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放眼我國政治發展,民主深化伴隨而來的種種社會亂象,顯示國人缺乏理 性、妥協與容忍等民主政治之重要素養,而這正是民主賴以維持、社會賴以和 諧之關鍵因素,有沒有可能從教育著手,由根本改善現今社會風氣?如果可以,

誰來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教師是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他人,那麼教師本身具 備能使民主社會穩定和諧的政治容忍度如何?諸多思考,構成本研究之研究背 景與動機,以下分別說明之:

壹、研究背景

政治是人類最古老的一項活動,可以說自有人類開始就有政治現象,因此,

倘若有價值的東西都是稀少的,而且人類欲求又是無窮的,那麼衝突一定是人 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現象(陳文俊,1997)。以此為前提,許漢(2001)進一步 指出,自由社會既要維持正義而穩定的秩序,又要尊重差異和多元,這在相當 程度上存在著理論和實踐上的緊張,由此我們更可以了解,民主政治不可能在 真空中進行,社會裡充斥著各種不同的,甚至是相對的價值觀,這多元現象正 是民主社會最顯著的特徵,但如何在不違背民主原則的前提下,使各種秉持不 同意見、代表不同利益的團體公平競爭,又兼顧社會的穩定與進步?使其不崩 潰瓦解的基礎是什麼?呂亞力(2011)認為民主政治的具體實踐,其成功有賴 於若干條件,包含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政治的條件,其中文化條件即明 確指出:民主政治是一種講究理性、妥協、容忍異見的政治。

走過臺灣民主發展,從戒嚴時期黨外民主鬥士的抗爭,到解嚴後政府與人 民共同致力的成果,至今已收穫不少的民主甜美果實,臺灣的民主成果有目共 睹。政治學者杭亭頓(S. P. Huntington)曾提出「雙翻轉測驗」(two-turnover test)

以檢驗一個國家的民主是否落實,亦即在民主轉型的初次選舉中,獲勝掌權的 政黨在選舉中連任失利,並能把政權和平移交給選戰中的獲勝者;且後來的獲 勝者又能再次和平地把權力移交給次一屆選舉中的獲勝者,就表示民主政治已 相當穩固(引自王業立,2010)。進一步觀察,臺灣自 1987 年解嚴後,社會風

氣漸開,民主發展腳步不停向前邁進,人民各項權利逐步落實,尤以自由權與 參政權為最,此後更歷經 1996 年開放總統直選、2000 年初次政黨輪替,以及 2008 年第二次政黨輪替等重大突破,確實通過了杭亭頓所提出用以衡量真假民 主的「雙翻轉測驗」;然而社會上瀰漫著的濃濃政治氣息,卻讓國內外大小事件 無不牽扯到政治,或僵持不下,或互稱對手「泛政治化」,造成非藍即綠的僵化 政治色彩、國家認同各執一詞、兩岸經貿政策爭議不休的景象—民主的新生兒 儼然成為民主的過動兒。游清鑫與蕭怡靖(2007)明白指出,臺灣的政治環境 處於緊張的氣氛中,要達成民主鞏固的階段尚有諸多問題必需加以克服,包含 了民眾不會以狹隘的黨派立場來衡量政治現狀的運作,並認為一個國家的民主 體制能否持續運作,社會分歧的程度將是一項重要影響因素。李普賽在〈民主 的社會條件:經濟發展和政治合法化〉一文中也提到:若干社會條件會影響民 主之實踐是否能夠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和諧度」,倘若一個社會是分歧 的,政治人物與政黨間鬥爭容易趨於激烈,不易獲得共識與妥協,自然也不易 培養容忍精神,對民主政治的實踐與維持就高度困難(引自王保鍵,2009)。臺 灣社會初嚐民主果實卻付出社會混亂、政治意見分歧的代價,若真如相關研究 所言,分歧的社會不利民主政治的穩定與持續,那麼,培養國人之容忍精神,

使之不以狹隘的黨派立場來衡量一切事物,實為當務之急。

貳、研究動機

臺灣的民主發展固然以領先亞洲、傲視華人圈之姿,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發 光,然而,歷歷在目的種種政治亂象,卻是吾人不得不正視的問題。中共當局 經常對人民宣稱:臺灣的民主是荒腔走板的民主,據以此為不跟進實施民主的 理由,並認為民主是西方產物,不適合施行於華人社會,事實果真如此?本研 究以肯定民主價值為前提,進一步著眼於現今臺灣社會亟需、能使民主更形鞏

固、社會更加穩定的要素—政治容忍進行探究,期能發現改善政治風氣的方法。

研究者為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在多年教學經驗中,

發現第一線教育現場的教師們對政治冷漠者有之、狂熱者有之,深覺身為學生 重要他人的教師,其深遠影響力不可輕忽,於是著手此研究,欲發現、分析現 況,並進一步提出建議。至於為何選擇學校教育場域及國中教師為觀察重點?

