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修慧蘭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大學生自我分化、壓力感受 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馬承逸 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 v.

(2)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政 治 大. 第一節 自我分化的理論基礎 ........................... 11. 立. 第二節 壓力的理論基礎 ............................... 24. ‧ 國. 學. 第三節 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 ................. 37 研究方法 ....................................... 40. ‧. 第三章. Nat. io. sit. y.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0. er.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1. al. n. v i n Ch 研究工具 ..................................... engchi U. 第三節. 43.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59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2. 第一節 大學生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之現況分析 . 62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情形 ........... 65 第三節 壓力感受在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調節作用分析 ... 69 i   .

(3)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 80.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 8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95 參考文獻 .............................................. 100 壹、中文部分 .......................................... 100 貳、西文部分 .......................................... 10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 i n U. v.

(4) 圖目錄 圖 2-1 Friedman (1991)提出四象限模式 ............. 38 圖 3-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 40 圖 4-1 壓力感受與自我分化的交互作用圖 ............. 7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 i n U. v.

(5) 表目錄 表 2-1 國內外自我分化測量工具表 .................. 15 表 2-2 國外大學生主觀壓力感受測量工具 ............ 29 表 2-3 國內大學生主觀壓力感受測量工具 ............ 31 表 3-1 樣本人數分佈 .............................. 41 表 3-2 受試之基本人口背景變項分佈 ................ 42. 政 治 大. 表 3-3「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的項目分析表 ......... 45. 立. 表 3-4「大學生自我分化預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 48. ‧ 國. 學. 表 3-5「大學生自我分化預試量表」刪題結果 ......... 51. ‧. 表 3-6「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 53. Nat. io. sit. y. 表 3-7「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信度分析結果 ......... 54. er. 表 4-1 大學生自我分化之描述統計 ................... 63. al. n. v i n Ch 表 4-2 大學生壓力事件、壓力感受之描述統計 ......... engchi U. 63. 表 4-3 大學生身心健康之描述統計 ................... 64 表 4-4 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因素間之相關係數矩陣 ..... 65 表 4-5 大學生自我分化各量表與身心健康各量表之相關 . 67 表 4-6 大學生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之階層迴歸分 析摘要 ....................................... 70 表 4-7 全部樣本與刪除壓力較低之 50%樣本在各變項的得 iv   .

(6) 分狀況 ....................................... 72 表 4-8 大學生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之階層迴歸分 析摘要表(壓力感受較高之 50%樣本數) ......... 73 表 4-9 迴歸係數與標準誤的平方 .................... 76 表 4-10 條件值 ................................... 76 表 4-11 迴歸係數共變量 ........................... 76. 政 治 大. 表 4-12 自由度 ................................... 76. 立. 表 4-13 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直線迴歸分析 ......... 78. ‧ 國. 學. 表 5-1 不同樣本之壓力感受樣本特性、描述統計與調節效果. ‧. ............................................. 90.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 i n U. v.

(7)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依照 Erikson 的心理社會論,大學生正處於青少年後期與成年期 的過渡時期,同時面對「角色統合與混淆」 、 「親密與孤獨」兩項發展 危機,前者在統合與自己有關的各個層面,形成協調一致的個體,因. 政 治 大. 此這一時期的個體雖然嘗試尋求獨立,卻仍需要父母的經濟資助與生. 立. 活上的安排,容易面臨依賴與自主的掙扎,產生自我統合的危機;後. ‧ 國. 學. 者則是由友伴關係進一步發展為親密關係,不論是追求伴侶、戀愛磨. ‧. 合或分手處理都容易產生情緒的起伏,可以說是一個獨特的階段. y. Nat. er. io. sit. (Arnett, 2000)。而就外在環境來說,大學生活有別於高中時期,課 業的困難度與人際關係的維持,都較過去困難(Hiester, Nordstrom, a. n. iv l C n hengchi U & Swenson, 2009)。此外,大一、大二面對轉系、重考、大三、大四 決定就業與升學,生涯選擇一直是大學生不斷面對的議題,在這樣的 過程中常會經歷混淆與情緒衝突。由以上可知,在個人發展危機與外 在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大學生容易經歷精神疾病的症狀,但這個時期 卻又是個體生命週期中,建立個人價值觀與他人社交關係的關鍵時刻, (Erickson, 1968; Marcia, 1980),因此探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 就顯的相當重要。 1   .

(8) 在多世代家族治療理論中,自我分化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過去研 究發現自我分化對於問題行為(張貝萍,2000; Gavazzi, 1993; Gavazzi, Goettler, Solomon, & McKenry, 1994)、主觀幸福感(蔡 惠君,2006; Manzi, Vignoles, Regalia, & Scabini, 2006; Naser et al., 2009) 、問題解決(Murdock & Gore, 2004; Skowron, 2004)、 人際關係(胡雅婷,2005; Skowron, Stanley, & Shapiro, 2009)、. 政 治 大. 婚姻關係(郭美岑,1997; Freeman & Almond, 2009; O. Peleg, 2008;. 立. Skowron, 2000)有顯著的預測力。而從整體層面的身心健康來看,自. ‧ 國. 學. 我分化越高個人也擁有較好的身心健康(石芳萌,2007;高明薇,1996;. ‧. 歐陽儀,2009;Bartle-Haring, Rosen, & Stith, 2002; Beebe &. Nat. io. sit. y. Frisch, 2009; Gavazzi, Anderson, & Sabatelli, 1993; Gavazzi et. n. al. Murdock & Gore, 2004;. er. al., 1994; Karasick, 2004; Lohman, Kaura, & Newman, 2007;. v i n C Skowron, & Azen, h e n gWester, chi U. 2004),但目前. 國內有關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關係的研究並不多,經查詢相關文獻, 研究對象也都以國、高中生為主(石芳萌,2007;高明薇,1996;歐 陽儀,2009) ,並未針對大學生進行研究。有別於國、高中生,大學 生具有較多的自主性與獨立生活的機會,有較高的可能性自家庭情緒 團中分化,因此相關的研究結果,對於大學生的瞭解與輔導應能提供 實徵上的證據與幫助。 2   .

(9) 雖然理論與研究結果都發現自我分化對健康的影響,但不論是國 內或是國外的研究,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相關,相關係數有的是.3 左右(石芳萌,2007;高明薇,1996;Bartle-Haring et al., 2002), 有的則達到.5 上下(Murdock & Gore, 2004; Skowron et al., 2004), 甚至歐陽儀(2009)採用潛在變項模式發現兩者的因素負荷量(factor loading)為.66,可見兩者之間雖然有正相關存在,但關連程度確有. 政 治 大. 不一致的現象。Bowen (1978)特別指出,低自我分化的個體並不代表. 立. 一定會有精神疾病的症狀,只是具有症狀的易脆性,因為個人處在低. ‧ 國. 學. 壓力情境時,受到長期焦慮的影響較小,理智系統仍然可以邏輯推理,. ‧. 因此能正常運作;但處在高壓力情境時,個人為了解決長期焦慮,情. Nat. io. sit. y. 緒系統則會取代理智,使用較多的本能行為與外界互動,造成個體缺. er. 少彈性與適應性,並且不容易從症狀中康復;同樣的,自我分化越高,. al. n. v i n Ch 只代表著個人越能處理壓力事件,但在足夠的壓力強度下,仍然會引 engchi U. 發生理或情緒症狀,只是自我分化越高,引發疾病症狀的壓力強度就 要越高(Kerr & Bowen, 1988)。換句話說,當個體處於低壓力狀況下, 其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較不顯著,但在高壓力情境中,則會有 較明顯的關係,因此,本研究認為,自我分化的高低與身心健康並沒 有絕對的關係,似乎壓力此一變項需要納入考量。但國內的相關研究 在探討兩者的關係時,卻忽略了壓力扮演的角色;而目前在查詢國外 3   .

(10) 文獻中,也未發現探討壓力在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中,是否扮 演調節變項的相關研究。 Bowen(1978)將自我分化此概念從兩種觀點來定義,首先是個人 觀:個體能區分情緒與理智的程度;第二種為系統觀:個人平衡個體 化力量與一體化力量的程度(Kerr & Bowen, 1988)。雖然這兩種向度 所代表的都是自我分化的高低,但前者指的是個人在壓力情境中,會. 政 治 大. 採用情緒或是理智處理事情;後者指的是在人際關係或是親密關係中,. 立. 個體尋求的是獨立自主或是過度親密的互動狀況,雖然都是測量自我. ‧ 國. 學. 分化,但兩種觀點之間的確有其差異(Klever, 2009)。綜觀國內的研. ‧. 究,從早期以系統觀的自我分化作為主題(王大維,1997;吳佳霓,. Nat. io. sit. y. 2002;栗珍鳳,1998;高明薇,1996;張貝萍,2000;郭美岑,1997;. er. 黃慧雯,2002;賈紅鶯,1991;劉姿君,1993;劉美娜,2004) ,一. al. n. v i n Ch 直到近期有兼顧個人觀與系統觀的自我分化主題(劉紀谷,2007;歐 engchi U 陽儀,2009) ,但目前研究者找到的文獻中,個人觀自我分化的研究 卻只有徐君楓(2004)與修慧蘭(2009)此兩篇,可見該觀點值得深 入探討,尤其前者的研究發現 BERI 量表缺乏正向分化的指標,無法 涵蓋自我分化的多樣性論述(徐君楓,2004) ;而後者所翻譯的 CED 量表,因為題目僅有 14 題導致信度只達到.75,仍有繼續修訂之空間, 因此本研究希望能編制更具良好信、效度之個人觀自我分化量表。 4   .

