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逃離與追尋─鍾文音的城市書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逃離與追尋─鍾文音的城市書寫"

Copied!
2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彭雅玲. 博士. 逃離與追尋─ 逃離與追尋─鍾文音的城市書寫 鍾文音的城市書寫. 研究生:姚珮苓 撰. 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

(2) 逃離與追尋─ 逃離與追尋─鍾文音的城市書寫 摘要 鍾文音創作題材多樣,展現對家族、旅行、土地、文化與生命議題的關注,從八○ 年代後期出版作品至九○年代崛起,觀看其十年來的創作,可知「城市」議題一直都是 其關注的面向。本文以鍾文音的城市書寫為研究核心,從「空間」與「生命」兩個進路 展開論述,透過文本中外在城市空間轉換與觀看,描繪其內在「逃離」與「追尋」的生 命歷程,瞭解書寫城市為其紀錄生命的方式。 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 ,說明本文研究動機、操作定義與研究方法,其 中對於台灣都市文學/城市書寫進行概念界定與研究成果回顧,並說明本文「城市書寫」 的操作定義,做為展開論述的基礎。 第二章「台北城外的淡水河左岸」 ,以小說《在河左岸》為核心,分析南部鄉村移 民遷至城市邊緣的生活視景與心境,以淡水河劃分出左右兩岸對比的景象,而粗荒的左 岸空間描繪,實則指涉不在場的南方原鄉,對比意象背後隱喻再度渴望逃離的心境。 第三章「台北城內的印記與光影」 ,進入台北城內空間的觀看,析論城市表相與內 在的對比意象,形構出城市的雙重性;其次描繪台北城內的生活形貌,展現作家嚮往的 城市自由意象,另一方面卻存在深刻的疏離感;最後論述城市負面現象使內在疏離與痛 苦,於是必須再度出走與追尋。 第四章「台灣島外的行旅與探索」 ,探究鍾文音的旅行書寫是以文藝行旅為核心, 以他城文藝風華倒映出原鄉島嶼匱乏;並藉由對話理解經典人物生命經歷,以此淨化超 脫內在苦痛;最後論述旅行與終旅間的心境轉變,總結出走與回返是自我的疏離歷程。 第五章「結論」,歸納鍾文音城市書寫的特色,並肯定其城市書寫的價值與貢獻, 最後論及未來研究仍可深化發展的空間。. 關鍵字: 關鍵字:鍾文音、 鍾文音、城市書寫、 城市書寫、旅行、 旅行、空間、 空間、疏離. I.

(3) Escape and Pursuit─ ─To Research the City Writing in Chung Wen--Yin’s Literature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ity writing in Chung Wen-Yin’s Literature. There are diverse themes in Chung Wen-Yin’s text that contain with her family, travel, culture, life and so on. She is an professional author since 1998s to this year after thirteen years. She has paid attention to the city subject and had more aspects in text.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analyze two components that include “space” and “life“ in Chung Wen-Yin’s city writing.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city spaces that we make sense of the escape and pursuit in author’s life. This research include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llustrating the motive, purpose, method of the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outcomes of the predecessors. There compare with the “urban writing” and “city writing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Then try to illustrate the operation definit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novel “on the river left bank” to illustrate the space of the border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To analyze the south country immigrants migrate to the border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and the scenes in their life. The “Tamsui river” as if a demarcation line that everyone discriminates the river left bank and right bank. The south country immigrants have poor life on the river left bank. The south hometown that emerges from the river left bank is a backwardness area. Therefore the immigrants want to escape once more.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expansion of major aspect concentrated and described the meanings of scenes in Taipei city. To analyze the living in Taipei have more freedom than in the country,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more alienation in inhabits’ mind. And then to illustrate that some roles had sufferings and lost himself in Chung Wen Yin’s Taipei writing. At last to explain the reasons of escape and pursuit again.. II.

(4)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Chung Wen-Yin’s travel writing. First,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sights and space in literature and art in foreign country be written in text. The hometown is short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at emerges from foreign country. Second, she have dialogues with the creator of literature and art to purify the sufferings. By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vel and mind, then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leaving and coming in author’s life. The fif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The whol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thesis are summarized. At last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Chung Wen-Yin’s city writing.. Key words: :Chung Wen-Yin、 、City Writing、 、Travel、 、Space、 、alienation. III.

(5)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名詞概念界定.................................................................................................... 4. 一、地方/都市/城市概念界定............................................................................ 4 二、都市文學/城市書寫概念溯源...................................................................... 13 第三節 城市書寫的操作定義...................................................................................... 21 第四節 研究成果回顧.................................................................................................. 30 一、台灣都市/城市文學研究概況...................................................................... 30 二、鍾文音作品相關研究...................................................................................... 33 第五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 44 一、空間研究.......................................................................................................... 44 (一)德希達的不在場理論.......................................................................... 45 (二)巴舍拉的家屋概念.............................................................................. 47 二、生命研究.......................................................................................................... 48 (一)黑格爾的疏離歷程.............................................................................. 49 (二)亞里斯多德的淨化作用...................................................................... 50 第六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章 台北城外的淡水河左岸 ................................................................................ 53 第一節. 從鄉村到城市的邊緣...................................................................................... 54. 第二節. 淡水河的多重意象.......................................................................................... 61. 一、悲傷與撫慰...................................................................................................... 61 二、死亡與毀滅...................................................................................................... 63 三、漂流與無根...................................................................................................... 65 第三節 左岸的生活視景.............................................................................................. 68 一、草莽落後的空間.............................................................................................. 68 (一)窄暗的巷道與房舍.............................................................................. 68. IV.

(6) (二)底層女子的居所.................................................................................. 70 1.娼妓的豆腐厝....................................................................................... 70 2.母親的生活圖景................................................................................... 72 二、傳統民間祈福/葬禮儀式.............................................................................. 74 第四節. 凝望台北城...................................................................................................... 78. 一、從凝滯的時空中逃脫...................................................................................... 78 二、從鄉村的宿命中逃脫...................................................................................... 81 第五節. 結語.................................................................................................................. 85. 第三章 台北城內的印記與光影 ................................................................................ 87 第一節. 城市的雙重性.................................................................................................. 88. 一、城市的華麗與墮落.......................................................................................... 88 (一)追求財富與表相的城市...................................................................... 89 (二)情慾氾濫的城市.................................................................................. 95 二、城市的豐富與匱乏.......................................................................................... 99 第二節. 城市的自由性................................................................................................ 106. 一、私密的租屋空間............................................................................................ 106 二、遊逛各種場域................................................................................................ 113 三、在咖啡館寫作................................................................................................ 120 第三節 城市的疏離感................................................................................................ 125 一、職場的疏離.................................................................................................... 126 二、情感的疏離.................................................................................................... 132 三、生命的疏離.................................................................................................... 138 第四節 逃離台北城.................................................................................................... 144 一、從金錢的氾濫中逃離.................................................................................... 144 二、從文藝的匱乏中逃離.................................................................................... 150 三、從自我的疏離中逃離.................................................................................... 155 第五節. 結語................................................................................................................ 163. V.

