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台灣北區公、私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獲得有效問卷 584 份,主要在探討大學生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的關係。

本章依照前述之資料分析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說明,並提出具體的結 論與建議,作為後續諮商輔導與自我分化相關研究之參考。第一節為 針對研究問題所整理之結論,第二節則為建議與檢討。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本章依據第四章的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茲將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分 述如下:

壹、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是一具有信效度,可測量個人觀自 我分化程度之工具

本研究自編的『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主要是從個人觀點測量自 我分化程度,也就是個體能區分情緒與理智的程度,結果確認量表分 為四個因素:「我位置」、「情緒主導」、「受他人影響」、「理智 為主」,共 27 題。

一、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具有不錯的信、效度

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各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介於.811

~.834 之間,總信度為.881,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52.567%,顯示具 有不錯的信、效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比較國內曾使用過之個人觀的自我分化量表,徐君楓(2004)翻 譯自行為情緒自主量表(BERI)其分量表信度皆高於.87,總信度為.97

(父親)與.93(母親),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67.096%(父親)與 52.199

%(母親);修慧蘭(2009)翻譯自 Chabot 情緒分化量表(CED)總 信度為.75,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49.253%。雖然行為情緒自主量表

(BERI)具有不錯的信、效度,但在測量內容上偏向自我分化不良的 反應行為,但卻忽略了自我分化良好的測量向度,無法完全符合 Bowen(1978)所提出的自我分化概念(徐君楓,2004),再者,Licht 與 Chabot(2006)認為該測驗雖然是設計用來測量自我分化個人觀點 中的情緒反應,但題目卻是要受試者回答與父母的互動,可能比較偏 向系統觀點的測量。而本研究的『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的四個因素,

其題目是關注個人的功能而非與他人的互動,與系統觀點之自我分化 量表有所區隔,因此本量表應可作為未來測量個人觀自我分化程度之 工具。

二、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符合 Bowen 理論之概念

從「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的各因素來看,「我位置」與「理智 為主」的相關為.679,顯著高於其他因素;「受他人影響」、「情緒為 主」的相關為.655,顯著高於其他因素。而從題目內容來看,主要測 量個體自身的想法與感受,與系統觀點強調個體在系統中與他人的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動時傾向一體化或個體化情形,並不相同。

Bowen (1978)提出個體具有情緒系統與理智系統兩者同時運作,

在高壓力的狀況下,容易引發低自我分化個體的長期焦慮,促使情緒 系統主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而產生較多的本能行為,因此需要投注 更多的精力來處理自身的情緒,無法客觀的表達自信的想法,也會有 較多的情緒反應(Kerr & Bowen, 1988)。因此這兩者可能不是光譜的 兩個極端,而是代表不同的兩個概念,即本研究發現,自我分化在情 緒部分,主要是指經歷較多的負向情緒,同時很容易受到他人影響,

產生情緒化的互動;在理智部分,主要是指個體是否能站在一個客觀 的立場、及表達自己的想法。意即高自我分化代表的是個體較低程度 的情緒主導、受他人影響與較高程度的我位置、理智為主,相反的,

低自我分化指的是較高程度的情緒主導、受他人影響與較低程度的我 位置、理智為主。因此,本研究所編制的『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亦 是符合自我分化的理論基礎。

貳、大學生具有中度程度自我分化

「受他人影響」與「情緒為主」兩個分量表經過反向計分後,大 學生在整體自我分化的的題平均數為 3.75 分,具有中等程度的分化 水準,而分量表題平均數由高到低依序為「情緒為主」、「我位置」、「理 智為主」、「受他人影響」,得分在 3.35~3.96 之間,其差距並不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顯示大學生有的時候較不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能自在表達自己的想 法、較能使用邏輯推理的能力、較不容易受他人影響,有的時候則會 出現相反的狀態,但大致上處於中等水準。

上述現象可能如 Arnett (2000)所言,大學生正處於青少年後期 與成年期的過渡時期,同時面對「角色統合與混淆」、「親密與孤獨」

兩項發展危機,前者在統合與自己有關的各個層面,形成協調一致的 個體,因此這一時期的個體雖然嘗試尋求獨立,卻仍需要父母的經濟 資助與生活上的安排,容易面臨依賴與自主的掙扎,產生自我統合的 危機;後者則是由友伴關係進一步發展為親密關係,不論是追求伴侶、

戀愛磨合或分手處理都容易產生情緒的起伏,可以說是一個獨特的階 段。因此在自我分化的表現上會有有時能有較高的分化,但有時又好 像有較低的分化狀態,即他們可能亦正面臨一自我分化正在統整的過 程中。

相較於其他自我分化的相關研究,劉紀谷(2007)採用自我分化 量表修訂版(DSI-R)測量自我分化整體題平均數為 2.96,最高分為 5 分;修慧蘭(2009)以同一批大學生受試者分別採用自我分化量表修 訂版(DSI-R)與 Chabot 情緒分化量表(CED)測量之自我分化整體平 均數為 3.60 與 3.55,最高分為 6 分,但因為上述結果使用的量表並 不相同,而且屬於描述性統計之分析,不適宜做過多的推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大學生具有較低之壓力感受