(11) 本研究認為,我國社會文化價值體系長久以來受到集體主義的影 響,注重人境融合、以和為貴,是有別於西方強調個人控制環境、表 現自我,因此在家庭的互動中,重視的是家庭的和諧,常要求成員壓 抑個人情緒與意見的表達(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沂,2006)。而陸洛 (2003)提出「折衷自我」的概念,認為台灣社會中除了重視個人的自 主性之外,也同時兼顧家庭中的情感連結。這與自我分化強調個人應. 政 治 大. 該要獨立自主、展現我位置(I-Position)的想法並不一致。Manzi. 立. (2006)針對英國與義大利大學生的跨文化比較發現,因為義大利文化. ‧ 國. 學. 中,糾結(Enmeshment)的互動關係被認為是適應行為,因此無法顯著. ‧. 預測幸福感、焦慮、憂鬱症狀;但對於英國學生來說卻是呈現相反的. Nat. io. sit. y. 結果。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使用系統觀點自我分化來探討與身. er. 心健康的關係,可能會產生偏差,因此,本研究認為,在不同的文化. al. n. v i n Ch 脈絡中,使用系統觀點自我分化來探討與身心健康的關係,可能會因 engchi U. 社會文化對關係中之要求彼此一體化的程度不同而產生偏差,所以本 研究認為探討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的關係時,採用個人觀 點的自我分化,主要測量個人理智化或情緒化程度,似乎優於測量個 人在關係中一體化或個體化的程度的系統觀點。在此目的下,本研究 將編制個人觀點自我分化量表,探討大學生在各分量表中分數之分佈 情形。 5   .

(12) 本研究除了希望探討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三者的關係, 還欲確認個體知覺壓力的程度是否在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中 扮演調節變項的角色,而且因為在低壓力狀況下,自我分化與身心健 康的關連程度會下降,造成壓力感受在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兩者間可 能不具有調節作用,所以必須選擇壓力感受較高之族群進行分析。簡 言之,本研究除去以全體樣本為分析對象外,另外會挑選出高壓力狀. 政 治 大. 況下的大學生樣本,已探討其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三者的. 立. 關係。.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 i n U. v.

(13) 貳、研究目的 一、瞭解大學生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之狀態。 二、瞭解大學生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 三、探討壓力感受在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關係中的角色。.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7   . i n U. v.

(1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提出以下問題: 一、大學生在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的分佈狀況為何? 二、大學生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是否有關? 三、大學生壓力感受是否為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調節變項?. 貳、研究假設. 立. 政 治 大. 一、大學生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有顯著相關。. 學. ‧ 國. 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後,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 (一)大學生在「我位置」之得分與「生理狀況」 、 「焦慮與失眠」 、 「社. Nat. io. sit. y. 會功能障礙」 、「嚴重憂鬱」 、「身心健康」之得分有顯著負相關。. er. (二)大學生在「情緒主導」之得分與「生理狀況」 、 「焦慮與失眠」、. al. n. v i n C h 、「身心健康」之得分有顯著負相關。 「社會功能障礙」 、 「嚴重憂鬱」 engchi U (三)大學生在「受他人影響」之得分與「生理狀況」 、 「焦慮與失眠」、 「社會功能障礙」 、 「嚴重憂鬱」 、 「身心健康」之得分有顯著負相關。 (四)大學生在「理智為主」之得分與「生理狀況」 、 「焦慮與失眠」、 「社會功能障礙」 、 「嚴重憂鬱」 、 「身心健康」之得分有顯著負相關。 二、大學生壓力感受可調節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 8   .

(1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自我分化 本研究採用 Bowen (1978)個人觀點自我分化理論為編制基礎,當 個體越能使用理智系統與外界互動,代表著自我分化的程度越高,相 反的,當個體越使用情緒系統與外界互動,則個體的自我分化就愈低。 本研究參考修慧蘭(2009)修訂自 Chabot (1993)的 Chabot 情緒分. 政 治 大. 化量表,以及劉紀谷(2007)翻譯自 Skowron 與 Schmitt(2003)自我. 立. 分化量表修訂版(DSI-R).等量表,自編『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 ,分. ‧ 國. 學. 為「我位置」 、 「受他人影響」 、 「情緒為主」與「理智為主」四個因素,. ‧. 其中「受他人影響」 、 「情緒為主」之因素皆為反向題,經過反向計分. Nat. io. sit. y. 後,受試者的總分越高,表示自我分化的程度越高。有別於系統觀自. er. 我分化測量的是個體與系統關係的一體化或個體化程度,本研究之大. al. n. v i n Ch 學生自我分化量表聚焦於個體在情境中的想法與感受,屬於個人觀自 engchi U 我分化的測量。. 貳、壓力感受 壓力感受意指面對生活事件時,個體主觀判斷知覺到的壓力程度, 即使是面對同一事件,每個人的感受也可能不同。本研究採用江穎盈 (2009)修訂的日常瑣事量表(Hassles Scale) ,受試者需回答事件 的發生與否以及嚴重程度,分數越高代表日常生活壓力感受程度越 9   .

(16) 大。. 參、身心健康 本研究的身心健康指的是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的狀況,採用張玨 (1987)翻譯、修訂的一般健康量表(General Health Scale, GHS), 共有四個向度,分別為「生理狀況」 、 「焦慮與失眠」 、 「社會功能障礙」、 「嚴重憂鬱」 ,得分越低代表身心越健康。.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 i n U. v.

(17)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 自我分化的理論基礎. 過去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精神疾病是在單一世代下親子互動的產 物,而 Bowen(1978)質疑這樣無法解釋為何在短時間之內情緒疾病會 變的如此嚴重,因此藉由觀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與母親的共生狀態 (symbiosis),提出了家庭為一個成團情緒體(Conglomerate. 政 治 大 Emotional Oneness) 之概念,認為至少經過三個或是三個以上的世 立. ‧ 國. 學. 代傳遞(three-generation)精神分裂症才會形成。Bowen 為了有別於. ‧. 精神分析的用語,並且認為心理治療是一門科學,借用生物中細胞分. sit. y. Nat. 化的概念,以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說明個體能區分. er. io. 情緒與理智的程度,做為其家庭系統理論的基礎,並提出了其他連鎖. n. a. v. l C 的七個概念,建構出家族系統理論(Kerr & Bowen, n i 1988)。 壹、自我分化的定義. hengchi U. 在多世代家族治療理論中,自我分化區具有兩種意義:第一種從 個人觀點定義其為情緒與理智的區分程度;第二種則是從家庭系統的 觀點定義其為個體化與一體化的程度,兩者之間各自具有獨特性 (Klever, 2009),以下就其定義分述如下:. 11   .

(18) 一、個人內在觀點:情感、理智分化 Bowen(1978)認為情緒系統在演化過程中,是較早出現的,屬於 較低層次的本能;而理智系統是屬於人類所獨有,代表著邏輯推理的 客觀能力,因此個體在壓力情境中,越能使用理智系統與外界互動, 代表著個人的自我分化越高,相反的,情感與理智糾結(fusion)的 程度越高,則個體的功能運作會越差。. 政 治 大. 自我分化高的個體在面對壓力時,因為自身的長期焦慮(chronic. 立. stress)程度並不高,較能覺察、調節自己的情緒,促使理智系統能. ‧ 國. 學. 順利運作,所以能理性採用問題解決的因應方式,而不是流於「感覺. ‧. 正確(feel right)」的情緒化反應,因此可以彈性的處理壓力事件並. Nat. io. sit. y. 擁有良好的適應性;而低自我分化的個體身處壓力情境時,常常無法. er. 保持冷靜而以情緒系統來因應外在環境,因此無法維持自己的信念與. al. n. v i n Ch 想法,常採用情緒化的反應或是情緒截斷的態度處理事情,對於問題 engchi U 的解決並沒有幫助,反而因為缺乏多元的思考觀點而惡化個人的身心 健康(Bowen, 1978; Kerr & Bowen, 1988)。值得注意的是,高自我 分化的個人並不是情緒疏離或是壓抑情緒表達,而是以自己的信念與 意見行事,仍然保有情緒的覺察,並非是一個冷血動物(Bowen, 1978)。. 12   .

(19) 二、人際系統觀點:關係的混淆程度 Kerr 與 Bowen (1988)認為個人的內在有兩種力量不斷的消長達 成一個平衡,分別是個別化驅力(individuality. force)目的在成為. 獨立且與眾不同的個體;一體化驅力(togetherness force)目的在與 他人產生連結,因此在人際系統觀點中,當個人將大部分的精力投注 於一體化的力量時,屬於低自我分化,當個體將大部分精力投注於個. 政 治 大. 體化的力量時,是高自我分化的特徵。越傾向一體化的個體,抱持著. 立. 是 we-ness 的概念、追求的是親密感,不僅家庭的信念、情感融合在. ‧ 國. 學. 一起,更認為要替他人的快樂、幸福負責,甚至會為了維持家庭和諧. io. sit. y. Nat. 人。. ‧. 而改變自己的立場,因此在認知、情感與行為三方面盡量去迎合他. er. 就是因為耗費了太多精力追求他人的愛與認同,所以無法充分發. al. n. v i n Ch 展自我,形成一個虛假我(pseudo-self) U e n g c h i,缺乏自身的覺察與堅定的. 信念,因此會經歷較多的焦慮,進而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追求親密關 係,藉此獲得自我的價值,在這樣的狀況下,當雙方的關係產生變化, 個體就容易知覺到威脅感,最終個體可能採用情緒截斷的方式,脫離 原生家庭的互動,轉投入工作之中。相反的,越傾向個體化代表追求 的是個人的獨立,因為擁有一個堅定的真實我(solid self),將大 部分的精力投注於個人的運作中,依照自我的價值觀行事,因此不易 13   .

