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茲分別敍述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 研究地區

本研究以臺南市市立國民小學為主要研究範圍。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一 Ο 二學年度就讀於臺南市市立國民小學之六年級學 生,為調查研究之母群體。

(三) 研究變項

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以個人背景變項、休閒參與、同儕關係、

偏差行為等變項為主要研究變項,並進行探究,至於其他相關變項或影 響因素則不包括在本研究範圍內。

二、研究限制

(一) 在研究問卷填答方面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由於填答者易受個人情緒認知等主觀因素 影響,且問卷對象為國小學童,對於問卷內容的解釋可能會有偏差。因 此,受測者是完整了解問卷內容且否據實以答 ,實非研究者所能掌握,

僅能假設受測者均完整了解問卷內容並據實以答。

(二) 研究樣本方面

本研究僅以臺南市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 ,故推論時僅能 適用於本研究所界定的範圍及對象,若要推論其他年級或地區應採取謹 慎態度。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相關的名詞解釋茲說明如下:

一、休閒參與 (leisure participation)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 (涂淑芳,2005;卓俊辰、黃啟煌、李經、張少 熙、陳俊忠,2011) 為休閒參與定義為在不受職責束縛的自由時間以及自 由心理狀態下,自行選擇對本身或社會有益的活動,並且可以在活動中感 受到自由的知覺與滿足感,它是一種個人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目的,而愉 快和享受是休閒的結果。

二、同儕關係 (peer realationship)

張春興 (2007) 指出同儕關係 (peer relationship) 為年齡相仿、關係親 密,彼此認同團體中的行為標準,且有類似的價值觀,同儕在身邊、心理 上彼此相互影響,而同儕影響程度有正向與負向發展。本研究的同儕關係,

是以吳英璋 (2008) 所編的「同儕關係分量表」上 ,進行測量的得分結果 表示之。此量表包括正向同儕關係與負向同儕關係。

三、偏差行為 (deviant behavior)

李 世 陽 (2012) 指 出 偏 差 行 為 (deviant behavior) 是 在 學 校 或 班 級 中 與同儕間容易發生之違反學校規定或規範之行為 ,如:打瞌睡、不專心、

考試作弊、挑釁別人、打架、說謊、偷竊等等 。本研究之偏差行為,本研 究之偏差行為,是以張珍雯(2010)所編的「國小學童生活經驗量表」上 , 進行測量的得分結果表示之。此量表包括違規犯過、情緒困擾、學習困擾 等三個層面,受試學童在該量表得分愈高者,表示其偏差行為發生程度愈 嚴重,相反之,得分愈低者,表示其偏差行為發生程度愈低。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 章 旨 在 探 討 休 閒 參 與 、 同 儕 關 係 及 偏 差 行 為 的 概 念 及 其 相 關 之 研 究,共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休閒參與的發展現況及相關研究 :第二節探 討同儕關係的概念及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偏差行為的概念及相關研究:

第四節探討休閒參與、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

第一節 休閒參與的發展現況及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介紹休閒參與的概念,再進一步的探討休閒參與的相關研究。

一、休閒參與的發展現況

休閒概念的發展,是從農業社會時代對休閒的負面評價 ,到工業革命 後,將休閒視為抒發情緒的依歸,再到資訊科技時代,對休閒的極度重視,

將休閒視為促進工作效率,增進身心健康的要素 (余明書,2006;胡明哲,

2008;郭芳坤,2010)。隨著人類文明的 進 步,追求 生活品質 提 昇的需求 , 就不斷提高,休閒逐漸成為生活中除了工作之外,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

自從臺灣地區 2001 年 1 月起行政機關及各級學校全面實施週休二日 (考試 院,2000),政府與民間齊力推動休閒、觀光旅遊,引導民眾規劃休閒內涵,

提昇生活優適品質,這都顯示了休閒時代的來臨 (胡明哲,2008)。根據從 1985 年到 2007 年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進行縱貫面研究,以 瞭解近二十多年來臺灣人民休閒活動參與狀況的變化。結果顯示,歷年來 的休閒活動排名前 1、2 名都是看電視、錄影帶及聽音樂或與朋友餐敘或 聊天;在沒有看電視問項的年份 (1990、1995、2000 年),逛街、逛夜市、

