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第一節為研究結論,第二節則為後續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 TED 最大成功是成為一個擁有社會價值、跨學科的人際網絡與資 源交換樞紐/平台,各種身份的利益關係人都有參與的位置,當投 入資源在這網絡中,均能得到機會與交換價值。

TED 在累積一定知名度後,才開始往外擴展。這個累積是透過 TED 大會的累積,帶動各個利益關係人加入,加上 TED 各種鼓勵 投入資源的策略,社群網路崛起,爆發影響力。創辦人成功設定 科技、娛樂與設計的議題,加上說故事方式的十八分鐘長度,使 TED 成功跨界,再由現場體驗氣氛與審查制,慣常的觀眾與講者 角色在TED 活動中顛倒,講者是來接受貢獻,觀眾是來給予貢 獻。而TED 營造出來的社區,包含網路會員、網路翻譯志工、實 體企業贊助商、策展人、觀眾等受到不同機會吸引,樂於提供資 源贊助,TED 成為一個左手進資源右手給資源的管道,跨界的效 益清楚可見。

2. TED 採取的價值交換策略之一:免費影片。為 TED 帶來巨大的社 會價值與可動用的社會資本,同時TED 的品牌資產更被推升,得 到更多經濟實際價值。

任何營利活動產生的影片往往被視為企業要保護的資產之一。然 而TED 打破行規,將影片免費放在網路,這個策略促使 TED 收取 昂貴門票,能對 TED 產生貢獻的人才得以參與活動的事實被欣然 接受,同時也帶來網路無數的專業翻譯志工、不斷攀新高的影片 瀏覽量,當「好點子值得傳播」無償提供給這世界時,TED 品牌 產生了社會價值,更多人得以分享現在正在發生的創新,也使講 者、贊助商、志工、觀眾更樂於進入這個平台,以自己資源投入 參與。

3. TED 採取的價值交換策略之二:免費商標授權,極端授權代表幾 乎無門檻限制,相當於為TED 帶來無數位自負盈虧的跨國分公司 負責人與一個講好故事的全球講者影音資料庫,TED 的品牌資產 續被推升,得到更多經濟價值。

策展人受免費影片帶出的社會價值或TED 品牌可能帶來的商機吸

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引,相繼在自己城市舉辦TEDx 活動,母企業提供 TED 品牌商 標,策展人自行尋找活動資源,成功失敗自負,同時母企業也給 予一些限制,比如需參加過大會才得以舉辦百人以上活動,用非 強制性的參加活動使這些負責人無形中受訓,也更知道TED 的精 神。成功的策展人將獲得TED 社區肯定,在網路與實體 TED 活動 獲得身份,同時 TEDx 策展人錄製的好故事影片也有機會放到 TED 官方網站獲取龐大的瀏覽量。這就形成一個效益的擴散,相當於 無數個小小TED 在各地成長,在地講者樂於參與 TEDx,因為有機 會躍上世界舞台,在地觀眾樂於參與,因為想擁有跨界體驗、擁 有弱連結,贊助商樂於依附獲得這品牌的形象。當TED 因此擁有 一個全球講者資料庫時,這個共創實際上是經過篩選的,第一關 是 TEDx 策展人,第二關是 TED 總部,免費與世人見面的世界各 地聲音就讓TED 的社會價值再被提升,經濟價值持續高漲。

4. TEDxTaipei 升級為 Level 2,帶來的效益可被期待。

縱使現在台灣企業不太熟悉TEDxTaipei 的經營方式,也不習慣策 展這個概念,致使TEDxTaipei 較難獲取資源贊助。但過去

TEDxTaipei 三年活動累積,正如 TED 當年透過活動累積品牌形象 般,況且如今TED 分享影片頻繁在臉書等社群網路被看見,加上 電視傳播管道—中天每周播放 TED 影片觸及非上網族群,

TEDxTaipei 在台灣已快速累積一定知名度與品牌形象。受限 TED 授權規定,原本 TED 四天三夜體驗與產生關係無法在在地發生,

現因TEDxTaipei 升級為 level 2 而取消限制,可以與企業做更多 營利性合作,亦即企業能得到的價值交換與機會更大。這對精心 經營活動的策展人來說是一個鼓勵,對組織發展也是一個幫助,

對必須自行尋找資源的其他策展人來說,更是一個激勵,有明確 方向可以努力。

5. TEDxTaipei 獲授權後,努力經營與 TED 總部、其他亞洲 TEDx 策 展人的關係,使TEDxTaipei 也擁有自己的社會價值以及更多的商 業價值。

TEDxTaipei 策展人刻意經營與 TED 總部的關係,因此得到較其他 策展人更多的know-how,並能跟策展人 Anderson 隨時聯繫。

這個關係的經營為TEDxTaipei 帶來一個無形、可使用的全球人際 網絡,TEDx 講者或 TED 講者能被引介至台灣擔任 TEDxTaipei 講 者。如此TEDxTaipei 更成功創造出自己的社會價值與更多商業價 值,出版社、相關組織更看見 TEDxTaipei 帶來的效益,此時,又 一個價值交換與機會出現,就能換成資源。

