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雷峰塔的象徵意義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螺髻髮」的「鐵舍利函」,以及純銀塗金阿育王塔等數十件佛教珍貴文物和精美 供奉物品,豐富了雷峰塔的宗教意涵。

(二)抑佛揚道

真實存有的雷峰塔,在白蛇傳故事中,成了法海收服白蛇之地,其將蛇身鎮 壓在塔下,使白蛇永世受苦,不得翻身,藉以對不守清規、干犯戒律者提出儆戒。

雷峰塔原屬佛塔,加上法海的角色,使得白蛇傳故事呈現濃厚的佛教色彩。不過,

由於各本所載的情節內容不盡相同,因此有學者認為白蛇傳應是宣揚道教;或有 從佛教本身的禪宗、律宗來對比白娘子和法海。然而,筆者認為當白蛇傳故事發 展到以雷峰塔鎮邪時,即彰顯法海、白娘子角色的彼此對立,而且從馮本之後故 事情節中,道士永遠無法收拾蛇妖,都要留給法海和白娘子一較高下,而且法海 呈現的是高僧形象,具有收妖的高強法力,在在呈顯出「抑道揚佛」的色彩。

(三)時代意義

「祭塔」象徵孝,「倒塔」象徵義,而「塔倒」則意味著白蛇重生,明清之 際,隨著白蛇傳故事被頻繁的被改編在各種表演之中,白娘子的形象,從原本的 妖性,在歷經與許宣婚配、產子後,於故事尾聲,逐漸轉變成文化價值中令人稱 頌的慈母,引發人們同情心的發酵。到了民國之後,象徵道德教化的「雷峰塔」,

因為時代因素,逐漸轉成壓迫的禁錮,而始作俑者的法海,更變成邪惡勢力、固 守僵化的代表。

民國初年時,因軍閥爭戰,加上雷峰塔倒,使得早已成為民眾的集體潛意識 的塔倒蛇妖出世的傳說,連結在一起,使雷峰塔倒的事實成為不祥的象徵。相對 於杭州居民的憂慮,在文學家、知識青年的心目中,雷峰塔的倒掉,真應普天同 慶,因為雷峰塔正如同鐵屋的隱喻一般,象徵壓制著本能慾望,和愛情的傳統道 德禁錮。

經歷了國共戰爭,許多大陸民眾來台後,由於政治力的因素,被強迫分隔台 海兩岸。台灣著名的女作家張曉風,有感於這種政治背景對人們情感的限制,結 合了白蛇傳中「祭塔」的情節,撰寫了〈許士林的獨白〉。此時的「雷峰塔」象 徵著政治力的枷鎖,也呈現當時兩岸的僵局,以及人們的期盼,具有強烈時代意 義。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研究限制

本文的主題是白蛇傳故事的宗教意涵,然而因為宗教的層面極廣,從原始信 仰到在地信仰、世界宗教,甚至民俗、文化也都有所相關,因為架構的擬定與選 擇的文本上,比較偏重在佛教義理的分析,其實白蛇傳故事中有豐富的原始信 仰、道教、民間信仰的意蘊,非常值得深入剖析,因此難免會有顧此失彼的遺憾。

其次,白蛇傳故事的表現形態極多,本文比較常使用的儘限於文學作品、戲 劇的劇本,其他方面有略提一齣電影作品,對於舞蹈、電視劇、電影方面則沒有 涉及。再者,由於白蛇傳具有多元的研究價值,因此相關的著作極多,本文有嘗 試以現代改編白蛇故事的詮釋作品,來分析其所展現的宗教意涵,不過運用的文 本只限於台灣作家,很少利用到港、陸作家的改寫作品。

二、 研究展望

由於白蛇傳故事具有豐富的宗教意涵,未來若有學者想要探討這個部分,或 許可以鎖定一本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深入分析故事內容所呈現的原始信仰、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等宗教意義。或者是同一個時代,二到三本白蛇傳故事的比 較分析,進而探討同樣的時代背景,不同的宗教如何滲透到文學創作之中。

其次,關於白蛇傳的文學價值,歷來一直是學者研究的重心,不過如同范金 蘭所提出「藝術美學的觀點」、「比較文學的觀點」,都能提供文學研究有不同的 詮釋空間(范金蘭,2003:387-388)。另在白蛇傳的角色研究上,像林麗秋提到 青蛇和法海的人物形象的發展,是值得注意的重點(林麗秋,2001:169)。近十 年來的白蛇傳作品,確實有許多轉從青蛇、法海為主要視角,來發掘更多元的意 蘊。不過,筆者認為從蛇子,也就是許士麟(林)的角色,在白蛇傳中是常被忽 略的角色,除了像張曉風女士以〈許士林的獨白〉的創新詮釋,或是李銳、蔣韻

《人間:重述白蛇傳》中有以蛇子為三大敘述的主軸之一外,很少學者會以蛇子 的視野來看待情節的發展,所以也是值得探討的主題之一。

再者,對於白蛇傳的現代詮釋,近來已漸漸被學者所關注,不過仍有許多深 入探討,以及可以發揮的空間。由於現在學術交流的頻繁,對於兩岸三地,甚至 華人地區、外國學者對於白蛇傳的論著,也應該加以使用和剖析。除了文本之外,

對於舞蹈、電視劇、電影、動畫、舞台劇等改編白蛇傳故事的藝術形式,皆是現 代詮釋可以探析的新領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書目

一、古典文獻

東晉.干寶(1982),《搜神記》,汪紹楹校注,台北:里仁。

東晉.葛洪(1985),《抱朴子》、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

宋.李昉編(1995),《太平廣記》,哈爾濱:哈爾濱。

明.田汝成(1974),《西湖遊覽志》,台北:世界。

明.洪楩編(1995),《清平山堂話本》,台北:建宏。

明.馮夢龍(1995),《警世通言》,台北:建宏。

清.陸次雲(1971),《湖壖雜紀》,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 135 冊,台北:東方文化供應社。