購物和運動、爬山、露營才會名列第 2;有關運動、爬山、露營、上健身 房、散步的休閒活動項目,除了在 1985 和 1990 年排名第 6,近年來已竄 升到第 2、3 名;而「使用電腦或上網」逐漸成為當代多數人的主要休閒活 動之一 (高立學,2011)。

內政部兒童局 (2005) 公布的「94 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 查 報 告 」, 青 少 年 最 近 常 參 與 的 活 動 屬 「 看 電 視 及 錄 影 帶 」 者 最 多 占

參與休閒活動時間,以每週花費「未滿 8 小時」者最多。另外,台北縣少 年輔導委員會 (2003) 的研究也指出,青少年個人的休閒活動選擇,以聽 音樂、看電視的媒體閱聽性活動為主,尤其近幾年興盛的電腦網際網路、

電腦遊戲等活動,幾乎已成為少年主要的休閒活動。

二、休閒參與的概念

休閒活動描述一種經驗勝過於描述為特 殊的活動,個體透過自身的參 與,於自由的時間與自由的意願下 ,為追求滿足感、享受愉悅、休息與重 新被創造的感覺所選擇參與並含括靜態與動態的活動 (洪煌佳,2001)。

參與休閒活動可促進個體生理機能健康 ,鬆弛緊張身心,穩定情緒、

擴展生活經驗,提高工作效率,增進人際關係 (余明書,2006:郭芳坤,

2010)。 不 僅 如 此 , 休 閒 也 是 衡 量 一 個 社 會 發 展 及 生 活 品 質 的 重 要 指 標 之 一!大眾的休閒涵養是需要教育及涵化而來的 ,因此,大眾在接受學校教 育的養成階段,若能夠培養良好的休閒認知、技能、情意等方面的發展 , 即 有 助 於 個 體 培 養 休 閒 時 間 的 規 劃 與 應 用 , 以 提 升 生 活 品 質 (洪 煌 佳 , 2010)。

張俊一、許建民 (2012) 認為參與不同的休閒活動具有不同的意義和 價值,這些意義和個人生活品質間有很強的關係存在。休閒意義有五種類 型:1.打發時間 2.逃避壓力 3.社會交友 4.自由感 5.成就感。

大部分的學者對於休閒都抱持著正向而積極的想法和觀念 ,例如在洪 煌佳 (2001,2004) 的研究中發現,透過休閒運動經驗能提昇青少年的自 我概念:休閒活動也有助於提昇個人的幸福感、身心健康促進 (洪煌佳,

2013;郭芳坤,2010;Driver, Brown, & Peterson, 1991; Tinsley &Tinsley, 1986), 另 外 對 個 人 成 長 有 極 大 的 影 響 (洪 煌佳 , 2013; Kelly & Godbey, 1992; Kleiber & Rickards, 1985; Tinsley & Tinsley, 1986)。

但是,王淑女 (1998) 卻指出不當的休閒活動參與是導致犯罪行為的 原因之一,如喝酒、飆車、打牌、玩電玩等此類受歡迎的休閒活動皆被標 籤與偏差有關 :Piko 和 Vazsonyi (2004) 指出,如果愈傾向上網或上網 咖、線上遊戲等較無結構性之休閒活動的青少年,則愈容易有反社會行為

護 或 整 體 休 閒 感 受 並 沒 有 明 顯 的 正 向 感 受 , 可 見 青 少 年 所 從 事 的 休 閒 活

表2-1 休閒參與相關研究摘要表 (續)

(一) 研究對象

休 閒 參 與 研 究 對 象 主 要 以 青 少 年 最 多 (王 梅 香 , 2003: 洪 煌 佳 , 2013;陳南琦,2003;張君如、林志遠、陳美吟,2008;趙善 如,2008;

