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段落就社會技巧之相關文獻進行整理,以探討社會技巧之定義、內涵及理 論模式,說明如下:

一、社會技巧的定義

社會技巧著重於人際互動能力之表現。國內外文獻研究中因教學對象、目的、

情境不同,對於社會技巧定義亦有所不同,以下就相關文獻資料對社會技巧之定 義進行整理與說明:

社會技巧是個體在不同的場合能與他人互動,表現出能為他人所接納的適當 行為,並且能起始和維持適當的正向關係(王欣宜,2006)。學習社會技巧有助於 學生學習判斷社會情境,從而有良好的適應(王欣宜、柯玉真、蘇昱蓁,2012)。

社會技巧可透過計畫性地教導習得,如個體的社會技巧有缺陷或表現過多,

皆需要介入處理(王欣宜,2003)。蔡桂芳(2001)整理文獻指出,社會技巧可以透 過學習而習得的行為,個體在與人互動時,表現出符合對方能接受的行為反應,

也避免他人感到不愉快。洪儷瑜(2002)指出社會技巧是透過學習而來,包含特定 的主動引發或反應的行為,可透過行為的表現獲得社會增強,為情境特定的,故 有時亦作為介入目標。

李姿瑩(2004)指出社會技巧是在特定情境中,兒童與青少年能表現符合預期 的社交結果,表現出他人認可、可接受之行為,使個體能適應於環境之中,並且 符合年齡表現與社會期望。社會技巧為一種轉換的能力,指個體在人際交往中,

經由與人互動所習得的策略,若能適當使用互動技巧,將有助於獲得社會增強與 接納之正面回應(孟瑛如,2004)。為一種能以適當的方式和策略與人互動交往的 能力(葉珮玲,2003)。黃瓊慧(2013)指出社會技巧是在特定情境中,能表現適宜 或符合大家所期望的社會行為,這些行為技巧可在學習過程中習得、維持與改變,

透過社會技巧的學習有助於在互動情境中表現出適當的應對技能,增進同儕接納 及教室適應。

對社交技巧的定義是個體能有效地和他人互動,表現社會可接納的行為或避免出 現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Walker 與 Golden (1983)指出社會技巧著重的是同儕 對於個人的接納度,以及人際間相處的互動關係。

綜合上述觀點可知,社會技巧可經由學習而習得,指個人在不同情境中能使 用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與他人互動、溝通,表現出合宜且符合他人所能接受的行 為反應,有助於適應環境,減少與他人的爭執,維持人與人之間有效且正向的互 動關係。

二、社會技巧的內涵

社會技巧的內涵,各家各有其不同的看法,以下就社會技巧之內涵進行整理 與說明:

Michelson綜合文獻對社會技巧的定義,歸納出社會技巧七個重要的共同內涵 包括:(一)基本上是學習得來的;(二)包括特定的口語或非口語的行為;(三)包 括有效與適當的主動引發與反應;(四)可增加獲得社會增強的機會;(五)是自然 互動中有效且適當的反應;(六)社會技巧的表現受到個人因素與行為情境的影 響,影響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接受者的尊卑關係;(七)缺陷或過多的行為表現 都需要介入(引自Merrell 與 Gimpel,1998)。

Trower、Bryant、Argyle 與 Marzillier(1978)認為社會技巧所包含的範圍 包括:(一)非口語行為,如表情、姿勢、動作等;(二)口語行為,如提問、交談、

問候等;(三)情意行為,如態度、感受、情意等;(四)認知技巧,如問題解決、

認識規則與規範、角色取向等(引自王欣宜,2006)。

Smith(1982)認為社交技巧是包含五要素:(一)因應能力,如:應付讚美、

應付挫折等相關能力;(二)決策能力,如:解決問題的能力;(三)社會效應,指 他人所能接納的行為;(四)社會互動,指能透過眼神、表情、語調、姿勢等方式,

來進行表達、表現順從等行為;(五)社會認知,如:透過角色取向及社會知覺去

瞭解、同理他人的情緒、觀點及感受。

Elksnin 與 Elksnin (1998)將社交技巧分為六類:(一)人際行為,為人與人 之間友誼的製造技巧,如:自我介紹、加入同儕、接受稱讚與幫助等;(二)與同 儕有關的社會技巧,為同儕相處的技能,表現為同儕所接受,如:能分工合作、

尋求或接受資訊、正確的評估他人的情緒狀態;(三)教師滿意的社交技巧,與學 校表現相關,如:能遵照指令完成工作、專心聽講;(四)與自我相關的技巧,為 一種能幫助學生評估社會形勢,表現適當行為的技巧,如:評量情境、選擇適當 技巧、處理壓力、控制情緒等;(五)表現決斷力,指能不透過攻擊的方式,自信 且適切的表現自己的需求、勇敢的接受或拒絕;(六)溝通的技巧,為與人互動說 話的技巧,如:對話時能傾聽、保持注意力、予以適當的回饋等。

王欣宜(2006)將社會技巧的內涵定為(一)教室學習技巧,如:服 從 教 師 指 令 、專心聽話、盡 力 完 成 工 作 ;(二)與人溝通技巧,如:眼神接觸、適當的音 量…等;(三)與人相處─個人主動技巧,如:使用禮貌字眼、與他人適當的空間 與碰觸…等;(四)與人相處─與他人互動技巧,如:接受他人的批評或讚美、輪 流等待的行為…等;(五)工作社交技巧」,如:設定工作目標、和同事適當互動…

