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以二位不同國中年級受刑人子女為研究訪談對象,試著找出學習低 落之原因與內容,並歸納受刑人子女學習成就低落之因素、協助措施、困境與解 決策略。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結論,第二節建議,第三節省思。

第一節 結論

綜合文獻與資料分析結果,研究者分析討論得到,受刑人國中子女生活適 應、壓力、因應問題,在學習、常規上比一般的國中生差,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 一般學生沒差異。在自我概念上,比一般的國中生差。採取消極逃避方式,至於 課業方面與一般的學習低落國中生沒差異。

因受刑人國中子女很多,各個行為表現不一樣,訪談兩個個案雖然較少,但 從小孩子訪談資料整理與母親電話訪問對孩子成長心理、生理瞭解及修女訪談內 容分析。可歸納出下列幾點結論:

一、受刑人子女在生活適應與學習成就低落之原因如下:

(一)父親被關的負面影響。(二)家庭解組。(三)異性朋友介入。(四)生活 脫序。(五)社會標籤問題。(六)經濟危機問題。(七)教養態度與學生行為問 題。(八)學業上的問題。(九)不理會課業。(十)行為消極逃避。

綜合結果分析得知二位孩子因父親被關,又有社會標籤歧視問題,夫妻離婚 家庭解組,雙親家庭變為單親家庭使家庭經濟陷入危機,又異性朋友的介入,使 學生心理、生理產生障礙,對學業與行為問題不理會與消極逃避,學生嚴重喪失 學習信心,導致學生生活適應不良,造成學習成就低落之原因。

二、受刑人子女學習成就低落之協助措施如下:

(一)學校協助:1. 掌握學生相關訊息 2 定期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 3 孩子工作 參與 .4.同儕輔導 5.親職教育。

(二)社會機構的協助:1. 政府政策制定 2. 教育輔導措施。

綜合結果分析得知二位學生學習成就低落之協助方式,研究者提供以二點措 施,供相關單位參考。

三、受刑人子女學習成就低落困境如下:

(一)困境問題:經濟上的問題、心理與行為的問題、教育方面的問題。

(二)根據前述困境問題提供學生生活上之安置策略如下 : 1.個人方面:(1)合宜安置。

2.家庭方面:(1)家扶中心(2)世界展望會(3)阿尼色佛。

3.學校方面:(1)事先預防(2)事發處理。

4.社會方面:(1)關懷之家(2)成人中途之家(3)兒童的安置有教會、阿尼色 弗、東區職訓。

四、提升受刑人子女學習成效配套策略如下:

(一)個人方面

自我概念的澄清: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營造班級學 習氣氛環境。

(二)家庭方面

1.親子溝通;讓母親知道家庭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環境,2.提供正確養育的 方式與態度;3.鼓勵家長參加親子成長團體,增強人際互動。4.與學校主動連繫,

瞭解孩子在校情況。

(三)學校方面

身為教育工作者,對於行為偏差孩子,尤其是受刑人國中子女,學習成就低 落協助措施這個部分,我們應該要能設身處地為無辜的小孩,在得知孩子相關訊 息,當下關心鼓勵以防範偏差行為產生。

五、提升受刑人子女生活適應的策略:父母教養態度和學生行為自我概念因素,

經常是造成受刑人子女在學校生活適應上的困擾。但適應困難並非一概而論,如 果學生獲得來自家庭及親人的支持、關心,也可以順利克服適應的問題。學生能 夠從家庭與學校獲得有益的學習動力,包括經濟、精神與價值上的幫助。

(一)經濟的支持

受刑人子女經濟弱勢,一直無法在教育上提升,受刑人家庭對於子女教育經 費支持比一般家庭要低;受刑人家庭為單親家庭,基本的生計是重要的課題,教 育費用次之,甚而無法去考慮讓孩子進入各類的補習教育機構,補足學校學習的 不夠。不利的經濟條件,造成教育的失利,讓下一代也無法改變經濟環境,在惡 性循環下,難以有好的解決方法。

(二)精神與價值的支持

每個家庭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水準不同,教養子女的態度就有差異,如何提升 父母效能?從引導個案母親改變教養的態度,期能改善學生從家庭學習的起始環 境,能有正確的自我概念與價值判斷,才能讓學生從正確的自我開始,接受學校 的教育提升學習成效,才能讓學生有良好的適應。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經由探討社會標籤理論對生活適應的運用,透過政府政策制定與教育 輔導措施以外,學校亦可提供受刑人國中子女心理輔導,老師定期家庭訪問,藉 家庭訪問了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孩子出現負面行 為時,老師也可以請其他同學協助他,在校的生活適應,並鼓勵和其他同學成為

