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主要⽐較中、⽇兩國對⾮洲公共外交的政策內容及實施公共外交的⼿

段之異同。並以⾮洲國家留學⽣數量、觀光客⼈數、民意調查對中、⽇兩國之好

感度等作為觀察指標,在第六章重點進⾏中、⽇兩國對⾮洲公共外交成效之⽐較

研究。旨在理解中、⽇兩國對⾮洲公共外交政策內涵,分析形成政策特⾊與差異

之原因。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壹、研究範圍

(⼀)“公共外交”概念定義

公共外交作為⼀種新興的外交⼿段,由政府主導,通過各種⽅式向外國民眾

傳達本國國情、說明本國政策,解釋外國對本國的不解之處,以提升本國影響⼒、

營造良好的國際形象,增進他國⼈民對本國的了解。21區別於 Joseph Nye 所提出

的“軟實⼒”(Soft Power)概念,公共外交是以⼀國政府為主導開展的,通過與

外國民眾建⽴聯繫、發送信息、保持對話、進⾏交流等形式,提升本國形象的外

21 趙啟正主編,2012 年,《公共外交戰略》,海南出版社,頁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交活動。22因此公共外交強調政府的主體作⽤,這也是本研究要與“軟實⼒”所特

別區別的地⽅。

根據北野充在「パブリック・ディプロマシー―「世論の時代」の外交戦略」

⼀書中對於公共外交的定義“公共外交包含以下三個要素:最終⽬標、⾸要⽬的

和活動類型”,本研究對公共外交的三要素進⾏以下定義:各國公共外交的最終

⽬標都是為了有助於達成本國的對外利益與⽬的。每個國家根據⾃⾝需求,進⾏

公共外交的⾸要⽬的有所不同,⼤致可分為三種:⼀是提⾼本國的國際地位及其

影響⼒,⼆是提升國家形象,三是加深他國民眾對其理解。公共外交的主要活動

類型包括:政策宣傳、國際交流、國際廣播。其中,常⾒的國際交流形式包括:

⼈員與藝術交流、觀光交流、民間組織交流等。

(⼆)公共外交⾏為主體之定義

“公共外交”這⼀概念於 1965 年⾸次出現,是當時美國塔弗茲⼤學弗萊舍法

律與外交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at Tufts University)系

主任埃德蒙·古利恩(Edmund Gullion)提出的。古利恩教授將公共外交定義為:

公眾態度對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執⾏所產⽣的影響。其中的國際關係意涵超越了傳

統的外交領域,包括⼀國政府對他國公眾輿論的養成,私⼈團體及利益集團間跨

22 金子将史,北野充主編,2010 年,《公共外交》翻譯組譯,《公共外交——“輿論時代”的 外交戰略》(パブリック・ディプロマシー―「世論の時代」の外交戦略)。外研社,頁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的相互作⽤,信息及觀念的跨國流動。因此,公共外交被定義為區別於傳統外

交⼿段的新興外交⼯具。

⽬前,學界對於公共外交的⾏為主體還存在諸多討論。第⼀種觀點是以古利

恩教授為代表美國學者的“政府主體論”,認為公共外交的實施主體是⼀國政府,

強調政府為提升本國形象⽽對他國民眾開展的交流與國際傳播活動。23第⼆種觀

點是以荷蘭國際關係研究所外交項⽬主任簡·梅利森(Jan Melissen)為代表歐洲

學者的“公眾主體論”,⽐起以國家為主體更強調民眾與⾮政府組織間的交往。

歐洲學者的這種觀點區別於過去“政府——民眾”的“⽼公共外交”,被稱為“新

公共外交”。 24就中國學界⽽⾔,本研究更貼近國務院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所

主張的“官民複合論”,認為公共外交的實質是公眾參與的信息和觀點的流通,

公共外交⾏為主體中政府是主導,社會精英是中堅,普通民眾是基礎,公共外交

的基本任務是向世界說明中國,幫助國外公眾理解真實的中國。25

貳、研究限制

23 趙可金,2013 年 6 月,〈關於中國公共外交學科建設的思考〉,《清華大學學報》(北京 市),2013 年第 3 期(哲學社會科學版),頁 126-127。