(7) 第四章 台灣島外的行旅與探索 .............................................................................. 167 第一節. 觀看異國城市................................................................................................ 168. 一、文藝地景探訪................................................................................................ 168 二、底層人民的生活............................................................................................ 184 第二節 理解經典人物................................................................................................ 198 一、孤獨的兩種類型............................................................................................ 200 二、苦痛的三種面向............................................................................................ 216 第三節 旅行與終旅.................................................................................................... 231 一、旅行是追求心的自由.................................................................................... 232 二、終旅是尋求心的安頓.................................................................................... 245 第四節 結語................................................................................................................ 261. 第五章 結論 .................................................................................................................... 263 第一節. 鍾文音城市書寫的特色................................................................................ 263. 一、窺視與投射式的觀看.................................................................................... 263 二、漫遊者式的人文紀行.................................................................................... 264 三、著眼文藝原鄉的心靈.................................................................................... 265 四、對比映襯的寫作手法.................................................................................... 266 五、黑格爾式的疏離歷程.................................................................................... 267 第二節. 鍾文音城市書寫的價值................................................................................ 268. 一、從女性文學的角度來看................................................................................ 268 二、從旅行文學的角度來看................................................................................ 269 三、從城市文學的角度來看................................................................................ 269 第三節. 未來研究發展................................................................................................ 270. 參考書目 ............................................................................................................................. 273. VI.

(8) V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文學的發展總是不斷更新與轉變,其中社會環境的變化是影響文學發展的重 要因素之一,如六、七○年代的台灣經濟起飛,現代化工商業取代傳統農業社會, 在文學方面便產生對鄉土與人民的關注,並進一步思考城鄉差距與對立的問題。 至八○年代後期逐漸步入後工業社會,台灣的都市化驟升,1人們的生活與都市/ 城市密切相關,文學方面亦開始思考都市化對社會帶來的多重影響,於文學作品 中展現出對現代都市/城市的關注,2於是城市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尤其至九○年 代的多元化社會,各縣市政府更舉辦了相關慶典、活動和文學獎項來關注人們生 活的空間, 「城市文學獎」便為其中一項,其以各類文體與題材進行創作,展現了 現代城市的多元與變化;而透過對城市的觀看與描述,除了反映現代化城市的豐 富形貌,亦表達人們居於其中的感受與心理變化,對於探求現代城市空間與人們 之間的相互影響,實為有意義的關注議題。 論及城市的研究,西方學者索雅(Edward W. Soja)在《後大都市》論及研究 的轉變,早期對於城市的研究大多注重時間的流變,較少關注空間的研究,學者 往往只注意到歷史上時間的遞進與城市的社會性演變;直到近三十年來,對於城 市的時間性關注開始轉向,開始注意到城市裡「空間」的重要性,索雅認為人類 根本是空間性的存在者,在空間的生產過程中,其對於我們的思想文化有重要的 影響。3此類研究的轉折,加上各學門如歷史學家、地理學家、社會學家等跨領域 的對話,亦使得都市/城市文學產生變化,對於文本裡的城市空間觀看亦成為一 門重要的課題。 在眾多九○年代崛起的作家中,鍾文音的創作續航力與作品皆十分可觀,其 1. 2 3. 台灣是個高度都市化的國家,至 2010 年統計有將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中。行政院主 計處: 〈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2010 年 5 月。網址: http://law.dgbas.gov.tw/system_1.php?LawID=O0300005 朱雙一: 〈現代都市社會的全景俯視〉 , 《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 ,台北:揚智,2002 年,頁 265-270。 Edward William Soja 著,李鈞等譯:《後大都市─城市和區域的批判性研究》,上海:上海教育, 2006 年 12 月,頁 1-6。. 1.

(10) 創作始於八○年代末期,崛起於九○年代,關注面向與寫作題材多元,家族、土 地、旅行、城市、異文化、生命的安頓都是她關懷的面向,此可溯源其生長背景 之故,自小成長於雲林鄉村,後定居於台北城,再行走至世界各國,透過城鄉空 間的移動變換,可以窺見她對島嶼原鄉的眺望,以及對我城、他城的反思,正可 藉由其書寫來了解台北城市與異國城市的差異,以及對生命安置的問題思索。 鍾文音於文壇的崛起,可以其獲得文學獎發聲來談,一九九四年以〈怨懟街〉 獲得「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佳作獎開始,其後並獲得時報文學獎、中央 日報文學獎、長榮華航旅行文學獎、世界華文小說獎、劉紹唐傳記文學獎等十多 項大大小小的獎項,其中亦曾參與城市文學獎,如一九九八年以〈淪落的希望河〉 獲得「第一屆台北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其後於二○○二年獲得「第五屆台 北文學獎文學創作年金」 ,於台灣第一大城舉辦的城市文學獎獲獎,可說是有其代 表性與意義。 除了文學獎的光環,鍾文音豐沛的創作力與創作量近來受到矚目,其作品中 以城市為背景舞台者數量頗豐,如《女島紀行》描寫居住於台北城的遊牧女族生 活,以及返鄉期間對故鄉的回憶, 《在河左岸》以小女孩的視角觀看城市邊緣空間 場域,以及繁華台北城的變化; 《從今而後》描寫城市女子的情愛轉折,從台北城 至東京的愛情故事; 《愛別離》描繪城市中一個家庭裡五個人的生命祭文,五個自 我與心靈的切片,同時在生命的跌宕中出走,反映出人對於城市的逃離與生命追 尋; 《艷歌行》描寫八○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台北城內異鄉女子群像,其漂流城市 的悲與歡,呈現出青春異鄉人與城市的疏離、拉扯與斷裂,並從中窺見台北城的 發展面貌; 《少女老樣子》則是書寫台北城的生活樣貌,以母女間的城市差異與對 話展開往事的記憶圖景。其他尚有行走異國的旅行文本,所到之地包括上海、巴 黎、紐約、布拉格、莫斯科等大城市,可知鍾文音的文本中「城市」為其觀察外 界的方式,而鍾文音對於不同城市樣貌的觀察,其實就是自我與生命的對話與省 思。 對於行旅各國後的鍾文音來說,雲林與台北都成為她筆下的故鄉,如同季季 所說的: 「作家的書寫,總是有兩個定點,一個是第一故鄉,另一個是第二或第三 故鄉,這個定點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4,雖然不斷移動已成為她生命的主調, 4. 鍾文音: 〈兩個世代的對談─兩代永定女子的台北記憶〉, 《少女老樣子》,無頁碼。. 2.

