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節慶活動

第一節 節慶活動

依據《牛津字典》,節慶(festival)一詞源自拉丁文 festa,是盛宴的意思,尤 其是指慶祝活動中的盛宴(吳鄭重,王伯仁,2001)。節慶活動並非現代化的產 物,早在古埃及、希臘及羅馬時代就已風行,屬於當時民眾最重要的休閒活動之 一。雖歐美各國對於節慶活動的研究持續增加,但對於節慶的定義範圍仍為有明 確的定論,一般認為節慶活動普遍具有以下特徵:提供休閒、文化接觸、有主題 性、為慶祝某事件之公開活動、沒有永久固定建築結構、地點多在同一區域範圍、

需資金支援等(陳威豪,2003)。

台灣早期節慶活動多半與傳統生命祭典有關,除了有慶祝的意涵之外,也提 供了農民在工作之餘的休息與調適,節慶用來紀念生命中的重要記憶節點,其傳 統慶典起源為天地節器或是遠古的傳說,或是匯聚先民的宗教信仰與生活習慣的 累積,成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特色;在台灣原住民方面,其祭典則保留傳統先民 文化,呈現與自然共存的生活型態,但隨著觀光休閒的發展,神聖的慶典內容和 形式與以往大不相同。在學術領域所提出節慶活動相關名詞定義,國內外學者皆 採用 Getz(1991)所提出的定義「在一般例行性的活動以外,並在組織運作及經費 上的贊助配合之下,所形成的一種一次性或非經常性發生的特殊活動」。它具有 一些重要特徵如下:

(一) 對大眾公開。

(二) 節慶的目的為針對某一特定主題的慶祝或展覽活動。

(三) 每一年或數年舉行一次。

(四) 它本身並不需要有硬體建築結構。

(五) 活動的設計可能包括幾種不同的活動內容。

(六) 所有的活動都在同一地點舉行。

6

故對於節慶的定義,目前仍尚未有標準化的定義,因其範圍過於廣泛以至於

Williams 1997

節慶是一個有主題的、民眾共同慶祝的一項公開活動;且

等名稱。依據國外學者 Getz(2005)在英文部份與節慶相關用字有 Festival、Fair、

Event、Mega-event、Hallmark event 及 Special event 等,而國外學術界較常採用 Special event 一詞,中文則較常使用「節慶」一詞來代表。但個別名詞的意義仍

7

有些差異(林世雅、邱美儒、張書憲、陳良進,2006)。學者游瑛妙(1999)將 Hallmark event

每年於一定期間內固定

潮,同時也是最能表現出當地文化特色,也是最具體的行銷地方的方式。

臺東地區與花蓮地區在地形上皆有相似之處,具太平洋相鄰與花東縱谷之 美,空域活動相當盛行,因花東縱谷的氣流符合熱氣球的施放,故皆適合辦理熱 氣球活動,使臺灣在暑假期間,遊客紛紛湧入東臺灣朝聖,一窺東臺灣純淨山水 與繽紛的熱氣球。

綜合上述文獻,本研究發現節慶活動能夠在短暫時間內吸引大量遊客及當地 民眾的參與,創造可觀的觀光收入,形塑地方形象,為地方帶來不同的效益,促 進地方觀光經濟發展與產業開發推動,提供當地就業機會,是能夠具體行銷地方 的一種形式。而本研究將 2014 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活動定義為一公開性、有特定 主題的特殊事件(Hallmark event)、經過當地文化及景觀優勢來塑造形象,能創造 地方經濟效益、提升地方形象以及促進地方行銷的新興節慶活動。

10

第二節 旅遊動機

動機(motivation)一詞定義最早由 Woodworth 於 1918 年首先運用在心理學界

(張華保,1986)。動機是一種需要被刺激而產生的需求,是一種驅動力,消費 者採取行動來滿足此需求來降低個人的焦慮,亦即所有的消費者行為均由動機開 始,因動機是誘使消費者產生行為之原動力(Kotler & Armstrong, 2001)。劉純

(2001)也認為動機是個體在希望得到滿足時被激發產生,每當消費者需求被激 起,即會承受某種必須設法減輕或消除此一需求之壓力,而動機就是個體欲設法 減輕或消除上述之壓力,所需施加之推力、拉力、方向和強度。而 Schiffman &

Kanuk(2000)在研究中指出,消費者為了滿足目標或需求,便會採取必要的行為,

而此行為乃經過一連串的自我認知(Cognitive processes)過程和過去所得到的學 習經驗(Prevoius learning)所影響,而導致此驅動力(Drive)的存在。圖為動機的歷 程圖:

圖 2-1 動機歷程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Consumer Behavior”, Schiffman & Kanuk, 1993.)

動機是決定行為最重要因素之一,動機能夠引起人前往該活動,並促使該活 動能夠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張春興,1996)。遊客從事旅遊活動,動機是引 發遊客之旅遊行為的主要驅動力,引導遊客持續朝預期目標前進,因此透過了解 遊客動機,不僅可以得知遊客從事旅遊活動的原因,作為推估遊客行為之依據(黃 德揚,2003),且任何消費者行為的背後必有一定動機存在,為誘發消費者產生 行為之原動力(潘孟安,2010)。

影響遊客選擇旅遊目的地之因素皆可稱為旅遊動機(Crompton,1979)。有關旅 遊動機(travel motivation)的研究源自於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心理學家 Maslow 提 出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來解釋人的動機皆因需求而產生。馬斯洛 需求層次理論的五種需求層次由低而高分別為:(一)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11

needs)。(二)安全需求(safety needs)。(三)愛與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四)尊嚴的需求(esteem needs)。(五)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yualization needs),馬 斯洛(1970)認為當某一階層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就會產生下一個需求。

