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兩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在社會技巧教學前後人際互動之 學習成效。本節針對教學所獲得之結果與第二章文獻進行綜合討論,以探討各項 可能影響因素。並說明研究者在研究與教學過程中所獲得之省思,說明如下。

一、討論

(一)行為檢核項目之學習成效分析 1.教學前之問題表現

智能障礙學生因相關原因,導致社會技巧缺陷,且本身學習能力較為薄弱,

影響社會技巧的學習與發展,使智能障礙學生難以表現適當的人際互動行為,此 部分與王欣宜(2005、2007)整理的文獻資料相符,並與相關研究邱上真(2004)、

林寶山(1994)、林寶山(1993)、洪榮照(2000)、張淑燕(1997)、陳榮華(1995)、

鈕文英(2008)、傅秀媚(2004)、盧台華(1992)大致相同。

2.教學中及教學後人際互動能力之改變

可從四項社會互動行為檢核表之檢核項目得知,研究對象多能通過各項檢 核,表現呈現正向變化,表示研究對象在社會技巧的學習具有學習成效,可經由 討論說明與相關情境演練學習所需之社會技巧能力,幫助研究對象學習瞭解人際 互動問題的可能原因、情緒反應的可能後果、及較適切的行為反應,以建立合宜 的應對技巧與情緒反應,其整體互動能力有明顯改善與提升,並且減少原先不適 當的社會行為發生,顯示本研究之社會技巧教學確實能符合研究對象的需求,此 結果與王欣宜(2007)、王欣宜、林志彥(2013)、蔡沛吟(2015)的結果大致相同。

(二)社會效度之分析

從觀察與訪談資料中發現,本社會技巧教學能獲得導師、家長、普通班教師 及同儕之肯定。研究對象在校園中與人互動時,較能表現合宜的互動行為,控制 自己的情緒,自行嘗試處理人際互動時所面臨的困難,並且接受他人幫助。此結 果與高榮亨(2011)、張希如(2009)、郭慧貞(2001)等人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

(一)研究者角色之釐清

本身為研究者亦為學生班級導師,學生如出現人際互動的困難,仍須予以提 示或進行相關介入處理,導致身分的混淆,可能難從客觀角色釐清學生的問題,

進而影響研究之真實性與資料完整性。但不論於何種狀況,皆能提醒自己進行客 觀的觀察記錄與描述以提升研究之真實性。

(二)課程劃分限制

教學課程難明確切割介入與結束的界線,即使在課程結束後,因學生於真實 情境中所發生的互動問題,仍難以完全撤除部分的教學與提醒。

(三)教學實施與觀察時間不足

本研究教學時間只有十週,但人際互動之行為表現往往需長期且反覆的練 習,難在短期內,即能進行明確的評量,並且斷定行為的改變與技能提升的情形。

(四)研究對象能力之差異

因每位智能障礙學生的特質均不同,故研究結果恐難以完全推論至其他智能 障礙學生的人際互動情形。研究對象能力因先天的缺陷,故在互動能力上較缺乏 應對技能,導致在行為反應上仍會出現部分困難,且如果受到普通班同儕惡意欺 侮,則難以有足夠的應對能力。例如:小霆較容易被激怒,好聲說話過後,若他 人再故意言語挑釁,則小霆就會覺得要揍他或罵回去。而小凱在應對上,雖較不 具攻擊性,且能溫和面對挑釁,但因本身較單純也因智力能力顯現在行為的表現 明顯較弱,故容易引來他人的欺侮。

(五)需要一般同儕能有接納態度

研究者對於與研究對象互動之同儕或社區人士的應對方式與態度無法完全掌 控,且隨著普通班學生年齡增長,即便低年級時會一起活動、上課感情很好,也 很樂於照顧本班學生,但隨著年級升高,普通班學生所進行之活動內容,還是會 有所差異,導致在互動時,普通班同儕變得較為被動,較不願意接受與特教班的 學生一起玩遊戲、一起上課,甚至擔心會被其他同儕嘲笑,故仍須加強校園中同 儕的接納態度,才能確實改善研究對象的人際互動問題。

