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運動教育模式學生教練角色扮演與小組互動之行動研究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之目的在陳述研究背景的因素共分五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 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名詞釋義;第五節:

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育部在以國家發展的需求與對社會期待的背景下,於 1998 年公佈「國民 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目的在期望透過人性化、生活化、

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的學習領域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最終 成為一個健全的好國民(教育部,2003)。黃月嬋(2002)更明確的指出「九年 一貫課程雖是課程層面的改革,具體而務實的革新及作法則落實在教學層面」。

課程的設計主要是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學習適應社會必須具備的生活經驗能力,

讓教師有更彈性的教學運用,以創新的教學策略、技巧提昇教學品質。九年一貫 課程的訂定以彈性、自主、重視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為特色。體育教學的最終目 的在幫助學生成為健康快樂的人。因此在教學目標設定、教材及教法選擇、教學 活動設計及教學評量等方式,必須針對學生的需求為依歸。透過有規劃的課程內 容,滿足學生身心的需求,擴充其學習經驗,使心理、生理及社會行為都能充分 且均衡發展。體育課程活動中,學生有下列的需求及權力:1.從身體活動中獲得 樂趣、2.參與各種身體活動、3.參與適合學生成熟度與能力的活動、4.分享領導 才能和決定、5.在安全和健康環境中活動、6.合適比例參與運動、7.有平等成功 機會、8.受尊重(教育部,2007)。老師如何針對上述學生的需求設計課程與教 學,提供良好的學習情境,藉由同儕領導學習與成員互動,提昇學生運動技能的 習得及養成日後規律運動的習慣。

教學是老師、學生與教學資源間達到有價值學習目標的多樣互動歷程,在互 動的歷程中,老師不斷遭遇問題、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面對教學情境中所產生

2

問題,老師必須以新的思維、新的角度來釐清問題並解決問題,在決定、執行、

修正持續循環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升教學效能的關鍵在於反省。反省始於個體 願意面對所遭遇的困難或疑惑情境,而教學環境中複雜交錯的問題則開啟教師反 省的可能與需要。透過反省,教師可以釐清教學情境中的衝突與混亂(陳春蓮,

2004)。研究者在從事體育教學時,總是讓學生在一學期中學習多項不同種類項 目,教學後發現學生未能完整性的獲得運動體驗。教師要針對學生需求,設計一 教學活動,以符合九年一貫精神,讓學生學習有所改善,同時提升課程參與與分 享。

Siedentop(1994)認為傳統體育課程以反覆操作與動作精熟學習,其習得 運動能力與比賽情境有所落差,體育課程如果能以團隊的方式進行,小組成員各 盡所職,可以刺激學生的成長與責任。運動教育模式在許多先進國家(如美國、

紐西蘭與澳大利亞等)早已成為體育教學的主流,運動教育模式教學基本原理精 神與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基本理念不謀而合,強調學生的自 主學習和尊重個別差異,「全面參與」和「人人成功」是運動教育教學的基本原 則,在運動學習的活動中,讓每位學生都「能」與都「會」,並且在充滿樂趣、

歡愉的學習環境下,成為各運動領域的勝利者。運動教育模式全面且完整的教 學,學生更懂得比賽的參與、團隊的合作、公平競爭的意義,以及在運動的其他 領域更專精與熟練,透過不同的職務分配,更培養學生正面的社會化的互動知能 與概念。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發現,運動教育模式課程能提升學生運動技 能的發展(呂天德,1999;林永能,2009;陳文亮,2004;陳昭宇,2004;陳勝 雄,2002;黃清祥,2004;蕭明芳,2009;Hastie,2000; Macphail,Kirk, & Kinchin,2004; Snyder,1997)。學生透過運動教育模式可以促進團隊合作、增 進歸屬感與展現積極學習態度等效果。研究者研讀 Siedentop 所提倡的運動教育 模式課程後,發現老師可以設計較長的課程設計,配合運動季、季賽及季後賽等 方式來呈現,學生藉由小組的同儕互動、競賽與較長時間的課程,從中獲得全面 性的學習。

3

運動教育模式的教學分配不同的職務組成小組(教練、隊長、管理、器材、

裁判等)與傳統體育課分組運作有很大的差異,它多了「角色職務扮演過程」, 讓低成就學生參與不同的運動團隊機制,提升學習正面增強的作用(何子安,

2002)。教師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和成長,以學生的表現行為作為觀察對 象,是瞭解學生學習的過程、瞭解教學的優缺點的重要依據之一(黃月嬋,1992)。 研究者在初探性課程模式的教學實施,發現學生在小組運作擔任教練角色時,會 出現其能力受質疑與未盡角色職責等問題;小組在運作學習時也產生秩序不佳、

成員運動能力較差而受排擠等現象,透過本研究的教學歷程,教師能更深入的反 省與思考教學現場問題,提出改善問題策略。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民小學體育課程以運動教育模式教學過程之教練 角色扮演與小組互動問題,並提出行動策略解決問題。本研究探討問題如下:

一、實施運動教育模式教學,小組教練角色扮演之問題為何?解決問題之策略為 何?改善情形為何?