(20) 受到外界的影響,與他人互動時能站在客觀、理性的立場,即使雙方 的關係產生變化,也較不會感受到威脅,這並非代表切斷個人與家庭 的情感連結,而是保持與他人維持親密,但又不失去自我的彈性 (Bowen, 1978; Kerr & Bowen, 1988)。 三、小結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低自我分化的個體代表的是一個虛假的. 政 治 大. 自我,而有較多的長期焦慮,造成情緒系統取代理智系統,採用本能. 立. 來處理壓力情境,同時為了解決焦慮的困境,藉由與重要他人的親密. ‧ 國. 學. 感獲得自我的價值,但也因為將大部分的精力投注於維持關係中,透. ‧. 過放棄自我的獨立性來維持家庭的和諧,因而無力發展真實的自我,. Nat. io. sit. y. 一旦與他人的關係有所變動,就被迫迎合重要他人的意見以尋求恆定. er. 性,造成個人糾結於家庭中。意即系統觀自我分化是個人藉由獲得家. al. n. v i n Ch 庭的親密感來降低焦慮的程度,測量的是與重要他人的互動關係。而 engchi U. 個人觀自我分化則是聚焦於個體在情境中的想法與感受,主要探討的 是個人在面對一般生活事件時,採用情緒或是理智的因應方式。此外, Manzi (2006)發現系統觀點之自我分化在不同文化脈絡的研究中,用 來預測幸福感、焦慮或是焦慮的症狀時,其結果並不相同,因此本研 究認為若以大學生個人觀自我分化進行研究,能避免東西方文化不同 產生的差異。 14   .

(21) 貳、自我分化的測量 Bowen(1978)雖然提出自我分化的量尺,但只是用來說明其理論 概念,無法用於臨床上實際的測量,因此許多學者依據自我分化的理 論基礎發展各自的測量工具。 一、國內外自我分化測量工具 本研究將國內、外相關測量工具整理如表 2-1。 表 2-1 國內外自我分化測量工具表 國內外自我分化測量工具表. 1.賈紅鶯(1991)參 考 PAFS 與 Stutman(1984)的原 生家庭分化量表分 別編制適用於已婚 育有子女的成人與 國小高年級學生。 2.郭美岑(1997)直 接翻譯 PAFS,適用於 已婚成人,分量表信 度為.66~.96。. y. sit. er. n. Anderson 與 Sabatelli (1992). 1.已婚、育有子女的成人為 對象,測量其家庭關係。 2.分量表: 「配偶親密」 、 「配 偶個別化/混淆」、「核心家 庭三角關係」、「代間親 密」 、 「代間三角」 、 「代間脅 迫」、「個人主權」,共 132 題。 3.分量表信度為.82-.95; 總信度為.90。. ‧. io. al. 國內參考或翻譯. 學. 家庭系統中 個人主權量 表(A 版) (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 Question, PAFS-Q). Nat. Bray、 Williamson 與 Harvey (1984). 立. 測驗名稱. ‧ 國. 編制者. 政 治 大 測驗內涵. Ch. engchi. i n U. v. 1.試題以兩個人為一個單 家庭系統分 位,分別以雙人組合的互 化量表 動,做為自我分化的程度。 (Differenti 2.每個題組分別詢問父 ation in the 親、母親、子女共六組雙人 Family 組合的分化情形。並且可以 System, 重新計算出四個次系統的 DIFS) 分化程度。共 66 題。 3.分量表信度為.84~.94。. 1.王大維(1997)直 接翻譯自 DIFS,適用 對象為大學生,分量 表信度為.81~.90。. (續下頁). 15   .

(22) Bray、 Williamson 與 Harvey (1987). 測驗名稱. 家庭系統中 個人主權問 卷(C 版) (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 Question, PAFS-QVC). 立. 測驗內涵. 國內參考或翻譯. 1.以未婚、沒有小孩的青少 年為對象,測量受試者知覺 到兩代間家庭系統互動的 模式。 2.包含七個分量表:代間親 密、代間個別化、同儕親 密、同儕個別化、代間三角 關係、代間脅迫,共 84 題。 3.分量表信度為.73~.92, 總量表信度為.83。. 1.劉姿君(1993)改 編自 PAFS-QVC,適用 於大學生,分量表信 度為.86~.92,總量 表信度為.92。 2.高明薇(1996)改 編自 PAFS-QVC,適用 於高中職學生,分量 表信度為.81~.91。 3.栗珍鳳(1998)參 考 PAFS、心理分化量 表(Hoffman & Weiss, 1987)、人我 分化量表(Olver, Aries, & Batgos, 1989)、青少年心理 分離量表(呂麗雪, 1997)自行編制,適 用對象為大學生,分 量表信為.88~.96。. 政 治 大. n. Chabot (1993). Chabot 情緒 分化量表 (Chabot Emotional Differentia tion Scale, CED). 1.藉由情緒成熟的程度來 測量受試者的自我分化。 2.為單一向度的測驗,共 24 題。 3.總信度為.80. er. io. al. y. ‧. ‧ 國. 學. Nat. 自我分化程 度量表 (Level of Haber(1993) Differentia tion of Self Scale, LDSS). sit. 編制者. Ch. engchi. i n U. v. 1.藉由個體區分情緒與理 智的程度來測量自我分化 的概念。 2.試題的設計包含四種情 境:「無壓力」、「長期壓 力」 、 「滿意的關係」 、 「困難 的關係」,共 17 題。 3.總信度為.80. 無. 1.修慧蘭(2009)翻 譯並修訂 CED,以大 學生為對象,總量表 信度為.75。. (續下頁). 16   .

(23) Bartle 與 Sabatelli (1995). 測驗名稱. ‧ 國. 學. ‧. 1.兼顧自我分化中,個人與 自我分化量 關係的兩種觀點,所設計的 表 測驗,分數越高代表自我分 (Differenti 化的程度越好。 ation of 2.分量表: 「情緒反應」 、 「情 無 Self 緒截斷」、「與父母混淆」、 Inventory, 「我位置」,共 44 題。 DSI) 3.分量表信度為.80-.83; 總信度為.88。. y. sit. io. n. al. Ch. engchi. i n U. v. 1.劉紀谷(2007) 翻譯自 DSI-R,以 自我分化量 1.為解決分量表:「與父母混 大學生為適用對 表修訂版 淆」效度的問題,因此重新修 象分量表信度 (Differenti 訂。 為.81~.92。 ation of 2.分量表:「情緒反應」、「情 2.歐陽儀(2009) Self 緒截斷」 、 「與父母混淆」 、 「我 翻譯自 DSI-R,分 Inventory-R 位置」,共 46 題。 別以父親、母親、 evised, 3.分量表信度為.81-.89;總 國中生為適用對 DSI-R) 信度為.92。 象,總信度分別 為.90、.89、.86。. 17   . 1.徐君楓(2004)直 接翻譯 BERI,適用對 象為大學生,分量表 信度皆在.87 以上。. 政 治 大. Nat. Skowron 與 Schmitt (2003). 國內參考或翻譯. 1.藉由青少年處於負向互 動環境時,採取各種反應的 程度,來測量受試者的自我 分化。 行為情緒自 2.每個測驗題組包含四個 主量表 子題,題幹為負向情境的描 (Behavioral 述,四個子題分別為「離 and 開」、「裝作沒聽見」、「反 Emotional 駁」、「憤怒失控」四種反 Reactivity 應,Bartle 等人(2002)再 Index, 將前兩種反應歸類為被動 BERI) 行為,後兩者歸類為主動行 為。 3.BERI 父親版與母親版總 信度皆為.93。. 立. Skowron 與 Friedlander (1998). 測驗內涵. er. 編制者.

(24) 從上述的測驗內涵可以發現,國外自我分化的測量可以分為三種 取向,首先為系統觀點的自我分化,測量受試者在家庭系統的互動狀 況,例如:家庭系統中個人主權量表(PAFS-Q)、自我分化程度量表 (DIFS);第二是個人觀點的自我分化,測量受試者情緒與理智分化的 程度,例如:行為情緒自主量表(BERI)、Chabot 情緒分化量表(CED) 、 自我分化程度量表(LDSS);最後為兼顧系統與個人觀點的自我分化,. 政 治 大. 例如:自我分化量表(DSI)。. 立. 而從表 2-1 中也可得知,國內使用的自我分化量表主要翻譯或修. ‧ 國. 學. 訂自國外,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參考 Bray、Williamson 與 Harvey(1984). ‧. 編制的家庭系統中個人主權問卷 (PAFS),以系統觀的自我分化來編. Nat. io. sit. y. 制題目,強調的是個體與家庭、同儕的互動關係,近期的研究則是採. er. 用 Skowron 與 Schmitt (2003)編制的自我分化量表修訂版(DSI-R),. al. n. v i n Ch 兼顧系統觀與個人功能觀的自我分化;但只有徐君楓(2004)與修慧 engchi U 蘭(2009)此兩篇使用個人觀點自我分化的測量工具,可見該取向的 研究成果在國內的確較為不足。 二、總結. 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Manzi 等人(2006)認為使用系統觀自我 分化量表的題目來測量自我分化的高低可能會受到文化影響,進而在 探究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時產生誤差,此外,本研究想要探討 18   .

