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探究前述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透過自編之「溝通需求與輔具 現況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臺灣公立國民小學集中式特教班學生為研 究對象,採用量的調查研究方法以探討國小集中式特教班學生的溝通需求與 溝通輔具應用現況。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且以下就問卷中的背 景因素與探討向度作分項說明:

圖 3-1 研究架構

一、背景因素

背景因素係指受評量者之基本資料,為「溝通需求與輔具現況調查問卷」

之第一部分,內容包括學生之診斷類別、類別程度、現教育階段以及使用之 溝通方式。以下分項說明之:

(一)診斷類別:

指我國「特殊教育法」(2013)第三條身心障礙之分類,因本研究之 樣本為國民小學教育階段之特殊生,因此將發展遲緩類別排除之外,尚有 智能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

學生背景因素 探討向度

特教班學生在學校的溝通需求

特教班學生使用溝通輔具現況

環境中對溝通輔具的支持程度 1. 診斷類別

2. 類別程度 3. 教育階段 4. 溝通方式

有(曾)使用輔具者

病弱、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其他障礙等十二類。

(二)類別程度:

依照特教通報網上所載之學生障礙程度為主,包括以「身心障礙者鑑 定作業辦法」第五條附表二之身心障礙鑑定程度分級,或新制手冊鑑定之 障礙程度,包括輕度、中度、重度與極重度。

(三)教育階段:

係指國民小學之各年級之階段,分為低年級(一、二年級)、中年級

(三、四年級)與高年級(五、六年級)三個教育階段。

(四)溝通方式:

係指被評量之學生目前與他人溝通、互動所使用之溝通方式,選項包 括:口語、肢體動作、表情動作、手語、輔具與其他。

二、探討向度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特教班學生之溝通需求與溝通輔具使用現況,首先 必須列出組成溝通能力之各層面,針對各層面編製出符合特教班學生溝通表 現之題項,以評量學生在溝通各層面之表現。而溝通輔具使用現況部份,分 為輔具使用與環境中支持程度:前者針對有(曾)使用溝通輔具之學生作輔 具適性化的檢視,藉以了解學生的輔具使用現況;後者為了解一般國小特教 班融合環境中,對溝通輔具的支持現況,因此需考量環境中所能提供學生溝 通輔具支持的層面,作為編題方向。根據以上探討目的,研究者蒐集相關文 獻,並編製雙向細目表,作為編題之基礎。以下就問卷三向度分項說明:

(一) 溝通需求評估:「溝通需求與輔具現況調查問卷」之第二部分,為本研 究之向度一,主要目的在於調查國小特教班學生之溝通需求形態。研究 者除了以學者 Light(1988)所提出的四個溝通目的為主要評估方向之 外,並參酌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新課程綱要社會技巧課程綱要與溝通訓練 課程綱要,以及學者吳雅萍(2011)在研究中所列之溝通要求,作為本

表3-3

取自http://sencir.spc.ntnu.edu.tw/site; Light, J. C.(1988). Interaction involving individuals using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4, 66-82.

(二)溝通輔具使用現況:「溝通需求與輔具現況調查問卷」之第三部分,為

2-2-1-1、2-2-1-2、

2-2-1-3、2-2-1-4

能獨立使用溝通輔具 1 資源。2013 年 12 月 8 日,取自 http://sencir.spc.ntnu.edu.tw/site;Scherer, M. J.

(2004). Connecting to learn: Educational and assistive technology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三)環境中的支持程度:「溝通需求與輔具現況調查問卷」之第四部分,為 本研究向度三,主要目的在於調查國小特教班環境對溝通輔具的支持程 度。Kent-Walsh 與 Light(2003)在研究中提到:輔助溝通系統在融合環境 中可能遭遇的阻礙類型,包括與學校有關之可能阻礙、與專業團隊有關 之可能阻礙、與老師有關之可能阻礙、與同事有關之可能阻礙、與使用

輔助溝通系統學生有關之可能阻礙、與課程有關之可能阻礙,以及與輔 中。特殊教育季刊,104,1-13;Kent-Walsh, J. E., & Light. J. C.(2003).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experiences with inclusion of students who use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19(2). 104-12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