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政策與研究建議

本研究針對實務與學術兩方面做出建議。

對於政府,在鼓勵創新與創業部分,要有更多作為,要有至少十年的 長期規劃、投入,針對現在看見的社會影響力與趨勢,就該大膽進行財 務鼓勵,那怕這類公司沒有產值或實質產品,還在起步。現在政府鼓勵 創業,常是短期計畫,比如鼓勵文創,兩三年大手筆投入資源後就終止 了,同時受限法規,能入場的玩家還是大企業的資金。一個產業要開花 結果,必須長時間規劃、執行,也要願意為那還沒看見的,在現在就投 入資源,韓劇《來自星星的你》能獲得如此巨大成功,起初也就是政府 先投入資金,送人才到美國好萊塢學習,只要求學成歸國後必須跟韓國 電視台合作,這些資源跟國家其餘預算相比,並沒有很多,再以剛拿到 2014 年世界盃的德國隊為例,德國政府與足協每年花八億投入在青少年 足球訓練,並透過法規規定各地方球隊要有自己球館等,時間超過十 年,每件事情的累積都是從小做起,長久累積,但長期觀察政府作為,

我發現政府喜歡玩大的,事實上,如果把這些大手筆分拆成很多小計 畫,學術界實務界到處擺一些,未來能收割的果實是更甜美與更多的。

從法規、環境到資源,我們不能因為政治改朝換代就整個重來,否則每 隔一段時間,兩兆三星這類計畫只會不斷消耗有限資源,只是產業不同 罷了。現在政府正要鼓勵社會企業創業,社會企業最主要是要解決社會 問題,是要做政府沒有做到的事,也因此在創業創新部分,政府應該放 寬判定,想要的人都可拿到資源嚐試,不管是透過政府專案或銀行政策 貸款甚至是鼓勵企業投資(因為企業還沒看見,政府就用政策讓企業看 見),要使這類社會創新投資是可以合法抵稅,要主動為這些正在做點什 麼的組織公司說點什麼。同時,法令合法開放、主動鼓勵群眾募資這類 管道,讓政府資源無法到的地方,能由群眾來完成。

對於有志從事社會創新或創新平台的組織或個人,本研究建議就從策 展開始吧,TED 的創始人與策展人都是自己創造這份工作,前無古人,

去創造可以動用社會資本的能耐,並擁有跨界的人際網絡。

對於有志做相關研究的組織,本研究建議可針對創業者的人格特質或 相似產業的其他個案做更多研究。

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 學位論文

1. 劉益滄(2011)。從智慧資本觀點探討會話資本經營-以 TED 與

TEDxTaiepi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 所。

2. 黃惠勤(2009)。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託 管理四個機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 學系研究所。

3. 林育甄(2010)。探索社會創新的發展與實踐-以 Ventures in

Development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輔仁大學經營管理研 究所。

二、 專書、期刊論文及網路資料

1. Stewart, D.W., Kamins, M.A.(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董旭英、黃儀 娟譯)。台北:弘智。

2. Rogers, E.M. (2006)。創新的擴散-為什麼有些好觀念、好產品會一炮 而紅,有些卻流行不起來?(唐錦超譯)。台北:遠流。

3. Yin, R.K. (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台 北:五南。

4. 沈從樂、郭蘇妍、姚芳沁(2012)。TED:那些 7500 美元的演講。第一 財經周刊,204 (iPad 版)。

5.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運用。台北:威仕 曼文化。

6. 史蒂芬.羅森鮑姆(2012)。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 世界,策展才是王道(黃貝玲譯)。台北:麥格羅希爾。

7. 史書華(2009)。年輕有大夢台灣篇:亞洲首度引進 TED 會議的 BigQ 團 隊。Cheers 雜誌,109,58-60。

8. 佐佐木俊尚(2012)。CURATION 策展的時代—串聯的資訊革命已經開 始(郭菀琪譯)。台北:經濟新潮社。

9. 吳怡靜(2010)。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我的願望:教每個小孩認識食 物。天下雜誌,456,26-28。

10. 麥可.波特(2011)。創造共享價值。哈佛商業評論,53,1-17。

11. 珍妮佛.艾克、安迪.史密斯(2011)。蜻蜓效應:最新社群行銷致勝策 略(劉道捷譯)。台北:經濟日報。

12. 彼得‧杜拉克(2009)。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

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實務與策略(增訂版)(蕭富峰、李田樹譯)。台北:臉譜。

13. 馬岳琳(2010)。兩個台灣年輕人串起全球名人。天下雜誌,451,174-175。

14. 華琪(2010)。專訪 TED 大會主席克里斯˙安德森:”把 TED 變成一個全 球共享的大講堂”。外灘畫報,409,

http://www.bundpic.com/2010/10/12663.shtml,查詢日期:

2014/07。

15. 華琪(2013)。專訪 TED 創始人理查德˙沃曼:忠於好奇心的頑主。外 灘畫報,532,http://www.bundpic.com/2013/03/21245.shtml,

查詢日期:2014/07。

16. 華琪(2013)。親歷 2013 年 TED 大會,全球最潮靈感大會。外灘畫報,

532,http://mooc.guokr.com/opinion/436837/,查詢日期:

2014/07。

17. 陳宛妤(2011)。許毓仁讓台灣向世界發聲 打造台版 TED。時報周刊,

1762,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1324,

查詢日期:2012/06。

18. 溫肇東(2007)。社會企業的創新價值。經理人月刊,38,182。

19. 溫肇東、顏瓊玉、劉益滄(2011)。創意平台的會話資本經營-以 TED 與PKN 為例。創業管理研究,6:2,57-96。

20. 楊君琦、郭佳佳、周宗穎、吳宗昇(2010)。探索以公益為基礎的新組織 經營型態。創業管理研究,5:2,1-26。

21. 熊彼得(2009)。經濟發展理論(何畏、易家詳譯),台北:左岸文化。

22. 潘德烈(2009)。從全球發展看台灣文創產業趨勢(上)(下),大紀元,

22. 潘德烈(2009)。從全球發展看台灣文創產業趨勢(上)(下),大紀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