清.顧祿(1999),《清嘉錄》,南京:江蘇古籍。

二、近代中文著作

A. 專書

丁世良、哈特瑪特、趙放編(1995),《地方誌民俗資料匯編.華東卷》下(上海:

書目文獻),頁1242。

丁敏(2007),《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王小盾(1992),《神話話神》,台北:世界文物。

王仁湘(1994),《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

王迅(1998),《騰蛇乘霧》,北京:社會科會文獻。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2003),《文物中國史.夏商周時代》,太原:山西教育。

文化圖書公司編輯部編(1993),《白蛇傳》,台北:文化圖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石育良(1996),《怪異世界的建構》,台北:文津。

田哲益(1994),《細說端午》,台北:百觀。

李世傑(1961),《印度佛教哲學史》,台北:台灣佛教月刊社。

李澤厚(1989),《美的歷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李冬生(1993),《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安徽:安徽人民。

李剛(1995),《漢代道教哲學》,四川:巴蜀書社。

李喬(1986),《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

李喬(1996),《情天無恨──白蛇新傳》,台北:草根。

李豐楙(1986),《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李豐楙(1996),《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

沈達人等編(1986),《古典戲曲十講》,北京:中華。

杜繼文、任繼愈編(1995),《佛教史》,台北:曉園。

范金蘭(2003),《「白蛇傳故事」型變研究》,台北:萬卷樓。

吳光正(2001),《中國古代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胡士瑩(1980),《話本小說概論》,台北:中華。

胡孚琛(1992),《魏晉神仙道教》,台北:台灣商務。

南懷瑾(1996),《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上海:復旦大學。

杭州市文化局編(1985),《西湖民間故事》(杭州:浙江文藝)。

孫昌武(1988),《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

卿希泰主編(1996),《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台北:中華道統。

唐大潮(2001),《中國道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

鹿憶鹿(1999),《中國民間文學》,台北:里仁。

張紫晨(1990),《中國巫術》,上海:三聯。

張恨水(1993),《白蛇傳.孔雀東南飛》,太原:北嶽文藝。

張曉風(1997),《步下紅毯之後》,台北:九歌。

張澤洪(2003),《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台北:文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炳熙(1991),《古典短篇小說藝術新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陳盈珊(2005),《雷峰塔傳奇:佛螺髻髮、地宮密室》,台北:時藝多媒體。

康正果(1996),《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台北:麥田。

黃芝崗(1951),《從秧歌到地方戲》,北京:中華。

黃石(1979),《端午禮俗史》,台北:鼎文。

楊國樞(1989),《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聞一多(1997),《神話與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曾永義(2003),《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

傅惜華編(1987),《白蛇傳集》,上海:上海古籍。

蒲慕州編(2005),《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麥田。

潘江東(1981),《白蛇故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葉慶炳(1983),《談小說妖》,台北:洪範。

詹石窗(2005),《道教文化十五講》,台北:五南。

窪德忠(1987),《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

劉仲宇(1997),《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

劉仲宇(1997),《道教的內秘世界》,台北:文津。

鄧之誠(1926)《骨董瑣記》,北京:和濟印刷局。

蔣勳(2004),《舞動白蛇傳》,台北:遠流。

蕭邦奇著,周武彪譯(1999),《血路──革命中國中的沈定一傳奇》,南京:江 蘇人民。

蕭登福(2004),《道教與佛教》,台北:東大。

戴不凡編(2006),《名家談白蛇傳》,北京:文化藝術。

蘇秉琦(1999),《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

羅永麟(1986),《論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北京:中國民間文藝。

釋聖嚴(1999),《法鼓全集》,台北:法鼓文化。

(日)宮川尚志(1983),《中國宗教史研究第一》,京都:同朋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日)石井昌子(1990),《道教》,上海:上海古籍。

(日)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1999),《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

(英)愛德華.泰勒(2005),連樹聲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奧)弗洛伊德(2000),邵迎生等譯,《圖騰與禁忌》,台北:知書房。

(法)列維.布留爾(1997),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

B. 期刊論文

丁乃通(1987),〈得道者與美女蛇〉,《民間文學季刊》,3,頁 192-257。

文淑菁(2010),〈論田漢「白蛇傳」對白蛇形象之再塑及其意義〉,《逢甲人文社 會學報》,20,頁 117-141。

王子彥(1997),〈非人類中心主義觀點剖析〉,《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4:3,頁 1-3。

王貴生(2002),〈論《山海經》中的神靈復活機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39:3,頁 31-35。

王開府(2003),〈宗教與佛教〉,《法光》,161,第一版。

成耆仁(2001),〈蛇年話蛇〉,《歷史文物月刊》,11:2,頁 23-28。

李喬(1992),〈我的文學行程與文化思考〉,《台灣文學造型》,台北:派色文化,

頁343-345。

李豐楙(1993),〈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3,

頁116-150。

李豐楙(1999),〈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32,頁 36-41。

李豐楙(2003),〈情與無情:道教出家制與謫凡敘述的情意識──兼論《紅樓夢》

的抒情觀〉,收入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

──私情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頁179-209。

李玫(2000),〈雷峰塔前言〉,《雷峰塔》,北京:華夏,頁 1。

伍國正(2005),〈中國佛塔建築的文化特徵〉,《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7:5,頁 86-87。

宋澤萊(1996),〈李喬宗教思想摸象──為李喬「白蛇新傳」點眼〉,收於李喬,

宋澤萊(1996),〈李喬宗教思想摸象──為李喬「白蛇新傳」點眼〉,收於李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