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實驗程序

此量表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80)與相隔五週的再測信度(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70, p<.001)皆達良好水平; 而區辨效度方面可觀察到 FPES 與測量社會焦慮程度的量表之關聯性高於測量憂鬱、廣泛性焦慮的量表,

與 FNE 呈現不同的關聯型態,其它為不同構念;在幅合效度方面,FPES 與測量 社會焦慮程度及害怕負向評價程度之量表間有顯著正相關,且 FPES 對於社會焦 慮程度的預測具有其獨特的貢獻,故此量表被認為具有良好信、效度(Weeks et al, 2008),而中文版的施測結果也被發現與過去文獻報告的得分分佈相近(Wang et al, 2012)。 參與者同意後請其簽署實驗知情同意書,並填寫 SADS、BDI-II、FNE 與 FPE 量 表,最後共有高社會焦慮者 25 位與低社會焦慮者 25 位成為實驗參與者。

四、靜息態磁振造影階段,總掃描時間約 15 分鐘,包含頭部定位影像之快速掃

進行,該中心使用的儀器為 Siemens MEGNETOM Skyra 3T,研究將會搭配 32 channel 頭部線圈進行功能性掃瞄,掃瞄過程中為降低受試者頭部移動所造成之 假影,採用順型海綿固定參與者頭部兩側,總掃描時間約需 15 分鐘。掃描開始 前會進行頭部定位影像之快速掃瞄;接着將進行靜息態功能性磁振造影約 6 分 鐘。

靜息態功能性磁振造影(RS-fMRI)採用梯度迴訊面迴影像(Gradient-echo Echo-planar imaging, GE-EPI)脈衝序列進行掃描以縮短測量 BOLD 信號的時間,

掃描參數設定方面,研究使用的空間設定為:35 張橫向切面以包含全腦影像,

影像範圍 192×192 mm2,影像尺寸為 64×64 像素,影像厚度為 3mm (對應空 間解析度為 3×3×3 mm3),掃瞄時影像均針對 AC-PC 線(anterior

commissure-posterior commissure line)進行校正對位。而影像掃瞄參數為:重複 時間(Repetition time, TR) 2 秒,廻訊時間(Echo time, TE) 35 毫秒,偏折角 度(Flip angle, FA) 84°,而頻寬約為 2368 Hz/pixel,依據前述參數設定,進行 約 6 分鐘的連續功能性掃瞄資料,在掃瞄前會再次提醒實驗參與者保持頭部位置,

並保持清醒但不要想特定事情。

解析度 T1-weighted 結構性掃瞄,其參數設定如下:採用 3D-MPRAGE 脈衝序列,

影像尺寸為 256×256×192 像素,空間解析度為 1x1x1 mm3 之等相位空間影像 (isotropic image),反轉時間(Inversion time, TI)為 1100 毫秒,TR = 2530 毫秒,

TE = 3.3 毫秒,FA = 7°,頻寬為 200 Hz/pixel,平行影像掃瞄 iPAT=2,總掃瞄 長度約為 6 分 3 秒。

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

ㄧ、RS-fMRI 資料分析

對於掃描所得的資料,前處理以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Neuroimagi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UK) 軟體掛載在 MATLAB 程式中進行分析。

步驟參考過去文獻中使用的方法(Wu, Chen, Liu, Chao, Biswal & Lin, 2011),

首先先使用 SPM 中的 dicom import 進行轉檔,將原本的 MRI 輸出檔格式轉為 SPM 能分析的資料格式。在第二步驟進行進行頭部移動量之校正(motion

correction),此步驟是為了避免在 MRI 接收訊號過程中,參與者頭部輕微移動造 成分析資料時出現假活化,會在這個階段將影像進行重新排列,並估算過程中參 與者頭部移動狀況。

第三步驟則為結構對位(coregistration),在此階段使用參與者的 T1 影像與平 均 EPI 影像估算參數,以利估計參與者的功能影像對應到結構影像的空間關係參 數;第四步驟為影像常規化(normalization to MNI template),利用對位階段估計 的參數讓參與者的 EPI 影像轉為符合參與者的 T1 影像結構,並把第一次轉換後 的影像轉為符合程式中的 T1 模板影像,經過此步驟才能讓參與者腦部影像常規

