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管樂協會的產生與影響 管樂協會的產生與影響 管樂協會的產生與影響 管樂協會的產生與影響

民國民國

第三節 管樂協會的產生與影響 管樂協會的產生與影響 管樂協會的產生與影響 管樂協會的產生與影響

201 請參考震撼管樂團,〈指揮簡介〉,http://www.shockband.org/directors.htm,摘錄於 8 January 2009。關於梁振漢生平,另可參考以下資料,兩者對於梁振漢的出生年份記載不同,但都記錄了梁 振漢自軍職退休後,投入學校管樂教育的歷程:

梁振漢,民國 16 年生於福建,16 歲投身軍旅,畢業於海軍專校,來臺後歷任海軍第三軍區 司令部軍樂隊副隊長、隊長、海軍總部軍樂隊副隊長、隊長,民國 64、67 年國慶閱兵大典,兩度 任三軍樂隊總指揮,69 年退伍之後,從事樂隊指導的工作,於民國 97 年 9 月 13 日過世。請參考 梁振漢老師部落格,〈梁振漢老師生平事蹟摘要〉,http://blog.yam.com/twconcert,摘錄於 8 January 2009。

梁振漢,民國 15 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出身海軍,主修豎笛,請參閱鄧詩萍,〈人物專訪-

梁振漢〉,《台灣管樂族》,No. 1 (1998 年 9 月):12-17。

管樂教育有重要的影響,亦間接地促使學校樂隊,在吹奏的音樂內容、訓練方式 樂學會]〉,http://park.org/Taiwan/Culture/Resources/cartgroup/misc/index104.htm,摘錄於 2 Oct.

2008。又,民國 71 年 7 月 27 日,蔡盛通代表我國至韓國出席第三屆東南亞吹奏樂指導者會議,請 參考國家文化資料庫,〈蔡盛通〉,

http://nrch.cca.gov.tw/ccahome/peopleGroup/artist/artist_meta.jsp?xml_id=0006045419,摘錄於 30 March 2009。

張大勝等人參加的東南亞吹奏樂指導者會議,經查證歷年的時間和地點,國人稱呼的東南亞 吹奏樂指導者會議,應該就是亞洲管樂協會(Asia Band Directors Association)的年會,此協會在民國 67年(1978 年)於日本東京成立,之後常務會議及年會每兩年在亞洲不同地區舉行一次;在民國 77 年(1988 年),第五屆年會於泰國舉行後,澳洲及紐西蘭亦加入,協會隨即正名為亞太管樂協會(Asia Pacific Band Directors Association)。請參考澳門管樂協會,〈亞太管樂協會簡介〉,

的盛會下,我方呈現一個合唱的節目,當時秋山紀夫205帶日本的學校樂隊來臺參 http://nrch.cca.gov.tw/ccahome/peopleGroup/artist/artist_meta.jsp?xml_id=0006045419,摘錄於 30 March 2009。該網站列出歷年年會的時間和舉行城市,其中第四屆(1984 年)和第五屆(1988 年)年會 之間,有一次非正式的年會,是 1986 年、在臺灣台北舉辦。

205 秋山紀夫,Akiyama Toshio,出生於日本埼玉縣,畢業於武蔵野音樂大學,留學於東京藝 術大學、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

曾任埼玉縣公立學校教員、埼玉縣管樂聯盟理事長(昭和 34~44 年)、關東管樂聯盟副理事長 (昭和 36~48 年)、全日本管樂聯盟副理事長(昭和 48 年~58 年)、武藏野音樂大學兼任教師(昭和 44年~平成 11 年)、SONY 管樂團常任指揮(昭和 33 年~平成 12 年)、日本管樂領導人協會會長(平 成 5 年~8 年)。目前擔任大宮市民管樂團音樂監督。曾擔任日本管樂領導人協會名譽會長、全日 本管樂聯盟名譽會員、亞洲•太平洋管樂領導人協會名譽會長、WASBE 名譽會員、ABA(American Bandmasters Association)名譽會員、濱松市音樂文化名譽顧問、名古屋市中部樂器技術專門學校特 別講師。1992 年曾榮獲國際音樂功勞獎(從芝加哥 Midwest Clinic 委員會獲獎),於昭和 35 年曾榮 獲埼玉縣教育功勞獎、平成 11 年曾榮獲大宮市文化獎。