(11) 但在空間的變換中,台北儼然已成為她今日定居的母城: 我起先不喜歡台北,總看不清台北;現在台北對我而言,卻真正成了收留 我的港灣。5 我相信台北城的魂其實已經入了我的骨頭,即使離開城市,城市也不曾離 我而去。6 雖然在許不同城市裡移動,台北紐約巴黎上海……,雖然不斷離返,鍾文音依然 回到哺育她的母城台北。7充滿吉普賽流浪氣息的鍾文音,在離開雲林以及行旅各 國後依然選擇台北為落腳之處,台北已成為她今日停留的港灣,她不諱言自己喜 愛城市的生活: 我毋寧更喜歡住在大城市,大隱於市,我終生都喜歡住在大城市,我一直 都無法忍受住在小鎮,所以我不願意回憶父親的土地。那是一片圈著我父 我母家族的傷心往事土地,他們的後代也只願在書寫時提及它的存在。8 故鄉的往事與生活空間對鍾文音來說都是不願回憶的,除了家族的傷心往事,鄉 村的宿命、寂寥與傳統觀念都是一種束縛,因此鍾文音提及自己終身都喜歡居住 在大城市,大隱於市是她最喜歡的狀態: 「『大隱於市』是我生命中最喜歡的步調, 像台北我就非常適應。有些人寫說他不喜歡城市,我反而覺得很好,它提供了個 我很自由的存在。」9在城市中隱居、隨機晃遊、在咖啡館寫作都是她最喜歡的生 活樣態,因此城市可說是提供了極自由與獨立的存在;反之鄉村小鎮是個相互依 存的結構體,不若城市的機能可以讓人獨立生存,因此可以瞭解其選擇台北城市 定居的緣由。由於喜愛城市生活,無形中她的文本創作經常出現城市的場景,因 此本論文藉由析論文本中城市空間的觀看視角,描繪出城市的不同面貌與內在肌 里,進一步探究其身為文藝創作者對城市的關懷與生命安頓的省思。. 5 6 7 8 9. 鍾文音: 〈兩個世代的對談─兩代永定女子的台北記憶〉, 《少女老樣子》,無頁碼。 鍾文音: 〈一日遊街〉, 《少女老樣子》,頁 106。 鍾文音: 〈序曲:夜未央城〉, 《少女老樣子》,頁 4。 鍾文音: 〈寫給消失的戀人父親〉 ,《中途情書》 ,頁 154。 黃宗潔: 〈作家訪談記錄〉 , 《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 ,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年,頁 323。. 3.

(12) 第二節 名詞概念界定. 本節名詞概念界定,首先說明地方、都市、城市三個名詞的概念,說明三個 名詞之間的差異;其次探討八○年代都市文學與九○年代城市書寫的概念起源, 以此作為本文的研究基礎。. 一、地方/ 地方/都市/ 都市/城市概念界定 「城市」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有密切的關聯,尤其在今日的現代化生活中,有 半數以上的人口聚居在城市中,尤其是大型的城市,其環境深刻影響多數人的生 活,因此了解與探究城市是重要的議題。當我們嘗試研究城市這個混雜的空間時, 會有許多不同的觀看方式,都市/城市文學便是其中的一種,而從文學作品中亦 可窺見豐富的城市形貌。本節首先分析「地方」、 「城市」、 「都市」三者的區別, 以「地方」一詞的要義起始,再討論都市/城市的涵義與差異,並從地理學、社 會學、歷史學、符號學、字源學等派別對城市的討論來說明城市的概念,從中釐 清「都市」與「城市」的概念意義。 「地方」一詞的概念往往充滿許多爭議,其涵蓋的範圍大小究竟為何?與本 文探討的「城市」概念有何差異,此處將兩者概念與範圍大小加以釐清。 「地方」 的概念其位居大多數地理學議題的核心,尤其是人文地理學的基本概念之一,對 於「地方」概念的探討,Tim Cresswell 為西方權威的研究學者,他提出從日常言 談使用的方式來看, 「地方」通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Tim Cresswell 於《地方: 記憶、想像與認同》裡說到: 想想地方在日常言談裡的使用方式。 「你想不想順道來我的地方(my place)?」這暗示了所有權,或是一個人和特定區位(location)或建築物 的某種關連。這也讓人聯想到隱私和歸屬的觀念。 「我的地方」不是「你的 地方」─我和你有不同的寓所。 「布里斯班(Brisbane)是個好地方」 。在這 裡, 「地方」以一種常識性的方式指涉了一座城市,而它是個好地方的事實,. 4.

(13) 則多少是指地方看起來的樣子,以及它有可能成為的模樣。10 此處依照 Tim Cresswell 的分析,當某人說「你想不想來我的地方?」時,這裡的 「地方」一詞是指所有權、隱私和歸屬的概念,且有著特定的區位,因此可以推 斷「我的地方」和「你的地方」是指你我不同的寓所。另外,若說某處是個好地 方,如「布里斯班(Brisbane)是個好地方」一詞,此處的「地方」概念便指涉了 一座城市,它可能是包含許多優點如生活便利、交通順暢、人文氣息濃厚等所在 地,由此可知「地方」一詞的概念可能指涉某人的寓所,也可能代表一個城市, 其範圍無清楚的界線。Tim Cresswell 將地方當作一種觀看、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 式,提出對於地方(place)範圍的看法: 我們常常用地方來指稱某個很小規模的事物,但又不是太小。我們很容易 指稱鄰里、村莊、城鎮和城市是地方,它們是最常出現在地方書寫中的地 方類型。11 由 Tim Cresswell 的分析推知, 「地方」範疇界定可大可小,包括鄰里、村莊、城鎮 和城市都可以指稱為地方,皆為地方書寫的類型之一,且「地方」的涵義較廣, 其涵蓋了小至鄰里大至城市的概念。西方學者李帕德(Lucy Lippard)也提出類似 的看法: 內蘊於地域的是地方概念─由內部所見的土地/城鎮/城市景觀的一部 份,人們熟知的特定區位的共鳴……地方是一個人生命地圖裡的經緯。它 是時間與空間的、個人與政治的。充盈著人類歷史與記憶的層次區位,地 方有深度,也有寬度。這關涉了連結、圍繞地方的事物、什麼塑造了地方、 發生過什麼事、將會發生什麼事。12 其論述「地方」是屬於較大的概念,從大範圍的土地、其次的城鎮、最後是小範 圍的城市景觀一部分,可以推知對「地方」的感受不僅可以包含國家歷史事件, 10. 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年,頁 6。 11 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年,頁 21。 12 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年,頁 68。. 5.