區邊緣活化的效果;為了避免隨時間造成的訊號改變之影響,以 REST toolbox 掛載在 MATLAB 程式中,去除線性訊號飄移(detrending),並以 0.01 ~ 0.1 Hz 的 帶通濾波(band-pass filtering)去除高頻與低頻雜訊(Ding et al., 2011)。

最後已過去研究發現的位置做為種子區域,分別是與情緒感受有關的杏仁核 區域(左側:-22, -7, -19;右側:22, -7, -19),與負向感受有關的腦島區域(左 側:-40, 16, -14;右側:42, 14, -18),與正向感受有關的依核區域(左側:-12, 12, -12;右側:12, 8, -12),以及與訊息處理有關的眶額葉皮質區域(左側:-20, 34, -16;右側:6, 16, -8)(Golkar et al., 2014; Liu et al., 2007);並把參與者的頭動、

灰質與腦脊液參數作為共變數,以軟體計算參與者的全腦靜息態功能聯結圖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研究選定的區塊大小為 67 體素,而顯著水準則定為.005。

三、功能聯結網絡與量表之相關分析

本研究將具有顯著差異的聯結區塊以 XJVIEW 程式匯出遮罩檔,並利用 REST 程式擷取參與者全腦功能聯結圖譜中位於遮罩檔區塊的數值,以此方式獲 得的數值作為種子區域與顯著差異區塊間的聯結強度,並分別與量表進行相關分 析,為探討低階因子與聯結間的關係,本研究進一步觀察再排除憂鬱傾向後,以 及排除社會焦慮傾向後,低階因子與具顯著組間差異的聯結之關聯性。

落在右側眶額葉皮質(18, 28, -20)、左側顳中迴(Inferior Temporal Gyrus; -52, -12, -26)、左側眶額葉(-38, 42, -18)與右側眶額葉(44, 34, -14),此比較的顯著區塊主要 落在額葉與顳葉。

此次的發現大致可與過去研究相呼應,Blair 等人(2008)的研究發現舌迴區域 的活化差異與評價的來源有關,而扣帶迴的活化則在高社會焦慮組與控制組皆有 顯著差異(Blair et al, 2008)。Liao 等人(2011)探討腦部功能與結構聯結性的研究比 較了高社會焦慮組與健康控制組,他們發現高社會焦慮組的胼胝體神經束密度明 顯高於健康控制組(Liao et al, 2011),本研究也同樣發現高社會焦慮傾向組的左側 杏仁核-胼胝體的功能聯結顯著高於低社會焦慮傾向組。Liao 等人(2010)發現社會 焦慮疾患組的杏仁核-眶額葉皮質聯結顯著高於健康控制組(Liao et al, 2010a),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們也發現此聯結與李氏社交焦慮量表(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 LSAS)中的 迴避因素有顯著相關。在 Arnold Anteraper 等人(2014)的研究當中,他們以杏仁 核為種子區域形成的功能網絡中,同樣發現高社會焦慮組在與兩個區塊的聯結強 度顯著高於健康控制組(Arnold Anteraper, S., Triantafyllou, C., Sawyer, A. T., Hofmann, S. G., Gabrieli, J. D., & Whitfield-Gabrieli, S., 2014),顯示本研究在情緒 感受功能聯結網絡的發現符合假設一,兩組在此功能聯結網絡具顯著差異,且可 以重覆驗證過去研究的發現。

圖二:左為高社會焦慮組在左側杏仁核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的聯結,右則 為低社會焦慮組在左側杏仁核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的聯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表二

在情緒感受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差異的聯結

種子區域 聯結區域 座標 體素 T 值

X Y Z 左側

杏仁核

右側舌迴 0 -66 0 110 3.23 左側扣帶迴 -20 -8 42 103 4.24

右側 杏仁核

右側眶額葉皮質 18 28 -20 143 4.27 左側顳中迴 -52 -12 -26 76 3.45 左側眶額葉皮質 -38 42 -18 187 4.00 右側眶額葉皮質 44 34 -14 314 4.45

