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專案管理與知識管理在理論與實務上不只對企業的經營績效會發生影響,對 企業經營的其他面向也會有深遠的影響,但本文未多加著墨。因本研究以單一個 案為例,所以研究主題各構面的分析都圍繞在該個案時實際執行的內容與範圍中,

與各構面相關的其他理論未有過多的論述。個案公司的知識管理方法以技術文件 制度為主要內容,即使其他企業也採用相同的知識管理方法,可能因產業或企業 規模大小的不同使知識管理的過程有所調整。其次有礙於公司的敏感性,經營績 效的分析只能針對公司可提供的資料做探討,且每家企業採用的經營績效評估指 標也會依公司特性而有所改變,因此本研究所論述的內容並不適用於其他企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吳承芬(1990)。知識管理的基礎與實例。台北市:小知堂文化。

2. 吳思華(2001)。知識資本在台灣。遠流出版公司。

3. 吳瓊恩,李允傑與陳銘薰 (2001) 公共管理。台北市:智勝。

4. 李育(2001)企業研發部門知識管理能力、組織能耐與研發績效關係模式之 研究-「台灣高科技業之實證」。長榮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台南市。

5. 徐永道(2015)。生產管理經驗實錄。桃園市:台灣電路板協會。

6. 梁定澎,許如欽(2005)。影響台灣企業採用知識管理之因素。 資訊管理學報,

12(3),1-38。

7. 黃英忠(1988)。現代管理學。台北市︰華泰。

8. 榮泰生(1997)。策略管理。台北市:華泰。

9. 劉京偉(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市:商周。

10. 鄭丞庭(2006)。委外策略選擇對組織效益之影響—企業與派遣服務業之觀點,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高雄市。

11. 謝安田(1989)。企業研究方法。台北市:著者發行。

二、網頁部分

1. BONI CHEN(101 年 2 月 17 日)。取自:http://ntnumot.blogspot.tw/

2. MBA 智庫百科。外部失敗成本。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5%A4%96%E9%83%A8%E5%A4%B1%E8%

B4%A5%E6%88%90%E6%9C%AC 3. 維基百科,利害關係人理論。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5%AE%B3%E9%97%9C%E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2

BF%82%E4%BA%BA%E7%90%86%E8%AB%96 4. 維基百科。設備效率評價。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8%AD%E5%82%99%E6%95%88%E7%8 E%87%E8%A9%95%E5%83%B9#.E8.89.AF.E7.8E.87.28Quality.29

5. 維基百科。資料探勘。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B0%E6%8D%AE%E6%8C%96%E6%

8E%98

6. 劉常勇(1999)。幾個有關知識管理議題之初探。 取自:

http://www. cme. org. tw/know/paper/paper1. html.

7. 賴志宏(2015),專案管理的五大流程定義與架構。取自:

http://www.krispmschool.com/blog/pm/pm-principle/pm-five-processes-structure/

三、英文部分

1. Alavi, M., & Leidner, D. E.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issues, challenges, and benefit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IS, 1(2), 1.

2. Al Saifi, S. A. (2015). Positioning organisational culture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9(2), 164-189.

3. Andersen, A. (1999). Business Consulting. Zukai Knowledge Management, Tokyo Keizar Inc., Japan, 2001.

4. Bosua, R., & Venkitachalam, K. (2013). Aligning strategies and process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a framework.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7(3), 331-346.

5. Choi, F. D., & Mueller, G. G. (1992).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3

6. Cleland, D. I., & King, W. R. (1975). Systems analysi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McGraw-Hill.

7. Cohen, W. M., &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28-152.

8. Cooke, H. S., & Tate, K. (2010). The McGraw-Hill 36-hour Course: Project Management. McGraw Hill Professional.

9. Cui, A. S., Griffith, D. A., & Cavusgil, S. T. (2005). The influence of competitive intensity and market dynamism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subsidia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3(3), 32-53.

10. Davenport, T. H., De Long, D. W., & Beers, M. C. (1998).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9(2), 43.