(14) 也可以涵蓋個人化的生活記憶。再分析「地方」的內涵,人文地理學者段義孚(Yi-Fu Tuan)為西方研究地理學的重要學者,他強調「地方」並非冷酷無情的空間科學 邏輯, 「地方」表達了面對世界的態度,強調主體性與經驗,人們透過感知和經驗 地方進一步來認識世界;段義孚並闡述了「地方之愛」一詞,指涉了「人與地方 的情感聯繫」 ,這種聯繫與依附感,乃是將地方做為「觀照場域」觀點的基礎,13此 處可以「地方感」來理解,廣泛說來即是對自己生活之地的內心感受,因此當人 們在書寫城市時,也可以包含城市中的地方感。以上三位學者 Tim Cresswell、李 帕德和段義孚的看法有相似之處,都是將「地方」做為一種主體性以及認識世界 的方式,若將世界視為涵蓋各種地方的概念時,就會看見不同的事物,人和地方 就會有情感上的依附與關聯。因此依據西方學者的分析,應用在文本的書寫中, 「地 方」與「城市」皆與人們的休憩、情感、生命息息相關,都是觀看與理解世界的 方式,差異之處則是「地方」的概念較廣泛,其範圍可大可小,包含土地的大概 念,也可以是城鎮,更可以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因此本文探討的「城市」概念 只是其中的一種類型而已。 「地方」是屬於較大範圍的概念,以下分析其中的「都市/城市」概念,14一 般較難歸納出主要定義,通常將其視為「鄉村」的對立詞,但實則無一定的劃分。 前行研究包括方婉禎與李建民都曾以不同學理分析都市與城市的概念,方婉禎分 析中西方歷史上城市的流變,以及社會學、符號學、字源學的概念;15李建民則是 以字源學概念為主,16本研究也論述以上三個學門的觀點,但引用不同學者或材料 來說明各家理論,因此論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並增加幾個分析的面向,包括都 市地理學、歷史學、中西方文明發展面向、城市的內涵面向,以及國內相關研究 學者的解釋,以作為後來研究者對於「都市/城市」概念的參照、補充與理解。 以下先探討幾個不同學門與脈絡所闡釋的定義,最後再加以總結說明「都市/城 市」的概念。. 13. 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年,頁 32-36。 14 由於各學派對於「都市」與「城市」的界定有所差異,以及各西文譯著的翻譯有別,為方便說 明,因此本節論述過程中將「都市」與「城市」一詞交互使用,最後再總述其概念界定。 15 方婉禎: 《從城鄉到都市─八○年代台灣小說與都市論述》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年,頁 8-20。 16 李建民: 《八○年代臺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以台北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9 年,頁 35-40。. 6.

(15) 首先以「都市地理學」的觀點分析,其研究與都市有關的人類活動和地理環 境的交互作用,地理條件中影響都市生產與發展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條件、區 域經濟地理條件及都市地理位置三方面。17首先是自然地理條件,例如地質、地形、 氣候、水文、土壤與植被等條件構成人類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地理條件會影響人 口的分布情形,大多數都市分佈在氣溫較適中且有適度降水的地方,太乾旱或太 寒冷的地方不適合居住;若以地形的條件來看,大多數都市都分布在海拔 200 公 尺以下的平地,例如台灣的都市多位於較低平的地區;但有些低緯度的地區,由 於低地過於濕熱,因此人口反而分佈在氣候涼爽的高原上,例如中美洲的墨西哥 即是。其二是區域經濟地理條件,涵蓋內容豐富而多樣性,包括礦產、能源、水 資源、經濟發展的歷史、現今發展的水準與結構等,有些是由自然地理條件轉變 而來,有些是屬於人文、歷史的發展因素,傳統上都市是從鄰近區域取得所需的 食物、原料與水資源,反之都市又為鄰近區域提供各種服務,形成頻繁的雙向互 動。其三論及都市地理位置,通常與其外部的自然、經濟、政治等客觀事物在空 間上的結合,形成優越的地理位置,進一步促進都市的發展,例如位於港口、交 通要津、關口等,容易促成都市的形成。 第二論述「都市社會學」的觀點。關於都市社會學的討論,最早源自於歐洲 社會學理論,歐州社會學理論領導者分別為馬克思(Karl Marxist) 、涂爾幹(Emile Durkheim) 、韋伯(Max Weber) ,馬克思認為城鄉分立是社會分工的表徵,特別是 現代資本主義的表現,他與恩格斯(F. Engles)將城鄉差異放在社會發展上來討論, 其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 (The German IdeoLogy)書中提到城市與鄉村在不同 生產方式或歷史階段的地位與相互關係,城鄉對立是文明發展的表徵,並且認為 資產階級讓鄉村臣服於市鎮的統治之下,使鄉村依賴市鎮,並使大量人口從鄉村 進入市鎮生活,不僅使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確立,進一步增強政治上的影響力而 建立自治體。18 韋伯的都市研究,較偏向歷史與社會學的角度來論述古代的西方城市,韋伯 認為城市不是孤立的實體,而是整個社會關係的一部分。19韋伯認為城市的定義可 以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學三種觀之,社會學方面,城市相對於鄉村,是一座大 型的、封閉的聚落;在經濟學方面,城市是居民從事貿易與商業之處,而非農業 17 18 19. 薛益忠: 《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2006 年 8 月,頁 30-33。 王佳煌: 《都市社會學》,台北:三民,2005 年 6 月,頁 16-20。 王佳煌: 《都市社會學》,台北:三民,2005 年 6 月,頁 21。. 7.

