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及後續研究方向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23-1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研究限制及後續研究方向

本研究因人力及時間的限制,僅針對部分台北地區和苗栗地區國民中學學校進行 研究,但休閒活動的參與受多項因素影響,故建議後續研究如下:

一、休閒活動的參與類型影響其心靈感受極深,並且不同縣市、區域環境等之休 閒活動類型亦有所不同,建議後續研究能調查不同類型之休閒活動對於不同區域之國 中生參與休閒活動因素有無差異。

二、參與休閒活動行為之心理因素影響受到不同年齡、背景、族群等影響,建議 後續研究以不同族群對於休閒行為意圖之差異性。

三、本研究部分適配指標未達建議水準,樣本數為原因之ㄧ,建議後續研究可依 其研究方向及結果增加或減少樣本數,以減低個別問卷所造成之誤差。

四、由於施放問卷時,部分國中生在問卷題意解讀上有些困難,建議可採用質化 研究方法加以輔助,藉此深入暸解不同群組學生對休閒行為意圖的差異。

參考文獻

1. Hall, G. S., “The Contents of Childen's Minds,” Princeton Review, Vol. 2, pp.249–272, 1883.

2. 鄧建中,「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

3. 李詩鎮,「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4. 李茂興、余伯泉譯,「社會心理學」,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5。

5. 李時慧,「國中生能力分組對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

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6. 吳青山,「教育概論」。五南書局,台北,2006。

7. 吳美貞,「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苗栗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之研究」,

中華大學營建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

8. 吳祥坤,「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城鄉差距成因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市 A 校與金門 縣B 校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9. 行政院,中華民國統計,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5205,2010。

10. 陳奎憙,「教育社會學導論」,師大書苑,台北,2001。

11. 苗栗縣政府主計處,苗栗縣政府全球資訊網-主計處,

http://www.miaoli.gov.tw/accounting/index.php,2010。

12. 湯尹珊,「城鄉休閒活動類型變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農 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3.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populace.aspx?populace_sn=3,2010。

14. 歐聖榮,「休閒遊憩理論與實務」,前程企劃,台北,2007。

15. Murphy, J. F. “Concepts of Leisur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74.

16. Koenig, D. J. “Additional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activism.”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7, 472-85. 1975.

17. Ragheb, M. G.,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Vol. 12, pp. 138-149. 1980.

18. Kelly, J. R. “Leisure”.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2.

19. Russell, R. V. “Planning programs in recreation.” St. Louis: Mosby 1982.

20. Kraus, R. G., Curtis, J. E. “Creative administration in recreation and parks.”Missouri:

Mosby Company. 1997.

21. 馮麗花,「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第 35 期,103-109,1998。

22. 中華休閒品質文化策進會,「我國休閒教育面面觀」,中華休閒品質文化策進會,

1995。

23. Neulinger, J.,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IL, 1974.

24. Manning, R. E. “Studies in Outdoor Recreation.”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orvallis,.1986.

25. 程紹同,「優質休閒、超值人生」,師友月刊,第 366 期,第 15-19 頁,1997。

26. 劉佩佩,「未婚女性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9。

27. 詹明娟,「高齡者參與休閒學習之探討」,師大書苑有限公司,台北,第 107-124 頁,2007。

28. De Grazia, S. “Of time, work, and leisure.”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mpany. 1962.

29. Dumaedier. “Leisure:Theory and Policy.” N.Y.:Wiley.Ma- clean, 1974.

30. Maclean, J. R., Peterson, J. A., & Martin, W. D. “Recreation and leisure: The changing scene.” New York: Macmillan. 1985.

31. 沈易利,「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霧峰出版社,台中,1998。

32. 陳肇華,「城鄉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33. 韓美瑛,「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休閒活動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桃園市、大 溪鎮、復興鄉國民中學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研究所碩士班,2008。

34. Collingwood, T.R., & Engelsgerd, M.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tion, 48, 6, 23-77, 1977.

35. 黃立賢,「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6。

36. 許雅琛,「服務業職業婦女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2。

37. 黃啟明,『國民中學高關懷學生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計 畫行為理論運動與驗證』,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8. 教育部部史,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

http://history.moe.gov.tw/worldhistory.asp?YearStart=61&YearEnd=70&page=3,

2010。

39. 蔣貴枝,「國小英語課程與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0。

40. Chisaka, B. C., “Ability grouping in zimbabwe secondary school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erceptions of learners in low ability classes,” Evaluation & Research in Education, Vol. 16, No. 1, pp. 19-33, 2002.

41. 蔣月美,「彈性能力分班在國小英語教學之實施-台北市龍安國小個案研究」,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2. 賈寶英,「數學領域分組教學之行動研究」,http://sctnet.edu.tw/Download/,2009。

43. 林倩如,「台灣能力分組國中生之英語學習焦慮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44. 劉淑芬,「常態編班的教學困境與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4。

45. 王儷容,「編班方式對於國中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6。

46. 蕭玉禎。「能力分組對台灣學生之英語學習動機與成就之影響」,高雄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47. 柯文欣,「台灣地區區域發展差距再檢視」,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2008。

48. 蔡宏進,「休閒社會學」,三民書局,臺北市,(2004)。

49. 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憲法」,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A0000001,1947。

50. 陳麗珠,「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 發展期刊,第3 卷,第 3 期,P.38~40,2007。

51. 王家通,「教育機會均等調查報告」,台灣省教育廳,南投縣,1993。

52. 張武昌,「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英語科雙峰現象形成原因之探討」,國中基本學力 測驗專刊飛揚,第16 卷,第 5 期,2007。

53. 黃怡雯,「偏遠地區國中學生機測成績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第 58 期,

P.60-75,2008。

54. 楊英君,「城鄉教育資源差異對學生學習成就影響之個案研究」,世新大學行政 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55. 康書華,「大學生對國家公園前往意願之研究─以理性行動和計劃性行為理論為 應用」,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56. Fishbein, M. and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Addison-Wesley, MA, 1975.

