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一、 研究途徑

本文將採用「轉型研究途徑」(transition approach),以 1986 年至 2000 年台 灣的政治發展為核心背景,探討在政治發展與民主轉型的動態性變革中,民進 黨國家主權論述的產出背景與發展脈絡。

「轉型研究途徑」在傳統政治學領域大量運用於民主轉型的研究,解釋民 主化的啟動要素與發展路徑,又以學者Dankwart A. Rustow 建構出的民主轉型 模型最為代表性。該模型指出,當一個國家在啟動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的這段 歷程之前,有個背景條件(background condition),就是「國家的統一性」

(national unity),依照 Rustow 所述,所謂的「國家統一性」指的是該國絕大多 數的公民在心理上毫無疑問地認同受他們所歸屬的政治社群37

有趣的是,戰後台灣國家主權定位的曖昧與不確定性,若依照 Rustow 的模 型分析,台灣在「國家統一性」這個背景條件尚未穩固與確立的前提下,然而 自由化與民主化的啟動卻先於「國家統一」的達成。

36 黎寶文,2002,《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1986-2001):一個雙層賽局(two-levelgame)的觀 點》。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Dankwart A. Rustow, 1970,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Toward a dynamic model”, Comparitive Politics.2(3), Pp.350.

16

38 Juan J. Linz and Alfred Stepan, 1996,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16-20.

17

如上假設,若台灣的國家條件(stateness)乃在政治發展與民主轉型的過程中 呈現結構性的動態變動,如何理解此政治歷程?

長期研究戰後台灣政治史的日本學者若林正丈在 1992 年出版並於 1994 年 翻譯為中文版的《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一書中,將台灣的民主轉型歷 程,以「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概念定義之,其中民主化的內涵包括了自由化、

脫內戰化、打破國民黨統治時期形成黨國精英與地方派系形成的「二重侍從結 構」,民主化的過程是中華民國與台灣社會相互磨合的歷史作用,中華民國威權 體制的修正與轉型,使中華民國以新的樣貌在台灣社會落地生根,並大幅消退 過往的外來特性,形成「台灣形體」的國家體制42

由於此書的出版時間正值於李登輝執政的初期,尚未完整論及李登輝以國 家統治的力量推動政治改革,若林正丈在2008 年完成的最新著作《戰後台灣政 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43,從政治結構變動論的視角,對於戰後「中 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有了更完整的描述。所謂「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定義,

若林教授認為即是在1949 年中國國民黨全面來台後建立「正統中國國家之政治 結構只統治台灣」的事實發生變化之過程,發生政治變動的結構內容包含四 項:政權菁英的台灣化、政治權力正統性的台灣化、國民統合意識形態的台灣 化以及國家體制的台灣化44

若林認為「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啟動最初起因於中華民國對外政策的僵化 與失當,加上1970 年代開始美中關係的建立,使得治權僅於台灣地區卻以代表 正統中國之姿於台灣實施威權統治的中華民國面臨內、外的統治危機45

42 詳細內容可參見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 北:月旦出版社。

43 中譯本於 2014 年出版。

44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15。

45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137-138。

18

蔣經國統治時期,開始拔擢本省籍的菁英以及技術官僚進入權力體制,採 取有限度與漸進式的「台灣化」,為中華民國體制注入新的元素,至於「中華民 國台灣化」的開展,始於1990 年代李登輝統治時期透過憲政改革完成民主體制 的設置,啟動一波波民主化46

依照若林的觀點,「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政治歷程包含自由化、脫內戰化、

民主化等內涵,「民主化」又是「台灣化」的重要作用力,然而兩者的關聯性何 在?若林正丈細緻地處理兩者所涉及的不同概念,他認為兩者雖然都是政治結構 變動的一環,然而「民主化」是屬於「政治體制」的層次,「台灣化」則是屬於

「政治共同體」的層次,政治體制的民主化,具有將住民塑造成國民(nation)的 意義,以中華民國政府實效統治區域內的單邊政治體實質統治區域中的住民形 成帶有主權性質的政治共同體,最終結果是讓中華民國過往的「正統中國政治 結構」進入到「台灣國民國家化」(Nation state)的層次47