(六)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的反應能力

本研究係以學生在校課程活動與下課時間進行觀察,但人際互動過程幾無時 無刻都在發生,往往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即有互動,不會僅止於在教室中、下課 等活動,而教學與真實情境有所差異,演練時,學生也許能正確回答,但因為是 教師提問,所以小朋友可能會依照平時所學的方式去應對。擔心若是遇到實際狀 況,學生可能難表現預期中的行為,持續使用所學之應對技巧。如果他人具有敵 意的語言攻擊或肢體觸碰或未經排練過的情境,都有可能有其他的狀況發生,學 生的應對能力可能仍不足。

研究中,為降低觀察遺漏的情形,故配合相關人員的訪談資料,彌補觀察不 足之處,並且透過各種不同情境的安排演練,才能建立適切的應對能力。

學成效。探討研究對象在「自我認同」、「處理批評」、「禮貌互動」、「同儕遊戲」

等四項人際互動表現之學習效果。並訪談導師、普通班教師、普通班同儕及家長,

進一步探討學生的學習情形。本章說明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依據研究過程及相 關資料分析的結果,歸納出研究結論,並對未來教學與研究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

共分兩節,第一節為研究結論,第二節則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兩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學生在校的人際互動 問題,設計社會技巧教學,再進行十週為期二十節的課程,對照研究者設計之行 為檢核表配合日常觀察,探討教學前後人際互動能力的學習成效,並檢視重要他 人對本教學之評價,研究所得結果歸納如下。

一、社會技巧教學能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在「自我認同」、「處理批評」、「禮貌 互動」、「同儕遊戲」四項人際互動行為。

二、本社會技巧教學能獲得導師、普通班教師、普通班同儕及家長之正向評價,

顯示本研究具有良好的社會效度。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過程與結論,得知社會技巧教學能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人際 互動之能力,為幫助未來研究在教學上獲得更好的成效,研究者進一步提出建 議,作為後續研究與實務工作者未來教學之參考。

一、教學建議

(一)考量學生能力設計課程

建議教師在進行社會技巧教學前,應針對學生社會互動之需求與困難,參 考學生重要他人之意見,擬定學生所需之學習目標設計課程。

(二)可運用社會技巧教學提升智能障礙學生人際互動能力

本研究因應學生能力自編社會技巧教學課程,教導學生社會互動能力,有 助於智能障礙學生人際互動行為之提升。因此建議教師可參考本課程之編擬,

對與本研究中能力相符之學生進行教學,幫助提升學生在校園中的人際關係。

(三)設計各種情境進行演練

建議教師在教學進行中,可因應學生能力,設計各種突發情境,教導學生 練習於不同情境中學習應對能力與適切的行為反應。

二、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除智能障礙學生外,其他障礙類別學生,亦具有人際互動之需求。建議未 來實施社會技巧教學時,研究對象可運用於不同障礙程度之學生,以瞭解社會 技巧之教學情形,讓教學研究的層面更廣泛。

(二)進行跨情境研究

本研究的情境設定主要以學校中的生活環境為主,但人際互動問題可能發 生於各種不同情境,不僅僅止於學校,甚至家庭、社區,建議進行社會技巧教 學時,可同時介入各種情境,甚至間接讓其他教師或家長共同參與,加入重要 他人之意見,使學生皆能於各種情境中學習適切的應對方式,也較能避免家長

本研究教學期間僅十週,雖然短期具有學習成效,但仍不足以形成長期習 慣,建議於課程後持續進行社會技巧的教學,增加教學單元。

(四)普特師共同安排課程

特教班導師於平時安排普通班及特教班學生的互動機會,若能與普通班教 師共同規劃課程、設計教學活動,將有助於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學生有更多 相處互動的機會,透過校內師生共同努力,幫助智能障礙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 關係。

(五)提供團體活動機會

教學時,多在特教班教室中直接進行課程說明與討論,與普通班同儕共同 活動的機會不多,未來在課程進行時可增加與普通班學生團體活動之機會,以 激發智能障礙學生更多實際應對之能力,並觀摩同儕之互動技巧作為學習楷 模。普通班學生亦能學習如何與智能障礙學生相處,營造相互尊重與包容的校 園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