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組織承諾之概念

已有二、三十年的時間進行相關組織承諾研究之發展,研究成果已累 積了相當豐富。因此本章將介紹影響組織承諾的因果變項、組織承諾之概 念,重要的理論基礎作為本研究重心。

1956 年 Whyte 所著之組織人(The Organization Man)一書中,描述

「組織人不僅為組織工作,並且隸屬於組織」,所以組織承諾的概念因而 產生了,並引發日後一窩蜂的學者進行有關深入研究。對於組織承諾的衡 量方法與定義,許多學者各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觀點,結論因此沒有一個,

組織承諾確實會影響員工的行為與工作態度被大家一致認同,如Porter, Streers, Mowday, & Boulian (1974)指出組織承諾能有效的預測員工的離職 行為;Morris & Sherman (1981)認為組織承諾除了可預測員工的績效外,

也能預測離職行為;Ferris & Aranya (1983)則認為組織承諾可當作組織績效 衡量的有效指標。

一、組織承諾的定義

由於學者背景之不同與研究方向相異各有不同的解釋,組織承諾的定 義,茲就不同。

各學者的定義整理如下:

表2-1 組織承諾定義整理 學者

(年代) 定義

Kanter (1968)

組織承諾是個人對組織盡忠的意願及對組織奉獻心 力;而持續工作的承諾,是因為對組織的投資與犧牲讓 個人考慮到,使其覺得難以離開組織、離開組織的代價

過高。

Sheldon (1971) 組織承諾是一種對組織的傾向或態度,而將組織與個人 連結或附著成為一體。

Hrebiniak &

Alutto(1972)

組織承諾是組織與個人連結的結構性行為;個人會因同 wday,&Boulian

(1974)

組織承諾是特定組織讓個人對其的認同及投入的程 度,且組織成員會對組織表現出三個傾向:(1)接受組織 的價值與目標與強烈的信仰。(2) 明確的希望繼續成為 組織的一份子。(3) 願意為組織的利益而努力。

Salancik(1977) 個人受制於他自己過去的行為所產生的一種信念就是 組織承諾,以支持這些行為及其對組織的投入。

Koch &

Steers(1978)

個人對工作上的反應就是組織承諾,其特性包括個人理 想中與實際的工作一致性;認同於自己現在選擇的工 作;不願意換工作另外尋找工作機會。

Angle &

Perry(1981)

組織承諾是個人和組織誘因的互相交易結果,是對組織

Meyer & Allen (1991)

組 織 承 諾 的 概 念 由 三 種 對 組 織 承 諾 不 同 的 依 附 (attachment) 所 組 成 , 分 別 為 情 感 性 承 諾 ( Affective commitment)、持續性承諾(Continuance commitment)、

規範性承諾(Normative commitment)。

Robbins (1991) 參與組織活動的積極程度就是組織承諾、對於組織的認

(一)組織承諾之分類由Etzioni(1961)

(1)道德的投入(Moral involvement):基於將組織價值內化及目標的一 種高強度且正向的導向。

(2)計算的投入(Calculative involvement ):理性交換的一種報酬與利益,

關係為較低強度的。

(3)疏離的投入(Alienative involvement):為一種負面的導向,出現在剝 削關係中。

(二)組織承諾分為三類-Kanter(1968)

(1)持續承諾(Continuance commitment):由於個人犧牲與投資對組織的,

成本是昂貴或不可能的以致於離開組織,因而奉獻於組織中。

(2)凝聚承諾(Cohesion commitment ):對現在的組織產生依附關係是由 於參加了增強團體凝聚力的儀式,或是成員公開放棄以前的社會關係。

(3)控制承諾(Control commitment):塑造其行為於所欲的方向依附於組 織規範,以前的規範因而要求組織成員否定,重新制定自我概念依據組織 的價值觀

(三) Porter, Steers, Mowday, & Boulian(1974)對組織承諾之分類:

(1)價值承諾(Value Commitment):組織的目標及價值讓員工深信並 接受。

(2)努力承諾(Effort Commitment):為組織員工願意投入高度的努力。

(3)留職承諾(Retention Commitment):讓員工具有強烈的願望,希 望能維持組織成員的身分。

(四)Staw(1977)對組織承諾分為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ical)途 徑-行為承諾以及組織行為(Organization behavior)途徑-態度承諾。

