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為說明研究之理念及架構,共分五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闡述研究目的並提出研究問題、第三節說明與本研究相關的名詞釋義、

第四節界定研究範圍與限制;各節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將由教育環境及國家政策層面論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透過研究者日 常生活狀況來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

壹、研究背景

教育不僅是大家所熟悉的詞彙,也是大家成長經驗中不可或缺的過程,因 應不同的社會現況及需求,教育也並非一成不變。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總綱」裡提到,政府為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來臨與各國教改的脈動,推動 教育改革,希望藉此提升國民素質及國家競爭力;為回應社會大眾對教育的期 待及國家發展的需求,於是九年一貫課程應運而生(教育部,2003)。

總綱中提到,「教育」是開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與改善生活環境的學 習歷程,依此課程設計理念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尊重其 個性發展,激發個人潛能並涵詠其民主素養、尊重多元文化價值、培養科學知 能,以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簡言之,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

以生活經驗為中心,來培養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為此,國民教育階段除區分 七大領域,劃分各領域之能力指標外,各校得以參酌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 長期望、學生需要等因素,結合教師及周邊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 育部,2008)。教育改革推動後,學校在課程設計方面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如何 規劃出一套「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為中心」的學校本位課程,以服膺社會 期望與國家發展需求,便成了學校教育首要的課題。

2

為使課程內容與時代脈絡更加緊密結合,符應時代趨勢,教育部編修七大 重要議題,期望學校教育課程與之結合。在環境教育課程綱要中指出,因應全 球環保思潮和行動以及教育改革之理念,在強調實踐、體驗與省思的前提下,

期望教學者能透過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對環境覺知與敏感度,充實學生對環境永 續相關的知識,建立人與環境互動的正確價值觀,並於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具備 改善或解決問題的認知與技能,建立專屬個人的環境行動經驗,成為具有環境 素養的公民(教育部,2008)依此,各校或於七大領域教學中融入環境相關議 題,或利用空白課程進行相關議題教學,或納入學校總體課程計畫進行,無論 以何種方式呈現環境教育課程,這些課程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場域,由學生自身 生長環境帶入環境教育課題,進而推展至全球熱門環境議題,由近而遠、循序 漸進的建構其環境行動概念。為推行環境教育課程,教學者可從學校、社區或 是地區特色入手,臺東縣境內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筆者任教學校地理位 置背山面海,更有助於環境教育課程之推廣,且校內學生多居住於深山部落,

因此對於「山野」的知識與維護便成為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課題。

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讓教育部在 2007 年頒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隔 年「海洋教育」便躋身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七大重要議題(教育部,2008)。 但臺灣是一座小型的海島,島上近三分之二是海拔 100 公尺以上的山地,海拔 1000 公尺以上的山地也將近全島面積二分之一;相對於海洋,山林的存在不容 小覷,山林應為本土的特色之一,可惜教育部頒訂課程中並未對此有更詳盡的 規劃。比對國中小課綱發現與登山教育相關的領域有社會領域及自然與生活科 技領域,兩者所提課程範圍皆屬人與自然層面,如:認識生活空間及周邊環境、

山脈的形成、欣賞生活中山川的變化等。值得注意的是健康與體育領域在課程 綱要中提到,單獨登山是一種冒險的行為,會影響個人及他人安全,應事先預 防或改善,由此可見「山野教育」有其存在的價值。

3

2011 年 2 月 27 日,中山醫學大學張博崴同學獨自攀登白姑大山,隔日便失 去音訊,出動警消人員 600 多人次歷經 50 多日的搜尋卻一無所獲,最終兩名山 友在白姑大山外圍的野溪旁尋獲死者遺體。此次事件堪稱近年來最大規模搜山 行動,引起各界注意山難救助的缺失及登山安全知識的缺乏,張生父母於是投 身山難救助體制的推動,積極促成各項登山安全制度建立,其中張母(博崴媽 媽)更大力推行「面山教育」,推廣登山安全知識(ETtoday 新聞雲,2014)。有 鑑於臺東縣境內有中央山脈穿越,海岸山脈與之平行並列東海岸,境內臺灣百 岳就有 10 座,山岳教學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適合推動登山教育,為響應博崴媽 媽推廣的面山教育,於是「台東面山學校」成立。

