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章主要在闡述本研究的動機、目的、待答問題及相關名詞;共分為三節:

第一節為研究背景及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事物息息相關,內容多與生活經驗、情境相結合,卻是 最令學生感到困難的。邱上真、詹士宜、王惠川及吳建志(1995)整理國內外研 究,指出數學是中小學生最感困難的學科之一,Geary(2004)指出大約有5%至 8%的學齡兒童有記憶或認知缺陷,影響他們學習數學概念及程序的能力。多數的 人能將所學的數學能力應用在真實生活情境裡;但是,智能障礙兒童在身心發展 和學習等方面的特質為學習緩慢、短期記憶差、注意力缺陷、辨認學習能力薄弱 等(林寶貴,2001),使他們在學習將數學知識轉換至日常生活的能力不佳,學 習的歷程上比一般學生辛苦,而學習效果也較差。

在研究者資源班的數學教學中,亦有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的情形;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能夠學會加法、減法、數數,但是家長在分享學生平 時生活表現時,即可發現學生只是學會了計算,並不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

他們買早餐時不會判斷要付多少錢、不知道找回來的錢對不對、不會看時間等。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1994)的數學領域綱要提到,九年一貫課程強 調以學習者為主體,以知識的完整面為教育的主軸,以終身學習為教育的目標。

數學知識及數學能力,已逐漸成為日常生活及職場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數學教 學應配合學童不同階段的需求,協助學童數學智能的發展,學生能力的發展始於 流利的基礎運算和推演、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然後懂得利用推論去解決數學問 題,包括理解和解決日常問題,以及在不熟悉解答方式時,懂得自尋解決問題的

提到,在教導智能障礙學生語文和數學等基本學科技能時,強調實用性與日常生 活所必需的技能與概念。對於數學方面的學習,則著重於培養未來與獨立生活有 關的技能與概念,像是處理買菜、買衣服、到速食店吃漢堡、寄信等事情,都與 數學密不可分。因此,智能障礙的課程安排,應著重功能性,教導智能障礙學生 日常生活實用的、符合學生實際年齡的內容,培養學生具備生活適應的能力(李 崇信,1983)。

透過數學應用題的學習,學生可將所學的數學概念,運用在生活中。但智能 障礙學生在先天上有認知發展遲緩、學習速度緩慢、注意力缺陷、短期記憶不佳、

預期失敗心理和學習遷移緩慢等學習特質,使其應用題的解題上常發生困難;因 此,教師除了需考量智能障礙學生的個別差異,設計合適的教學目標及教材外,

並透過有利於解題的教學策略,來指導學生數學應用題的解題。而購物方面的應 用題,對智能障礙學生來說,不但可以增加其生活技能,亦可幫助其改善社會適 應,在設計數學教材時,應將認識錢幣、商店購物、買午餐等納入其中,讓教材 更加生活化。

目前國內已有不少智能障礙數學學習的相關研究,包括加減法應用題解題、

指導學生購物等。在應用問題解題方面的研究(張淑芬,2001;張馨尹,2002;

邵宗佩,2004;鄭人豪,2004;張建煌,2007;謝易真,2008),利用不同的教 學策略來指導應用問題解題,如:基模圖策略、認知策略、口語提示、電腦提示 策略、電腦融入教學等方式探討數學應用問題的改變類、合併類、比較類等題型 中的一種題型進行教學成效探討,對智能障礙學生學習應用題皆有一定的效果。

這些研究在計算部分,因為考量學生的學習情形多以20以內的數或是二位數的單 步驟加減法為主,在問題情境方面,則多以生活情境為主。在購物方面的數學教 學研究(徐智杰,2002;黃錫昭,2003;張競文,2006;楊春玉,2008),包括:

教導智能障礙學生計算100元以內的錢幣數量、購買100元以內的一樣或兩樣物

品、實際到商店進行購物練習、使用電子計算機計算價格等與錢幣相關的技能;

使用的教學策略有,情境教學、電腦輔助教學。

教師除了需注意智能障礙學生的個別差異,設計合適的教學目標、教材及提 供有效的教學策略外,如何在教學中維持其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是另 外一項重要的工作。張英鵬(1993)、朱經明(1995)等人的研究發現,電腦輔 助教學能引起動機,並提供簡化的刺激環境、立即的回饋和反覆練習的優勢。而 國內亦有許多電腦輔助教學的相關研究,在數學方面(徐智杰,2002;黃錫昭,

2003;鄭人豪,2004;張競文,2006;張建煌,2007;謝易真,2008;楊春玉,

2008),皆顯示電腦輔助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綜觀上述,本研究擬透過以智能障礙學生個別需求為考量的電腦輔助教學

(購GO玩數學)探討電腦輔助教學對購物應用題的解題學習成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