(16) 的聚落,且城市的經濟是一種交換經濟,城市經濟政策主要確保工商活動的穩定; 在政治學方面,許多古代的城市起源於軍事碉堡與要塞,且西方能夠形成自主的 城市,是因為能自主掌握軍權。因此韋伯的城市觀點,主要說明城市是從聚落、 交換經濟與軍事政治的發展而興起。20 涂爾幹於《社會分工論》提出對都市的關注,他認為都市的出現是一種在資 本主義社會體系內基本社會過程發展所產生的附帶影響,推論出都市化是分工的 原因,創立了對立的「二元論」分析模式,他認為社會連帶有兩種:一為機械連 帶,另一為有機連帶,前者為基於相似性、共同信仰而相互結合,可以自給自足; 後者則依賴複雜的社會分工,正如有機體一般,互相依賴而滿足自己的需求。21 第三以「歷史學」的角度來看,中西方的城市發展起源有其差異。西方國家 城市化的進程受到「農業生產力」以及「城鄉人口流動自由度」所制約。22例如西 歐在日爾曼人入侵後,羅馬帝國時代的大小城市受到破壞,直到中世紀才因商業 和手工業的興盛,而有新的城市興起,但在當時的莊園制度下,農村人口無法自 由遷居城市,直到莊園制度敗壞才改變了遷徙的制約與速度;尤其工業革命以後, 歐洲城市快速擴展,因此歐洲城市的推動力主要是工商業發展。反觀中國歷史上 的許多城市是由國家所規劃與建設,作為政治行政中心,而非依賴工商業者的資 金,所以中國城市的發展與西方不同,首先中國城市的發展主要因素是政治力量, 不依賴工商業興起,因此中國城市的起源很早;其次政治因素不如工商業穩定, 常有朝代更替的巨大變化,所以城市的興衰改易也很大,23例如長安、洛陽、開封、 南京等城市的興衰,經常都取決於朝代決定定都何處,其中防禦力及農產量是決 定定都的要件。24因此中西方因城市的發展情況差異,對於城市起源與概念便有不 同的定義。但以廣義的城市概念來看,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皆與政治中樞、軍事要 衝、交通要津、工商業發展等要素相關。25 第四以「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社會學和史學研究者皆論及城市的發展與 20 21 22 23 24. 25. 王佳煌: 《都市社會學》,台北:三民,2005 年 6 月,頁 21。 蔡永美、郭文雄著: 《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1984 年 7 月,頁 16。 趙岡:《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台北:聯經,1995 年,頁 79-81。 趙岡:《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台北:聯經,1995 年,頁 79-81。 喬爾‧克特金(Joel Kotkin)著,謝佩妏譯: 《城市的歷史》,台北:遠足文化,2006 年 9 月, 頁 91。 趙岡:《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台北:聯經,1995 年,頁 79。. 8.

(17) 文明有關。西方學者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認為都市發展的不同階段,即代 表整個西方文化的文明發展歷程,認為都市是文明人類的生活與棲息地, 「農民及 其家舍的關係,正如當今文明人類和都市的關係」 ,史賓格勒認為文化有誕生、茁 壯、成熟和死亡的四階段命運,亦可說是春、夏、秋、冬四階段的變遷。他認為 當時的都市文明即將落沒,文明的都市社會也將回復到較未開化的前都市農業生 活形式,於是都市成長的整個循環又將復原,文明的歷程又重新開始。26國內學者 李歐梵說明史賓格勒對於都市文明的看法, 《西方的沒落》已說明文明的腐敗,西 方文明到了十九世紀注定要衰亡,因為這種都市文明離開了大自然與土地,距離 人類原來的思想已越來越遠,所以注定要衰亡再重新開始。27 關於中西方城市發展與文明的關聯,香港學者薛鳳旋認為中國的文化體系在 發展演進時,城市是文明的集中載體,其中的文明分為三個層次:最高層次是城 市中的價值觀和意識型態,包括統治階層、官僚和士人等對於知識的推動與傳播; 第二階層是城市中的「制度」 ,以城市為節點向全國推動行政管理與稅收等;最低 層次是城市中的「器物」 ,包括生產工具、消耗品與建築等。以上三種層次的文明 並不侷限於城市,但大多集中在城市,並從城市向全國推動,因此這種文明是覆 蓋全國。而西方的觀點不同,西方以城鄉二元對立的觀點來說明城市的定義,認 為城市是「自治」的群體,內涵包括:一為自治的體制,二為成員參與群體生活 如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藝術等,三為婦女和奴隸沒有參與此群體的資格, 城市文明只出現在特定城市中,因此不認為城市是文明的載體,反而認為城市就 是文明本身,只有一些特定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城市。28 第五從「城市的內涵」意義來看,西方都市史學家劉易士‧孟福(Lewis Mumford)認為:「城市不只是建築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種密切相關並經常相互影 響的各種功能的複合體─它不單是權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歸極。」29,因此都市 空間的論述,除了建築物的表相語言,也要關注其內涵,包括權力核心與文化的 因素,亦即與人文因素有重要關聯,所以人群網絡與社會體系產生的價值觀與風 俗習慣皆是構成都市的特徵。劉易士‧孟福也提出城市概念的界定:. 26. 葉肅科: 《芝加哥學派》,台北:遠流,1993 年 1 月,頁 17-18。 李歐梵: 〈漫談西方現代的都市與文學〉 , 《通識人文十一講》 ,台北:麥田,2004 年 9 月,頁 40。 28 薛鳳旋: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香港:三聯,2009 年 4 月,頁 313-314。 29 劉易士‧孟福(Lewis Mumford)著,宋俊嶺、倪文彥譯: 《歷史中的城市─起源、演變與展望》, 台北:建築與文化,2000 年 7 月,頁 73。. 27. 9.

(18) 城市存在之必要實質憑藉,在於固定的地點、長期的遮蔽處所,以及永久 設施,以提供組裝、交換與儲存之需;根本的社會憑藉則是社會分工,非 僅為經濟生活所需,也適用於文化過程。因而就其完整意義而論,城市是 個地理叢結(geographic plexus) 、經濟組織、制度過程、社會行動的劇場, 以及集體的美學象徵。30 孟福對於城市的概念,包含實質的固定地點與遮蔽處,以及其中的社會分工與文 化發展,包含經濟、制度與社會結構,尤其是藝術美學的文藝象徵,孟福所說的 即包含實質的建物以及文明的發展內涵。符號學學者對於城市的定義也提出許多 看法,他們認為凱文‧林區(Kevin Lynch)的觀點有缺失,其以空間中的五個實 質元素:通道、邊緣、節點、地標、區域,不足以涵蓋城市的所有面向,符號學 者學者葛迪勒(M.Gottdinener)和亞歷山卓‧拉哥波羅斯(Alexandros Ph. Lagopoulos)認為除了知覺的元素,還應該包括內在意義的象徵性。而賀龍‧巴赫 德(Roland Barthes)在〈符號學與都市〉也提出類似城市不只是表相的建築,也 是一種語言論述,人們在其中觀看自己生活的環境,他引用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作品裡現代化的感受城市的方式: 「將城市視為正文,是人類在空間中的銘 刻。」31,在城市中活動的人們具有城市空間的使用者與閱讀者的雙重身分,人們 在其中移動,也在隨時閱讀這個多變的空間。賀龍‧巴赫德還主張將城市語言帶 離純屬隱喻的階段,從隱喻轉向對表意作用的描述,意即賦予城市內在真正的意 義。 第六以「字源學」觀點來分析,英文中的 city 源自拉丁語根 civitas,civitas 是 羅馬人於西歐創立的地方自治單位,具有「城邦」(city-state)之意,並且與「文 明」(civilization)的概念結合,32亦即 city 範圍內是屬於文明的世界(civilized 30. 劉易士‧孟福(Lewis Mumford)所說的「叢結」 (plexus)一詞來自於解剖學,用來描述神經網 絡(network) 、血管網絡、呼吸道與食道網絡等,這些構成了動物的軀體。孟福運用地理叢結嘗 試說明:城市由許多網絡組成,流通、交換和互動則在這些網絡裡發生。因此,城市就像身體一 樣,仰賴各種功能而活:從製造與組裝、倉庫與儲存、遮蔽與家居幸福,到人際衝突與政治陰謀。 城市的這些功能都有各自的地理區位,也有整套的維繫網絡(叢結) 。Doreen Massey, John Allen and Steve Pile 主編,王志弘譯:《城市世界》,台北:群學,2009 年,頁 16。 31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台北:明文書局,1994 年 6 月,頁 531。 32 方婉禎: 《從城鄉到都市─八○年代台灣小說與都市論述》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年,頁 18。. 10.

