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位於亞洲的開發中國家企業,因為技術和資源皆不足以和已開發 國家的企業相比,面對日趨競爭的國際情勢,近年來開始積極地利用 海外購併,達到企業快速成長與拓展市場的目的,並企圖從先進國家 的企業身上取得策略性資產和技術。

本研究以台灣和中國的製造業上市公司所進行的跨國購併案做 為樣本,收集其股票報酬率並利用事件研究法進行實證研究,探討開 發中國家企業在進行跨國購併時,是否會對主併公司的股東帶來顯著 正面的影響。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研究探討開發中國家企業從事跨國購併時,對股東價值之影響,

並進一步研究當購併目標位在經濟、制度皆較為完善但文化距離較大 的已開發國家時,對於股東價值是否有正向之影響。本研究選取中國 和台灣的製造業上市公司,自2003 年至 2010 年有從事跨國購併的交 易,一共72 筆資料進行實證研究,而研究結果如下:

一、 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企業進行跨國購併時,在宣告日之後股票 有負向的平均異常報酬率;而中國企業進行跨國購併時,在宣 告日之前原有正向的股票平均異常報酬率,但宣告日之後,隨 即轉變為負向的異常報酬率,表示市場對於公司進行跨國購併 普遍抱持著較為負面的看法。在累計平均異常報酬率上,則皆 無顯著的正面效果之產生,代表僅管跨國購併有許多誘人的好 處,如:可以縮短公司取得相關資產或專業知識與技術的時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規模經濟之綜效等,但由於主併公司在購併後是否有能力去管 理並整合雙方的資源,仍是購併案是否成功的關鍵要素,而從 研究結果看來,台灣和中國的企業在此方面的能力仍值得考驗,

由此可知,開發中國家的企業進行跨國購併時,並不能為主併 公司的股東帶來價值。

二、 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和中國的企業去購併位於已開發國家的企 業時,在購併宣告日之前,平均異常報酬率有顯著的正向效果,

但在購併宣告日之後,平均異常報酬率卻呈現顯著得反向效果。

而此一正一反的效果顯示了在購併之前,市場對於此種跨國購 併是看好的,認為公司可以藉此做為國際擴張之跳板,從而取 得國外的策略性資產並降低其組織在國內市場上的限制,然而 在購併之後,卻發現效果並不如預期,可能是在購併前因不了 解購併目標而錯估情勢或是在購併之後,抑或是購併之後在組 織管理上,開發中國家企業的管理團隊無法領導及駕馭在已開 發國家的企業上等因素,而抵銷了購併預期會帶來的潛在價值,

所以在累計平均異常報酬率上並無顯著的正面效果產生,意即 開發中國家的企業在進行跨國購併時,若購併目標位於經濟及 制度皆較為完善的已開發國家,對主併企業的股東價值並無顯 著的正面影響。

除了先前談及的論點,實證結果的不理想也可能來自於其他地方,

以中國的企業來說,從樣本中不難發現其購併多屬於能源相關的產業,

如石油、煤礦,而造成此現象的背後原因多是來自於政府策略或國家 的使命,再加上中國現在仍有許多企業屬於國營事業,因此對於市場 的投資人來說,當此類企業進行跨國購併時,他們會認為經理人並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是真的為了股東的利益努力,反而是為了國家整體之利益與戰略上之 考量,對企業股東並無直接的好處,所以投資人對於購併的消息可能 較不領情。

再者,本研究所使用的事件窗口僅僅21 天,只能用來觀察短期 之效果,但是當公司的經理人要做企業購併的決策時,考量的絕不可 能只是短期的目標,還應包含企業長期之規劃與永續經營,而當購併 開始對企業經營與發展產生影響並發揮效果的時候,可能已經是購併 之後兩三年的事了,但投資人短期看不到未來的好處,自然對購併交 易會投以較為負面的看法,畢竟購併所需投入的資金及面對的風險都 是很高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