圖三:在左側杏仁核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差異的聯結,左為右側舌迴(0, -66, 0 ),右為左側扣帶迴(-20, -8, 42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圖四:左為高社會焦慮組在右側杏仁核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的聯結,右則 為低社會焦慮組在右側杏仁核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的聯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圖五:在右側杏仁核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差異的聯結,左上為右側眶額葉 皮質(18, 28, -20),右上為左側顳中迴(-52, -12, -26),左下為左側眶額葉(-38, 42, -18),有下為右側眶額葉(44, 34, -14)。

二、在負向感受功能聯結網絡具差異之聯結

為了能找到負向情感因子的生理佐證,本研究的假設二為高社會焦慮傾向組 在負向感受功能聯結網絡與低社會焦慮傾向組有顯著差異,故以左、右側腦島作 為負向感受功能聯結網絡的種子區域,在利用左側腦島(-40, 16, -14)作為種子 區域形成的功能聯結網絡中,兩組同樣都在種子區域周邊有較顯著的功能聯結 (圖六),而比較高低社會焦慮傾向組參與者的功能網絡圖譜以後,可發現達顯著 差異的區域落在 4 個區塊上(表三、圖七),其顯著性最高的位置分別落在視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12, 0, 10 )、、左側前扣帶迴(-18, 36, 16 )、左側額上迴(-36, 38, 24 )與左側扣帶迴 (-18, 18, 38 )。當使用右側腦島(42, 14, -18)作為種子區域形成的功能聯結網絡,

高社會焦慮傾向組與低社會焦慮傾向組都在種子區域周為有顯著的聯結(圖八), 然而比較兩組差異時,則沒有發現具顯著聯結差異的區塊。

雖過去文獻較少以腦島區域作為種子區域探討社會焦慮者的功能聯結特性,

但此次研究大致和 Etkin 與 Wager(2007)的後設分析發現相近,他們發現社會焦 慮疾患的腦島與視丘區域在多個研究中都有同時過度活化的現象,且此二區域也 在健康受試者處於預期焦慮條件中同樣有較高活化的現象,除了腦島與視丘區域 的發現,他們也發現前述兩區域與扣帶迴皮質及前額葉皮質的共同活化現象,他 們認為此共同活化與害怕的機制有關,而過度的害怕被認為是屬於焦慮疾患的生 理特性,他們認為腦島、視丘、扣帶迴皮質與前額葉皮質間的活化關聯是焦慮疾 患共享的生理特徵(Etkin et al, 2007),前述區域大致接近於本研究使用腦島作為 種子區域發現的聯結差異,顯示此次發現大致可支持害怕機制和腦島、視丘、扣 帶回皮質與前額葉皮質間的聯結有關,且與負向情感有關,顯示在腦部功能聯結 中確實有與 Wang 等人(2012)提出的模式中的負向情感因子對應的區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圖六:左為高社會焦慮組在左側腦島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的聯結,右則為 低社會焦慮組在左側腦島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的聯結。

表三

在負向感受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差異的聯結

種子區域 聯結區域 座標 體素 T 值

X Y Z

左側腦島

右側視丘 12 0 10 758 4.37 左側前扣帶迴 -18 36 16 114 3.90 左側額上迴 -36 38 24 145 3.52 左側扣帶迴 -18 18 38 73 3.9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圖七:在左側腦島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差異的聯結,左上為視丘(12, 0, 10 ),

右上為左側前扣帶迴(-18, 36, 16 ),左下為左側額上迴(-36, 38, 24 ),右下 為左側扣帶迴(-18, 18, 38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圖八:左為高社會焦慮組在右側腦島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的聯結,右則為 低社會焦慮組在右側腦島形成之功能聯結網絡達顯著的聯結。

三、在正向感受功能聯結網絡具顯著差異之聯結

為找出可能與 Wang 等人(2012)的模式中的低正向情感因子對應的功能聯結,

本研究的假設三為高社會焦慮傾向組在正向感受功能聯結網絡與低社會焦慮傾 向組具有顯著差異,嘗試以初步探索的方式尋找該模式的生理佐證。在以左側依

本研究的假設三為高社會焦慮傾向組在正向感受功能聯結網絡與低社會焦慮傾 向組具有顯著差異,嘗試以初步探索的方式尋找該模式的生理佐證。在以左側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