(19) world) ,而 city 之外的地方為不文明(uncivilized)之地,甚至是野蠻的世界。33可 知 city 一字指涉了將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定點,建立一套組織眾人的政治形式與 社會常規,並形成於精神文化層面相互聯繫的共同體,發展出豐富多元的文明成 就。以中文的字義來看「城市」(city), 「城」是指一個以「城牆」界定出來的特 定聚居範圍,主要是聚集人口並具有防禦、統治功能的空間元素; 「市」則是交易 之意,為人類在其中的經濟活動,因此城市意指具有防禦功能的高密度人類集居 環境,偏向指涉具體的、大型的人類聚落,且為財貨交易的所在地。34中文「城市」 的字義解釋是由「城牆」與「市場」兩項性質構成, 「城」是行政地域的概念, 「城 牆」主要是軍事防禦的作用,從防禦的功能中界定出來的聚集範圍,而「市」則 是商業的概念,是商品交換的場所,指市場、市集等從事經濟活動之處。 另外再分析英文中 urban 的定義,其有別於 city 的涵義,西方社會學者安德遜 (Nels Anderson)認為都市或都市特性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其特點包括短暫居 留(Transiency),注重外表(Superficiality)等;而地理學者則認為都市的居民密 度遠高於一般人口密度,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活動,該地也是周圍地區的文化、 政治、經濟中心,因此都市一詞便是集居這一特定地方的人民活動。35概括分析 urban 是相對於 rural(鄉間)的形容詞,不僅用來形容具有特殊空間類型的範疇, 同時包含更多人類活動的面向,例如社會、歷史、生活、文化……等,是一種對 於特殊人類活動型態之總稱,並指涉現代城市形成發展的社會過程。36可知都市 (urban)除了硬體環境,更包含許多的文化與風俗習慣等軟體義涵, 「都」通常是 指一國的中央政府所在,一般該地居民的職業多元化,多以農、林、漁、牧業等 傳統產業以外的職業為主,在現代則指涉了一個國家、州或行政區域的首都。若 嚴格區分字面差異,city 主要是指城郭範圍、高密度人口聚集的空間結構,而 urban 的涵蓋意義層面較廣,兼具軟硬體的概念,且更偏向軟體涵義,除了地理範圍的 劃分,也包含其中的各種人文活動與文明發展,例如常使用的都會感、都會經驗 等詞彙皆屬之。. 33. 薛益忠: 《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2006 年 8 月,頁 22。 此段文字參考三本著作。王佳煌: 《都市社會學》 ,台北:三民,2005 年 6 月,頁 7。薛益忠: 《都 市地理學》,台北:三民,2006 年 8 月,頁 22。李建民: 《八○年代臺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以 台北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頁 39。 35 陳伯中: 《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1998 年 4 月,頁 14。 36 此文獻整理自王佳煌: 《都市社會學》 ,台北:三民,2005 年 6 月,頁 7。李建民: 《八○年代臺 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以台北為例》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頁 39。 34. 11.

(20) 綜合以上「都市/城市」概念分析,首先從「都市地理學」角度來看,城市 的起源包括自然地理、區域經濟地理及都市地理位置等三個條件要素。第二從「都 市社會學」的觀點探討,馬克思認為城鄉對立是文明發展的表徵,資本主義是城 市的特徵;韋伯則以社會、經濟和政治三方面定義城市的起源;涂爾幹認為社會 分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兩種系統。第三從「歷史學」的觀點來看,西方城市的 興起,如歐洲城市的推動力是工商業發展,擴展速度緩慢;而中國城市發展的主 要因素是政治力量,早期是行政據點及軍事中樞,而後逐漸過渡到商業性的貿易 大城。第四從「文明的發展」觀看,史賓格勒認為都市發展的不同階段,即代表 整個西方文化的文明發展歷程,有著循環反覆的過程;另外中西方對於城市與文 明的關聯看法不同,認為中國城市是文明的載體,且文明由城市進而推廣至全國, 而西方則認為城市就是文明,因此只有一些城市才是真正的城市。第五從「符號 學」的觀點論析,城市除了表相的實質元素,還包含符號的內在意義,城市即為 景觀與正文供人閱讀,而人們也正銘刻自己生活的空間。第六以「字源學」分析, 城市(city)代表「城郭」之空間結構,具防禦、統治功能的聚居範圍,指涉特定 的人為硬體環境;都市(urban)是相對於鄉間(rural)的形容詞,偏向更多軟體 意涵,不僅擁有一特殊空間的地區範圍,還包含人類活動如社會、文化、風俗習 慣等各種層面,因此範疇較廣。 综上所述,對於「城市」與「都市」的意義區別,從地理學、社會學、歷史 學、符號學、字源學、文明的產生觀點看界定不一,會隨著國家、歷史與社會的 發展與意識型態而有所差異。雖然城市(city)和都市(urban)字義分析不同,但 發展至今日已無清楚的劃分,例如國內學者王志弘認為兩者並無差異,只是英文 上 urban 和 city 的差異,若真要仔細區分,「都市」經常與「都會」(metropolis) 並稱,或用於較大的城市,但是若說「台北是一個比較大的都市」 ,或「台北是一 個城市」 ,兩者都是正確的說法。37國內學者陳大為亦認為「都市」和「城市」沒 有明顯的差別,因此論及「都市詩」和「城市詩」其實是相同的。38另外今日我們 所說的「都市化」,中國大陸則稱為「城市化」,兩者也是意思相通。39從上所述, 可知雖然從不同學門與觀點對兩者的看法不同,但發展至今兩者意義相通已為眾 人所接受,可以認同「都市」與「城市」指涉相同的範圍。 37 38 39. 鍾宜樺策劃、採訪: 《文化進站》,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7 月,頁 131。 鍾宜樺策劃、採訪: 《文化進站》,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7 月,頁 148。 陳伯中: 《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1998 年 4 月,頁 14。. 12.