(25) 大學生各層面的主觀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不限定於家庭之中的互動 或壓力,因此不考慮採用以系統觀點編制的測驗,例如:家庭系統中 個人主權量表(PAFS-Q)、自我分化程度量表(DIFS)、自我分化量表修 訂版(DSI-R) 。而以個人觀點所編的測驗又有各自的缺失,例如: Haber(1984)編制自我分化程度量表(LDSS)共 36 題,包含「情緒成熟」 與「情緒依賴」兩個分量表,前者從個人的觀點來測量自我分化;後. 政 治 大. 者則從系統的觀點來測量,但在後續的研究中發現,該測驗事實上只. 立. 有測得情緒成熟的因素,因此將情緒依賴的分量表刪除,剩下 24 題. ‧ 國. 學. (Haber, 1993),但在這 24 題中,有些題目原本用來測量「情緒依賴」. ‧. 卻仍然被保留下來,因此其建構向度令人質疑(Licht & Chabot,. Nat. io. sit. y. 2006)。此外 Bartle & Sabatelli (1995)編制行為情緒自主量表(BERI). er. 的測量內容偏向自我分化不良的反應行為,但卻忽略了自我分化良好. al. n. v i n C hBowen(1978)所提出的自我分化概念(徐 的測量向度,無法完全符合 engchi U 君楓,2004) ,再者,該測驗雖然是設計用來測量自我分化個人觀點 中的情緒反應,但題目卻是要受試者回答與父母的互動,可能比較偏 向系統觀點的測量(Licht & Chabot, 2006)。最後,Chabot 情緒分 化量表(CED)的題目,主要是藉由特定情境中,個人能區分情緒與理 智的程度來測量自我分化,已被證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與跨文化的 適用性,也的確能測得個人內在觀點的自我分化(Licht & Chabot, 19   .

(26) 2006),但翻譯自國內後,信度卻僅達.75,仍有改善的空間(修慧蘭, 2009)。 因此本研究參考 Skowron 與 Schmitt (2003)之自我分化量表修訂 版與 Chabot(1993)之 Chabot 情緒分化量表中屬於個人觀點的題目, 希望將測量的重心著重於個題在情境中的想法與感受,有別於系統觀 點測量的是個體與他人的互動狀況,編制一份個人觀點之自我分化量. 政 治 大. 表。. 立 參、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 ‧ 國. 學. 多世代家族治療的理論,始於 Bowen 觀察精神分裂者患者與母親. ‧. 的互動,進而發展出自我分化的概念,爾後以家庭為基本治療單位包. Nat. io. sit. y. 含父親、母親、孩子,而導出三角關係的理論(Nichols, 2008)。Bowen. er. (1978)認為低自我分化者具有較高程度的長期焦慮,常採用情緒疏離. al. n. v i n Ch 或是情緒反應處理壓力,因此具有較差的彈性與適應性,容易產生精 engchi U. 神症狀也難以從病徵中復原;此外,低自我分化者在人際關係中反映 出過度的糾結,常為了尋求他人的認同感放棄我立場,使用自我防衛、 反擊、退縮等因應方式,所以產生人際關係或是親密關係的衝突。以 下從個人狀態與系統互動觀點分述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研究結 果: 從個人狀態的實證結果來看,低自我分化具有較高的社會焦慮、 20   .

(27) 考試焦慮以及分離焦慮(劉紀谷,2007;Peleg-Popko, 2002; Peleg-Popko & Dar, 2001; O. R. A. Peleg, 2005),並且在面對壓 力事件時,缺乏問題解決的技能(Skowron, 2004; Skowron & Platt, 2005),而傾向採用消極傾向的因應行為與情緒焦點的因應(高明薇, 1996),甚至引發偏差行為(張貝萍,2000;Gavazzi, 1993; Gavazzi et al., 1994)。此外,自我分化的程度與 Salovey 及 Mayer (1990). 政 治 大. 的情緒智力中調節情緒、覺察情緒的兩項能力呈現正相關(Jacques &. 立. Kline, 2006),同樣的結果也發現,自我分化程度越高,自我控制的. ‧ 國. 學. 能力也越好,越能抑制不適當的行為反應,增加問題解決的策略,因. ‧. 此,當自我分化越高,感受到焦慮時比較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產生良. Nat. io. sit. y. 好的心理適應與社交運作所以有較低的機率發生工作倦怠(Beebe &. n. al. er. Frisch, 2009; Frey, Beesley, & Miller, 2006; Skowron & Dendy, 2004)。. Ch. engchi. i n U. v. 從個人與環境互動的觀點來看,Kerr 與 Bowen (1988)提出自我分 化越低形成「虛假我」的可能性越高,因此自尊、自我認定、生涯決 定的程度就越低,導致個體無法表達自己真正的的想法與感受,(陳 怡樺,2007;黃慧雯,2002;Johnson, Buboltz, & Seemann, 2003; Young-Ju & MacDermid, 1997)。自我分化越低者透過與家庭成員或 是親密伴侶糾結為一體,雖然暫時抒解焦慮感受,但當下一次壓力情 21   .

(28) 境破壞原本的恆定時,情緒波動的幅度會更大,反而產生更大傷害, 例如:研究結果認為發現自我分化與婚姻品質、婚姻滿意度呈現負相 關(郭美岑,1997;Peleg-Popko & Dar, 2001; O. Peleg, 2008), 尤其 Skowron(2000)發現,情緒截斷顯著預測婚姻的和諧程度與夫妻 雙方的婚姻滿意度,同時自我分化越高則能預測較佳的人際關係與心 理社會適應(Lohman et al., 2007),Wei、Vogel、Ku 與 Zakalik (2005). 政 治 大. 認為可能是因為個人依附的狀態藉由情緒反應與情緒截斷,影響負向. 立. 情緒與人際問題。. ‧ 國. 學. 從上述的整理不難發現,自我分化不論是在個人的心理狀態或是. ‧. 環境中的適應情形都有顯著的關係,大部分的研究也都支持自我分化. Nat. io. sit. y. 越高,個人的主觀幸福感(蔡惠君,2006;Karasick, 2004; Manzi et. er. al., 2006; Naser et al., 2009)與身心健康也越好(石芳萌,2007;. al. n. v i n Ch 高明薇,1996;歐陽儀,2009;Bartle-Haring e n g c h i U et al., 2002; Beebe & Frisch, 2009; Bray, Harvey, & Williamson, 1987; Gavazzi et al., 1993; Gavazzi et al., 1994; Karasick, 2004; Lohman et al., 2007; Murdock & Gore, 2004; Naser et al., 2009; Skowron et al., 2009; Skowron et al., 2004; Tuason & Friedlander, 2000)。同 時,Bowen(1978)認為自我分化越低的個體具有較高的焦慮程度與較 強烈的情緒化反應,也容易與重要他人產生情緒衝突,可能是造成個 22   .

(29) 體罹患精神疾病的原因。實證研究則發現自我分化與憂鬱、焦慮、身 體症狀、睡眠困擾、妄想傾向、強迫症狀有顯著相關(王嚮蕾,1994; 石芳萌,2007;高明薇,1996;Bartle-Haring et al., 2002)。 但在過去的實證研究中較少提及壓力此一變項的作用,因此本研 究更想要瞭解,究竟在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中,是否如 Bowen (1978)認為會受到壓力的影響?再者,上述文獻中,國內、外使用個. 政 治 大. 人觀點自我分化為研究工具的研究並不多,所以也想探討採用個人觀. 立. 點的自我分化,是否會有相同的結果?此外,不論是從自我分化的理. ‧ 國. 學. 論或是研究結果顯示自我分化與身心症、情感性、焦慮性疾患有顯著. ‧. 相關,而張玨(1987)翻譯一般健康量表的四個測量向度符合上述概. Nat. n. al. er. io. sit. y. 念,因此認為適合作為本研究中身心健康程度之測量工具。. Ch. engchi. 23   . i n U. v.

(30) 第二節. 壓力的理論基礎. 壹、壓力的定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了瞭解厭戰症(battle fatigue)與戰後創 傷症候群(PTSD)對士兵的影響為何,有關戰爭壓力的研究如雨後春筍 般冒出,1960 年代後,研究焦點轉移至一般生活中,不論是工作、. 政 治 大. 家庭、學業、感情,其實都是壓力的一種,因此每個人在一生中或多. 立. 或少都會碰到壓力事件,開啟了相關的研究(Lazarus & Folkman,. ‧ 國. 學. 1984)。Monat、Lazarus 與 Reevy (2007)將壓力的定義區分為生理取. ‧. 向、社會文化取向、心理取向,但在相關理論及文獻中以生理及心理. Nat. sit er. io. 一、生理取向. y. 為主,其概念分述如下:. al. n. v i n Ch 生理學家 Cannon 提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交感神經系統與腎上 engchi U. 腺會大量分泌,引起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瞳孔放大等生理反應,並 且依據當時的狀況產生戰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反應(引自 Lazarus, 2007)。Selye(1983)認為不論是面對冷熱、飢餓的生理事 件或是痛苦、創傷的心理事件,個人對壓力的生理反應都是一樣的, 主要是透過下視丘釋放腎皮釋素(corticotrophic hormone-releasing factor, CRF)間接引發腦下腺分泌腎皮促素 24   .