11. Drucker, P. F. (1999). Knowledge-worker productivity: The biggest challen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2), 79-94.

12. Eisenhardt, K. M. (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4), 532-550.

13. Grant, R. M. (1996). Toward a knowledge ‐ 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S2), 109-122.

14. Grupe, F. H., & Mehdi Owrang, M. (1995). Data base mining discovering new 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12(4), 26-31.

15. Gottschalk, P. (2005). Strategic 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cmillan.

16. Hill Charles, W. L., & Jones, G. R. (2004).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7.

17. Kaplan, R. S., & Norton, D. P. (2001). Transform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fro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4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Part I. Accounting horizons, 15(1), 87-104.

18. Kerzner, H. R. (2013). Project management: a systems approach to planning, scheduling, and controlling. John Wiley & Sons.

19. Lech, P. (2014). Managing knowledge in IT projects: a framework for enterprise system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8(3), 551-573.

20. Mathur, G., Jugdev, K., & Shing Fung, T. (2013). Project management asset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utcome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 36(2), 112-135.

21. Mathur, G., Jugdev, K., & Shing Fung, T. (20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 37(11), 990-1015.

22. Munns, A. K., & Bjeirmi, B. F. (1996). The role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achieving project suc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4(2), 81-87.

23. Pinto, J. K., & Slevin, D. P. (1987). Critical factors in successful project implemen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 22-27.

24. Guide, A. (2001).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GUIDE).

In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25. Robbins, S. P. (1990). Organization Theory: Structures, Designs, And Applications, 3/e.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26. Song, X. M., & Parry, M. E. (1996). What separates Japanese new product winners from loser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3(5), 422-439.

27. Souder, W. E., & Song, X. M. (1997). Contingent product design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influencing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 in US and Japanese electronics firm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4(1), 21-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5

28. Szilagyi, A. D. (1981).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Santa Monica, Calif.: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29. Venkatraman, N., & Ramanujam, V. (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 801-814.

30. Whitten, J. L. & Bentley, L. D. (1998), Project Manage Dictionary of Te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38, 56-7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6

附錄 訪談整理

一、 專案管理 (一) 起始

1. 請問貴公司通常決定建立一個專案的緣由為何?如目標的達成須結合各部門 人才、所需資源分配在不同部門等原因。又建立技術文件制度此專案的初衷為 何?

A 答:建立專案的緣由:a.新產品開發,新模式驗證;b.重大異常,長期無法解決 的問題及客訴。建立技術文件制度此專案的初衷:a.將好的經驗以文件的方 式流傳下來,以得到更好的傳承,有利於新人的教育訓練 b.避免後面的設 計重複犯錯,做到有據可依。

B 答:建立專案緣由:a.解決問題:會對現在或未來產生衝擊的異常狀況。這些異 常狀況需要予以解決回復正常,以減少或避免可能的損失。問題解決並不 是例行性的工作,因此在必要的時候,就會成立臨時性的專案來從事問題 解決的工作。通常,解決問題來自兩種需求,第一種就是「恢復正常」。也 就是:當有正常的事物發生異常的現象時,需要予以回復正常。例如,機器 異常需要修理、生產良率下降需要改善等。第二種是「防止異常」。也就是:

當正常事物在未來有可能發生異常的狀況時,需要事先予以防範。例如,重 大工安事件的預防或品質不良的預防等狀況。b.提升效率:所謂效率就是在 工作流程中,儘量減少輸入的資源,並增加輸出的結果。資源包含人力、物 力、時間、金錢等必須的付出的代價。當付出的代價降低,輸出的結果增 加,效率就會提升。提升效率的主要目的可能在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加快 速度或增加彈性等。而最終的目的則在增加組織未來的競爭力。因此,公司 組織會不斷檢討現有的工作效率,來找出可能的改善方案,以提升組織的 運作效率。通常改善的對象可能包含各階層的人員、方法、工具、流程、組 織、策略等。由於。提升效率並不是例行性的工作,因此在必要的時候,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7