(21) 二、都市文學/ 都市文學/城市書寫概念溯源 以下探討「八○年代都市文學」和「九○年代城市書寫」的概念起源,兩者 概念的差異性。 首先探討「八○年代都市文學」的概念起源。文學思潮通常會受到大環境的 影響,進而成為反應生活的一種方式,如台灣都市文學的興起與台灣的都市化進 程密切相關。以下以年代作為都市文學起源的脈絡介紹區隔,雖然某一文類的斷 代無法以年代決然劃分,但由於每個年代都有其關注的議題與趨勢而形成的主 流,因此以下便以此方式進行分析。台灣的文學界早期以都市為書寫背景者為少 數,如日據時期翁鬧的〈天亮前的戀愛故事〉 ,描述都市文明的頹廢,深刻表達現 代人的複雜心思;以及戰後初期的郭良蕙,其小說背景大多為台灣,描寫對台北 都市生活的習慣和自在,在董保中的評論裡提到: 「郭良蕙的小說世界表現了以台 北為中心的一個活力強盛的、勢力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世界,或是中產、上中產 階級世界。」40,郭良蕙筆下的台北人,相較於白先勇筆下客居台北的大陸人,顯 得更具有代表性,41可知從郭良蕙的描述中可以窺見當時較具代表性的台北人。 從六○年代開始,由於政府實施對外開放經濟政策,加工出口經濟起飛,許 多學者受到西方思想文化思潮的影響,最早的發展是新詩方面,如紀弦成立的「現 代派」,其強調徹底西化,「主要發揚波特萊爾以降所有新興詩派的精神,認為新 詩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42現代派重視新興的西方理念,直到鄉土文學論 爭的產生,才使得徹底西化的理念瓦解。小說方面現代派運動的開展,則是以白. 40. 董保中: 〈郭良蕙的台北人世界〉 ,收入郭良蕙: 《台北一九六○》 ,台北:時報文化,1991 年, 頁 11-12。 41 范銘如: 《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 年 9 月,頁 200。 42 1953 年 2 月,紀弦創刊「現代詩」 。1956 年 1 月 15 日,紀弦成立了現代派。加盟的八十三位詩 人包括方思、蓉子、季紅、林亨態、鄭愁予、林泠、沙牧……等人,其有「領導新詩再革命,推 行新詩的現代化」主張。紀弦曾與大陸的戴望舒交往一段時間,受其影響,同時亦結交了不少日 本詩人如草野心平,可知其為徹底的西化派。在小說的發展上,1960 年白先勇等人組成的「現 代文學社」 ,以及創刊《現代文學》 ,成為台灣小說方面現代派崛起的重要指標。參見葉石濤: 《臺 灣文學史綱》 ,高雄:春暉,2000 年,頁 103。古繼堂: 《台灣小說發展史》 ,台北:文史哲,1992 年,頁 234-236。. 13.

(22) 先勇等人組成的「現代文學社」,43當時對於都市的主題描寫,亦開拓了都市文學 的途徑,例如白先勇的《臺北人》 ,便是描寫外省族群在台北遙望大陸的思鄉情境, 台北在其筆下為寄寓著鄉愁懷舊之思的土地;王禎和的〈小林來臺北〉中,對於 出生養鴨鄉下的小林來說,台北在現代化與國際化之下是個充滿階級歧視與虛榮 浮華之地。44這些發表於七○年代中期鄉土文學熱潮之前的作品在當時或在「鄉土 文學論戰」中都未被歸入都市文學的範疇中,但可從中窺見以鄉土文學為主的七 ○年代台灣小說發展之初, 「城市」或「都市」早已經是作家急欲認識與嘲諷的主 題了。45 及至七○年代,傳統農業社會逐漸由資本主義工商業取代,農村與農民受到 極大的衝擊,因此文學關注的議題著重刻畫貧苦耕耘的農民形象,以及外國殖民 經濟進入台灣所造成的諸多城鄉問題;46當時作家的主要特徵是回歸鄉土,反應社 會現實,批判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對立與矛盾,因此描寫的範圍多數是勤苦的大眾 人民。在資本主義經濟之下,形成鄉村與都市二元對立與緊張關係,一般認為鄉 村是純樸、自然、美好的,而都市與都市人一般皆脫離不了負面的形象:例如擁 擠危險、浮華奢靡,如黃春明的〈莎呦娜啦,再見〉 ,描述都市裡某公司業務主管 媒介日本商人嫖妓的故事,以及〈溺死一隻貓〉裡敘述主角阿盛伯為保護鄉土文 化,反對將村裡的清泉改為游泳池,最後以身殉泉,足見當時城鄉對立的書寫思 考。 以上分析可知六、七○年代之前,已可見將都市做為書寫背景者,但鮮少受 到關注。延續至八○年代由於工商業社會型態確立,經濟快速成長,台灣的都市 化程度驟然提高,農村相對萎縮,加上台灣與國際經貿的往來,造成文化的流動 性與異質性,以往美化農村醜化都市的思考,進入八○年代以後逐漸出現轉變, 作家對於都市空間的感受與表述有了更多的體會與興趣。范銘如指出:. 43. 參見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2 年,頁 234-236。葉石濤:《台灣文學史 綱》 ,高雄:春暉,2000 年,頁 103。古繼堂: 《台灣小說發展史》 ,台北:文史哲,1992 年,頁 234-236。 44 白先勇的《臺北人》於 1971 年出版,王禎和的〈小林來臺北〉,發表於 1973 年 10 月的《文學 季刊》 。張大春:〈當代臺灣都市文學的興起─一個小說本行的觀察〉,收錄於張寶琴、邵玉銘、 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台北:聯合文學,1994 年,頁 162-165。 45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台北:聯合文學,1994 年,頁 162-165。 46 朱雙一: 〈現代都市社會的全景俯視〉 , 《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 ,台北:揚智,2002 年,頁 267。. 14.

