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企業的環境差異,讓二者在發展社會企業上能夠相互借鑒;Defourny & Nyssens (2008) 整理了歐洲不同國家包括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等 國發展的社會企業概念,社會企業在這些國家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後 來 Defourny & Nyssens (2010) 在過去研究歐洲不同國家社會企業概念的基礎上,

融入了美國對社會企業的概念,並對歐洲和美國在概念上進行比較,發現其在使 命、產品、風險等上的異同點;Chell (2007) 整理了 20 世紀以來有關社會企業的 文獻,發現社會企業過去被認為是非營利的公益組織,但後來被認為是同時創造 社會和經濟價值的企業;Teasdale (2011) 將社會企業在英國的發展從 1998 年到 2010 年分成三個階段; Defourny & Kim (2011) 介紹了社會企業在亞洲包括南韓、

日本、大陸、香港、台灣的發展。

社會企業的形式多種多樣,許多研究記錄了現有的社會企業實踐案例。

Thompson & Doherty (2006) 介紹了全球 11 個不同的社會企業的起源和從事的業 務,Genesis 為無家可歸的青少年、青年提供教育和職業培訓以幫助他們未來進 入就業市場,Suma 是銷售天然健康食品並重視道德採購的分銷商,Kaboom!是 美國一個以為孩童創造可以安全玩樂的環境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Play Pumps 是南非一個為鄉村地區提供水泵使其能更方便地取得水源的社會企業;楊祥鑫 (2017) 比較喜憨兒基金會和心路基金會轉行社會企業的情況;呂葆光 (2016) 對 卡維蘭進行個案研究,其為一個致力於公平貿易的農業品牌; Sodhi & Tang (2011) 介紹了向貧困人群提供借款的孟加拉鄉村銀行、幫助農夫獲取較好的產 品交易價格的 e-Choupal 等等。

(Stakeholder theory) 與管理人理論 (Stewardship theory),投資人理論強調社會企 業的營利性,而管理人理論則強調社會企業的非經濟利益;Law (2006) 用兩個 例子分別說明營利組織與非營利組織在構建社會企業時,如何設計所有權和管理 權,使社會企業能良好地運作;Alter (2006) 通過整理社會企業、市場、目標受 眾的不同關係組合,提出了九種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Defourny & Kim (2011) 通 過對亞洲社會企業的研究,總結出五個構建社會企業的組織型態;Sodhi & Tang (2014) 提出兩種社會企業的供應鏈設計,分別是將自雇者作為上游供應商和下 游分銷商。

不同於一般的企業,社會企業能創造經濟利益以外的價值,有一些研究對於 這些價值進行歸類。Haugh (2006) 通過對六家個案公司進行研究,整理出社會企 業能帶來直接經濟利益、間接經濟利益、直接社會利益、間接社會利益、直接環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是全球 35 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 國際組織,其在 1999 年出版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s)報告書指出,社 會企業係指任何可以產生公共利益的私人活動,具有企業精神策略,以達成特定 經濟或社會目標,而非以利潤極大化為主要追求,且有助於解決社會排斥及失業 問題的組織;Dees, J. Gregory (2002) 在解釋社會企業時指出了它的兩大特點,

一是社會企業有社會目的,社會企業對維持和提升社會條件的追求會超越其對財 務利益的追求,二是社會企業是社會和商業模式的混合,除了滿足利益相關者的

類,第一類是「企業慈善家」(Corporate Philanthropist),這類社會企業屬於營利 企業,但將其部分資源用於推動社會事業,例如公司人員從事志願服務、贊助非 營利組織、與非營利組織成立合資企業,這些活動被視為策略性慈善(Strategic Philanthropy),目的是為公司創造長期利益;第二類是「社會目的組織」(Social Purpose Organization),這類社會企業是基於某個社會目的所設立的組織,它以組 織的目標任務為主導而非以利潤為驅動,但商業活動和商業利潤是其用於產生收 將除了「傳統非營利事業」(Traditional Nonprofit) 和「傳統營利事業」(Traditional For-profit) 以外的混合式組織分為四種,從左至右依次為:「具有收入活動的非 營利事業」(Nonprofit with Income-Generating Activities)、「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對社會負責的商業模式」(Socially Responsible Business)、「企業從 事社會責任」(Corporation Practic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所有混合式組織都會 同時創造社會和經濟價值,但它們在三個方面的選擇上有所不同:動機、責任、

收入的使用;光譜的右邊是會創造社會價值的營利組織,其主要動機是營利和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配利潤給股東,光譜的左邊則是從事商業行為的非營利組織,其主要動機是支持 組織的社會計畫。Alter 認為「具有收入活動的非營利事業」只有當依照企業來 運營的時候才會成為社會企業,譬如有策略性的活動、對組織的營利行為有長期 規劃、設定成長和收入目標等等;「對社會負責的商業模式」是有雙重目標的企 業,既要為股東創造利潤,又要為社會創造價值,他認為當「對社會負責的商業 模式」是非營利組織下設的子公司並以為這個非營利組織獲取收入以支持其社會 使命為目標時,它才是社會企業;「企業從事社會責任」是指企業以營利為目的,