本研究所指的壓力感受是測量個體經歷日常瑣事的事件與受到 日常瑣事影響的程度,結果發現,大學生在壓力感受的題平均數為 2.13(每題填答選項從 1 至 6 分間的中間分數為 3.5 分),標準差為 0.96,此外,經歷壓力事件的平均次數為 33.39 且眾數為 47 件(共 47 題)。與江穎盈(2009)採用相同量表發現,大學生在壓力感受的 題平均數為 1.6(每題填答選項從 0 至 5 分間的中間分數為 2.5 分),

經歷壓力事件的平均次數為 33.43 件且眾數為 46 件(共 46 題),兩 者的結果相近。此外,本研究所指的壓力感受是測量個體經歷日常瑣 事的事件與受到日常瑣事影響的程度,從眾數 47 可得知,大部分的 大學生都經歷了量表中的壓力事件,符合測量日常瑣事的概念。此外,

可能因為測量的是日常瑣事,因此大學生的壓力感受並未超過題中間 值。

研究者施測時考量大學期中考試時間除了表定時間之外,通常會 延長一個禮拜,同時避免受試者因考試而有較低的填答動機,因此本 研究所有樣本的施測時間都在各校期中考後兩個禮拜施測,且問卷之 指導語明確指出是近一個月內受到影響的程度,表示本量表可能呈現 出大學生在期中考前準備、當週考試、及考後的生活經驗,這也正呈 現出大學生活的主要型態,在有考試壓力、及沒考試壓力時,大學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日常生活所面臨壓力事件是不少的。但從壓力感受來看,此群受試者 所得到的題平均分數為 2.13 分,與每題填答選項從 1 至 6 分間的中 間分數 3.5 分相較,顯示大學生即使在面對考試,仍擁有較低的壓力 感受。與其他不同的生活壓力量表相比,賴建志(2005)發現,大學 生在生活壓力事件量表的題平均得分為 2.87(題中間值為 3 分);林 淑惠與黃韞臻(2009)以中部大學生為受試對象發現生活壓力量表的 題平均得分為 2.223(題中間值為 2.5 分)似乎也有相近結果。

肆、大學生具有較佳之身心健康

我國大學生之身心健康總量表題平均數為 2.36 分(題平均值為 3.5 分),而各分量表題平均數得分介在 1.68 分~2.86 分之間,其中 以「嚴重憂鬱」分量表的 1.68 分最低,細看其中的題目包含自殺意 念、無望感等屬於身心危機的篩選標準,因此依照常態分配的分佈,

大部分受試者在此一分量表的題平均分數會較低,修慧蘭、林筱婷

(2010)發現政治大學大一新生在身心危機量表的得分也都偏低,有 著類似的結果。與其他研究相比,陳靜怡(2005)發現大學生在一般 健康量表的題平均數為 2.45(題中間值為 3 分),似乎與本研究的結 果相距不遠,顯示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狀況尚屬良好。

伍、大學生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具有顯著負相關

「受他人影響」與「情緒為主」兩個分量表經過反向計分後,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係數矩陣可以發現,不論是自我分化的總分或是分量表的分數皆 與身心健康的總分或是分量表的分數呈顯著負相關,代表個人的自我 分化程度越高,其身心健康的狀況就越好。

此結果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一致,均發現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 具有關連性(石芳萌,2007;高明薇,1996;歐陽儀,2009;

Bartle-Haring et al., 2002; Beebe & Frisch, 2009; Gavazzi et al., 1993; Gavazzi et al., 1994; Karasick, 2004; Lohman et al., 2007; Murdock & Gore, 2004; Skowron et al., 2004)。

而從分量表來看,因「受他人影響」與「情緒為主」為反向計分 題,本研究發現當大學生越能採取「我位置」、越不受到「情緒主導」、

越不容易「受他人影響」且越能以「理智」與他人互動,則在身心健 康的狀況中越沒有「生理狀況」、「焦慮感受」、「社會功能障礙」、「嚴 重憂鬱」等情形。從分量表可以發現,「情緒為主」、「受他人影響」

這兩個與情緒較接近的概念與「生理狀況」、「焦慮」、「社會功能障礙」、

「嚴重憂鬱」、「身心健康總分」之相關較高,介在-.361~-.534;「我 位置」與「理智為主」這兩個與理智較接近的概念與「生理狀況」、「焦 慮」、「社會功能障礙」、「嚴重憂鬱」、「身心健康總分」之相關較高,

介在-.152~-.298。

Kerr與Bowen (1988)認為低自我分化者容易感受到威脅與較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長期焦慮(chronic anxiety),個體內在的情緒張力也越大,為 了維持情緒的平衡,個體需耗費更多的能量處理這些議題,當壓力事 件發生造成原有的平衡被打亂,便容易產生精神症狀。後續的研究也 發現,自我分化能顯著預測自我控制的程度,也能預測Salovey與 Mayer (1990)提出情緒智力定義中情緒調節(Jacques & Kline, 2006;

Skowron & Dendy, 2004),同時情緒調節與憂鬱症狀、問題行為與身 心健康達顯著相關(Gross, 1998; Silk, Steinberg, & Morris, 2003)。

依據以上文獻,可能解釋了何以「情緒主導」與「受他人影響」兩個

依據以上文獻,可能解釋了何以「情緒主導」與「受他人影響」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