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主要在瞭解受刑人國中子女生活適應與學習成就低落之因素,藉此 研究,期能找出具體有效策略或建議,提供相關單位、老師、家長及未來研究者 參考。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 節名詞釋義;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依據法務部 2006 年 6 月公佈的資料顯示,各監院所收容人共 62,115 人。由 近五年新入監服刑的年齡資料發現,年齡在 30 至 39 歲的人數居首位,24 至 29 歲者次之,18 至 24 歲及 40 歲以上者分居第三 。以 93 年新入監受刑人中,男性 佔 30,370 人,女性佔 2,976 人,30 歲至 40 歲未滿者佔 33.7%,24 歲至 30 歲未滿 者佔 26.1%,可知,若以 24 歲至 40 歲可能為人父或母來推估,則此年齡之新入 監受刑人約有三萬名。而根據王瑞婉(2003)推算,台灣所有男受刑人未成年子女 數有 17,224 人,女受刑人未成年子女數有 2,305 人,合計 2003 年之受刑人子女 數有 19,529 人,這表示國內因父母服刑而面臨失依的子女數約有兩萬名,這些受 刑人子女在面臨父母入監後必須經歷非志願性的骨肉分離、照顧者的更換,對其 身心勢必造成重大影響(郭秋時,2006:2-3)。

該數據分佈於結婚年齡層及擔任父職角色居多,相形之下,其兒女大部分 應於就學中。受刑人家庭最大衝擊的通常是無辜的子女,對青少年學童而言,家 庭是其身心發展與成長中最重要的初級社會生活場域,家庭中的生活經驗對學童 的行為、情緒與認知發展影響甚钜,而青少年學童生活適應的結果也可反映其家 庭生活的品質(鄭世仁,2001)。

本研究認為家庭是一個互動的完整體,系統與系統彼此連結,以維持 整個家庭功能穩定,一旦發生危機事件,便因此失去平衡。針對受刑人國中子女 生活適應探討得知,被研究者父親犯案判刑被關,家庭結構因此被解組,受刑人 家庭處於轉變的過渡期,家庭生活適應功能失調,社會對子女又有標籤歧視,導 致子女偏差行為產生,進而造成子女生活適應不良。

Lemert 把偏差行為區分為初級的及次級的的偏差行為。所謂初級的偏差行 為,是指未被公開貼上標籤的偏差行為,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有偏差行為,曾是 初級的偏差行為者,對其個人之自我形象不會有任何的傷害,僅因為幸運地未被 貼上標籤而已。而少數不幸被貼上標籤者,則是個人產生初級偏差行為後,因受 到不良標籤作用的烙印,使個人修正自我形象,再次地陷入犯罪或偏差行為之情 形即成為所謂的次級偏差行為者(引自鄭世仁,1994:31-36)。

Cicourel 以標籤理論的方法研究低階層與中產階級在司法處遇上的差別,發 現這些青少年在性格、家庭生活及未來發展上遭遇不公平的標籤對待,甚至導致 他們在司法訴訟程式上未審先判的劣勢(張景然,2001: 55)。Schur 也強調這「罪 犯」的稱呼將於內在及外在明顯的與非犯罪者區隔著,他們就如同標籤區隔般,

將不斷受著司法系統的牽制(張景然,2001: 55)。

學生問題如未能協助解決,易產生問題學生。研究者三年前在教會修女的 帶領下一起到台東各個監獄參與關懷受刑人的工作,涵蓋台東監獄、岩灣訓練 所、武陵監獄、綠島監獄均為所到之處。雖無酬勞,卻樂在其中,若因為對這些 受刑人的子女的關心,讓他感到社會的溫暖,能好好在監獄服刑學習,而在日後 出獄後,行為能改變,甚而會回饋社會,這就是研究者想達成的目地。針對受刑 人家屬也應該提供心理支援和實質協助,減少家屬因受刑事件所帶來的傷害,並 強化個人支持系統,避免家庭因此而破碎。透過社會的各方面協助的支持系統,