但會從事策略性的慈善活動,Alter 認為這不屬於社會企業的範疇。

圖 2-1 混合光譜 資料來源:Alter (2007)

三、社會企業的供應鏈設計

Sodhi & Tang (2014) 認為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所設計的供應鏈不會將貧困 者納入,因為與大量的貧困者交易會帶來較高的交易成本,且還要確保貧困者可 以從中獲利,這會影響到企業的利潤;但對於社會企業來說,它們同時考量企業 獲利與社會價值,要使供應鏈的設計達到減少貧困的目的,可能的途徑是將貧困 者納入作為上游供應商或是下游分銷商。

將貧困者作為上游供應商,企業可以藉由直接向貧困者採購,減少中間商進 而使貧困者獲取更高的價格,因為貧困者往往需要通過層層的中間商來銷售產品;

企業也可以減少貧困者的搜尋成本,貧困者在替他們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找到合適

維持他們的事業。而由穆罕默德·尤納斯(Muhammad Yunus)在 1983 年創立的孟 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則是為了向比較貧困的人提供借款,使他們能夠創 立和經營他們的業務,為了解決他們可能付不出貸款的問題,尤納斯發展出了一 個創新的借貸模式,一個有半英畝地以上的人可以加入一個五人小組,成員對小 組內其他成員的貸款負責,孟加拉鄉村銀行同時指貸款給同一小組中的兩名成員,

待貸款還清後才貸款給其餘成員。

2. 資訊流 (Information flows)。印度的農夫在交易市場銷售作物時會面對 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市場公平價格的資訊,農夫在將銷售產品銷售給代理商時處於

e-Choupal 還提供天氣資訊讓農夫可以在適當的時間播種,以及提供耕作方法幫 助農夫提升作物品質。

3. 需求面 (Demand flows)。在發展中國家,自雇者因為缺乏有效率的行銷 策略和通路,所以銷售產品十分困難,而社會企業就可以從行銷和通路這兩個方 面幫助他們。Arzu 是一個銷售阿富汗婦女製作的傳統地毯的網站,它以公平的 價格向阿富汗婦女採購地毯,這給當地婦女創造了工作機會和穩定的收入來源,

使她們有能力支付教育和醫療費用。在南非每天有很多人在路邊等待打零工的機 會,但雇主大多不願意雇傭他們,MSR (Men on the Side of the Road)的創立就是 希望平衡這個就業市場找到需求,於是它對這些勞工進行教育和技能培訓,並且 對他們做背景調查,雇主則可以通過 MSR 的平台找到適合的勞工,增加了這些勞 工的工作機會。

4. 供給面 (Supply flows)。供給面包括向自雇者提供他們不容易取得的原 材料,如水和能源,以及向自雇者提供器材,幫助他們獲得原材料或是使他們的 生產更有效率。Kickstart 在 1991 年創立,它設計和製造工具給非洲的農夫來幫 助他們提高生產力,例如小型灌溉系統使比較貧困的村民可以獲取水源,從而增 加作物收成量,以及可以提高提煉食用油效率的工具。能源在一些國家中比較難 以取得,這些國家的人民需要走很遠的路來獲取木材,或是將他們本已貧乏的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olarcooking 在 1987 年成立,並在這些國家推行太陽能烹具,這不僅滿足了當地 人民飲食的需要,也有一些人利用這些烹具製作產品進行銷售。

五、小結

本文的個案公司希望在烘焙產業當中將自己打造為一間社會企業,通過對社 會企業的界定的探討,可以幫助本文研究個案公司是否符合社會企業的要求,並 將以 Alter 的混合光譜將個案公司以及另外兩間烘焙產業當中的組織或企業進行 分類,研究烘焙業中的不同組織形式。

社會企業與供應鏈的關係在於,社會企業可以透過供應鏈設計創造社會價值,

Sodhi & Tang 認為可能的辦法是將自雇者作為上游供應商或是下游分銷商,本文 將探討研究對象如何設計其供應鏈來達到社會目的;Sodhi & Tang 同時將社會企 業對自雇者產生的價值從供應鏈的角度總結為四個方面,分別是金流、資訊流、

需求面、供給面,本文也將以此架構對個案公司的社會價值進行探討,了解個案 公司的供應鏈設計預期在供應鏈的哪些方面幫助到自雇者,並從自雇者的角度來 檢視個案公司是否有達到其預期創造的社會價值。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研究,本文希望能給烘焙業中希望創造社會價值的企業在 如何設計供應鏈以及能為社會創造那些價值上提供借鑑。

Schindehutte & Allen (2005) 認為商業模式是如何安排投資策略、結構、經濟這一 系列相互關聯的決策,以使企業能在特定市場創造持續的競爭優勢的精確表達;

Teece (2010) 表示商業模式是提供給顧客的價值主張背後的邏輯、數據和其他跡 象,以及傳遞價值可行的收入和成本結構;Osterwalder (2004) 將商業模式解釋

Teece (2010) 表示商業模式是提供給顧客的價值主張背後的邏輯、數據和其他跡 象,以及傳遞價值可行的收入和成本結構;Osterwalder (2004) 將商業模式解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