57. Ajzen, I. and Fishbein, M.,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N. J., 1980.

58. Ajzen, I., Timko, C., and White, J. B., “Self-monitoring and the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42, No. 3, pp. 426-435, 1982.

59. Bentler, P. M. and Speckart, G., "Attitudes cause behavior: Astructural equation ala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40, pp. 226-238, 1981.

60. 柯惠珍,「台北市國中學生家中資原回收行為意圖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師 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61. 曾佳珍,「以理性行動理論與自我效能探討某大學學生從事規律運動之意圖」,

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62. 趙宏邦,「台北市社區民眾資源回收信念與行為意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63. 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and J.

Bechmannn (Eds.),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Springer, Heidelberg, Action-Control, pp.11-39, 1985.

64. Peter, J. P. and Olson, J. C., “Consumer behavior : marketing strategy perspectives,”

Irwin, New York, pp. 222-223, 1987.

65. Godin, G., “Social-Cognitive models. In R. K. Dishman (Ed.), Advance in exercise adherence,”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IL, pp. 113-136, 1994.

66. Mummery, W. K., “The utilit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for predicting and understanding training behavior in adolescent competitive swimm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uib, University Alberta, 1994.

67. Suzanne, C., Jeanne, G., and Willam, H. D.,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fith and eight graders,” Preventive Medicine, Vol. 25, pp. 506-513, 1996.

68. 徐蓓蒂,「五專學生每日飲用牛奶意圖及行為之研究─以醒吾商專學生為例」,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1996。

69. Hill, A. J., Amyot, E., Dery, D., and Godin, G., “Predicting the stage of smoking acquisi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Vol. 21, pp. 107-115, 1997.

70. 趙信賓,「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台中 縣國小學童參加休閒運動育樂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桃園,1999。

71. 賴蕙君,「嘉義市國中教師終生學習行為意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計劃行為理 論的驗證」,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2000。

72. 吳明隆,「SPSS 統計學習應用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知城出版社,台北,

2003。

73. 邱皓政,「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雙葉書局,台北,

2006。

74. 黃芳銘,「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五南書局,台北,2006。

75. Cheung, G. W. and Rensvold, R. B., “Evaluating goodness-of-fit indexes for testing measurement invaria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Vol. 9, No. 2, pp. 233-255, 2002.

76. 蔡青姿,「醫學雷射美容消費意向模式建構之實證研究--結構方程模式之應用」,

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碩士論文所,2004。

77. 余家斌,「慈善機關捐款人之行為意向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9。

78. 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式 SIMPLIS 的應用」,五南書局,台北,,2008。

附 錄

附表4.1 正式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首先感謝您參與這份問卷的填寫,這份問卷是想暸解你對休閒活動的想法。請先閱讀以下說明:

1.參加休閒活動:是指扣除工作、上課、日常生活時間(如:吃飯、睡覺)所從事的活動。

2.休閒活動內容泛指:旅遊類(例如郊遊)、體能類(例如各種球類)、收藏類(例如收集郵票)、思考類(例 如圍棋)、創作類(例如繪畫)、社會服務類(例如義工人員)、娛樂類(例如觀賞電視)等活動。

3.你所選擇的答案,沒有對錯,不須顧慮別人的看法,請依自己的實際情形及想法回答。

4.問卷內容,僅供學術研究之用,個人資料絕不對外公開。

5.所有題項請單選作答,完成後請確認無漏答現象。

感謝同學及老師協助本論文的研究,謝謝! 敬祝 學業順利

中華大學營管所休閒組 指導教師:朱達仁博士 研究生:陳思樺敬上 基本資料

1.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2.分組班別……… 班(請填分組班名稱) 3.性別……… □男 □女

4.領導能力……… □領導者 □追隨者 5.生活方式……… □淡泊平凡 □追求表現

6.家庭人口……… □1~4 人 □ 5~8 人 □9 人以上 7.社交能力……… □內向 □一般 □外向 8.旅遊習慣……… □經常 □偶爾 □很少

9.父親職業……… □軍公教 □農林漁牧 □工 □商

□自由業(建築師律師記者) □家管 □其他 10.母親職業……… □軍公教 □農林漁牧 □工 □商

□自由業(建築師律師記者) □家管 □其他

11.父親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 □高中高職 □大專院校 □研究所以上 12.母親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 □高中高職 □大專院校 □研究所以上

13.你對自己目前的課業負擔感到… □非常辛苦 □辛苦 □普通 □不辛苦 □一點都不辛苦 14.你覺得自己每個月的零用錢…… □非常足夠 □足夠 □剛好 □不足 □非常不足 15.您個人獲得休閒資訊的主要來源 □家人 □師長 □同儕同學

□一般朋友 □大眾媒體 □政府宣導

16.最常和你一起參與休閒活動的是誰 □父母 □師長 □同儕同學 □一般朋友 □兄弟姐妹 17.您每週參與休閒活動的時間大約是 □2 小時以下 □2-4 小時 □4-6 小時 □6-8 小時 □8 小時以上

請接下頁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