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關「迷思概念」一詞,因研究者所認定之理論觀點、研究方法 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方式, 在文獻中曾用過的名稱包括另有架構(郭 重吉、江武雄、謝志仁,民81)、另有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

(Hewson& Hewson, 1983; Dykstra, et. al,1992; Sequeira

& Leite, 1991)、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Gussarsky & Gorodetsky, 1990; 王晉基、郭重吉,民81)、錯誤概念(黃寶鈿、黃湘武,民74,

黃寶鈿,陳世雄,民82;鍾聖校,民83)等等。雖然各個學者所使用 的名稱不同,但所指的意義是差不多的, 大致上來說,其意義是指 學童從出生後,便會觀察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他們運用自己的語言和 想法來解釋這些現象,如果這些解釋無法被目前的科學社群所認同,

則稱此為迷思概念。國內外許多學者曾對迷思概念產生的原因與來源 做過研究:

Driver(1981)認為兒童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勢必與周遭的人產 生互動的行為,在這互動的過程中,兒童可能由這些人的身上得到一 些有關科學的迷思概念,也有可能由兒童自己觀察自然界的現象時,

經過本身加以整理歸納後,自日常生活經驗裡得到一些他們自認為正 確卻與正統科學相矛盾的概念

Sutton & West (1982)指出學童的迷思概念可能由四種原因產 生(1)直接的實際經驗;(2)可使用的日常語言,特別是隱喻;(3)同 儕所允許鼓勵的信念和意見;(4) 正式或非正式的教學。

Head(1986)認為迷思概念的形成原因有(1)日常生活經驗與觀 察;(2)不正確的類比所產生的混淆;(3)對字義模糊不明產生的混 淆;(4)來自同儕之間的學習;(5)來自一些固有的觀念。

Fisher(1985)分析學生在蛋白質合成問題的結果,認為學生迷 思概念產生的原因為(1)錯誤的文字聯想(word association);(2) 對於熟悉和不熟悉的概念所做一般化和特殊化的混淆;(3)生物概念 所具有的雙重角度的衝突;(4)學生知識的不足所導致。

Glyn&Yeany (1991/1996)指出學生迷思概念的來源主要有(1) 教師對於學童的迷思概念缺乏察覺,教師並未花很多時間來處理學生 的迷思概念。(2)日常生活的語言和隱喻,可能來自兒童故事書、家 庭成員、幼稚園、媒體等都會影響兒童建構出概念模式,發展出他們 對於世界的先有概念。(3)只有教就馬上會學到的假設,在極度依賴 講述教學、閱讀或標準化的實驗的教學氣氛下,自然科教師認為講述 時只要涵蓋有這概念,那麼學生就可以馬上學會。(4)話語用字就可 以代表理解的假設,雖然學生似乎已知道密度、浮力這些詞彙的涵 義,但是如果要求他們說這些詞彙的物理意義時,則很少人能夠真正

理解而加以說明。(5)教科書呈現的概念只是一種模型,實際上並未 與真實的物質相同。例如Renner 與 Marek (1988)就認為以分子或原 子的模型介紹具體學習者抽象的概念時,學習者所學的是模型,而不 是所呈現的概念。(6)過分強調講述法,由於教科書的內容過多,使 得大部分的教師只好用講述的方法進行教學,但是講述法並不是幫助 學生改變迷思概念的有效方法 (Stepans et al., 1988),因為這種 講述法無法驗證學生自己的想法。

國內學者王美芬與熊召弟(1995)認為迷思概念可能的來源有(1) 教師對學童的迷思概念缺乏察覺心及興趣。(2)日常生活用語即隱喻 的影響。(3)教師持有「只要教,馬上會學會」的假設。(4)教師持有

