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攤開各大媒體,報導中的年輕人被形容成「失落的一代」,有人叫他們「草 莓族」,也有人同情他們是「窮忙族」(遠見雜誌,2012)。又到了唱驪歌的時刻,

這代表著畢業的年輕學者們要展開另一個旅程,但是,大學生畢業後能做什麼呢

?升學、就業還是做其他的事情?還是像大家口裡所說的「畢業即是失業」,這 樣的一句話,將焦慮帶給畢業前的大家,前途一片渺茫的思緒迎面而來。反思,

你做好了進入職場的準備了嗎?你擁有企業雇主們所需要的能力嗎?在行政院 青輔會(2009)研究中提出,企業雇主跟大專校院在校生認知差異偏大,在「瞭 解並願意遵循專業倫理與道德」及「穩定度及抗壓性」兩項就業能力認同的企業 雇主不到 5 成,在研究分析報告中針對企業雇主提出需大專青年應擁有的十大就 業能力,你擁有了幾項?你準備好了嗎?

本章主要分六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呈現本 研究探討的研究問題,第四節針對本研究的重要名詞進一步界定,第五節敘述本 研究範圍與限制,而第六節說明本研究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隨著整個社會急遽變遷,高等教育政策放寬後,自 1996 年開放專科改制大 學,國內大專校院數量大增,這樣子的政策改變,使高等教育普及化,為我國每 年造就了許多優秀的大專畢業人才,但是,相對高等教育文憑氾濫之下,其價值 與品質即令人堪慮,因此,社會上出現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現象且造成多數人認 為只有大學文憑是不夠的概念,將大學文憑設為基本門檻,擁有碩士學歷反而取 代之,成為進入職場的真正基礎,然而,可以發現的是碩士滿街跑的現象(許惠 芳,2007)。依據 2009 年 7 月行政院主計處所公布的失業、就業統計調查中,全 國平均失業率創新高,達 6.07%;而 2011 年全國平均失業率下降至 4.39%,其

2

中,大學以上學歷失業率亦有下降的趨勢 5.18%,但仍可看出在大學以上學歷失 業率,依然高出全國平均失業率,且全國青年失業率高達 12.47%。

在我國 2009 年 2 月提出的「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中提到(一)全 球金融風暴擴散影響,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各國就業市場接連受到波及,國內在 2008 年底失業人數達 54 萬 9,000 人,創下 11 年來新高,且此波失業問題波及 青年、高學歷者。(二)人才培育應有更積極之作為與大專以上畢業生之專業能 力與產業需求之間有落差存在。其落差在於學與用的時間有所脫軌,並根據行政 院青輔會大專畢業生就業力報告,企業雇主認為畢業生應有的基本能力前五項為 穩定度、抗壓性、溝通能力、學習意願及工作態度,從中顯示畢業生除了在學校 學習專業訓練以外,更需進一步的服務學習經驗與職場生涯輔導,在學習期間立 即增加實務上的操作以累積學習經驗,因而,希望透過業界師資的引進、職場實 習服務機會的安排,結合相關資源,共同塑造學生就業的機會(教育部,2009)。

故大學教育中應提供學生適當的就業輔導,深入探索自己的特質,了解職場環境,

進而充分計劃學習,協助成為一位發展成熟具有專業能力的社會新鮮人,以減少 一昧追求高學歷或無專業能力之大專青年(劉麗薇,2006)。

根據 2009 年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報告摘要中,企業雇主將畢業生的工 作態度、穩定度及抗壓性、表達與溝通能力及強烈的學習意願與高度可塑性等特 質,置於「專業知識及技術」之前;顯示大專青年除了在學校學習專業訓練以外,

尚需進一步的職場生涯輔導以及服務學習經驗,並在主選修科目與未來職涯發展 的關連性報告裡,知道大專校院在校生從大二或大三開始思考主選修科目與未來 職涯發展關聯性;大專就業青年則主要從大一至大三開始思考;而對目前就讀系 科的看法與原因,則有 45%的大專校院在校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不會 選擇目前就讀的系科,其主要原因為「性向興趣不符」、大專就業青年則有超過 半數 54%表示不會選擇目前就讀系科,主要是因為「畢業後就業出路不如預期」

