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河左岸》主要描述一個移民家族的漂流史,可以說是鍾文音對家族和原 鄉島嶼的情懷投射。這群南部人原居於蠻澀貧瘠的小鄉村,當時興起的城鄉移民 潮吸引了許多男男女女北上討生活,人人興起無邊的台北夢想,永真父親也在北 上之列,初到台北城,因為感受到與家鄉的河、橋相似的景觀,感到充滿希望,

因而落腳淡水河左岸的三重市。三重市其位居於現代化都心的邊緣城鎮,而淡水 河彷彿一道有形的城牆,切割了兩岸的風景,形成有形的界限,現代與傳統,進 步與落後,繁榮與蒼莽,富裕與貧賤等兩岸迥異的景觀。

小說以淡水河流貫軸心,其隱喻多重意象,其為母親的葬心葬情之處,也吸 納許多肉身與靈魂,並象徵這群移民的失根與飄蕩,呈現出河水的各種幽暗面,

鍾文音如此安排,其實是以「在場」的淡水河幽暗意象,對映出那「不在場」南 方故里的濁水溪毀滅意象。仔細分析左岸空間場域蒼俗且落後,窄仄陰暗的巷道 裡充滿煙花戶,是男人廉價的慾望之地,妓孃的豆腐厝除了空間的狹窄,也隱喻 其在大城市幾乎無生存空間,永真的母親得四處打拼才能賺得一家溫飽,底層移 民女子在大城市生活依然艱苦,並未脫離原鄉的宿命。而這群移民在南方原有的 祈福與葬禮儀式再現於左岸的場域中,種種面向都隱喻南方故里的幽暗生活場域。

這些移民者的南方原鄉本就是凝滯的鄉村時空,多年來持續古老的面貌;淡 水河左岸的空間場域亦同,多年後依然蒼涼落魄,並未與右岸台北城同時進步;

而左岸亦充滿濃厚的宿命氣息,永真身邊的親友一一消逝,只餘苦命的女子獨自 面對未來,這些對於左岸的書寫,其實象徵「不在場」南方原鄉的宿命再現眼前 的左岸。此外,左岸人都以進城為榮,認為只要進入核心便是一種榮耀,相對於 邊緣的弱勢,這群人似乎更能看透生活的現實面,期望通過台北橋進入夢想中的 台北城,小女孩永真便認為台北是她未來逃亡與新生之所在,此與鍾文音一再想 逃離南方故鄉的心境是一樣的。

小說中的這些移民從鄉村遷往城市,本就期望脫離原鄉的暗影,渴望來到光 明大城展開新生活,但台北並不如夢想中的好攢食,居住在淡水河左岸,其空間 場域草莽簡陋,在場的左岸彷彿形構了那不在場的南方原鄉,是表面景觀的意象,

也投射了移民者的內心與艱難處境。左岸的幽暗、落後、抑鬱對比台北城的現代、

光明與希望,即投射了這些移民者的內心慾望,他們仍然渴望擁有都心的光亮,

象徵即使遷移到台北城邊緣,仍未擺脫原鄉的幽暗、宿命與貧困,在環境方面與 心理層面都是不完全的逃脫原鄉,移民們仍渴望從落後的左岸幽影中掙脫,置身 繁榮光亮的台北城心。

第三章

親密?在台北遊走與生活,身為作家的鍾文音其內心嚮往與逃離者為何?從這些 體察中嘗試瞭解鍾文音身為一位城鄉遷移的女作家,其眼裡所見所反思的台北景 觀,為本章論述的方向。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城市的雙 城市的雙 城市的雙重 城市的雙 重 重性 重 性 性

從鍾文音作品中,可見其對於台北城市的觀看視角,特別是其為城鄉遷移的 作家,從小生長在落後貧窮的鄉村,而後進入絢麗的大城市,因此城市的富裕景 象成為她關注的一環;另外由於對文學藝術的喜愛,因此城市中的精神空間與文 藝氣息也是她所關心的。她經常在城市裡不同地區遊走與觀看:「在台北晃遊,以 記憶的場景為座標。百貨行與夜市,書店與咖啡館,舊城與新城,物質與精神,

知識與愛情,白領與藍領……沒有這些層次,居住城市還有什麼意思。」5喜歡城 市中的層次感,這些層次讓她有許多觀看的選擇,而在她的觀看與寫作中,經常 是在富裕的城市表相描寫後伴隨著內心的省思,因此本節將處理觀看台北所見的 華麗景象,從金錢、物質過渡到情慾的流動,進一步談文藝空間;分析方式採以 雙重性來論述,以鍾文音的思考模式為此節研究架構,她經常在觀察後有深刻的 反思,以此方向探究其所關懷的台北景象。

一 一 一

一、 、 、 、城市的華麗與墮落 城市的華麗與墮落 城市的華麗與墮落 城市的華麗與墮落

城市與鄉村的差異,予人首要印象即是擁有富裕的特質,除了外觀的華美絢 麗,另一方面則與金錢、物質、消費密切相關,而消費即是人們以金錢滿足各種 需求與無盡的慾望,6從鍾文音的作品可見,百貨公司、換季拍賣、時尚工業到美 容瘦身中心都在消費的行列中,整體帶動了城市美麗的風景,令人目不暇給,這 也是城市吸引人之處;而她的筆下除了可見台北的繁榮富裕,也有暗潮洶湧的情 慾景象,以下分述其內涵。