圖 2-2 馬斯洛需求理論金字塔模型

在觀光休閒領域的研究中,經常採用旅遊動機來探索遊客行為以及旅遊目的 地的選擇。旅遊動機可定義為一個滿足遊客旅遊需求和目標的驅動力,而促使遊 客在旅遊行為及目的地選擇上產生不同的行為與決定(宋永坤,鄧美娟,2012)。

Beard & Ragheb(1983)也依據馬斯洛需求理論為基礎,在研究中將遊客之旅 遊動機以因素分析之主成分分析法萃取出四大類型,分別為:

(一) 知性因素:個人參與休閒的動機為心理層次的活動,如學習、探險、

發現以及思考。

(二) 社會因素:參與休閒動機為社會層面上的因素,包含二種基本需求─

友誼的需求和人際關係的需求。

(三) 能力精進因素:參與休閒動機是為了成功、征服、挑戰和競爭,通常 以體育競賽類型的活動。

(四) 避免刺激的因素:渴望逃離高度刺激的生活狀態,而有些人則是欲避 免人際接觸選擇逃離獨處,有些人是希望藉由休息來調整自我。

12

不同的旅遊動機皆是為滿足人追求不同體驗的需要(Manning, 1985),而在旅 遊動機理論中,Dann(1977)首先提出推拉動機理論(push and pull theory),是旅遊 動機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可直接來解釋旅遊行為動機。拉力(pull)意味著旅遊目 遊動機分為推拉兩個面向已是普遍被接受的(Crompton, 1979; Cha et. al., 1995;

Yoon and Uysal, 2005),故本研究將旅遊動機分為推力與拉力來做為衡量之標準,

並將推力定義為遊客參加熱氣球活動之內在動機,包括渴望逃離、休息放鬆、情 感聯繫及自我探索等,拉力因素定義為臺東地區與花蓮地區觀光意象與活動的吸 引力等外在環境因素,包括自然風景、活動品質及有趣鄉鎮等。

13

第三節 品牌知識

近年來,品牌(brand)的研究一直是學術界和實務界的熱門話題,因品牌對於 顧客的購買決策有著關鍵影響力,它是一連串認知的聚集,透過認知、經驗、信 任及感覺的過程,與消費者建立獨特且無法取代的關係(蔡尚樺,王又鵬,陳佳 瑜,2009)。

品牌最早期的定義來自美國行銷協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 於 1960 年的定義:「品牌是一個名稱(name)、標記(sign)、符號(symbol)、設計(design) 或是上述的組合使用,其目的在於確認一個銷售者或是一群銷售者的產品及服務,

進而與競爭者的產品與服務有所區別。」,而在行銷市場中則定義品牌為普遍認 知、名聲和吸引人的事物等。Kotler(2000)指出品牌識銷售者提供購買者一組明 確的特徵、利益與服務,是種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得到的承諾。故擁有強識品牌對 於公司的助益良多,如消費者忠誠度、在競爭市場中具優勢、擁有較大利潤、增 進市場行銷績效及獲得品牌授權與延伸的機會等。

一個強勢的品牌能夠帶來高度的知名度以及品質的肯定。Keller 於 1993 年 提出品牌知識(brand knowledge),係由記憶中各個品牌結點所組成,這些節點擁 有許多聯想與它連結在 Keller(2001)以顧客為基礎的品牌資產理論中,顧客心中 的品牌知識是創造品牌資產的主要關鍵,亦認為品牌知識可用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 )與品牌形象(brand image)兩個構成要素來描述。

14

圖 2-3 Keller 的品牌知識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by Keller, 1993.

品牌知名度對於消費者購買過程中存有重要影響程度,為品牌知名度可以影

費者能夠正確的區別品牌。也就是對以前曾看過或聽過得品牌進行確認,品牌回

第四節 行為意圖

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是指一個人可能的行為傾向,用以預測個體行 為(Ajzen & Driver, 1991),故行為意圖常被用來衡量個體未來行為的指標。行為 意圖之概念則源自於心理學中的態度理論(attitude theory),在態度理論中,態度 是由認知、情感及意圖等三要素所組成(Engel al.,1995;Schiffman & Kanukm, 2000)。在態度理論中,認知是指個體因自身的信念所對目標物所產生的知覺,

Parasuraman、Zeithaml & Berry(1996)在研究顧客購後行為中提出,行為意圖 可區分為正面和負面,具有正面行為意圖的消費者會對該產品公司產生鼓勵、推

在 Fishbein 與 Ajzen(1975)所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常被用來預測與解釋「態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依據此理論假設,

個體實際行為係由其行為意圖決定。而在觀光遊憩領域中,遊客會經由不同資訊,

由行為意圖決定參加旅遊的期望及滿意度,遊客透過不同管道、搜尋相關資訊來 累積其意向。Backman&Crompton(1991)認為忠誠度係遊客參與特定活動、設施 與接受服務的次數,其涵蓋了遊客多次參與的「行為忠誠」及遊客情感上偏好程 度的「態度忠誠」等。Alegre & Cladera(2009)將「再購」與「重遊」作為評估消 費者行為意向之依據。張淑青(2006)在探討遊客對觀光品質知覺研究中,認為

多以重遊意願及推薦意願來探討遊客之行為意圖(沈進程、廖若岑、周君妍,2005;

多以重遊意願及推薦意願來探討遊客之行為意圖(沈進程、廖若岑、周君妍,200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