24 Jan Melissen ed.,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page 8.

25 趙啟正著,2011 年,《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 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的研究限制有如下兩點,⼀是⾮洲國家近年來局部動蕩、衝突不斷,

因此中、⽇在開展對⾮洲的公共外交時,會因⾮洲⾃⾝因素使效果⼤打折扣。本

研究探討和平穩定發展的⾮洲國家,針對部分局勢不穩定之國家不予探討。⼆是

⽇本在開展公共外交時,民間團體、⾮政府組織、⾮營利組織發揮著巨⼤作⽤,

但由於其機構運作數量及貢獻難以統計,在⽐較中、⽇兩國對⾮公共外交⼒度時

會有所偏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章 中⾮關係及中國對⾮洲公共外交政策

中國與⾮洲⼤陸的友誼源遠流⾧,新中國成⽴之初⼀⼤批⾮洲國家也紛紛獨

⽴,中國在國際上打開外交局⾯,正是依靠與⾮洲國家發展外交關係。因此中⾮

關係⼀直是中國對外關係的重要基⽯之⼀,21 世紀以來⾮洲⼤陸的潛⼒越來越

多地被世界各國所認知,⾮洲的國際地位增⾧明顯。然⽽與此同時,對中⾮關係

交往過密的質疑聲也不斷增加,如何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與⾮洲國家互利

共贏,提⾼⾮洲民眾對華好感度,真正拉近中⾮兩國⼈民間的距離,成為了中國

對⾮外交的新課題。

國際關係學者卡爾·多伊奇(Karl Deutsch)所代表的的科學⾏為主義學派將

國際關係看做⼀個由諸多變量組成的統⼀整體,他曾指出“與各國利益直接關聯

的……是在國外採取散播本國意識形態政策,以及與它們的⽬標相⼀致的⽂化和

科學交流政策”,這也正是建構主義所主張的:重視國際關係中的⾮物質因素,

“共有觀念”使⾏為主體相互建構,形成⾝份認同。中國對⾮洲的公共外交正是

利⽤建構主義理論,通過與⾮洲國家⼈員、⽂化交流,進⾏國際廣播等⽅式,尋

找共有觀念,形成⾮洲國家對中國的⾝份認同,從⽽提⾼⾮洲民眾對中國的好感

度,提升中國國家形象,實現中國的國家利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章共有三⼩節,第⼀節按時間脈絡簡單梳理中國建國以來與⾮洲國家的交

往歷程,以歷史回顧的⽅式,幫助釐清中國對⾮公共外交政策出現與發展的意義。

第⼆節研究中國對⾮洲國家的公共外交政策及其政策調整演變。第三節為⼩結。

第⼀節 中⾮關係發展歷程

壹、20 世紀後半的中⾮關係

中華⼈民共和國成⽴後,中國基於當時的外交關係形態開始尋求與外部世界

建⽴交往,但剛成⽴的新中國⾯臨還安全威脅,外交戰略上採取向蘇聯“⼀邊倒”

政策。與此同時⾮洲絕⼤多數國家還處於爭取民族獨⽴的反帝反殖民⾾爭中。

1955 年在萬隆舉⾏亞⾮會議改變了這⼀局⾯,會議期間中國國家總理周恩來與

埃塞俄⽐亞、迦納、利⽐⾥亞等國家或地區代表⾸次接觸,開啟中國與⾮洲國家

的新篇章。以 1956 年與埃及建交為標誌,到 20 世紀末,中國陸續與摩洛哥、阿

爾及利亞、蘇丹、幾內亞等 50 個獨⽴的⾮洲國家建⽴外交關係,⽽當時⾮洲的

獨⽴國家⼀共才 53 個。1

1 葉繼發,2007 年 5 月,《新世紀中非關係現狀、特點及其趨勢探析》,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 系碩士論文,頁 49-5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世紀 60 年代年中國國家主席⽑澤東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理論,2將⾮洲

