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區意識之意涵與測量方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社區意識與學校行銷狀況之間的關係,茲就相 關文獻作加以探討,做為研究之基礎。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是教師社區意識 之意涵與測量方式,說明社區意識的意義,進而探討社區意識的內涵,以及說明 社區意識的測量方式。第二節是學校行銷之意義與特質,說明行銷的意義與演 進,進而探討學校行銷的意義,並探究學校行銷的特質、功能以及其組合策略。

第三節說明教師社區意識與學校行銷狀況之相關研究。以下就本章之各節說明如 下:

第一節 社區意識之意涵與測量方式

本研究所探討為教師社區意識,因此首先釐清社區意識的意義,進而定義出

教師社區意識,其次探討社區意識的內涵以及其測量方式。

壹、社區意識的意義

在探討社區意識之前,首先針對「社區」的意義做一明確定義,進而了解社 區意識的意義,據此定義出教師社區意識的內涵、理論、測量方式以及研究層面。

社區一詞的英文 community 源自拉丁字 communis,意指同胞或指共同關係 與感覺,而社區是個人最熟悉的周遭環境(劉銀寶,2002)。社區在字面上具備結 合性的意涵,因此,「固定的區域」或「特定的人群」等界定,便成為社區的原 始概念。依據教育部(2011)國語推行委員會所編纂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針對社區一詞所下的定義為:「一些人以自由結合的方式所居住的特定區域。此 範圍內的每一分子,皆可共享區域內所有的服務與利益。」相關學者對社區的定 義,可區分為三種觀點敘述之:

一、 社區發展的觀點來看:

林瑞欽(1994)提出社區是居住於某一的地理區域中,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 動以及服務體系的一群體。社區是由居民,人與人之間,人與鄰居或團體之間的

10

互動,產生認同、樂於參與社區活動的一群體。

徐震(1995)則認為社區是居住在某一的地理區域,具有共同利益關係、共同 服務體系與共同發展能力的一群人。並具有以下條件:(一)住在相當鄰近的地 區,彼此常有互動;(二)具有若干共同利益,需要互相支援;(三);具有若干共 同服務體系,可以交換服務;(四)面臨若干問題或需求,可以共同解決與滿足。

意即一個社區的形成是因為社區居民所具有共同的利益與共同的關係,因而促使 社區居民彼此互動與發展社區,進而為其社區解決問題與滿足需要。

二、從社區認知觀點來看:

黃富順(1994)認為可將社區視為在一特定的地理區域中,社區居民們在心理 上彼此互相認同、關懷,因彼此間的共同利益、問題與需求,而團結起來解決問 題或滿足需要。

陳國明(2006)則提出社區是一群具有相同文化與歷史傳統的人民所居住的 區域,他們有共同的精神和意識形態,共同為改善生活而努力。而此社區的思維 乃是居於國家概念之內的小眾文化,有疆界性的人際接觸和較強烈情感的社區歸 屬與認同。意即一個社區的形成是因為社區居民在心理上彼此認同、關懷,而擁 有共同的意識形態,因而促使社區居民認同其社區,將社區視為自身的。

三、從社區區域觀點來看:

蔡宏進(2009)指出社區是在一定地理範圍內的人與其有關的事物及活動。而 社區的地理範圍可大可小,小至一個三到五戶居住在一起的小村落,大至全世界 都曾被稱為社區,但較適當的範圍是指居住在此範圍的人有較強烈的共同歸屬 感,及具有充分自給自足的條件。

葉至誠(2010)則認為社區是占有一定區域的一群人,因歷史背景、地理環 境、社會文化、生活水準、職業聲望或其他方面的差異而造成各種不同的地域,

並形成彼此相互依存的關係。且具有以下特徵:(一)共同性:指社區居民具有共 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意識或價值觀;(二)組織性:非正式組織結合著居民意

11

義產生較高的期待與歸屬感;(三)互動性:社區居民之間互動較多,對社區日常 生活有較親切熟悉;(四)功能性:具有一些基本社會功能和一定規模,以連繫著 居民;(五)區域性:生活的共通性需求與機能的相互依賴促成統整在共同區域;

(六)認同性:當環境產生變化,地域特徵薄弱,認同性將會越來越重要。意即一 個社區的形成是因為社區居民因不同背景因素差異而在一定的地理區域上共同 生活,因而促使社區居民彼此互動,將地理區域視為自身生長的地方。

綜合各學者對社區的定義,可得知社區的概念包含了三種不同層次的意義:

一、地理的、結構的、空間的與有形的社區概念,指的是居住於某一特定地區的 一群人(林瑞欽,1994;徐震,1995;陳國明,2006;葉至誠,2010;蔡宏進,

2009);二、心理的、互動的與無形的社區概念,指的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

共同情感、共同文化的人群(林瑞欽,1994;徐震,1995;陳國明,2006;葉至 誠,2010;蔡宏進,2009);三、社會的、行動的與功能的社會概念,指的是包 含各種功能的服務體系,屬於非正式組織(林瑞欽,1994;徐震,1995;葉至誠,