(行政院青輔會,2009)。

3

國立臺東大學於2003年8月1日起,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正式改名為「國 立臺東大學」,在現代少子化社會,全國國小教師需求大幅下降,與全國師範學 院系所班級逐年縮減,培育師資專長體系的畢業生亦隨之遞減。相對的,理工學 院和人文學院系所則逐年增加,並在同年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 定辦法正式施行,所有師範體系畢業學生皆須通過教師檢定,才能獲得教師證書,

在社會環境的變化之下,師範院校和一般大學畢業的國中小師資數量大增,造成 師資就業市場上,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以往「師範學校畢業是鐵飯碗的年 代」的口號,已經消失了。許多實習教師實習期滿取得合格教師資格後,跑遍全 台參加教師甄試,卻依然無緣成為正式教師。因為需少供多,很多合格教師找不 到工作,但師資培育體系每年還是培育出不少師資(王玲惠,2006)。因此,在 師範體系冀望進入教師職場領域的學生,困難度又再增添不少,導致許多學生修 習課程已逐漸脫離師資培育的領域,紛紛轉向、尋求培養第二專長,以應付整個 大環境的變遷。青輔會於2001年7月成立大專院校就業服務及生涯發展資源中心,

以加強橫向聯繫以及協調,促進大專校院與企業、第三部門建立合作伙伴關係,

提升服務品質及工作效能。因此,學校希望透過課程整合設計及就業輔導計畫,

使畢業生在教師以外的職場具競爭力。

有鑑於此,政府每年花近50億,幫青年找工作。行政院青輔會、勞委會職訓 局、文化部、農委會、原民會與教育部已陸續提出許多不同的方案,透過職涯探 索、實習、職訓課程、就業媒合與創業輔導等不同機制進行,對觀念的釐清、工 具的使用方法等,就是為了幫青年找工作(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生涯輔導,1993;

遠見雜誌,2012)。

青輔會(2009)以「強化職涯輔導功能」出發,訂定了「辦理大專校院提升 青年就業力」補助要點,藉由區域整合,以北中南三區遴選出3所標竿型學校,

除發揮過去的服務平台功能,更賦予其他任務以充實領導及行銷推廣功能,整合 區域內各校資源,共同推動辦理提升青年就業力工作計畫,協助學校從制度面提

4

升青年就業力,以縮短青年學習與就業落差,協助青年順利與職場接軌。104人 力銀行調查,超過7成的雇主皆認為,職場新人應在5年內定下來、確立職涯目標

(遠見雜誌,2012)。青輔會2011年7月提出協助青年就業接軌方案,為使青年人 口能順利進入勞動市場,減輕青年畢業後所面對求職不易的挑戰,鼓勵學校與企 業合作,教學與職場需求接軌,針對協助青年從校園接軌至職場為主軸,強化青 年職涯探索、職場體驗、就業媒合、創業服務及專長培訓,期能減緩青年失業問 題。

臺東大學體育學系在因應當前社會環境的衝擊之下,分析國內體育與運動休 閒相關科系的課程及台東地區擁有山林海洋資源之特性,以體育學系傳統健康與 體育師資培育為基礎,延伸至戶外體驗活動領導與企劃人才的培育,於2007年首 次申請獲得勞委會大專就業學程計畫通過,為體育學系邁出轉型的第一步,陸續 通過就業學程計畫申請分別為2007年運動休閒指導學程;2008年運動休閒指導學 程、休閒運動事業經營管理實務就業學程及運動休閒與健康促進學程;2009年山 林海洋探索體驗學程等大專就業學程,三年的學程計畫中培養出92位學生具備相 關技能證照與實務經驗。外在環境不好,內在供給量大增,學生在雙重壓力下,

就學期間,應該儲備好個人能力,從中可以透過產學合作,讓學生提早在就學時 期就能參與相關作業,不至於與就業市場脫節(天下雜誌Cheers,2010)。

綜上所述,儘管時代不同,且環境的變化是每一個人無法掌握的,而體育學 系在此艱難的社會環境中選擇轉型,須要面臨重重的考驗,年輕畢業生是要陷入 抱怨之中?還是為自己創造屬於自己機會呢?因此,引發研究者對體育學系學生 修讀課程對未來職涯發展之就業能力培養如何?希望研究結果提供體育學系課 程規劃與職涯發展規劃之參考。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