讓受刑人子女於求學過程能無後顧之憂,並從中感受社會溫馨的一面,懂得惜福 和感恩,希望有一天,也能從受助者轉換為助人者的角色。

隨著社會的變遷,價值觀念日益開放、多元化,家庭型態也呈現多樣化。單 親的家庭所佔的比例逐年增加,人們提到單親家庭時,所浮現的印象大多認為 是:貧窮、可憐、社會的弱勢、家庭組成十分辛苦等等,大部分人都會站在同情 諒解的角度。一旦提到「受刑人家庭」時,往往是視他們為破壞社會秩序的罪魁,

孩子是有問題的。面對受刑人家庭,經常從這種角度來看他們的;直接替受刑人 的家屬們烙上有罪的標籤。

「受刑人家庭是單親家庭的一種」,單親家庭所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受刑人家 庭也是會遇到;單親家庭需要的協助,受刑人的家庭也同樣需要。不同的是,受 刑人家庭除了經濟上陷入危機外,生活環境是更困厄的,社會對他們的歧視與在 接受審判確定過程中,讓他們成為身心俱疲的社會邊緣人,面臨困境,不敢有任 何協助的聲音,深怕引來更多的躂伐聲。黃明鎮(2005)指出受刑人未成年子女因 家庭破碎,相較一般家庭子女從事犯罪機率高達三至五倍,更需要大家的關心,

並協助受刑人與子女之間的距離。

本研究因受刑人子女家庭背景多處於低社經地位,文化刺激不足,隔代教 養及父母教養態度因素的影響下,容易造成學習的不適應,因此如何幫助受刑人 國中子女學校適應,為當前研究重要議題。因此,以受刑人國中子女學校適應為 主題,說明台灣受刑人子女之現況,探討影響受刑人國中子女學習低落的因素,

再提出學校生活適應的協助措施,最後提供解決學習困境配套策略的建議。

二、研究動機

無論在國內外,單親家庭大幅成長,已儼然成為一個新的趨勢。王麗容(1995) 曾歸納許多學者對單親的負面看法,發現單親家庭常被界定為:1.特殊問題家 庭;2.破碎家庭;3.非成功家庭,既是如此的不正常、不完整、失敗,健康成功 的機會自是不可能,社會的接納度也相對減低,這也使得單親家庭在社會適應上

面臨更多的困難。一般女性在勞力市場中已被界定為

「下層」工人,得到是較低

薪資、較差的福利,以及不利的升遷與僱傭機會,更何況是單親女性家長,比男 性單親面臨更多就業與經濟上的困境(莊淑晴,1991)。受刑人家庭亦屬於單親家 庭一種,如此家庭很難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當子女進入學校就讀時,學業 上問題、學校適應問題、家庭問題及個人心理問題相伴而來,受刑人子女期能在 什麼樣環境來提升學校的學習成效?這一切問題,需透過實際研究分析得以明暸。

開學日,第一週上課,學生秩序很吵,只感覺學生有些頑皮,課程難進行,

脫口而出問問學生家裡爸媽在做些什麼工作呢?學生回答在監獄,研究者認為是 在監獄上班,沒想到學生繼續說:我爸爸被關。研究者還認為學生在開玩笑,沒 想到他回答:「老師真的,我爸被關,已經 4 次進出監獄」。當時研究者有些錯愕,

不知如何來面對這一連串的對答,唯有瞭解及正視他們的處境,關懷他們的需 求,再付諸行動協助他們,才能夠讓他們走出黑暗,以上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開學的幾個星期上課觀察,同學趴在桌上睡覺,醒的時候,不是講話就是喜 歡做一些動作,引起大家注意,幾乎每堂數學課都是如此度過,課業及學業也不 能跟得上班級同學的進度,甚至是嚴重脫節,研究者認為這不是一般正常孩子在 學校學習,該有的求學態度,身為該學生的任課教師,直想可否找出學生偏差行 為的問題所在,透過相關理論的輔導措施,改變該學生求學態度,讓他會寫作業,

喜歡上課,學校的課業能夠準時完成,上課不再出現影響班級秩序及有其他引人 注意的動作,能因研究者的關心協助而改變其學習的態度於課業上認真努力,此 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