(31) (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ACTH),使個體擁有足夠能量因 應外界,因此提出以 X 軸為時間,Y 軸為忍受度(tolerance)所建 構的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ion syndrome, GAS)其歷程可 分為三個階段: (一)警戒期(alarm. reation). 此一階段,為有機體暴露於不適應的環境時最開始的反應,. 政 治 大. 身體會大量製造腎上腺皮質分泌激素,用來抵抗壓力源。. 立. (二)抗拒期(stage of resistance). ‧ 國. 學. 有機體逐漸適應壓力源,開始採取因應措施。. ‧. (三)衰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 Nat. io. sit. y. 當壓力事件無法解決,身體的資源耗盡,則會引發心理健康. n. al. er. 的症狀,甚至死亡。 二、心理取向. Ch. engchi. i n U. v. 心理取向可細分為著重外在壓力事件的刺激取向與強調個人認 知評估歷程的互動取向。 (一)刺激取向 受到工學類比(engineering analogy)研究建築物壓力(stress) 與負重(load)的影響,刺激取向的壓力理論認為人類與機器一樣,經 歷壓力事件後,個人或多或少會有所耗損,當超過個人所能負載的壓 25   .

(32) 力閾值時,則會出現失功能的現象(Doublet, 2000)。Lazarus 與 Cohen (1990)提出三種主要壓力事件:重大災難:大多數人都會被影響到, 例如:天然災害或是人為禍害;個人事件:少數人受到影響,例如: 離婚、生病;生活瑣事:生活中任何變動的小事,雖然不像其他兩種 事件有如此大的變動,但對於個人的適應與身心健康卻有重要的影響。 此外,Holmes 與 Rahe (1967)設計社會再適應問卷,調查 394 位不同. 政 治 大. 背景的美國人在面對各種正負向事件時,必須花費多少時間與努力適. 立. 應,其平均結果代表每一事件的生活改變值(life change unit, LCU) ,. ‧ 國. 學. 因此加總受試者在過去特定的時間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代表所遭遇的. ‧. 生活壓力大小,共整理出 43 種生活事件,區分為個人生活的習慣. Nat. io. sit. y. (life style of individual)與個人發生的事件(occurrences. n. al. er. involving the individual)。 (二)互動取向. Ch. engchi. i n U. v. 有別於刺激取向著重外在壓力事件對每個人的影響力,互動取向 重視的是刺激與反應的過程中,個體主觀認知的過程,才是決定壓力 的大小。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認為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之間 的互動關係,同時要考慮壓力事件與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因此提出 認知評估(cognitive appraisal)的概念,包含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與再評估 26   .

(33) (reappraisal) : 1.初級評估 初級評估指的是在遇到外在刺激時,個體會先評估該事件是屬於 無關(irrelevant) 、正向(benign-positive) 、或是壓力(stress) , 其中壓力還可區分為(1)威脅(threat) :傷害預期會發生、 (2)失 落(loss):傷害已經造成、(3)挑戰(challenge) :在克服壓力後 會獲得正向回報. 立. 2.次級評估. 政 治 大. ‧ 國. 學. 次級評估只有在判斷刺激屬於壓力事件時才會啟動,主要在評估. ‧. 當事人可以如何因應目前的狀態與預期成果的可能性。共有五種可能. Nat. n. al. 3.再評估. Ch. engchi. er. io. 無法因應尋求協助、無法因應怨天尤人。. sit. y. 的評估:仍有其他因應措施、無法因應形成無助、無法因應情緒激勵、. i n U. v. 再評估則是再次確認對壓力做出因應後的結果,是否需要修正或 是保持現狀,可區分為現實式的在評估(realistic reappraisal) 與防衛式的再評估(defensive reappraisal)前者指的是,在可以 改變的狀況下,盡量對事件做出反應;後者則是因為目前的壓力已經 無法改變,只好正向的看待壓力事件,減少個人的威脅感。. 27   .

(34) 三、小結 從以上觀點可知,生理取向著重在壓力事件對個人神經內分泌的 影響,認為生理或心理的刺激皆有一般性的生理反應;刺激取向強調 不同事件具有獨特的生活改變值;互動取向主張認知評估是決定外在 刺激是否成為主觀壓力的關鍵。Sapolsky (1998)認為討論個人生理 的壓力反應或是外在的刺激事件,的確成為嚴謹的科學研究,但這無. 政 治 大. 法解釋在同樣的壓力下,有的人產生了精神症狀,但也有人沒有,似. 立. 乎忽略了內在的心理因素可能惡化或是改善壓力源。由於本研究在探. ‧ 國. 學. 討自我分化、壓力與身心健康三者的關係,試圖瞭解個人心理狀態的. ‧. 運作,因此採用互動取向的主觀壓力知覺作為本研究有關壓力的理論. Nat. io. sit. y. 基礎,同時在測驗的選用上,盡量採用本土化量表,避免因為文化的. n. al. er. 不同,產生測量上的誤差。. 貳、壓力的測量. Ch. engchi. i n U. v. 一、國外的壓力量表 壓力的測量,主要分為客觀壓力事件與主觀壓力感受兩種,由於 Bowen (1978)認為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會受到主觀壓力知覺 的影響,而且 Lazarus & Folkman (1984)提出互動取向的壓力觀點 逐漸成為主流(Grant et al., 2003)因此,本研究只整理針對大學生 編制的主觀壓力相關測驗。以下分述國外相關測驗的內涵,如表 28   .

(35) 2-2。 表 2-2 國外大學生主觀壓力感受測量工具 國外大學生主觀壓力感受測量工具 編制者. 測驗內涵. 生活經驗調查 (Life Experience Survey, LES). 1.根據過去六個月內發生的事件,依據-3 ~+3 的七點量表回答對自己正向或是負 向的影響。 2.第一部份 47 題針對一般受試者,並外 加 3 題空白題自行補充壓力事件,第二部 分針對學生族群共 10 題,共 60 題。 3.正向得分的再測信度分別為.19 與.53;負向得分再測信度分別為.63 與.64;正負向加總得分的再測信度分別 為.56 與.88。 4.效標關聯效度發現負向分數與特質焦 慮、情境焦慮、學業成績、憂鬱傾向、內 外控達顯著相關。. 立. 政 治 大. n Cohen、Kamarck 與 Mermelstein (1983). Ch. sit. io. al. y. ‧. ‧ 國. 學. 日常瑣事量表 (Hassles Scale). Nat. Kanner、Coyne、 Schaefer 與 Lazarus(1981). 1.量表需回答壓力事件的數量與壓力的 累積程度兩部分,因此可獲得壓力事件出 現的總次數、累積的壓力程度和壓力事件 的平均強度,三項資料。 2.題目設計包含工作、健康、家庭、朋友、 環境各項度的困擾,共 117 題。. er. Sarason、Johnson 與 Siegel (1978). 測驗名稱. i n U. v. e n1.藉由測量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無法負 gchi. 壓力知覺量表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 荷的程度,表示個人主觀的壓力知覺。 2.共 14 題,採用量表總分,分數越高代 表受試者的壓力感受越高。 3.內部一致性信度.86,再測信度.85。 (續下頁). 29   .

(36) 編制者. 測驗名稱. 測驗內涵 1.參考 Kanner 等人(1981)的日常瑣事. 大學生最近生活 經驗量表(The Inventory of Kohn、Lafreniere College 與 Gurevich Students Recent (1990) Life Experiences, ICSRLE). 量表(Hassles Scale)以及 Burks & Martin (1983)編制的日常問題與變動事 件(Everyday problems and life-change events),發展適合大學生的量表。 2.題目反應的是生活經驗而不是生理或 是心理的痛苦,分為發展階段、時間壓 力、學業困擾、愛情關係、社會關係、人 際關係七個因素,共 49 題。 3.信度為.88。. 從特定壓力來源來看,由於重大壓力事件與生活瑣事都被認為容. 政 治 大 易引發壓力感受(Lazarus & Cohen, 1990),因此,前者有 Sarason、 立. ‧ 國. 學. Johnson 與 Siegel (1978) 編制的生活經驗調查(Life Experience Survey, LES) ,後者則是 Kanner、Coyne、Schaefer 與 Lazarus (1981). ‧. sit. y. Nat. 編制的日常瑣事量表(Hassles Scale) ,藉由指出特定的刺激事件,. a. er. io. 來測量壓力感受。但 Cohen、Kamarck 與 Mermelstein (1983)認為詢. n. v l 問特定的壓力來源,無法兼顧每一件可能發生的事件,而且填答者不 ni Ch. engchi U. 易清楚區分壓力知覺究竟是來自該壓力事件抑或是其他原因,因此不 再詢問特定壓力刺激而改採「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無法負 荷」三項指標,測量個人全面性的知覺壓力。此外,因為主觀壓力測 驗最大的爭議,即是在進行身心健康的預測時,無法區分究竟是因為 日常瑣事累積的壓力感受造成較多的精神疾病症狀,抑或是因為精神 疾病的症狀導致受試者對生活瑣事產生過度的壓力知覺(Dohrenwend,. 30   .