等,五大領域。

綜合國內外對於社會技巧內涵之相關文獻可知,社會技巧能力可經由後天教 導習得,因此著重於後天因素與環境的影響,而非先天即具備的特質或能力,針 對學生需求進行設計,規劃出符合學生所需的社會技巧教學課程,內涵小至簡單 的基本溝通技巧、大至複雜的問題解決,教學研究者依據學生需求、情境等情況 的不同,內涵分項方式亦有所不同,透過上述內涵可知社會技巧能力對於智能障 礙學生在校人際互動與生活適應之重要性。

(引自盧佳嘉,2007)。教導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時,應對理論背景有基本的認 識,以下就社會技巧訓練之理論學派進行相關文獻探究,說明如下:

一、行為學派

為 Wople 的行為治療,訓練原理是操作制約、社會學習、行為塑造與工作分 析,源自學習理論的原則及其臨床工作經驗,強調行為可藉由環境刺激的操弄塑 造和建立,著重於行為的「再學習」,強調人類行為的習得,須透過增強、制約、

行為塑造等歷程養成(王欣宜,2005;蔡沛吟 2015;盧佳嘉,2007)。行為學派著 重於將目標分解成更細步驟的目標並加以練習(王欣宜,2007)。操作制約是指學 習是經由刺激與反應建立連結,行為塑造的關鍵在於增強制度與增強物的使用,

行為維持與否,需視學生表現後能否得到即時回饋而定,若行為後果受到增強,

則有助於日後行為再出現;若行為後果受到懲罰未受增強,則行為出現的機會則 會大為減少,故教師可透過前因事件與後果的操弄,來減少學生不當行為的發生 率,進而養成社會所期望的行為(吳佳蒨、鈕文英,2012;林坤燦,1996;郭盛城,

2009;蔡沛吟,2015)。

王欣宜(2005)指出智能障礙學生的社會技巧訓練,若是只著重在行為學派的 觀點,雖有助於行為的養成,但由於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限制,認知能力及 後設認知能力不佳,將難以將所學技巧類化至其他情境中,而產生學習遷移的問 題。Collet-Kligenberg 與 Chadsey-Rusch(1991)指出行為學派的訓練方式適用 於在某種情境中特定社會技巧的教導,但未強調不同情境中的類化。

對於此學派的應用,教導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時,應切合其學習特性,將 目標行為細部化分解並按順序教導,提供學生多次練習機會、配合增強制度的使 用與適時的回饋機制,以幫助智能障礙學生有效習得社會技巧能力。

二、認知學派

認知學派著重於認知的成分,社會技巧包含可觀察的外顯行為及內隱的認知 和情緒,個體對於事件的解釋會造成不同的情緒或行為反應,學習者乃是主動的 學習角色,教學者則需要留意學生的認知、先備知識、動機、情緒等反應,幫助 學生建立學習知識,促使學生有良好的社會技巧表現(鈕文英,2003)

教導智能障礙學生表現社會技巧的認知過程時,應著重於學生學習動機的啟 發,並依學生能力提供適當的學習方式,予以明確適當的思考架構,透過系統化 的陳述目標,解釋環境中的線索,決定並表現目標行為,進而評估社會行為可能 的結果,即一種解碼→決定→表現→評量→統整的歷程(王欣宜,2007;蔡淑妃,

2002)。

王欣宜(2005)指出若只強調認知學派的方法進行訓練,因智能障礙學生本身 學習特性的限制,雖能幫助智能障礙學生類化至其他情境,但若是缺少行為學派 的使用,學生則缺乏適當練習與修正的機會。故若能同時採取行為學派與認知學 派的優點,則較符合智能障礙學生缺乏社會技能之原因,有助於社會技能的學習。

三、認知行為學派

Mennuti,Christner 與 Freeman(2005)指出認知行為取向是以改變個體負向 思考、態度與想法作為介入目標,使用的介入策略包含認知與行為成分,認知成 分包含認知扭曲和認知限制兩要素,認知扭曲為透過駁斥個體非理性信念,改變 負向內言為正向想法;認知限制則是教導個體認知處理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行 為成分則包含環境影響和技能限制兩要素,環境影響則著重於前事與後果的重新 安排,進而建立新的學習經驗;在技能限制部分,則是教導個體所欠缺的行為技 能(引自吳佳蒨、鈕文英,2012)。楊雅婷和林坤燦(2012)指出認知行為學派著重 於自我管理技巧的運用,透過關鍵字的使用將學習步驟口語化,以協助學生建立 內在自我指導的步驟。

認知行為學派結合行為學派與認知學派的優點,強調透過示範與提供社會技 巧學習鷹架,予以學生實際練習的機會,以建立學生內在自我指導歷程,較能符 合智能障礙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特質,兼顧學生認知與行為之處理,有助於習得社 會技巧能力(王欣宜,2007)。訓練過程不僅重視行為表現,亦強調個人認知重建

教導個體學習適當技巧的認知規則,一方面直接教導學生特定的社會技巧能力。

認知行為學派的應用,將有助於解決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的學習類化問題(王欣

認知行為學派的應用,將有助於解決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的學習類化問題(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