本文將參借若林教授的論點,然而筆者特別將「中華民國台灣化」歷程中 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抽離出來,以「政治自由化」、「體制民主化」以及

「中華民國台灣化」三段政治發展歷程作為本文的背景軸線。第一階段「政治 自由化」為1987 年解除戒嚴後,隨黨禁、報禁的解除帶來言論、集會、結社自 由等政治權利保障的轉變;第二階段的「體制民主化」,本文將採用「最低條 件」的民主化指標,也就是依照「主權在民」原則賦予政治體制內的公民依照 民主程序選舉出政治菁英的「選舉式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之確立,若林 正丈將之稱為「最小綱領式民主體制」,「體制民主化」的政治歷程,本文將聚 焦於李登輝執政時期展開的三次憲政民主改革,從「萬年國會」的終止、國會 全面改選、總統民選等選舉式民主體制的建置過程;第三階段「中華民國台灣

46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158-260。

47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17-20。

19

化」,本文將採用「狹義的台灣化」之概念,在第三次修憲確立總統民選後,因 總統選舉而四年行使一次政治權利的中華民國政府實效統治區域的公民,賦予 一種位居台灣的主體性政治共同體意涵,也就是「台灣國民」之意義48。經歷 李登輝藉由憲政改革的民主化,在「政治體制」的層面建立主權在民的民主遊 戲規則後,同時進一步催生以「台灣民族主義」為認同基底的新的國民意識,

這樣的意識形態強調「台灣本位」、「台灣優先」、「台灣主體性」等價值,有別 於在中華民國威權統治時期具有官方中國民族主義強調的「正統中國」、「中國 至上」、「中華民族」等意識形態,此階段超越「體制民主化」的制度建置,是

「政治共同體」層次上中華民國邁向「台灣化」的進程。

又轉型研究途徑將政治菁英的行為、選擇與策略作為探討民主轉型的研究 焦點,因此綜合上述,本文將依照1986 年至 2000 年台灣在歷經蔣經國與李登 輝兩位領導者統治下展開的「政治自由化」、「體制民主化」以及「中華民國台 灣化」三段政治發展歷程作為核心軸線,探討民進黨在不同歷史階段國家主權 論述的產出背景以及與執政當局政治決策所產生的交互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採用歷史研究方法的資料蒐集策略,廣泛蒐集相關的史料文件作 為研究的資料,主要區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政黨文件:

民進黨主要的政黨文件包含了黨綱與政綱、黨內最高決策核心中常會與中 執會做成的決議或聲明、競選綱領與政策白皮書等公開對外的宣達文件,除了 可在網路平台獲得民進黨中央所釋出的公開資訊之外,亦可透過中央黨部的出

48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17-18。

20

21

民進黨從黨外、組黨到執政的關鍵人物所作的口述歷史,其中多位受訪者於訪 談中提及黨內同志在黨綱與決議文中關於台灣主權論述的處理過程、路線之爭 及其個人觀點,該口訪紀錄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4. 報刊雜誌:

由於本文的研究時間距今不過數十年,許多的參考資料得以且必須透過報 紙新聞的報導了解特定歷史事件的發生背景與脈絡。除了主流的媒體報紙以 外,為了瞭解民進黨從黨外到建黨初期在台灣國家主權問題上的相關主張,亦 會將《民進報》、《自由時代》等具有代表性的黨外雜誌作為史料的一部分。

英國著名史學家卡爾(Edward H. Carr)曾說過:「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 斷交互作用的過程,是『現在』和『過去』之間無止境的對話」58。本研究將 透過有系統的歷史資料之蒐集,了解民進黨過去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台灣國家主 權論述的產出,並且從台灣政治發展與轉型的架構下,探究其論述產出背後政 治菁英的決策作為、社會背景、國內、外情勢以及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利用 相關的資料呈現符合歷史意義的鋪陳、描述及解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