以上資料請參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指揮/客席指揮秋山紀夫〉,

http://www.ntso.gov.tw/web/about_Toshio_Akiyama.asp?SELECT_N_ORDER=5,摘錄於 2 Oct. 2008。

206 秋山紀夫把曾金貴推薦給美國的 KJOS 樂譜出版公司(NEIL A. KJOS Music Company),該 樂譜公司出機票錢,邀請曾金貴和葉樹涵赴美,參加國際管樂指導者的年會。

華民國管樂協會」報備成立,由陳澄雄擔任第一、二屆(民國 77-79、79-81 年)的理

事長,第三屆是葉樹涵(81-83 年),第四、五屆是姜俊夫(83-85、85-87 年),第六屆

是蔡仁勝(87-89 年),目前的理事長是賴勇。

(二)台灣管樂協會二二台灣管樂協會台灣管樂協會台灣管樂協會的產生的產生的產生的產生

2000年的亞太管樂節,原本預訂在漢城舉辦,但遇到金融風暴,韓國無力承 辦,所以亞太管樂協會詢問臺灣音樂界人士,是否可以承辦 2000 年的亞太管樂節,

當時嘉義市政府表示很有興趣承辦,但是舉辦國必須要有一個協會、在亞太管樂

協會中有一個席位,中華民國管樂協會雖然曾是亞太管樂協會的會員,但在姜俊

夫擔任理事長、將會址遷到台東之後,音樂活動驟減,且未定期召開理事會議,

也由於沒有繳交亞太管樂協會的會費已被該會除名了,因此,諸多管樂界人士大

力奔走,趕在 1999 年底向內政部申請成立了「台灣管樂協會」,通過亞太管樂協

會的同意入會,俾使臺灣嘉義可以順利主辦 2000 年的亞太管樂節。

管樂教育方面的政策推動、舉辦訓練營隊等都是台灣管樂協會發展的重點,

但是與中華民國管樂協會不同的是,它已經能夠自己主辦音樂比賽。舉辦比賽是

促使樂團進步的一大動力,所以近年來「台灣管樂協會盃管樂大賽」(台管盃)已經

成為優秀團隊大展身手的另一個舞台。民國 90 年舉辦第一屆,僅有高中組賽程,

91年增加國中組,92 年增加社會組,93 年增加國小組,96 年將大專組併入社會 組,評審團部份,聘請國外的指揮家、管樂家或者作曲家聯合評審,力求公平公

正,給予國內團員不同的音樂講評觀點。

二二

二二、、、、協會的影響協會的影響協會的影響協會的影響

(一)樂譜的流通一一樂譜的流通樂譜的流通樂譜的流通:::

早期管樂方面樂譜的流通,劉海林居功厥偉,他是中國音樂書房第一代的老

闆,但在做生意之前,他也是軍樂體系出身,服務單位就在政工幹校軍樂人員訓

練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他手抄樂譜的功夫,民生報有一篇訪問他的文章曾寫

到:

軍樂班演奏的進行曲,幾乎都是美國人蘇沙的作品,樂譜也是美國人提供的,

數量有限。由於軍樂班人員流動率很高,樂譜的遺失、損毀率也相對提高,

加上當時尚未發明影印機,在這種情形之下,基於實際需要,劉海林便順理 成章的被授命必須每天抄寫樂譜……。208

劉海林祖籍湖南,民國 20 年 6 月 13 日在上海出生,少年時曾是蘇州交通警

察總對隊第四分隊的學兵,學習吹奏豎笛,民國 38 年元月來到臺灣。之後在軍樂

班裡擔任文書工作,兼管樂器和樂譜,為了抄譜工作的順利,他從頭研究樂理、

練字,當時許多音樂教科書上的樂譜,都是出自劉海林筆下。

民國 64 年,劉海林從政工幹校退休,在中華商場二樓開始了「中國音樂書房」

的經營,有感於當時要跑許多家不同的書店,才能買齊軍樂隊、圖書室的圖書,

所以致力搜集全臺與音樂有關的書籍,當時中國音樂書房印行的文音譜幾乎是學

校軍樂隊必備的教本,早期樂隊使用的樂譜,也常常是從軍樂隊流通出去的,因

為在學校指導軍樂社團的多是出身軍樂隊的人員。

所以大約自民國 60 年代中期之後,國內開始有軍樂、管樂合奏樂譜的流通,

208 徐敏恆,〈劉海林 堅持手抄樂譜品味〉,《民生報》,1992 年 7 月 22 日,30 版。

對管樂有興趣的學生有譜可尋,而幼獅管樂團因為有經費的補助,每年可以向樂

譜公司訂購原版套譜,但是其他樂隊並沒有如此幸運,一直要到管樂教師聯誼會

的時期,樂譜方面才有更全面性的接觸。曾金貴、葉樹涵等去國外樂譜出版公司

買譜、並帶回大量的目錄,向世界各國的樂譜公司索取試閱、試聽資料等等,將

這些資料介紹給國內其它的管樂指導者使用並交流,一時之間,眼界大開,大家

可以接觸到國外專為管樂團創作的曲子,209對學生而言,更是一大福音,樂譜的

充實促進樂隊吹奏技術的進步、開擴軍樂曲目之外的管樂視野,對於當時管樂的

普及和推展有很大的幫助。

引進專門為了訓練管樂團而編寫的教本,是中華民國管樂協會很大的貢獻,

早期軍中樂隊、或者學校的樂隊,教導隊員吹奏樂器,大多經由模仿學習,不知

樂理、吹奏原理,沒有教本、沒有正確的訓練方法,從跟著教練按指法開始學會

吹樂器,協會從美國引進訓練樂隊的教本後,直接影響並改變了早期軍樂人員指

導樂隊的型態。

(二)樂隊訓練二二樂隊訓練樂隊訓練樂隊訓練方式的改變方式的改變方式的改變方式的改變

民國 94 年,教育部推廣「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的政策,已陸續看到些

許成果,依據國教司在 96 年的統計,全國共有 2941 校有藝團,有 1997269 位國

中小學生至少會吹奏一樣樂器。210因為教育部的政策,管樂的種子從國小開始紮

209 之前大多為軍樂曲、或者改編給管樂團演奏的管絃樂作品。

210 楊韻玲,〈「台灣囝仔讚!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成果展示嘉年華 北中南盛大舉行〉,

http://www.edu.tw/eje/news.aspx?news_sn=643&pages=0&site_content_sn=4414&keyword

=%e8%97%9d%e5%9c%98,摘錄於 22 Oct. 2008。

根,家長的配合、出錢出力,加上每學期定期音樂會的演出,對於近年來參加管

樂團、演奏管樂器的風氣更加興盛,也帶動更多民眾的投入。

中小學成立管樂團,一時之間蔚為風氣,但是,到各個學校指導管樂團的老

師,已經不是四、五十年代跟隨國民政府來臺軍樂士官兵們,主要是經由音樂科

系、或者參加管樂團而訓練出的管樂器指導者們,學校管樂團的興盛和指導方式

日趨專業化,與民國 80 年前後管樂協會的建樹有關。

學校管樂社團素質的提升和演奏音樂內容的改變,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

訓練方式的改變。早期學校的軍樂社、軍樂隊、或者稱謂為管樂社的,通常都只

由一位指導老師,幾乎包辦全數樂器的指導工作、和指揮的重責,一方面顯示出

早期帶團老師的全能,但是一人身兼多職,對於樂曲詮釋的深入和精緻程度、以

及學生演奏技巧方面的提升難免不足,另一方面,早期師資、學校經費、樂器設

備的缺乏等原因,也是導致一人指導樂隊能夠盛行很久的原因。

將早期樂隊的訓練方式改變,要從曾金貴指揮台北縣教師管樂團談起;民國

78年,台北縣教師管樂團成立,它其實是每星期三下午的教師研習活動,有興趣

78年,台北縣教師管樂團成立,它其實是每星期三下午的教師研習活動,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