(37) Dohrenwend, Dodson, & Shrout, 1984),因此 Kohn、Lafreniere 與 Gurevich (1990)新編的大學生最近生活經驗量表(The Inventory of College. Students Recent. Life Experiences, ICSRLE),要求. 填答者回答的是該刺激經驗在過去一個月內個人生活中所佔的強度 有多少,而不是壓力感受的嚴重程度。 二、國內的壓力量表. 政 治 大 表 2-3 國內大學生主觀壓力感受測量工具 立 國內大學生主觀壓力感受測量工具. 以下分述針對大學生編制的主觀壓力相關測驗如表 2-3。. 1.修訂李金治(2003)編制的大學生 生活壓力量表,將教學實習分量表刪 除,保留學校、人際、異性交往、家 庭、一般壓力,共 43 題。 2.題目測量客觀生活壓力與主觀生 活壓力兩部分,分愈高,代表其生活 壓力指數愈高。 3.內部一致性信度.84,總解釋變異 量為 45.47%。. io. y. n. al. sit. 生活壓力量表. er. Nat. 賴建志(2005). 測驗內涵. ‧. ‧ 國. 測驗名稱. 學. 編制者. 王春展與潘婉瑜 (2006). Ch. engchi. i n U. v. 1.題目設計包含「學業壓力」 、 「家庭 壓力」、「人際壓力」三個層面,共 36 題。測量客觀生活壓力與主觀生 活壓力兩部分。 2.受試者在本量表的得分愈高,代表 其生活壓力指數愈高。 3.內部一致性係數高於.89,各分量 表也皆高於.81,重測信度上也高 於.70。. 生活壓力量表. (續下頁). 31   .

(38) 編制者. 王韋婷(2008). 測驗內涵. 生活經驗調查. 1.翻譯自 LES(Sarason et al., 1978),並刪除大學生不容易面對的 事件與不適用台灣文化的題目,也增 加符合大學生族群的題目,適用於大 學生。 2.48 題並外加 3 題空白題自行補充 壓力事件,共 51 題。依據-3~+3 的 七點量表回答對自己正向或是負向 的影響。 3.總量表信度為.75。. 政 治 大. 大學生最近生活經驗 量表. 立. 1.採用呂碧鴻、陳秀蓉(1998)翻譯 與修訂 Hassles Scale(Kanner et al., 1981),並篩選國人常出現的事 件,保留為題目。 2.共 50 題,單一題目同時測量生活 瑣事的頻率與嚴重程度,前者採用李 克特式五點量表,後者採用採用李克 特式六點量表。 3.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3。. ‧. ‧ 國. 學. 大學生日常困擾量表. n. al. er. io. sit. Nat. 江穎盈(2009). 1.翻譯自 ICSRLE(Kohn et al., 1990),並新增與家庭有關的題目。 2.共 59 題,採用李克特式四點量 表,回答事件在一個月內發生的頻 率。. y. 王韋婷(2008). 測驗名稱. Ch. engchi. i n U. v. 從上述整理可以發現,國內量表主要為自編與翻譯國外量表兩種, 從題目可以發現,自編量表的題目較偏向特定生活壓力事件的詢問, 而且其向度集中於學校、家庭、人際、感情等大學生容易碰到的議題, 而翻譯量表則依照本土文化的差異性,增刪題目,用以契合本土心理 學的研究。. 32   .

(39) 三、小結 從過去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主觀壓力感受對心理健康的預測高 於客觀事件的次數(Asberg, Bowers, Renk, & McKinney, 2008; Cohen et al., 1983),此外,日常生活瑣事相對於重大壓力事件具有較高 的預測性,即使在去除重大壓力事件對身心健康的效果後,仍然保有 顯著的預測性,可見兩個構念之間具有獨特性(Kanner et al., 1981)。. 政 治 大. 但是依據江穎盈(2009)的調查發現,大學生重大事件發生的頻率極. 立. 低,而且常遭遇的前四項困擾事件分別為睡眠習慣、飲食習慣、經濟. ‧ 國. 學. 狀況、娛樂,均偏向一般生活事件的概念,因此本研究捨棄 Sarason. ‧. 等(1978)以重大壓力事件所編制的生活經驗調查(Life Experience. Nat. io. sit. y. Survey, LES) 。. er. 此外,Cohen 等(1983)的壓力知覺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 al. n. v i n Ch PSS)因為是藉由測量「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無法負荷」 engchi U. 的程度,表示個人主觀的壓力知覺,被認為與過去測量心理健康的題 目沒有什麼不同,而有混淆的可能性(Lazarus, DeLongis, Folkman, & Gruen, 1985)。再者,本研究認為 Kohn 等 (1990)新編的大學生最 近生活經驗量表(The Inventory. of College. Students Recent. Life Experiences, ICSRLE),詢問的是壓力事件在個人生活中所佔 的程度,雖然其用意是在避免個人認知評估歷程所產生的混淆,造成 33   .

(40) 對身心健康的預測力有所污染,卻偏離了主觀壓力感受的測量,與本 研究的目的並不符合。 而 Kanner 等 (1981)編制的日常瑣事量表(Hassles Scale)雖 被批評其測量結果會因為受試者的主觀感受,而變成是在測量心理健 康而非壓力感受(Dohrenwend et al., 1984; Kohn et al., 1990), 但 Lazarus 等(1985)認為壓力本來就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 政 治 大. 在理論上就無法區分清楚,而非測量上的誤差,再者從統計數據顯示,. 立. 其誤差並不大。因此本研究在進行完上述文獻分析後,決定採用. ‧ 國. 學. Kanner 等 (1981)編制的日常瑣事量表(Hassles Scale)作為壓力. ‧. 感受的測量工具。. Nat. io. sit. y. 參、壓力與身心健康. er. 自從 1940 年代以後,壓力與身心健康逐漸成為研究的主流,而. al. n. v i n Ch 壓力事件容易觸發精神疾病的觀點已逐漸被接受(Bebbington, engchi U. Bowen, & Ramana, 1997)。因為壓力的研究始於神經生理學,而後才 發展至心理學(Sapolsky, 1998),所以分別從生理與心理兩方面說 明: 壓力生理學的鼻祖 Selye(1993)認為壓力引起的生理反應是為了 因應環境的刺激,然而處在長期的壓力之下,也可能引起疾病的產生, 而 Cohen、Tyrrell 與 Smith (1991)的實驗發現,接受感冒病毒的注 34   .

(41) 射後,面對較多生活壓力事件的受試者,具有較高的發病機率, Sapolsky (1998)從神經內分泌的運作,認為當壓力出現時,體內開 始啟動交感神經與分泌糖皮質素,造成心肌細胞收縮、血壓上升,持 續過長時間後,會引發中風、心臟病;同時,副交感神經的關閉造成 消化系統的緩慢運作,在多次循環後容易罹患胃潰瘍以及結腸炎。此 外,重大的創傷事件與壓力感受對於目前的生理症狀與慢性的疾病都. 政 治 大. 有顯著影響(Flett, Kazantzis, Long, MacDonald, & Millar, 2002;. 立. Flores et al., 2008),這可能是因為壓力導致免疫系統的運作降低,. ‧ 國. 學. 間接造成癌症、愛滋病等生理疾病的發作(Adler & Hillhouse, 1996;. ‧. O'Leary, Brown, & Suarez-Al-Adam, 1997)。. Nat. io. sit. y. 心理層面的研究發現,壓力知覺的程度與憂鬱、焦慮的感受呈現. er. 正相關(黃于芬,2008;Zuckerman, 1989),而且壓力程度越高,情. al. n. v i n Ch 緒困擾與缺乏憤怒控制的技巧也越多(Flores e n g c h i U et al., 2008; Hampel & Petermann, 2006),甚至可能是引發憂鬱症、恐慌症的原因之一 (Faravelli & Paterniti, 1997)。此外,綜合國內外的資料發現, 壓力知覺的程度的確顯著預測整體的身心健康狀況或是幸福感(王淑 蓉,2009;李金治,2003;楊晴如,2009;賴建志,2005;Asberg et al., 2008; Grant, Behling, Gipson, & Ford, 2005; Suldo, Shaunessy, & Hardesty, 2008)。 35   .

(42) 綜上所述,壓力對於身心健康的確有顯著的預測,此外,從過去 的文獻也可以發現,探討壓力與生理症狀的關係時,主要是採用測量 客觀壓力事件發生的總數;調查幸福感或是身心健康時,則是採用主 觀壓力知覺,其差異可能因為幸福感與精神疾病症狀皆是來自個人本 身的知覺,與所處客觀環境沒有絕對關係,此論述似乎應證 Rabkin (1993)整理過去研究發現,經歷重大創傷事件與身心症狀的其相關係. 政 治 大. 數並不高,大約只有.3,因此本研究傾向採用主觀壓力感受來探討自. 立. 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6   . i n U. v.

(43) 第三節. 自我分化、壓力感受與身心健康. 除了前述文獻分別探討有關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研究以及壓 力感受與身心健康的研究,Friedman (1991)提出以狀態(condition) 為 X 軸、反應(response)為 Y 軸所構成的四個象限,用來說明自我分 化、壓力事件、身心健康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圖 2-1。 從圖 2-1 來看,第一象限:當個人擁有高自我分化與較多壓力事. 政 治 大. 件,則產生精神疾病症狀的機率較低;第二象限:當個人擁有較高的. 立. 自我分化與較少的壓力事件,則發生失功能的機率較低;第三象限:. ‧ 國. 學. 當個人擁有低自我分化與較少壓力事件,則運作良好,但仍然有機會. ‧. 產生精神疾病的症狀;第四象限:當個人擁有低自我分化與較多壓力. Nat. io. sit. y. 事件,則很容易產生失功能。意即單獨考慮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可. er. 能因為缺乏壓力感受,即使低自我分化者也不容易產生身心健康的問. al. n. v i n Ch 題,是以兩者的交互作用關係,應該會對身心健康產生顯著的預測 engchi U 力。. 37   .