會成立專案來從事提升的工作。c.開創機會:所謂機會就是那些可以讓組織 獲取目標、進步或成功的有利位置、前景或狀況。在競爭的環境中,不進則 退,因此每個組織都需不斷的尋求新的機會,來保持必要的競爭力,以免遭 受無情的淘汰。為了維持長久的生存和良好的競爭力,組織通常會透過投 資新的事業、開發新的市場、創造新的技術或產品等來開創新機會。由於。

開創機會並不是例行性的工作,因此在必要的時候,也會成立專案來進行 開創的工作。技術文件制度與專案的關係:因為在專執行的過程中每一個 階段都會產出各式各樣的「文件」內容,作為跨部門溝通和技術執行標準的 依據,這些文件,有些可能是過程、有些可能是階段、有些則可能是成果。

而「文件」的內容,則是作為專案溝通有的主要來源、依據或準則,也為了 確保專案溝通期間的正確與順暢,所取得的專案文件就必是最新及即時的,

以作為該階段的參考或引入的基準。

C 答:成立專案是為了對特殊的項目(事件)或方案數據進行的單獨管理,這些項目 和方案通常是每隔一定周期就會重複一次。建立技術文件的初衷:a.統一了 作業標準及工法;b.傳承積累了技術及經驗;c.完善了員工教育訓練體系;

d.降低了員工作業困難度;e.降低了同一問題在不同員工上發生的機率;f.

通過執行 YSK 作業,提升了員工的紀律性;g.降低內部失敗工時;h.降低 外部失敗成本;i.培養了員工面對問題,反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凡事舉 一反三,只要自己的想法及做法是對的,就可以立規矩,讓員工有成就感。

2. 請問貴公司建立一個專案之初,該專案的目標(包括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內 容與專案內部規範的制定方式為何?另外,在技術文件專案中,評分機制與技 術人員考核規範是如何產生的,如何決定專案目標,讓參與人員了解什麼樣的 程度算是完成專案工作?

A 答:針對客戶端的異常,成立專案,結合相關部門提出問題的解決對策,並且分 配到個人對事情進行追蹤,直到完成專案報告,得出結論。針對新產品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8

發,先制定產品的功能,相關參數,最後通過設計,製造,完成測試機,驗 證其功能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完成結案報告。評分機制主要是通過所完 成之專案對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來定義,分為,重大的問題、長期存在的問題 與綜合性問題。

B 答:設定技術文件年度 KPI,部門分配責任到人,每月績效考核。技術員評分機 制與考核採葡萄圖每日考核,依據每日表現給予不同顏色葡萄,月底依葡 萄評分細則考核分數。專案目標依部門提報設定,分配參與人KPI 目標連 接到部門最高主管KPI,排定預計完成時程,每月檢討完成進度。

C 答:專案短期目標:通過技術文件分析過去存在並未解決,以及現有新問題發生 原因,通過技術文件專案解決現有問題,防止問題再發生。專案長期目標:

通過建立和執行技術文件制度,來傳承及累積研發、製程和品檢所涉及的 各種專業技術,作業方法等,來不斷的提升工廠研發設計和製程能力、提升 製程良率、提升生產效率、減少製程出錯的可能性、降低技術人員、流動對 工廠的衝擊,從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評分機制以及專案目標制定,主管經 營會所有部門主管共同提議,經公司最高主管核決通過。

(二) 規劃

1. 在專案執行之前,專案負責人是否會先與利益關係人達成目標與各工作項目 上的共識?討論的方式為何?(利益關係人如員工、廠商、客戶、公會等)而在技

術文件專案中,是否事先讓各類工程師等技術人員知曉專案目的與執行方式?

A 答:通常會使用利益關係人所期望的目標作為共同的目標,如目標在執行上確 實存在問題,會和利益關係人討論重新定義,若利益關係人要求只是專案

A 答:通常會使用利益關係人所期望的目標作為共同的目標,如目標在執行上確 實存在問題,會和利益關係人討論重新定義,若利益關係人要求只是專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