國家連同中國劃分進第三世界,建⽴起中⾮“共命運”的兄弟友誼,開啟了中國

與⾮洲⼤陸現代外交關係的新時代。3對於當時中國來說,在“反帝反修”的戰略

下,中國的外交空間極⼩,⽽⾮洲國家正是作為中國建國初期最先建交的⼤陸,

打開了中國與外部世界交往的窗⼝,打破中國在國際上孤⽴無援的地位,其意義

⼗分重要。對於⾮洲國家來說,中國作為反對外來⼲涉、維護國家主權的同盟軍,

在本國經濟還存在困難時期,還提供給⾮洲國家經濟及技術援助,獲得了⾮洲國

家的信任與好評。4

1970 年代開始中國對⾮洲的援助⽐重⼤幅上升,其中以坦贊鐵路為代表的

⼀系列⼤型⼯程的竣⼯,直接促進了贊⽐亞、坦桑尼亞等⾮洲多個國家的經濟發

展。與此同時,⾮洲國家也在國際上給予中國⼤⼒⽀持,1971 年中國得以重返聯

合國離不開⾮洲國家的政治⽀持。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中國改⾰開放,

調整戰略,⼤⼒發展經貿關係。對外政策上淡化意識形態,務實追求經濟效益。

中⾮關係也漸漸從單向政府援助轉變為雙向經貿合作,1983 年中國提出“平等

2 毛澤東,1977 年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頁 600-601。

3 劉鴻武、林晨,2019 年 8 月,〈中非關係 70 年與中國外交的成長〉,《西亞非洲》(北京 市),2019 年 04 期,頁 50-72。

4 葉繼發,2007 年 5 月,《新世紀中非關係現狀、特點及其趨勢探析》,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 系碩士論文,頁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4 項經濟技術合作原則,5標誌著中國對

⾮關係從“經濟為外交服務”向“外交為經濟服務”轉變。

90 年代隨著冷戰結束,國際形勢巨變,中國成為社會主義第⼀⼤國,在意識

形態領域成為國際上絕對少數。同時,西⽅國家的“多黨民主制”也悄然滲透進

⾮洲⼤陸。90 年代中期開始,江澤民、胡錦濤等多位中國國家領導⼈接連訪⾮,

提出:“真誠友好,平等相待,團結合作,共同發展,⾯向未來” 五點建議, 6

作為新世紀中國同⾮洲發展友好關係的基本⽅針。胡錦濤訪⾮時強調:“堅持鞏

固和發展中⾮⼈民傳統友誼,尊重⾮洲⼈民⾃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堅持在國際和

地區事務中相互⽀持,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堅持相互尊重、相互學

習、平等互利,繼續向⾮洲國家提供⼒所能及的援助,謀求共同發展”, 7為中⾮

交往明確基調。

貳、21 世紀初中⾮關係發展

21 世紀初⾮洲雖然還存在局部動蕩局⾯,但整體趨於安全穩定。政治上的

穩定加之⾮洲各國領導⼈逐步推進經濟改⾰,⾮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

5 李海元,2006 年 11 月 2 日,〈中國提出中非經濟技術合作原則——回眸新中國同非洲國家 開啟外交關係50 週年(二)〉,《人民日報》第七版。

6 黃澤全,2000 年 8 月 10 日,〈中非:平等相待共同發展〉,《人民日報》第七版。

7 楊國強、毛雪良、任亞秋,2004 年 2 月 3 日,〈胡錦濤同加蓬總統會談 提出發展兩國關係 三點意見〉,《人民日報》。

此同時,⾮洲國家內部加強合作,2001 年通過“⾮洲發展新夥伴計劃”(NEPAD)

等⼀系列舉措,尋求獨⽴⾃主地處理地區事務。92002 年成⽴以歐盟為範本的⾮

洲聯盟(AU)取代 1963 年成⽴的⾮洲統⼀組織(OAU);2004 年起啟動“⾮洲

互查機制”(APRM)、⾮盟泛⾮議會(Pan African Parliament),成⽴⾮盟和平

互查機制”(APRM)、⾮盟泛⾮議會(Pan African Parliament),成⽴⾮盟和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