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受到空間、教材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限制如下:

一、樣本選擇的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台北市都會區某國中九年級的兩個班級學 生,並非隨機取樣,故研究的結果僅能描述研究的樣本,無法推 論母群體。

二、教材內容的限制:

本研究所使用的教材為研究者自編的光學教材,研究內容只限於 光學單元,因此推廣範圍有限,結果不宜作過度推論,僅供類似 研究情境時之參考。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 POE 教學策略及相關研究,第二節為 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第三節為國內外光學迷思概念的文獻分析。

第一節為 POE 教學策略及相關研究 一、POE 的由來

由White & Gunstone(1992)所發展出來的POE 教學策略,是源自 於Pittsburgh大學,當初為了探討大學一年級學生學習古典力學時,

對於物體運動(motions)所持有的原有想法,Champagne, Klopfer和 Anderson設計了DOE(Demonstra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示 範-觀察-解釋)研究工具(陳志偉,2004),其過程是先對學生進行紙 筆測驗,接著教師示範實驗讓學生觀察,觀察後請學生描述他們的觀 察及回答測驗裡的問題並針對回答提出解釋。在DOE研究工具中,主 要著重在教師示範與學生解釋上;但是White & Gunstone(1992) 發 現在活動中讓學生先進行「預測」(Prediction),可以探究學生原 本的認知結構,也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強調,在實驗前先要 求學生進行預測的步驟,於是將DOE策略改良為POE

(Predict-Observe-Explain)策略,希望能提高教學效益。

表 2-1 是由陳沛瑩(2004)整理王淑琴、郭重吉(1994)對 DOE 晤談所 歸納的幾項重點與 Gunstone and White (1981)所推廣的 POE 教學策

略做一簡單整理及比較:

Champagne, Klopfer, &

Anderson (1980)

Gunstone and White (1981)

主 要 之間的衝突(White & Gunstone, 1992)。

在課堂中提問是一種常見的策略,其目的就是要檢視學生概念了 解的程度,而POE教學策略則是另一種對概念了解程度的測量。教師 在提問時,常常在問題之中就有答案的暗示,或是學生未經思考便以

課文中的概念來回答,這時候學生僅是重複的解釋現象,並沒有應用 到思考,要真正了解學生的理解狀況,應是評量學生是否能應用概念 於簡單可觀察的物理現象中(Goldberg & McDermott,1987)。因此 跟問問題相比,「預測」更能貼切地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推理出一個解 釋,也更能夠評估知識在真實情境的應用情形(邱彥文,2000)。

在POE中,學生必須決定他在預測及解釋活動所抱持的理由,這 是POE教學策略的重要關鍵,學生經常基於日常生活經驗與信念來做 預測,而這些零星、片斷、不完全,甚至相互矛盾的知識經由POE教 學策略而真實的呈現出來,其有助於教學者了解學習者如何利用這些 信念來解釋他們所處世界中的真實事件(葉辰楨,2000)。

White與Gunstone(1992)指出運用POE策略的目的,是藉由某一 真實情境來探究學生的認知結構與應用知識的能力,可以了解學生如 何應用相關的概念來預測和解釋所看到的現象。因為POE教學策略強 調學生對事件的預測及預測的理由,和一般的測驗相比,比較少去強 調正確答案與評分的問題,而是要學生表達他們真實的想法,讓學生 去說明他們所支持的理由。許多POE的研究顯示,學生常常以日常生 活的經驗去支持他們的理由,或是應用和科學原理不同的觀點去解釋 自然界的現象。所以運用POE教學策略能有效的鼓勵學生用自己原有 的知識來進行推理與解釋,也能探測出在真實情境中,學生原有的認

知結構與應用知識的情形。

Bruce(2000)的研究指出從幼稚園階段到大學前後的課程,POE 教學策略都可以成功地進行,它可幫助我們去思考下列面向:

(一)當學生寫字、討論都需要時間,所以它促使學生放慢腳步去思 考自己正在做什麼?想什麼?來解釋這些現象。

(二)進行預測這個動作提升學生參與的感受,這讓大部分的學生對 即將發生的真實事件更感到興趣,尤其是當自己的預測與其他 人不一致時。

(三)POE教學策略提供課堂討論一個很好的引導。

(四)POE的相關活動可做為學生作為進一步探究的基礎,例如觀察 到的結果有何差異?實驗可以提供哪些思考?。

(五)可以呈現學生活動歷程的記錄,以作為進一步研究、改進寫作 能力或做為非形式評量的基礎。

三、POE的實施

POE的實施包含三個步驟(White & Gunstone, 1992):

(一)預測(Prediction):要開始實施POE教學之前,先要確認學生 都明白所要預測的情境,在教師說明活動後,允許學生詢問各種 相關的問題,好讓他 們在預測活動之前能充分了解狀況。接下 來,採用學習單或開放式口語問答的形式,讓學生提出對事件的

預測並說明理由。POE教學策略強調:在進行觀察之前,務必要 讓學生完成好預測活動,是基於以下兩個理由

(White & Gunstone,1992):(1)每個學生都要表明自己是採 取哪一種知識立場,好讓教師了解其原有的知識、概念。(2)