二、實施運動教育模式教學,小組教練與組員的運作互動問題為何?解決問題之 策略為何?改善情形為何?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茲就本研究之內容、研究參與者、教學項目、研究資料和課程實施時間說明 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內容

本研究是以國小學生在運動教育模式課程為核心,進行桌球課程設計並實施

4

教學,加以瞭解學生小組教練角色扮演與學習互動,在教學中運作過程時所反應 出來的行為與感受為研究範圍。因此其它類型的體育課程不在此研究範圍內,不 宜做過度的推論解釋。

二、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以臺中市快樂國民小學(化名)的六年級活力班(化名)為研究參與 班級,其中男生 9 名,女生 12 名,共計 21 名。其他縣市或班級不在此研究範圍,

引用時不宜做過度推論。

三、研究項目

本課程以桌球做為教學的項目,其他運動項目不在此範圍。

四、研究資料

以研究日誌、學生訪談、回饋單與問卷為依據,若有所質疑時,必多方求證 後,確定為學生之原意,才予以引用。

五、研究時間

課程實施時間,實施教學連續 8 週,每週 2 節,共 16 節桌球體育課程,每 節課 40 分鐘為原則。本研究教學實施課程時間為 16 節,讓學生對桌球課程有更 完整的學習。因此,在不同的教學週數與節數之研究上,不宜過度推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了能瞭解本研究的範圍,茲將本研究之名詞界定如下:

一、運動教育模式

運動教育模式,係由美國學者 Siedentop(1994)所提出,其主要宗旨在於 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的運動參與者,透過多樣化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參與構成真實 運動競賽中的各種角色,就如同真實運動的整體過程一般,親身去體驗整個運動 練習到競賽過程,使學生從中養成規律運動。本研究依運動教育模式特徵之課程

5

設計(附錄一),透過課程檢核表(附錄二),經過三位課程內容檢核教師確認符 合此課程模式設計。配合運動季、季賽及季後賽等方式來呈現,學生藉由小組角 色扮演與同儕互動、競賽與較長時間的課程教學運作學習。

二、角色扮演

張春興(1991)對角色扮演所定義如下:1.個人依照他自己的角色來行事。

2.模仿他人的角色來行事。3.角色扮演為社會化歷程中的一個要素。角色扮演是 以一個真實的情境,讓學生藉由實際的活動加以描述、呈現與討論具爭議性的問 題或情境,使其感受問題情境中的情緒,並探討解決方法及策略(謝思琪,2004)。 本研究角色扮演是藉由教學活動,小組學生扮演角色分成教練、管理、器材、裁 判和紀錄等角色職務,學生教練角色負責動作示範與指導小組練習,領導小組爭 取榮譽。

三、小組互動

小組互動是指在一個團體中,成員彼此之間的互動行為,成員間相互的影 響。小組透過口語、非口語或肢體語言等方式產生互動(柯靜宜、張文華、郭重 吉,2004)。本研究指小組成員在團隊執行的一段時間內維持關係扮演特定的角 色或功能,透過成員彼此間的互動行為相互影響的作用歷程。

四、體育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來展現教學功能的教學結構,是一種傳遞教 學內容給學習者的系統,每一種教學策略分配給學習者與教師不同的角色,以因 應一種或多種的教學功能(許義雄、黃月嬋譯,2001)。本研究是指體育教師教 學過程中,針對學生教練與小組運作時遭遇問題,教師針對此所提出策略,如親 近策略、巡視回饋、口語提醒與讚美、獎賞策略、教師的關心期望、提供成功經 驗、學生修改規則與補救教學等教學策略用來解決教學產生問題。

6

第五節 研究的必要性

九年一貫課程的訂定以彈性、自主、重視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為特色。體育 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幫助學生成為健康快樂的人,因此在教學目標設定、教材及教 法選擇、教學活動設計及教學評量等方式,必須針對學生的需求為依歸。在激發 體育學習動機方面,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是情境營造者、學習的楷模、學生自我成

九年一貫課程的訂定以彈性、自主、重視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為特色。體育 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幫助學生成為健康快樂的人,因此在教學目標設定、教材及教 法選擇、教學活動設計及教學評量等方式,必須針對學生的需求為依歸。在激發 體育學習動機方面,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是情境營造者、學習的楷模、學生自我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