在各界關注登山安全的聲浪下,教育部體育司(2012)委託中華民國山難 救助協會進行大專院校學生山野安全事故調查分析發現:1952 年至 2012 年 6 月 間共有 1127 件山難事件發生,其中學生事件有 226 件(佔總體事件的 20%), 共有 95 人受傷(佔總受傷人數的 13.7%),75 人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 17.5%); 整體而言,我國山野教育方面確實有加強之必要。調查中亦歸納出山難發生的 三大主因,其中比例最高的是人為因素,常見的狀況如:失足、迷路、生理因 素等;受傷率最高的是自然因素,如:山崩落石、動物攻擊、雷擊、暴風雨等 狀況;還有綜合因素,包含高山症、失溫、體力衰竭等狀況。可見登山準備、

技能、知識不足的狀況下易造成傷害發生。教育部為降低傷害發生,讓親山、

愛山成為一件安全的事,規劃推動「山野教育行動方案」,辦理期程由 2012 年 起至 2014 年止,以「健全山野教育體制」、「提升山野教育知能」、「強化山野活 動安全」、「推廣親山愛山運動」等 4 大策略以及 31 項工作內容,從國中小、高 中至大專、研究所各階段皆有發展目標及學習重點。

以臺東縣檜木國中為首的「台東面山學校」共同響應教育部之「山野教育 行動方案」,與縣內各級學校結合成為夥伴學校,提供山野教育活動及戶外教學 體驗課程,配合校外教學課程規劃,使參與學生體驗原住民傳統生活與山林和

4

諧共處之文化;結合各領域課程,認識步道周邊地理位置及沿線生態,培養學 生自然保育概念,響應環境教育議題;透過山野教育課程規劃,鼓勵學生彼此 交流,挑戰自我極限,讓學生有勇氣、有自信迎接未來的挑戰。

台東面山學校成立至今,足跡遍布嘉明湖、阿朗壹古道、浸水營古道、都 蘭山以及北大武山,相關課程方案皆由檜木國中進行設計、推動,促使研究者 想要研究中心學校推展山野教育的現況,研究參加山野教育的師生有何收穫。

貳、研究動機

花東地區因為有中央山脈這個天然屏障,欲造訪的朋友必須穿越層層山脈、

走過彎彎曲曲的山路,交通上花費許多時間,同時也考驗旅人的體力,因此這 裡仍保留許多自然原始的風貌,是西部人眼中的渡假聖地、臺灣的淨土。筆者 初次抵達臺東,除了有熱情的陽光洗禮,還有一大片草原靜靜躺在群山之前,

花東一帶的地形盡收眼底,風景之美令人神往,若能在這樣的美景中學習,應 該是一件快樂的事吧!當有幸成為臺東縣教師的一員,發現教育現場的前輩先 進將學生帶出教室,利用天然的地形資源進行「山野教育」,於是其內涵與教學 操作模式就成為筆者想了解的事情,是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身處偏鄉教育環境,遙遠的工作地點、繁雜的工作業務以及不同的文化背 景常使筆者感到挫折,於是每一次返鄉的通勤時間就是筆者精進能力、強化意 志的時刻,期望透過一則又一則偏鄉熱血教師的案例來砥礪自己,維持自己身 為教師的熱情。在偶然機會下拜讀《一雙手都不能放:力挽狂瀾的陳清圳校長》

一書,陳校長從「社區」著手,逐步改善社區的生活環境,發展「走讀教育」, 讓戶外的教學課程與學科知識相互輝映。在陳校長的帶領下,華南國小進行一 連串的戶外探索體驗活動,無論是服務學習課程安排、社區環境議題、溯溪體 驗、單車探索或是百岳攀登挑戰,陳校長皆親力親為,陪伴孩子成長。華南國 小搖身一變,成為教育部十大經典學校,獲選商周百大特色學校,榮獲教育部

5

教學卓越獎以及全國遊學學校組特優等殊榮。仔細分析,敝校是位於臺東偏鄉 的縣立國中,學生多為原住民族且社區老年人口比率稍高,周邊生活機能也較 華南國小便利,這是敝校與華南國小的相異處;但兩校同為曾面臨裁併校危機 的偏鄉小校且高關懷學生比例也偏高,在這樣的相似性下,探索教育課程有陳 校長的帶領,華南國小出現了轉機,山野教育課程的運作也讓華南國小的學生 產生轉變,同樣的山野教育課程對於敝校的師生又有什麼樣的影響與成果?是 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