學生不會錯失對事件的觀察,因為學生若仍處於思考或書寫狀態 中,將會影響後續觀察活動的進行。葉辰楨(2000)指出由於作 「預測」較少受到「什麼是正確答案?」的想法影響,學習成就 低落及個性較為內向不善於表達的學生較能在教師與同儕鼓勵 下發言,且在此策略下,學生有較高的投入程度,因而將此運用 於實驗活動以及教學單元中時,可增進合作學習之教學成效及作 為實驗教學的改進。

(2)觀察(Observation):請學生觀察實驗,並具體描述他們所看 到的現象與實驗結果。根據經驗,就算是相同的活動,不同的學 生所觀察到的現象也會有所差異,為了避免學生因為別人的看 法,而改變自己的想法,故在觀察的同時,要求學生立即寫下自 己的想法。

(3)解釋(Explanation):當學生的預測與觀察到的結果有矛盾、

衝突之處時,學生要提出合理的解釋並試著去調和這之間的差 異。此時,教師要刺激學生多方面的思考,並鼓勵他們多發言,

因為學生在這個步驟中會呈現出他們對於事件的理解狀況與概 念改變的情形。

四、POE 教學策略的相關研究

使用 POE教學策略對教學成效有所幫助,表 2-2-1 為近年內在教 學上的相關研究。

表 2-2 國內 POE 教學策略的相關研究 作者

(年代)

題目 研究結論 尤建捷

(2008)

POE 教學策略對於九年級學生學習「凸透鏡成像」概念 改變之研究

POE 教學後,學生在凸透鏡成像概念測驗得分、基本概 念題得分、迷思概念類型題得分皆有進步,達到顯著改 變(P<.05),顯示 POE 教學對於凸透鏡成像的基本概 念,以及解決學生凸透鏡成像迷思概念均有明顯成效。

應用 POE教學策略探討學習「溶解」單元概念改變之情 形

林嘉琦

(2005)

經過 POE 教學後,學生在溶液觀、擴散運動觀、溶解度 特性的概念都有所成長並提升思考層次。從學生經過預 測、觀察、解釋的概念連結情形,發現到中、低成就個 案在擴散運動和氣體溶解度部分還需要另外提供觀察 條件才能達成有效地概念連結。

以 POE 策略探究國小職前科學教師色光概念及概念改 變歷程

陳勇昌

(2007)

本研究目的為運用 POE(Predict-Observe-Explain, POE)策略,探究 25 位國小職前科學教師的色光概念,

曾建城

(2009)

小組論證融入 POE 教學策略對光學概念改變之研究 以 Chi 本體論概念分類,「小組論證融入 POE 教學策略」

針對改善較質樸的物質錯誤迷思,比現行教學法來得有 效。對於不論是同類別間或跨類別間的迷思改善方面亦 有較佳的效果。

國中理化課試行 POE 教學之個案研究 邱彥文

(2001)

從訪談以及課室觀察的資料可以發現,POE 不但可以幫 助教師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況,從增加的活動中,可以進 一步進行教學反省與改進,幫助教師反思教學理論、促 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並落實於教學實務中。此外,學生 對於 POE的學習情境持正向的看法,他們喜歡這樣的活 動,認為這樣的活動對理化的學習有幫助,並且可以刺 激思考與學習的好奇心。基於以上發現,研究者建議發 展適合國中課程的 POE 教學單元,透過參考、模仿或是 修改已開發的教學單元來推行 POE。此外,建立 POE 教 學資源庫,並利用工作坊等機會讓其他教師實作與檢 討,也是未來值得嘗試的方案。

利用 POE 策略探究國小學童毛細現象之概念 蘇育任

(2005)

本研究目的在運用策略,探究國小學童對「毛細現象」

所蘊含的可能想法,並瞭解不同年級學童的概念類型、

特徵以及差異情形。部份學童在 POE 活動之後,出現概 念改變的情形。

根據以上的論文研究顯示POE教學策略是一種有效的教 學策略,特別是對科學教育,有許多的教師對POE的教學持 正向的看法,認為POE策略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先有概 念,進而對症下藥,有助於學生的概念改變。

第二節 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 一、迷思概念

有關「迷思概念」一詞,因研究者所認定之理論觀點、研究方法 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方式, 在文獻中曾用過的名稱包括另有架構(郭 重吉、江武雄、謝志仁,民81)、另有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

(Hewson& Hewson, 1983; Dykstra, et. al,1992; Sequeira

& Leite, 1991)、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Gussarsky & Gorodetsky, 1990; 王晉基、郭重吉,民81)、錯誤概念(黃寶鈿、黃湘武,民74,

黃寶鈿,陳世雄,民82;鍾聖校,民83)等等。雖然各個學者所使用 的名稱不同,但所指的意義是差不多的, 大致上來說,其意義是指 學童從出生後,便會觀察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他們運用自己的語言和 想法來解釋這些現象,如果這些解釋無法被目前的科學社群所認同,

黃寶鈿,陳世雄,民82;鍾聖校,民83)等等。雖然各個學者所使用 的名稱不同,但所指的意義是差不多的, 大致上來說,其意義是指 學童從出生後,便會觀察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他們運用自己的語言和 想法來解釋這些現象,如果這些解釋無法被目前的科學社群所認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