「學生回答正確的字或話語,即代表了解」的假設。(5)教科書呈現 錯誤概念。(6)過分強調假設法。

林秀鳳(民85)亦提出迷思概念形成因素為(1)受日常生活的直 覺及生活用語的影響;(2)受先前知識的影響。(3)受式教學中老師的 教學、教科書中不當的插圖或文字敘述所影響;(4)受親人、兄長教 導,或同儕想法影響,或課外讀物及其他之資訊來源影響;(5)受學 生個人認知層次或學生心象影響。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於學生迷思概念來源的看法可從以下幾 方面來說明:首先,學生的迷思概念是從日常生活與不正確的經驗觀

察而來的,是從小在學成長過程中,自己建構出來的;其次是受到同 儕、父母、兄弟姊妹,所造成的間接影響;再者,則是在學校受教育 的過程中,受到教師的教學誤導或是本身訊息認知錯誤及不當的課程 內容所造成的影響。然而,不論來源為何,當學生在面對新事物與學 習新課程時,腦海中若已存在這些屬於個人成形的理論和解釋,即迷 思概念時,常會阻礙學生對某些科學概念的學習。

(二)概念改變

概念改變經常是困難的。Hashweh(1986)指出概念難以改變的 原因,有心理因素和外在因素兩方面來。在心理因素方面:(1) 先入 概念已變成難以改變的程序性知識的形式。(2)用來了解特定情境的 概念並不是唯一的。(3)使用不當的認知過程或同化策略。(4)原先持 有的錯誤知識及信念的影響。在外在因素包括:(1)教師不知道學生 的原有想法。(2)評量的方式並未偵測到學生的先入概念。(3)教師未 能適時指正學生的錯誤概念。(4)文化背景的影響。(5)日常生活所使 用的語言之影響。(6) 日常生活經驗之影響。而學生的學習也是一種 概念改變的過程,教學者要經由教學使學生發生概念改變,首先要先 瞭解學生的先存概念和概念改變的可能性,再來應鼓勵學生根據現有 的知識架構來解釋自然現象,當解釋出現矛盾時,學生是最有機會重 新思考和調整他自己的概念架構的(耿筱曾,民88)。

對於學生概念改變的過程,Chang(1993)採取樂觀的看法,他認 為教學者應將同樣的問題換置於不同情境中,然後鼓勵學生在不同情 境中去推理並考慮推理過程中是否有一致性。概念改變的教學是動態 及循環式的過程,從學生描述他們的理解內容、學生重新建構他們的 理解、學生應用新的理解、到學生比較新的與舊的理解,教學流程是 動態的且循環的。概念改變教學重視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解釋自然 現象所持的理由,也要求學生懷疑他們所持的理由,期望學生能主動 體認他們的想法和科學家的想法間的差異,為了發展基本概念以期達 到和科學家的想法相似,學生必須要重新建構他們自己的想法(Vosn iadou & Brewer ,1987)。

概念改變教學策略(Zietsman & Hewson,1986)是一種協助教 師發展改變學生世界觀點概念的方式。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包含讓學生 面對新概念的挑戰,而這種直接面對面挑戰的結果決定於新舊概念之 間的互動情形,如果無法將新概念融入於整個概念理解中,學生會拒 絕新概念,然而如果學生察覺到需要將新概念轉化融入既有架構中,

則架構將發生改變, 並且能降低學習過程的困難度。因此,教師必 須先分析學習者的既有概念,進而判斷是否需將概念改變教學模式納 入教學中(熊召弟等譯,民85)。Smith & Anderson(1981)為了 使學習者對於新概念能有較明顯的調適,提出接觸新概念時應採取以

下步驟:(1)提供學習者挑戰的情境, 如此可看出學習者原有概念。

(2)允許學習者在學習環境中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3)提供一個看 來像是別的但是正確的觀點。(4)提供學生對每個觀點討論的機會。

(5)協助學生探尋結果和調適。

圖2-1 概念改變的過程(Driver&Oldham,1986)

綜合以上的內容,我們可將概念改變視為學生將原先的想法以新

念衝突,讓學生能夠融合至舊有的概念中。本研究針對此觀點設計合 適的教學,以蘊含概念衝突的POE 教學活動來促使學生概念改變,期 望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