(44) 自我分化 . 第二象限 高自我分化 & 低壓力. 第一象限 高自我分化 & 高壓力 壓力 . 第三象限 低自我分化 & 低壓力. 立. 第四象限 低自我分化 & 高壓力. 政 治 大. 圖 2-1 Friedman (1991)提出四象限模式. ‧ 國. 學. 研究者從上述文獻探討結果認為,壓力感受的高低可能會影響自. ‧. 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如同 Kerr 與 Bowen (1988)提出在低壓力. Nat. io. sit. y. 的狀態下,即使自我分化較低,也不足以出現身心症狀,因此本研究. er. 認為,在低壓力狀況下,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較弱,不論是高. al. n. v i n Ch 自我分化或是低自我分化個體,其身心健康狀況可能仍不錯;但在高 engchi U. 壓力狀況下,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即會有明顯高關連,此時高自我分 化者之身心健康應明顯優於低自我分化者。 因此本研究假設在驗證上述調節模式時,假如樣本之壓力感受偏 低,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連程度會下降,造成壓力感受在自我分 化及身心健康兩者間可能不具有調節作用;即若能篩選出較高壓力感 受的受試者,才可能發現壓力感受在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間的調節作 38   .

(45) 用。由於本研究在壓力感受此一變項的測量是採用日常瑣事量表,依 據以往研究發現,受試者在此量表之分數分佈可能會有壓力分數偏低 的狀況發生,所以本研究除去以全體樣本進行分析外,另外會選擇壓 力分數較高的族群,分析壓力感受是否在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 中具有調節效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9   . i n U. v.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共有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 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實施程序、第五節 為資料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政 治 大. 本研究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綜覽過去文獻,提出調節模式之研. 立. 究架構,以自我分化為預測變項,身心健康為效標變項,壓力感受為. ‧ 國. 學. 調節變項,如圖 3-1 所示。. ‧. n. al. Ch. engchi. 自我分化. i n U. v. 身心健康. 圖 3-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40   . y er. io. sit. Nat. 壓力感受.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以台灣地區北部公、私立日間部大學生為母群體,採 用方便取樣,並盡量涵蓋不同學系的學生、維持男、女比率的平衡。 共抽取七間大學,包括公立大學兩所(台灣師大、台北大學)以及私 立大學五所(中原大學、開南大學、東吳大學、世新大學、銘傳大學), 共發出 625 份問卷,刪除填答不完全與有明顯反應心向者的問卷,共. 政 治 大. 獲得有效樣本 584 份,樣本人數分佈如表 3-1。其基本人口背景變項. 立. 如表 3-2 所示. 百分比. 23. 67. 90. y. 15.4%. 中原. 24. 47. 台北大. 44. 開南. 63. 東吳. al. 8.0% 14.5%. 59. 122. 20.8%. 37. 50. 87. 14.8%. 世新. 21. 51. 72. 12.3%. 銘傳. 39. 42. 81. 13.8%. 總計. 250. 334. 584. 100%. n. iv n U 85. Ch. e n41g c h i. 41   . er. 23. sit. ‧. ‧ 國. 總人數. 台師大. 男. Nat. 女. io. 學校. 學. 表 3-1 樣本人數分佈 樣本人數分佈.

(48) 表 3-2 受試之基本人口背景變項分佈 受試之基本人口背景變項分佈. 背景變項.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男. 250. 42.8%. 女. 334. 57.2%. 大一. 136. 23.3%. 大二. 142. 24.3%. 大三. 175. 30.0%. 性別. 年級. 大四. 立. 政 治 127大 4. 工. 45. 醫. 3. 農. 1. a l文 C 法 h. 52. 7.7% 0.5%. sit. v ni. 0.2% 8.9% 11.8%. 商. 154. 26.4%. 藝術. 8. 1.4%. 教育. 18. 3.1%. 傳播. 83. 14.2%. 社會科學. 72. 12.3%. 其他. 62. 10.6%. 42   . 2.9%. y. n. e n g c h i69U. er. io 就讀學院. ‧. 17. Nat. 理. 0.7%. 學. ‧ 國. 大五(含以上). 21.7%.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工具包含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日常瑣事量表與一般健 康量表,以下分別說明:. 壹、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 以下說明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之編制過程與預試量表之統計結 果。 一、量表之編制過程.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使用的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是參考修慧蘭(2009)修訂. ‧ 國. 學. 自 Chabot (1993)的 Chabot 情緒分化量表,以及劉紀谷(2007)翻. ‧. 譯自 Skowron 與 Schmitt(2003)自我分化量表修訂版(DSI-R)。前者. Nat. io. sit. y. 為 Chabot (1993)依據 Bowen 個人觀點自我分化的概念發展而成,認. er. 為個人越能區分情緒與理智,代表自我分化較高;相反的,情感與理. al. n. v i n Ch 智融合的程度越高,代表自我分化的程度較低,題目的設計包含四種 engchi U 情境:一般狀況、長期壓力、良好人際關係、不良人際關係,藉由測 量各情境中個人區分情緒與理智的程度,代表自我分化的狀況。後者 則由四個分量表組成包含「情緒反應」 、 「我位置」 (個人觀自我分化: 區分情緒與理智的程度)、 「與父母混淆」 、「情緒截斷」 (系統觀自我 分化:關係混淆的程度),因此題目兼具個人觀與系統觀。由於本研 究以個人觀點自我分化作為量表之編制基礎,因此預試之題目參考 43   .

(50) Chabot 情緒分化量表與自我分化量表修訂版(DSI-R)中「情緒反應」 與「我位置」,形成共 40 題的預試問卷,為李克特氏六點量表,1 代表「從不」 ,2 代表「幾乎沒有」 ,3 代表「偶爾」 ,4 代表「常常」, 5 代表「總是」,6 代表「一直都是」 。 (一)預試量表結果 預試樣本以大學生為對象採用方便取樣,透過網路問卷施測,在. 政 治 大. 3 週的時間,共得有效問卷 249 人(男性 108 人、女性 141 人)。經. 立. 由統計分析,選取適當的題目,其選題標準主要參考自吳明隆. ‧ 國. 學. (2007):. ‧. 1.「CR 值」低於 4。. Nat. n. al. 4.「因素負荷量」低於.5C h e. ngchi. er. io. 3.「修正項目的總相關」未達.4。. sit. y. 2.「項目刪除時 Cronbach's α值」高於總信度.899。. i n U. v. 5.「兩因素負荷量為.3 以上」且「差值小於.3」 任一題在以上五項選題標準若符合任兩項,該題即刪除。以下分 述刪題前各題之結果:. 44   .

(51) 1.預試量表信度分析 從表 3-3 可以發現,所有題目皆符合標準 1「CR 值高於 4」與標 準 2「項目刪除時 Cronbach's α值高於總信度.899」。而第 1 題、 第 3 題、第 4 題、第 5 題、第 6 題、第 9 題、第 15 題、第 16 題、第 18 題、第 20 題、第 21 題、第 24 題、第 25 題、第 27 題、第 33 題、 第 34 題、第 35 題、第 39 題,共計 18 題違反標準 3「修正項目的總. 政 治 大 表 3-3「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的項目分析表 立 「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的項目分析表 相關未達.4」。. n. al. Ch. 6.882. U e n g c h i 4.346. 3.我很難在做出行動前將感覺及想法調和一 致。. y. v ni. 標準3 修正的 項目總 相關. .895. .326*. .894. .450. .895. .305*. sit. io. 2.當處在長期的壓力之下,我的行為被情緒主 導,而不是被理性主導。. 5.229. er. Nat. 1.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我的行為模式能完整 而正確的反映了我的思考和情緒。. Cronbach's α 值. ‧. ‧ 國. 學 標準1 CR值. 題目. 標準2 項目刪除時. 4.即使處在壓力之下,我能在不否認我的情緒 之下,以理性的方式表達自己。. 5.166. .895. .305*. 5. 我很難以理性的方式與父母相處。. 5.615. .896. .286*. 6.即使我知道這段不穩定的感情是不會帶來 幸福的,但是我仍沒有辦法改變它。. 5.984. .895. .346*. 7.在大部分的情形中,我都能表現出決斷力, 9.305 而不被情緒、想法左右。. .892. .523. 8.即使我處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仍能清楚知道 自己的感受以及我的信念。. .893. .438. 8.979. (續下頁). 45   .