蔡樹芬、葉源鎰,2006;劉穎暉,2011),其次依序是國小學童 (余明書,

2006;胡明哲,2008;郭芳坤,2010)。

(二) 研究變項

包括休閒阻礙 (余明書,2006;胡明哲 ,2008;趙善如 ,2008)、

原漢族群、家庭社經地位、心理幸福 (洪煌佳,2013)、課業壓力 (劉穎 暉 ,2011)、身心健康 (郭芳坤,2010)、自 我概念 (張君如、林志遠、

陳美吟,2008) 、休閒態度 (蔡樹芬、葉源鎰,2006)、休閒滿意度 (陳 南琦,2003)、休閒動機 (王梅香,2003) 等。

(三)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除了趙善如 (2008) 使用次級資料分析法外,其他學者皆 以問卷調查法為主。

(四) 研究結果

1.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青少年休閒活動類型選擇以感官娛樂活動為主,而戶外活 動最少 (蔡樹芬、葉源鎰,2006;王梅香,2003),最常參與的休閒活 動是看電視、音樂欣賞、球類運動、上網及線上遊戲 (趙善如,2008),

比較偏於靜態室內之活動 (劉穎暉 ,2011;蔡樹芬、葉源鎰,2006;

王梅香,2003)。整體來看青少年參與休閒活動頻率偏低,尤其在戶外 活動方面 (蔡樹芬、葉源鎰,2006;王梅香,2003),年級愈小參與休 閒活動頻率高於高年級,而男生在參與「運動活動」類型頻率顯然高 於女性,表示女生較不喜歡動態活動 (王梅香,2003)。

2.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學童休閒活動類型選擇以運動性、娛樂性活動為主 (胡 明哲,2008),常參與的活動是玩電腦、看電視、打球、打電動等 (余 明書,2006),但是郭芳坤 (2010) 的研究指出無論男女最常參與的是

高的比例。不同個人特徵在性別因素對國小學童參與休閒活動有顯著 差異 (余明書,2006;郭芳坤,2010),年級、家庭狀況、社經背景等 因素也有顯著差異 (余明書,2006),但不同居住區域學童對整體休閒 參與的差異並不顯著 (胡明哲,2008)。

綜觀上述整理,由於各研究者對於休閒的分類不太一致 ,在解釋上難 免有些分歧,不過,國小學童與青少年在休閒參與的類型上大部分是相同 的,都喜歡從事運動性、娛樂性活動,如玩電腦、看電視、打球、打電動 等,但是在活動的選擇上有些不同 ,青少年不喜歡戶外活動偏於靜態活動 如聽音樂,而國小學童則較喜歡從事打球 、騎腳踏車等活動。

具體而言,值得注意的是陳慶文 (2009) 和康棍玫 (2011) 研究指出學 童在「運動型」休閒活動參與頻率最低 , 與郭芳坤 (2010) 研究卻不同,

認為是在休閒活動類型的選擇上,以運動型球類活動最高,因此,本研究 欲進一步探究以了解學童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之頻率與類型為何。另外 , 在休閒參與的研究上偏重於青少年的研究 ,較少著眼在兒童,所以本研究 以國小六年級為對象進行探討,期能瞭解其參與休閒活動的類型與感受為 何。

第二節 同儕關係的概念及相關研究

本節分別就國內外相關文獻作整理 , 先瞭解同儕關係的概念 ,再進一 步探討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一、同儕關係的概念

Shaffer (2000) 認為「同儕」是指所處的地位或等級相等的人,無論 時間的長短,只要在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能直接參與活動,並能共同分享 能力及目標的就是同儕:與同儕的互動關係是兒童學習社會規範、行為及 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為兒童將來發展社會地位與學習如何扮演符合社會行

Shaffer (2000) 認為「同儕」是指所處的地位或等級相等的人,無論 時間的長短,只要在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能直接參與活動,並能共同分享 能力及目標的就是同儕:與同儕的互動關係是兒童學習社會規範、行為及 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為兒童將來發展社會地位與學習如何扮演符合社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