5 鍾文音:〈序曲─夜未央城〉,《少女老樣子》,頁 5。

6 消費(consume)一詞,按照雷蒙‧威廉斯的說法,其最早的含義是”摧毀、用光、浪費、耗盡”。

文化意義上的消費,有別於經濟意義上的消費。正如有論者指出的那樣,消費主義(consumerism)

是指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傳統意義上實際生存需要的滿足,而是為了被現代 文化刺激起來的慾望的滿足。程箐:《消費鏡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 年 9 月,頁 5。

(一 一 一 一) ) ) )追 追 追 追求財富 求財富 求財富 求財富與 與 與 與表 表 表 表相 相 相 相的 的 的 的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的發展通常與經濟因素相關,以台北為例,其為經濟勃發的奇蹟之城,

為許多人帶來淘金夢,如《在河左岸》中的貧困移民者,人人對台北這個大城市 皆懷抱著夢想。鍾文音在《少女老樣子》也提及台北在經濟勃發的年代,人人都 有發跡的機會,進入隨時誕生富翁的奇異時光,當時整個社會經濟情況極佳,聽 說處處是黃金,即使是南京東路的一條小岔路四平街的小地攤,也可以月入三十 萬,7如此的經濟榮景,在繁忙的南京東路尤其可見,該處是證券商、銀行、旅行 社、百貨公司等與錢財高度相關行業的聚集地,當時曾有過一段經濟繁盛的時期:

台北南京東路具體而微地見證了台灣錢淹腳目的鬼魅年代……閉上眼睛想 像此條大路在九○年代股票奔上萬點的榮景,當時台北條條大路通南京(東 西路),羅馬的永恆之城裡的永恆,代表的是停滯的永恆。而台北的永恆,

是不斷數字滾動的永恆,人們的眼睛與情緒起伏異常黏滯地黏在金錢數字 的跑馬燈上,跌與漲都會讓人雀躍叫囂或是心臟病發。8

台北南京東路見證了台灣錢淹腳目的奇特年代,百業興盛,股票奔上萬點,人們 的眼睛與情緒隨著股票漲跌而起伏,人人都希望能奇蹟致富、開門見財,當時台 北可說是個湧動著金錢數字的狂熱之地,人人熱衷於金錢數字遊戲,卻也逐漸迷 失在其中。小說《豔歌行》中的主角妮娜,青春時期適逢台北經濟起飛的年代,

她剛加入藝術記者的行列,見到藝術熱潮達於鼎盛的情景:

白牆貼滿紅點,畫家的顏料還沒乾就被搶走的時代,你剛跑新聞。蘇富比 先生和佳士得小姐,兩大國際拍賣公司進駐台北,本土拍賣公司也成立在 阿波羅大廈,當時的收藏家拿著一布袋土地換得的現金要來買畫。9

每一回拍賣公司拍賣下來的獲利款超過三千萬以上,春拍之外還有冬拍,

密集的開拍,熾熱的台北城,藝術曾經那麼地靠近你。曾經台北城讓全球 華人藝術家的心跳跟著台北指數跑,電話響不停,畫廊紅酒喝不完,紅點

7 鍾文音:《豔歌行》,頁 92。

8 鍾文音:〈南京東路〉,《少女老樣子》,頁 136。

9 鍾文音:《豔歌行》,頁 274。

貼啊貼,每一點都是鈔票。10

經濟榮景也反應在藝術上,妮娜形容為畫家的顏料還沒乾就被搶走的時代,貼切 地描繪出當時的情景,密集的畫作拍賣,驚人的獲利,股市房地產溫熱了一切,

當財富垂手可得時,人心跟著鈔票與數字遊走,卻忽略藝術的真正價值,畫作買 賣只為求取更多的獲利,例如小說中的骨董商汪董,其拍賣得來的東西是為了轉 手獲得高價。11多年後蘇富比撤出台北前往中國大陸,汪董在另一個城市進行相同 的拍賣手法,讓妮娜感嘆:

瞬間你又聞到了當年景氣正熱的台北錢潮臭氣飄到了北京、上海城的上 空:萬般皆下品,唯有金錢高。何等城市,何等浮氣。12

以往景氣飆漲的台北錢潮漂至北京、上海等地,不同的城市,但對於金錢都抱持 相同的態度,認為金錢是一切的核心,金錢即代表地位,並習慣以金錢衡量生活 品質,顯現出城市人金錢觀的浮氣。《少女老樣子》和《豔歌行》都描寫了城市人 追逐金錢的行徑,實則反應出人們長期內在匱乏,習慣把一切交給金錢作導航,

殊不知金錢非生活的全部,人心不應隨著金錢起舞才是。

除了金錢,城市也是消費的主要地帶,鍾文音亦關注台北的消費景象,在經 濟繁榮的台北城市裡,人們熱衷於賺錢:「物質,物質,消費,消費,努力工作然 後花費一空,然後再墜入另一次循環」13,在盡力工作掙得金錢後消費一空,形成 台北人的生活循環線圖。《少女老樣子》如是描寫百貨公司大拍賣時的搶購景況:

每個季節結束,整個城市的人即陷入物質迷戀風潮,百貨公司的來客率數 字不斷跳動。搶搶搶,不論是搶鑽活動搶環保包……,被搶的人其實是顧 客自己;被搶去了荷包與尊嚴。消費幾萬的點數換回一組連釉色都上不勻 的餐具或是咖啡茶具組,或是砂鍋或是車上吸塵器……大家樂此不疲。14

10 鍾文音:《豔歌行》,頁 274。

10 鍾文音:《豔歌行》,頁 27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