(52) Cronbach's α值. 標準3 修正的 項目總 相關. 5.126. .896. .276*. 10.我可以理性和感性兩者兼備。. 9.347. .892. .511. 11.處在危機時,情緒和理性會相互衝突使我 的行為無法正常運作。. 8.063. .893. .468. 13.即使要不斷地面對要求過高和控制欲過高 的人,也能夠保持冷靜及清晰的思考。. 8.552. .893. .459. 14. 親密關係中我能清楚區分感情和責任。. 7.504. .893. .457. .894. .391*. 題目. 標準1 CR值. 9.在和我重視的人相處時,因為害怕會傷害到 他的感覺,所以我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標準2 項目刪除時. 政 治 6.854 大. 15.在與他人的一般關係裡,我能夠像在家庭 關係中一樣自在,能使我的想法和情感取得平 衡。. 立. .897. .217*. 10.580. .891. .589. 18.當某位與我親近的人讓我沮喪、難過時, 我會暫時遠離他/她一陣子. 3.903. .254*. 19.如果與別人發生爭執時,我會整天都放在 心上。. 6.441. 20.我對被別人傷害很敏感。. 5.359. n. sit er. io. al. .896. y. Nat. 17.有時候我彷彿會跟著情緒而起伏不定。. ‧. ‧ 國. 學. 16.當我處於一個情感上能夠獲得滿足的關係 4.082 中,我很難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和肯定自己。. v. .893. .441. .896. .308*. .894. .372*. 21.面對他人所施加的壓力時,我仍能對他們 說:「不」。. i n 6.489 U. 22.即使處在壓力之下我仍傾向保持冷靜。. 10.848. .892. .558. 23.有時我的情感會戰勝理智,讓我無法清楚 的思考。. 9.301. .893. .464. 24.我通常不會為了要討好他人而改變自己的 行為。. 5.258. .896. .244*. 25.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通常去做自己認為是 對的事情。. 5.224. .895. .302*. 26.不管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我都不會失去 「我自己」的感覺。. 6.520. .894. .408. 27.如果某人對我不滿,我似乎無法輕易地釋 懷。. 6.958. .894. .380*. Ch. engchi. (續下頁) 46   .

(53) 標準2 項目刪除時. 標準1 CR值. 題目. Cronbach's α值. 標準3 修正的 項目總 相關. 28.我相當能夠自我接納。. 7.836. .893. .469. 29.別人認為我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人。. 9.593. .892. .510. 30.我希望自己不要這麼的情緒化。. 8.634. .893. .468. 31.我對別人的批評太過敏感。. 7.851. .893. .477. 32.在壓力之下我通常能保持穩定。. 9.621. .893. .455. 33.只要是做我認為對的事情,我不會那麼在 乎別人是否認同我。. 5.121. .896. .297*. 34.我比別人覺得緊張。. 6.125. .894. .372*. .895. .332*. .894. .406. 政 治 6.026 大. 35.與家人的相處,我能理性表達出真正的想 法. 立. 37.與朋友的衝突中,我很難保持穩定. 7.471. 38.我的情緒很容易因為一些事情而起伏不定. .448. 11.693. .891. .613. 39.和親近的人在一起會讓我覺得很有壓力。. 5.481. .895. .333*. 40.我能接受自己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6.944. .894. .409. y. Nat. .893. ‧. ‧ 國. 6.017. 學. 36.與關係親近的人的衝突中,我很難理智的 表達自己的感受. n. al. er. io. Cronbach's α=.899. sit. 註:*代表違反選題標準. 2.預試量表效度分析. Ch. engchi. i n U. v. 預試量表的 KMO 值為.861,代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本預試量表 採用主軸分析法,並透過 promax 斜交法進行轉軸,收斂於第八個疊 代,考量陡坡圖之結果,認為選取四個因素具有代表性,其結果如表 3-4。. 47   .

(54) 表 3-4「大學生自我分化預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大學生自我分化預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因素負荷量. 原題號/題目. 一. 二. 三. 四. 12. 在親密關係中,我能夠維持自己的原則。. .693. .329. 8.即使我處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仍能清楚知 道自己的感受以及我的信念。. .677. 22.即使處在壓力之下我仍傾向保持冷靜。. .673. .445. 7.在大部分的情形中,我都能表現出決斷 力,而不被情緒、想法左右。. .668. .350. 32.在壓力之下我通常能保持穩定。. .667. 26.不管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我都不會失去 「我自己」的感覺。. .656. 政 治 .645大. 25.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通常去做自己認為是 對的事情。. .592. 28.我相當能夠自我接納。. .582. 13.即使要不斷地面對要求過高和控制欲過 高的人,也能夠保持冷靜及清晰的思 考。. .578. 33.只要是做我認為對的事情,我不會那麼在 乎別人是否認同我。. .542. n. i n U. 24.我通常不會為了要討好他人而改變自己 的行為。. .538. 4.即使處在壓力之下,我能在不否認我的情 緒之下,以理性的方式表達自己。. .489. 21.面對他人所施加的壓力時,我仍能對他們 說:「不」。. .476. 15.在與他人的一般關係裡,我能夠像在家庭 關係中一樣自在,能使我的想法和 情感 取得平衡。. .450. Ch. .459. er. io. al. .381. y. 14. 親密關係中我能清楚區分感情和責任。. .333. ‧. .600. Nat. 40.我能接受自己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343. 學. ‧ 國. .608. sit. 立. 10.我可以理性和感性兩者兼備。. engchi. v. .305. .335. 19.如果與別人發生爭執時,我會整天都放在 心上。. .746. 31.我對別人的批評太過敏感。. .737. 20.我對被別人傷害很敏感。. .736. .411 (續下頁). 48   .

(55) 因素負荷量. 原題號/題目. 一. 二. 三. 四. 27.如果某人對我不滿,我似乎無法輕易地釋 懷。. .734. .316. 34.我比別人覺得緊張。. .570. .310. 3.我很難在做出行動前將感覺及想法調和一 致。. .618. 11.處在危機時,情緒和理性會相互衝突使我 的行為無法正常運作。. .567. 5. 我很難以理性的方式與父母相處。. .527. 1.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我的行為模式能完 整而正確的反映了我的思考和情緒。. .389. .523. 16.當我處於一個情感上能夠獲得滿足的關 係中,我很難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和肯定自 己。. .493. 36.與關係親近的人的衝突中,我很難理智的 表達自己的感受. .341. ‧ 國. n. al. Ch. .357. U i e h n c g 18.當某位與我親近的人讓我沮喪、難過時, 39.和親近的人在一起會讓我覺得很有壓力。. .446. .375. er. io. 35.與家人的相處,我能理性表達出真正的想 法. .315. sit. Nat. 6.即使我知道這段不穩定的感情是不會帶來 幸福的,但是我仍沒有辦法改變它。. .467. y. .518. ‧. .425. 學. 政 治 大. 9.在和我重視的人相處時,因為害怕會傷害 到他的感覺,所以我不喜歡表達自己 的 想法。. 立. .447. v ni. .389 .369. 我會暫時遠離他/她一陣子 29.別人認為我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人。. .303. .377. .714. 38.我的情緒很容易因為一些事情而起伏不 定. .575. .344. .649. 30.我希望自己不要這麼的情緒化。. .378. 2.當處在長期的壓力之下,我的行為被情緒 主導,而不是被理性主導。 23.有時我的情感會戰勝理智,讓我無法清楚 的思考。. .395. .643 .308. .642. .323. .633. (續下頁). 49   .

(56) 因素負荷量. 原題號/題目. 一. 17.有時候我彷彿會跟著情緒而起伏不定。 37.與男女朋友的衝突中,我很難保持穩定 解釋變異量百分比. 二. 三. 四. .425. .462. .632. .335. .398. 21.265 11.823. 累積解釋變異量百分比. 5.266. 4.051. 21.265 33.088 38.354 42.405. 註:本表省略因素負荷量小於.3 之數值. 從表 3-4 可知,第 4 題、第 6 題、第 15 題、第 16 題、第 18 題、 第 21 題、第 35 題、第 36 題、第 37 題、第 39 題,共計 10 題違反標 準(4)「因素負荷量低於.5」。第 1 題、第 4 題、第 6 題、第 9 題、. 政 治 大 第 10 題、第 11 題、第 13 題、第 14 題、第 15 題、第 17 題、第 22 立. ‧ 國. 學. 題、第 23 題、第 29 題、第 30 題、第 34 題、第 35 題、第 36 題、第 37 題、第 38 題、第 40 題,共計 20 題違反標準(5)「兩因素負荷. ‧ sit. y. Nat. 量差值小於.3」。. a. er. io. 3.預試量表刪題結果. n. iv 大學生自我分化預試量表之選題標準共計下列五項,只要符合任 l. Ch. 兩項,該題即刪除。. n U engchi. (1)「CR 值」低於 4。 (2)「項目刪除時 Cronbach's α值」高於總信度.899。 (3)「修正項目的總相關」未達.4。 (4)「因素負荷量」低於.5 (5)「兩因素負荷量為.3 以上」且「差值小於.3」. 50   .

(57) 表 3-5 為依據上述選題標準所整理最後的刪題結果。 表 3-5「大學生自我分化預試量表」刪題結果 「大學生自我分化預試量表」刪題結果. 題號. 「項目刪除時. 「CR 值」低 於4. Cronbach's α 值」高於總信 度.899. 「因素 負荷 量」低 於.5. 「修正項目 的總相關」 未達.4. 「兩因 素負荷 是否 量差值」 刪除 小於.3 . 刪除. . . 刪除. . . 刪除. 學. . 1. . 刪除. 2 4. . 5 6. 立. 7. 10 12 14. 17 18. al. . n. 16. io. 15. Nat. 13. Ch. . engchi .   . . i n U. . ‧. 11. . er. 9. ‧ 國. 8.  政 治 大. y. . sit. 3. v. . 刪除 刪除.  . 刪除. . 刪除. 19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28. (續下頁) 5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Includes activity plans mainly for junior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covering topics such as stigma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anaging stress, and

• Concept of High Conflict Complainant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s.. • Tips in handling High Conflict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

When risk factors are high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re low, proximal risk factors. (or stressors) can interact with a person’s long term or underly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eachers an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oys; parents and teacher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gree to use LINE attitude and be guided by r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