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將討論社會支持的定義,再行討論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一、 社會支持的定義

依據國家教育研究院之教育大辭書所述,社會支持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 象、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其結果(賴香如,2000)。Cabb 在 1976 年從個人於情 感上的感受去解釋社會支持,認為獲得幫助的個人將會獲得被關愛感與隸屬感,

14

15

16

17

在社會支持的各種面向幫助下,使得人能夠有助力進行各項活動。而社會支 持如果得以運用,更是直接影響個人在運動的直接參與行為,其中以來自家人與 朋友的支持最為重要(邱秀霞,2003;鍾志強,2000)。其中鍾志強(2000)以大學 生為研究對象發現,社會支持影響運動行為,同儕影響最大。而在國小階段,洪 煌佳(2010)指出,有教練與教師的支持協助,學生較能熱衷於體育活動,這點在針 對籃球代表隊的研究中,也發現教練的支持能預測選手參加運動之動機(黃任閔,

2014);而家庭父母的支持與否,也影響學生是否參加運動意願(林呈樺、張俊一,

2012)。研究指出家人與同儕在青少進行運動的動機、自主與行動三階段具有顯著 的差異(蔡謦任、季力康、游鎮安,2012),這點跟張怡潔(2013)針對基層運動選 手的研究相似,且除了認同社會支持的確影響選手運動的參與動機,張怡潔的研 究結果也表示出了隊友跟同儕的支持是主要運動的因素。而黃淑貞(2009)從環境因 素切入,研究都市地區學生發現,場所安全且接近住處或學校,加上有家人或教 師陪伴,學童較有意願能從事重度身體活動。

社會支持不僅在影響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以外,在校園內的體適能活動上也具 有影響力,學生獲得運動社會支持之程度有助於體適能成績的成長(蔡玄俊、陳 儷今、洪偉欽,2011);而在學業成績上,學生獲得之社會支持類別與程度也會有 所影響(陳祖瑞、張志銘、詹正豐,2014)。

學童是否有規律運動習慣或參加社團狀況,也是決定學生是否能得到社會支 持的因素(江益華,2015)。而在社會支持的面向當中,湯昇祥(2010)的研究指出 訊息支持、他人與工具支持能夠正向提升參與動機。

綜合以上研究,學生運動行為、社團行為跟社會支持是相關的,家人及同儕 的運動社會支持越高,從事起點運動行為的程度越多;家長與指導老師的支持,

對學生的影響力最大。從此可以瞭解社會支持是學生進行運動社團活動時最重要 的因素;家人、老師、教練、同儕的社會支持皆為國小學生參加運動社團的助力,

促進學生參與活動之動機,而國小社團提供熟悉且安全的場域,讓家長放心,學 生也能盡情的運動,為國小社團興起之因。由於過往關於社會支持與運動社團之 研究,大多指出社會支持促進學生參與運動社團之動機,故本研究欲嘗試探討不 同社會支持來源對運動學習成效是否有所影響。

18

Pearson 積 差相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