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討論

本文最初是因為購買房子的意願,且房屋自有是每個人一生或許會或許 不會,但一定有想過且夢想過的事,很多的研究也針對不同的各類主題,例 如首購、未婚房屋自有、房屋自有負擔能力及房屋自有利息補貼等等的議題,

進行過類似及相關的研究,而本文討論的從家庭生命週期探討影響房屋自有 的因素,受限於 PSFD 的資料庫,本研究無法回溯購買房子時所考量的各種

- 40 -

原因,僅能就已房屋自有者事後的個人特質、家戶類型及離家因素三個面向 來推論事前房屋自有時所可能考量的房屋自有因素。最近本研究證實家戶背 景、家戶類型及離家因素其中的某些因素,確實影響著人們是否房屋自有的 行為,這也代表著若想房屋自有,可以更早的做規劃,才可達到房屋自有的 夢想。

經由本文的研究結論得之,實證結果顯示了,不同的家庭生命週期家戶 類型及階段對房屋自有模型的影響因素及程度,但由於本文在資料分析方面 是採用「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致某些變項無法獲得分析,例如:資金來源、

貸款利率、受訪者薪資的變動、住宅型式及住宅面積等等的變項無法完整呈 現,由於大型資料庫的緣故,遺漏值也顯得較多,造成本研究的研究限制。

- 41 -

參考文獻

王俊豪(2008)。台灣初婚夫妻的居住安排。人口學刊,37,45-85。

朱岑樓(1979)。婚姻研究。台北:霧峰出版社。

朱君懷(2005)。家庭首次購屋行為之動態分析-以不同家庭型態為例。長榮大 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伊慶春(2001)。華人家庭夫妻權力的比較研究。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社會學與 人類學,225-255。

吳就君(2004)。婚姻與家庭。台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李雲婷(2003)。應用「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探討台灣地區新家戶形成之研 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玲(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6-27。

林佩萱(2015)。家戶購屋與生育行為關係:資源排擠與動機刺激。住宅學報,

24(1),89-115

周依晴(2006)。住宅負擔能力與貸款補貼對家戶購屋決策之影響。長榮大學 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誌芳(1989)。台北市住宅品質對住宅價格影響關係之探討。中興大學都市 計劃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章英華(1994)變遷社會中的家戶組成與奉養態度:台灣的例子,台灣大學社 會學刊,23,1-34。

許秉翔(2002)。當前台灣住宅的代間移轉。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博士論文。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1998)。家庭概論,台北縣:國 立空中大學。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 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曾瀝儀、張金鶚、陳淑美(2006)。老人居住安排選擇—代間關係之探討。住 宅學報,15(2),45-64。

曾平毅(1994)。都會區擁屋力之初探。都市與計劃,21(2),173-190

- 42 -

彭建文、蔡怡純(2012)。住宅負擔能力與住宅自有率之長期關係-追蹤資料共 整合分析應用。住宅學報,21(2),1-28。

楊靜利、陳寬政(2002)。臺灣地區子女離家的原因與步調。人口學刊,25,

120-144。

楊靜利、劉一龍(2002)。臺灣的家庭生活歷程。臺灣社會學刊,27,77-105。

楊麗惠(2013)。談家庭發展與家庭發展理論。家庭教育雙月刊,43,31-39。

楊晶溶(2008)。大專院校教職員之人格特質、家庭生命週期與其旅遊行為意 圖關係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光輝(1997)。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21-168。

陳佳欣、陳彥仲(2010)。結婚決策對首次購屋決策影響之內生性分析-台灣地 區男性受訪者之實證現象探討。

陳彥仲、呂昭宏(2013)。建立購屋負擔風險指數再檢視家戶住宅之購屋能力—

台北與高雄地區購屋家戶之比較。住宅學報,22(1),107-129。

薛立敏、陳綉里(1997)。台灣一九八零年代住宅自有率變化之探討。住宅學 報,6,27-48。

陳淑美、張金鶚(2000)。三代同堂與核心家庭住宅需求決策調整之研究-台灣 南北差異之比較。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2A-2。

陳佳欣、張曜麟、歐陽宇(2010)。台灣地區各世代已婚家戶由租屋至擁屋之 影響因素。嘉南學報,36,672-684。

謝文盛、林素菁(2000)。租稅效果對住宅租買選擇影響之分析。住宅學報,9(1),

1-17。

鄭凱芸(2011)。從生命歷程觀點看危機家庭隔代教養者之困境。家庭教育雙 月刊,34,6-27。

鄭凱文(2002)。台灣家庭金錢移轉與居住安排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凱文(2002)。台灣家庭金錢移轉與居住安排之探討。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Dovey, K.(1985).Home and homelessness. In I. Altman & C. M. Werner

- 43 -

(Eds),Home environments. New York: Plenum.

Duvall, E. M. and Miller, B. C, 1985, Marr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 New York:

Harper & Row.

Duvall, Evelyn Millis, 1988, “Family Development's First Forty Years.” Family

Relations 37:127-134

網路資源

中研院網站有關家庭動態資料(PSFD)。取自 https://srda.sinica.edu.tw/group/scigview/2/5 行政院主計總處 103 年度家庭收支調查。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27900&ctNode=3240&mp=1 內政部營建署一百零三年第四季住宅需求動向。取自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

&id=18585&Itemid=5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