(1)態度承諾:將一種對組織的強烈認同及投入視為承諾,或組織目標 與個人目標愈趨一致的過程。

(2)行為承諾:將必須與組織連結在一起由於員工在組織中,投入了沉

沒成本,而視為承諾。

(五)將組織承諾分為二類-Steven,Beyer& Trice(1978):規範性承諾與交 換性承諾。

(1)規範性承諾(Normative commitment):員工具有規範的信念對於某特 定的行動,如員工認為如此行動才符合組織的規範,是因員工願意繼續留 在組織中。

(2)交換性承諾(Exchange commitment):衡量報酬與付出的差距,員工 以投資報酬率的觀點,後而產生對組織的承諾,若認為此種對自己有利的 交換過程,則會提高組織承諾,反之則降低。

(六)對組織承諾之分類-Reichers(1985)

(1)交換性觀點:組織承諾是員工之成本函數與報酬的關係,成正比是 員工在組織的年資。

(2)歸因性觀點:當個人為組織從事明顯、不可變更、有意志的行為時,

一種個人與其行為的連結,將之歸因於早已對組織有承諾。

(3)個人/組織目標一致性觀點:組織成員認同組織並致力於組織價值、

目標時就是組織承諾。

(七)組織承諾之分類-Meyer & Allen(1991)

(1)情感性的承諾(Affective commitment):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情感性 依附並投入組織之中。

(2)持續性的承諾(Continuous commitment):員工產生繼續留在組織的 承諾是基於離開組織的成本考量。

(3)規範性的承諾(Normative commitment):視為一種必須遵守的道德規 範,是一種義務,對於組織的忠誠度。

綜合上述各組織承諾定義與分類所提出的見解對於學者,不難發現組 織承諾的型態不外乎「態度型」、「功利型」與「道德型」。「功利型」

主要考量以交換的觀點對組織所投入的成本,來衡量組織承諾;「道德型」

將組織承諾內化成須遵守的規範,為一種內化的效果的組織承諾;「態度 型」的組織承諾為對組織的正面態度一種情感上的支持。

三、組織承諾之重要性與影響

讓許多學者紛紛加以研究探討,基於「高度的組織承諾對組織有利」

的假設下,找到對個人或組織更好的影響,透過了解組織承諾。

Steers(1977)組織承諾受到重視的原因有三項,透過研究結果指出:

(1)員工之離職行為可以被組織承諾所預測。

(2)員工工作績效較佳就是有高度組織承諾的。

(3)組織承諾可作為預測組織效能的指標。

另外整理以往學者的研究發現,國內學者尹衍樑(民77):

(1)預測離職率的指標,組織承諾比工作滿足更為準確。

(2)組織承諾可以預測組織績效的指標。

(3)組織的有效性可以被組織承諾所顯示。

(4)行為與態度連結之實證研究機會可以被組織承諾提供。

Randall(1987)的研究指出,對於個人及組織都會有正負兩面相關程 度的影響,組織承諾的認同水準,如表2-2所列:

表2-2 組織承諾程度與可能之影響

資料來源: Randall(1987)

實證研究有相關在組織承諾的,大多集中在探討是研究重點,組織承 諾各種變項中的「前因」變項,雖然各研究者使用的種類繁多名稱,可歸 納整理為三層面,即組織層面、個人層面、工作層面,茲整理如下:

(一)組織層面:如組織信賴度、分權程度、組織文化、控制幅度、

組織規模、正式化、決策參與程度等。

(二)個人層面:包括工作導向、成就動機、個人特性、個人內外控 取向等。

(三)工作層面:包括工作經驗與工作特性,後者如工作重要性、自 主性、變化性、完整性、回饋性等,前者則常與領導者有密切關係,實證 分析上常用如關懷行為與倡導行為領導之體恤因素、結構因素。

組織成員對組織的一種完整而持續的態度是組織承諾的一種,對組織 的投入與認同,其結果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對組織效能而言,不論在國內 或國外相關的實證成果均相當豐富,各行各業都有被研究對象上涵蓋,公 部門組織承諾的研究領域雖已逐漸受到研究者的重視,但仍以私部門為占 絕大多數,相對於私部門而言,實證的研究仍然比較少。能有效地協助管 理者瞭解組織成員的態度,對組織的內部管理提供諸多的預測指標,進而 提升組織效能。主要是它組織承諾的研究之所以至今仍能成為研究的主 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