好朋友,幫助彼此互相的模仿成長。因此,本研究依據結論,對於教育行政機關、

老師、家長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提供學校教師參與被社會標籤學生的輔導方法及進修諮詢視窗…等

(二)社會相關單位不要一昧給金錢補助,而是要依孩子能力給予適當打工 機會,教育他們知道付出,才能得到應有的酬勞。

(三)家屬訪視受刑人所帶物品,透過科學儀器檢視物品。例如衣物或吃的 東西,不要因檢視過程中的行為動作,傷害了無辜家屬。

二、對學校師長的建議

(一)師長和同學經常的輔導,鼓勵孩子自我接納。

(二)課程多樣化、生活化打入孩子內心世界。

(三)正向語言,輔導強化孩子堅忍度的能力。發現孩子正向特質,從優點 著手給予發表發展機會。

(四)當下對這類小孩關心,在問題未發生前,就給予孩子心理障礙的排除。

三、對家長的建議

(一)接受社會標籤對孩子的認定。

(二)讓受刑人家庭婚姻未破裂前,知道家庭完整的重要,並教育如何和子 女共同接受往後的日子。

(三)引導正確養育孩子的觀念,幫助孩子學習成長。

四、對未來相關研究者的建議

(一)在研究範圍方面:本研究以台東地區某國中研究範圍,建議未來研究 可以增加研究受刑人犯罪的原因,為研究範圍,擴大研究的廣度。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文獻探討與訪談之外,建議未來研究者再多個 案研究法,以增加研究的深度。

第三節 省思

本研究論文整理分析探討後,得知受刑人子女生活適應的良窳和社會標籤是 有密切關係,也和其個人未來生活適應息息相關。依標籤理論,一個人受到標籤 後有兩個效應,烙記的產生與自我預言的實現。社會標籤,會讓受刑人國中子女 烙記產生的這部分,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父母親是無法讓我們來選擇,勇敢接受,

但在自我預言實現的部分,學生需積極做生活適應的調整,並輔導鼓勵孩子自我 接納。

心理學上有一種稱為『自我預言實現』的現象,而在教育學上則稱為『比馬 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老師認定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非資優,但 經過老師的提攜鼓勵,他也會成為資優學生。教師是知識與文化的傳遞者,學生 的學習過程不能以教師個人認知一陳不變套用到每位學生身上,學生有個別差 異,應該用不同的方式指導。

當我們遇到受刑人子女時,除以中立客觀態度輔導外,更要注意孩子個別的 了解,尤其受刑人子女社會標籤在個人生活上,要即時協助排除心理障礙,在家 庭上提供政府對家庭的支持方案,學校方面隨時注意孩子的變化與感受,主動提 供輔導措施,接納受刑人子女,協助在多元社會關懷包容中成長。被研究者為國 中生,正逢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楷模認同、角色認同及心理適度都會遇到相當 大的困境。

對不適應的行為應加以了解及適當引導,有助於個體生活適應的改善。一個 人生活適應良好,就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對於環境中的問題,就能妥 善處理,面對外在環境變動衝突,就能有適當的反應,滿足個人的需求,並能擁 有成功的人際關係。綜合以上論述想成功,在生活困境中找出問題,克服困難,

解決問題,讓自己成為適應良好的人。能夠調整自己達成和諧狀態的人,你就是 一位成功的人。

參考文獻

──從家庭做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87-209。

王瑞婉(2006)。女性受刑人的親職困境與需求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 第 52 期 嘉大家庭所 資料來源:// www.nhu.edu.tw/~society/e-j/52/52-35.htm 王麗容(1995)。臺灣地區婚姻暴力防治策略之研究社會工作模式之分析。防治

教育心理學報,15,127-138。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新華(1991b)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南師院初等學報,4,199-253。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五南。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資料來源:// ww.nhu.edu.tw/~society/e-j/61/61_80.htm

林豐材(2008)。受刑人及其家屬家庭需求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 研 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欽(1991)。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慶芬等譯(1998)。受刑人家庭教育工作手冊。臺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著 Daniel J. Bayse,由美國犯罪矯治協會(American Correctional Association)

所出版。

柯永河(1971)。測驗年刊,18 卷,68-72。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張耐(2002)。老少配、祖孫情-祖父母家庭親職教育方案。師友月刊,422,41-48。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之問題與社會政策。社區發展季刊,84,12-30 張景然(2001)。青少年犯罪學。臺北:巨流

梁雅舒(2000),祖父母的孩子-隔代教養家庭輔導。學生輔導通訊,88,34-41。

梁雅舒(2000),祖父母的孩子-隔代教養家庭輔導。學生輔導通訊,88,34-4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