為何以政治容忍做為研究內涵?為何選擇臺中市為研究範圍?茲將研究動機說 明如下:

一、學校教育可改善政治文化

臺灣社會內耗對立的政治風氣若無法改善,進而複製延伸至未來世代,恐 怕將使臺灣民主深化之路遙遙,社會安定和諧之路漫漫!此並非吾等所樂見,

唯重整社會風氣須往下紮根,否則難收治本之功。彭懷恩(1993:85)指出:「正 規的教育對孩子們政治自我的發展,確有很大的影響,很多人實已承認,教育 乃救治社會病態的最佳方法與最後寄託。」可見教育被視為改造社會的重大力 量,正規學校教育透過實質課程與潛在課程的學習,尤有立竿見影之功,其使 個體由生物人轉變為符合社會期待的社會人,社會化的過程中,個人學習了與 自己角色有關之表現態度及方法,其中的政治學習部分稱為「政治社會化」,林 嘉誠(1989:5)將諸多政治社會化的定義統整為:

由個體層次而言,政治社會化係指個人學習,政治知識、政治價值、政 治規範、政治行為能力、政治角色扮演、孕育政治心態的過程;由總體層次 而言,係各種既存的正式或非正式組織,將既存的或計劃的政治規範、政治 價值觀、政治行為模式,傳遞給所有政治成員,尤其是政治心態尚未定型的 新生代政治成員。

學校教育為政治社會化場域之一,並扮演重要角色—學生經由學校這個社 會化機構,學習有關現行政治系統所認可之政治動機、態度、知識與行為的過 程。經由此一過程,國家或社會的政治系統乃得以穩定維持,而政治文化則可 繼續傳承並創新(陳重安,2005)。簡而言之,政治社會化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而這學習過程同時牽涉到的是政治知識的引介、政治態度的涵化甚或政治行為 的培養等不同元素在內(王石番,2005)。政治態度則為個人經由政治學習而獲 得對政治目標或政治情境中的人、事、物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所共同組成 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組織,用以引導或影響個人對有關政治目標、政治情境的反 應(蘇澄鈺,2004)。社會化雖是持續一生的過程,但以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最為 深遠有效,家庭固然為個人政治社會化的第一個機構,唯仍屬私領域範疇,人 們進入學校,便要學習人際相處,以及培養關心及參與公共事務之態度與技能。

林嘉誠(1989)指出,學校教育影響個人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與範圍特別廣泛,

非家庭所能比擬,教本的內容、儀式教育的頻率、教師的任用與心態、教學方 式、學校氣氛與管教方式等,被證明對學生的政治心態有所影響。誠如孫中山 先生對「政治」二字下的定義:「政」是眾人之事,「治」是管理,面對與自己 觀點或利益不同的第三人,人們需要尊重、包容與妥協,也因為有了尊重、包 容與妥協,民主社會才能走穩每一個腳步。因此,欲改善當今政治風氣,政治 社會化確不失為良好的著力點。

二、教師影響學生的政治社會化並可涵養政治容忍

政治社會化固然為貫穿一生的歷程,但政治社會化在人生各階段的方法與 效果各異,成年人政治心態已經定型,而兒童、青少年、青年期間,係個人心 智成熟的主要階段,也是政治知識拓展、政治興趣孕育、對政治現象認知能力 增加的時期(林嘉誠,1989)。學者們多認為教師對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具有 重要的影響力,蔡璧煌(1994)指出教師是學生在學校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的「重 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其人格特質、價值觀念、權威模式、教學方法、

對政治的態度等,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政治社會化成效。Goldson 研究顯示:若 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越高時,則學生將會明顯地修正自己的政治態度,使之與 教師的政治態度相近(引自王錦雀,1994)。由此可知,政治態度為政治社會化 的重要內涵,而教師是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他人,因此,教師的政治態度對 學生的影響既深且鉅。

王石番(2005)指出,政治容忍這個民主社會的可貴價值便被包含於個人 政治社會化的內涵之中:「政治容忍乃是政治社會化研究中的一個次主題,然而 在政治社會化的研究中對政治容忍的研究少有系統性的資料。」揭示了政治容 忍研究的定位,呼應其說法,放眼教師的政治態度與行為之研究領域,無論是 對教師本身政治社會化的研究,抑或是對於教師政治態度之分析,從未將「政 治容忍」納入探討範圍,更遑論單篇論述,研究者欲以此為本研究之定位,以 及試圖填補之研究缺口。

三、中臺灣是政治容忍之觀察重點

臺灣近來的政治版圖大致呈現「北藍南綠」現象,近幾次選舉更有「決戰 中臺灣」的口號,意即中臺灣民眾的支持度是激烈選情的觀測重點;以臺中市

臺灣近來的政治版圖大致呈現「北藍南綠」現象,近幾次選舉更有「決戰 中臺灣」的口號,意即中臺灣民眾的支持度是激烈選情的觀測重點;以臺中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