2010)。由此可知,完整的社區意義應是綜合了地理的、心理的、與行動的三種 面向,並具體的落實於每一個社區的成員身上,以求社區意識的成長。本研究將 社區定義為:位於某一特定地理區域中,具有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情感、

共同文化的一群人,進而認同及關懷該區域,且可發展其具有各種功能的單位來 服務居民。

依據洪嘉宏在教師社區意識研究中將學校所在社區定義為「學校學區在地理 上,是依教育主管單位所劃分,而其學生與家長來自社區內,與學校成員在心理 與互動上交集,若教師對社區有正向認同則對於社區有認同感,以社區為榮。另 外在行動上,學校為一社區組織,教師與學生、家長皆為了社區成長,不斷進行 社區教育功能,以求社區之發展。」(洪嘉宏,2009,頁 15)而因本研究區域為 學校,研究對象為教師,且現今國民小學係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劃分學區分區設 置,學齡兒童再經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按學區分發入學。因此學校學區的劃分有

12

一定的範圍規範之,且附近社區圍繞著學校彼此關係密切,故本研究以各縣市教 育行政單位所劃分學校學區作為研究之範圍。學校學區亦符合本研究社區之定 義,位於某一特定地理區域中,具有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情感、共同文化 的一群人,進而認同及關懷該區域,且可發展其具有各種功能的單位來服務居 民。而本研究所指學校之所在社區為學校學區,並著重在教師心理層面與社區的 互動關係為主體,透過各種變項包含學校社區教育推展活動、瞭解社區民眾之間 的社會網絡、社區活動的參與等,探求社區意識的強弱程度。

社區是一種社會系統,各部分相互連結,為社區居民形成各種社會功能。但 社區與正式組織不同,社區往往是由居民主動形成的,並非由政府組織所規定組 織起來的。因此,除了在地理區域上要有地緣關係外,居民們在行動與情感層面 上,更要有參與社區活動之行動,以及對其社區所擁有的認同、歸屬感。

然而社區中常常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足以阻礙社區的團結,或促進社區的結 合,而這股力量即是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陳怡如,2000)。當社區中出 現了共同的問題、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便會自然的產生,此時組織型態就會 出現,來解決問題與滿足需求。這些過程中,若缺乏社區意識,問題的解決只限 於滿足個人需求,而非社區共同的利益。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雖然 變得更加緊密,彼此生活環境亦變得息息相關,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卻越來 越薄弱,對社區事務的關心程度也逐漸喪失。社區組織太弱、社區組織自主性太 低、依賴程度高、社區居民參與意願低落、社區精神倫理建設不足,這些原因主 要所造成是因未能凝聚居民的社區意識(蔡祈賢,1996)。

社區意識一直是社會學與心理學理論中深深影響都市發展的中心,而社區意 識的高低,更是社區心理支持系統發展成敗的關鍵,也是社區凝聚、發展的指標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可謂之社區活動的原動力,唯有社區居民有心理上的 認同,才能共同關心自己所居住的環境,進而共同維護社區的利益。社區意識並 非為新概念,近年來但一直較少學者針對此一名詞進行深入的探討。

13

McMillan 和 Chavis(1986)提出社區意識是同一組織中成員之間的歸屬感,

也是存在於個人與個人或個人與團體之間相互依存的情感表徵,彼此之間享有共 同的信念與需求,並能一起達成相互的承諾與義務。

林瑞欽(1994)提出社區意識是個人對於所屬社區所擁有的一種同體共感、和 衷共濟的一體感,即為英文中的 we-feeling(我們的感覺)。此感覺植基於個人對 社區的知覺與態度,同時展現其認同、忠誠、關懷、親密、與參與等心理作用。

並從認知觀點出發,認為社區意識是個人對於所處的社區,經由感覺、知覺而建 構的一套涵攝情意因子的認知結構系統。

徐震(1995)認為社區意識為居住於某一地區的人,對此地區及其他相鄰居民 有一種心理上的認同與融合,即所謂的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ness);意即個 人認為其所處環境是屬於自己的,而自己亦所屬於此社區環境,此種知覺又稱為

「社區情誼」(community feeling)。

林振春(1996)認為社區意識是居民對社區具有認同感與貢獻的心,這是社區 功能良好的最佳指標,使得社區居民願意對社區事務盡心盡力。

黃富順(1996)將社區意識定義為社區居民對社區具有歸屬感。此歸屬感係來

黃富順(1996)將社區意識定義為社區居民對社區具有歸屬感。此歸屬感係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