習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 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依照此領域內涵所編纂的教科書,稱為社會領 域教科書。教科書是指依課程綱要、能力指標、課程理論、學習理論及教學的 需要而設計的,提供敎師及學生上課時的依據,主要目的為達成教學目標。本 研究所指的社會領域教科書是經教育部審定之康軒版、翰林版及南一版上課所 用之課本。

貳 貳 貳

貳、 、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我國教育部於民國 87 年 9 月 30 日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 綱綱要」,決議將資訊、環境、兩性、人權等重大議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

並於民國 89 年 9 月 30 日正式公布「兩性教育」為重大議題之一。其後基於 社會需求與教育政策的推動,民國 93 年 6 月 23 日總統正式公布「性別平等 教育法」通過實施。因此「兩性教育」正式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九年一 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原「兩性教育」議題,配合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公布,名稱 修改為「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教育部,2005)。而本研究所指的性別平等教 育議題即在此基本理念的宣示下,以符應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原「兩性 教育」議題,配合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公布,修改名稱為「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將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與內涵,在這一次課程改革中融入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 貫課程綱要中,並發展適宜各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學習能力指標,其目的就是

體現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國民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的核心能力應包含

「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三項核心能力 的基本意涵分別解釋如下:

一、性別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

二、性別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

三、性別的自我突破: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關係。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壹 壹

壹、 、 、研究範圍 、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一一一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就研究對象而言就研究對象而言 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分析的對象為 93 與 98 學年度經教育部審定九年一貫國小中年級社 會領域教科書,包括康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康軒版)、翰林文教事業有限公 司(翰林版)、以及南一書局(南一版)三種版本。教科書包括課本、習作、

教學指引(教師手冊)。本研究基於主題聚焦必要,以課本為主要對象,就文 字與圖片進行內容分析,不包括習作、編輯要旨、課程標準及練習的活動。

二二二

二、、、、就研究分析類目而言就研究分析類目而言就研究分析類目而言 就研究分析類目而言

本研究內容分析的類目主要根據 2005 年教育部發布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

「性別平等教育」包含「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 突破」三項核心能力為主類目,並依據教育部訂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七大學 習領域與十大基本能力之對應表」中,交叉對應選出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小社 會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為次類目。

貳 貳 貳

貳、 、 、研究限制 、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茲就研究對象、研究變項及研究工具,說明本研究之限制:

一一一

一、、、、就研究對象就研究對象就研究對象、就研究對象、、、研究變項研究變項研究變項而言研究變項而言而言而言

本研究因限於人力、時間及經費等限制,僅以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三 種版本之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作為研究樣本,故研究結果之推論,僅限於上述 範圍的解釋。其次,本研究僅以 93 年與 98 年兩學年度之屬性變項來探究彼此 之間的關聯性或差異性,因此研究結果之推論,僅限於在這些變項上的解釋。

二 二二

二、、、、就研究工具而言就研究工具而言就研究工具而言 就研究工具而言

本研究只針對國小中年級,即國小三至四年級社會課本之內容做分析,研 究結論無法推論至國小其他年級或其他學習領域,也無法推論至習作或教學指 引等課本以外之教科書。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說明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與發展歷程;第二節探討 教科書之功能與運用;第三節在了解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第四 節則探討性別議題與教科書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與發展歷程 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與發展歷程 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與發展歷程 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與發展歷程

在本節中,茲就台灣國民小學性別平等教育的發展歷程、性別平等教育的 意義與內涵探討分述如下。

壹 壹 壹

壹、 、 、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 、 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 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 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

教育是運用教與學的互動來提昇人類的認知,促使心智、人格的成長,提 供受教者正確的學習與認知,進而增進社會整體性的革新與發展。研究者蒐集 國內、外學者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看法,彙整於表 2-1-1。

表 2-1-1 性別平等教育意義一覽

年代 學者 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

1989 Banks 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是一股教育改革運動,其理念係透過教育使 男、女學生在學校中皆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進而促使男、女在 社會上的機會均等,並強調性別平等教育是一個繼續不斷的歷程。

1994 Grossman 應使用公正原則(fairness),即性別平等教育是依據男、女生理上 先天的不同,給予各種活動的平等機會,提供適合潛能發展的課程,

成就不同的性別角色。

1997 Sander 性別平等教育即是解放性別偏見與歧視的平等教育,幫助學生將自 己從限制、規定、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性別偏見中解放出來。

1998 謝臥龍 性別教育的本質是讓受教者在學習的歷程中,能自我檢驗並解構自 我潛在的性別歧視意識與迷思,認知兩性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層面 的異同,建構兩性適性發展與相互尊重的新文化。

續下表

表 2-1-1 性別平等教育意義一覽(續)

年代 學者 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

1998 蘇芊玲 性別平等教育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破除以生物學的觀點來論 斷或誇大差異的謬誤,另一方面要檢視由後天文化所造成的性別不 平等,探究其成因、居心及造成的傷害,後加以匡正及重建。

1999 蔡培村 性別平等教育是透過教育的歷程,闡揚基本人權的觀念,促使兩性 能在性別的基礎上免於被歧視且具有開發潛能的機會,進一步讓每 一位學生學習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的道理,從基本的自愛而後 愛人,能從個人潛能的充分發展,進而能欣賞他人表現,以建構兩 性互相尊重與平等的和諧社會。

2000 周淑儀 藉由教學內容與教育歷程中,檢視自我潛在的性別歧視與迷思,認 知兩性在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的異同,破除兩性不平等的現象以 謀求改善,建立兩性適性發展與相互尊重的文化,以符合多元文化 教育精神的兩性平等教育。

2000 教育部 九年一貫 六大議題 性別平等 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是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使「兩性」都能站在公平的 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會及文化上的性別因素,

而受到限制,更期望經由教育上的性別平等,促進男、女在社會上 的均等,而在兩性平等互助的原則共同建立和諧的多元社會。

2002 陳建民 性別平等教育是多元文化世紀中一項教育改革運動,希望透過教育 的歷程教導生體認兩性平等的真義,檢視並解構自我潛在的性別偏 見與迷思;並從全人的觀點認知兩性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的異同,

以提昇對人的尊重與關懷,使學生能在教育機會均等的基礎上充分 發揮其潛能;且期望經由兩性平等教育促進男女兩性在社會上發展 機會均等,而在兩性平等互助的原則下,共同建立和諧發展的多元 文化社會。

2004 教育部 性別平等 教育法

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性別平等教 育推動必須建基於對多元文化社會產生的覺知、信念與行動,在文 化多元的社會和交互依賴的世界,促進文化的多元觀,透過持續不 斷的反省實踐,教導學生熟悉自己的文化,認知自己和他人在文化 脈絡的存有,以培養自尊自信。基於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協助學 生認知文化的多樣性,教導學生瞭解團體成員之間,彼此如何形成 價值、態度與行為,引導學生破除性別歧視、偏見與刻板化印象,

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性別平等教 育推動必須建基於對多元文化社會產生的覺知、信念與行動,在文 化多元的社會和交互依賴的世界,促進文化的多元觀,透過持續不 斷的反省實踐,教導學生熟悉自己的文化,認知自己和他人在文化 脈絡的存有,以培養自尊自信。基於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協助學 生認知文化的多樣性,教導學生瞭解團體成員之間,彼此如何形成 價值、態度與行為,引導學生破除性別歧視、偏見與刻板化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