(23) 六、七○年代的資本主義經濟,使得台北變成臺灣社會病灶的縮影,猶如 現代化過程中的邪惡他者,台北在文學再現裡被妖魔化與異端化。這種一 面倒的現象於八○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了一些轉折……較為正面的都會新興 形象逐漸浮現於台北書寫中。47 作家對於都市的關注,逐漸從城鄉對立的負面醜陋形象,開始轉向為新興且較正 面的都市形象,文學作品中逐漸感受現代人的精神內涵, 「新型都市文化意識的活 躍因而產生,不少新世代作家著重從都市文化意識的角度對『都市文學』進行理 論的闡述。」48,由於台灣的都市化提高,許多作家已長期生活在都市中,而這些 闡述中除了批判也有擁抱,對於都市有了更多元的情感態度。林燿德可說是八○ 年代倡導都市文學的舵手,他提出對都市文學的看法: 都市文學並非侷限於與「鄉村」對立的地域界限內的文學題材,也不再側 重於描繪外在的都市景觀,而是主要表現人類在「廣義的都市」下的生活 情態,表現現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後的思考方式、行為模式;它的多元 性、複雜性、多變性。49 林燿德認為都市文學並非「鄉村」地區的對立面,亦非描繪外在的都市景觀,若 只是把農業社會的佈景抽換為八○年代的都市景觀,如以東區街上的高樓霓彩遮 蔽田園的蒼翠,那麼「都市文學」不過是一枚毫無意義的標籤而已,50他主張應以 現代人的文明化思考模式產生的生活情態為主體。 關於都市文學的相關概念,由於都市已與大多數人生活有密切的關聯,因此 都市生活逐漸成為都市文學創作的背景。鄭明娳提出廣義的都市文學包含兩個層 次,一為以城市生活為描寫題材,另一個是掌握社會變遷並運用新的思考方式創 作的狹義的都市文學。51鄭明娳認為狹義的都市文學才是真正的都市文學,她說明 都市文學中「都市」一詞的意義:. 47 48 49 50 51. 范銘如: 《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 年,頁 179。 朱雙一: 〈現代都市社會的全景俯視〉 , 《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 ,台北:揚智,2002 年,頁 268。 林燿德: 《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時報文化,1987 年,頁 14。 林燿德: 《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年 6 月,頁 200。 鄭明娳: 〈知性與立體的鋪陳─關於「都市散文」〉 , 《自由青年》 ,第 82 期,1989 年 9 月,頁 21。. 15.

(24) 此中的「都市」並不是指具體可見的地點,更不是高樓大廈堆疊組合而成 的空間。 「都市」其實是社會發展中,因各種不同力量的衝激,而不停的處 於變遷狀態的情境。52 鄭明娳認為狹義的都市文學所指的「都市」並不是高樓空間,而是指社會發展中, 因為各種力量的衝撞,使社會不停變遷的情境。她說明直到八○年代,創作方式 才產生改變: 直到八○年代,台灣的文學創作者才思考到社會變遷不僅無實或已,且非 僅時間性乃是空間性的,不僅是單元而是多元的,不僅是進化而且還是異 化的,種種的體悟,使作家觀察世界的角度有了大調整,創作方式也有了 大改變。53 鄭明娳認八○年代台灣的文學創作才開始改變,加入了空間思考,多元向度以及 種種對都市的體悟,與從前思考都市的方式已有許多差異,因此呈現在文本中的 都市已產生許多面向。 林燿德提出都市文學內涵,除了非以「鄉村」作為對立詞,亦非單純將農村 田園抽換為都市環境,他於〈都市:文學變遷的新座標〉中提出觀點: 要認識「都市文學」 ,首先要認識正文中的「都市」究竟為何物。不同於社 會版記者,作家非僅止於對定義為某一行政區域的都市外觀進行表面的報 導、描述,它也得進入詮釋整個社會發展中的衝突與矛盾的層面,甚至瓦 解都市意象而釋放出隱埋其深層的、沉默的集體潛意識。54. 「都市文學」就是都市正文的文學實踐,同時,創作活動本身正形成都市 的社會實踐,創作者同時兼具了都市正文的閱讀者,以及正文中都市的創 造者的雙重身分。55. 52 53 54 55. 鄭明娳: 〈知性與立體的鋪陳─關於「都市散文」〉 , 《自由青年》 ,第 82 期,1989 年 9 月,頁 21。 鄭明娳: 〈知性與立體的鋪陳─關於「都市散文」〉 , 《自由青年》 ,第 82 期,1989 年 9 月,頁 21。 林燿德: 《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年 6 月,頁 200。 林燿德: 《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年 6 月,頁 200。. 16.

(25) 林燿德認為都市文學不僅對外觀進行描述,也必須詮釋社會發展中的衝突與矛盾 層面,表達其隱含的都市意象,尤其是必須釋放出其中隱埋的深層潛意識,亦即 都市文學的書寫,以引導出都市意象背面的深層要義為核心。而另一種看法如前 一節所述,關於都市符號學的主張,創作者不僅是都市這個空間正文的閱讀者, 同時也是都市空間正文的創作者,因此具有雙重身分,在不斷閱讀和創作中,能 通達沉潛於都市文本的底層意義。 台灣的都市文學論述自八○年代後期逐漸興起,當時倡導者以林燿德、黃凡 為首,其在《新世代小說大系‧都市卷》之〈前言〉宣示: 「都市文學已躍居八○ 年代台灣文學的主流,並將在九○年代持續其充滿宏偉感的霸業。」56,此言表示 了當代都市文學的潮流興起,認為「都市」已然成為「文學變遷的新座標」 。林耀 德在《新世代小說大系‧都市卷》提及: 「黃凡《都市生活》 、張大春《公寓導遊》、 東年《模範市民》以及林燿德的《惡地形》 ,這些充滿都市符咒的小說集在八○年 代的台灣出版,充分說明了都市小說與當代文學中都市精神的確立。」57,這本小 說的集結出版,匯集各種都市書寫的作品,以此代表都市精神的確立,林燿德並 將都市文學視為「八○年代臺灣文學的中心點」58,他回顧台灣文學對於都市主題 的處理,無論是「現代派運動」時期,或是七○年代鄉土時期,當時都市做為一 個負面的城鄉對立符號,主要都把都市放在現實的某一固定「地點」上;及至八 ○年代後期,都市文學的定義開始流動,產生迥異於前人的觀點,林燿德提出「都 市」的定義─「流動不居的變遷社會」59,都市本身呈現出並時的、多重編碼的空 間結構,猶如「多稜鏡」意象60,一切歷史與被時間界定的事物於多重空間中再現、 變形、互相結合或撞擊,因此「八○年代都市文學是在舊價值體系崩潰下所形成 的解構潮流」61,意謂都市文學為八○年代台灣文壇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综上所述,八○年代都市文學已逐漸擺脫七○年代城鄉對立的內涵,由於工 商業社會型態確立,加上國際經貿的往來,文化上產生了流動性與異質性,范銘 如認為人們對於台北的印象不再只有以往的浮華奢靡的邪惡形象,更多的是較為 56 57 58 59 60 61. 黃凡、林燿德主編: 〈前言〉, 《新世代小說大系‧都市卷》 ,台北:希代,1989 年 5 月。 黃凡、林燿德主編: 〈前言〉, 《新世代小說大系‧都市卷》 ,台北:希代,1989 年 5 月。 林燿德: 《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年 6 月,頁 208。 林燿德: 《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年 6 月,頁 208。 林燿德: 《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年 6 月,頁 214-215。 林燿德: 《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年 6 月,頁 214-215。. 17.

(26) 正面的都會形象出現。鄭明娳認為八○年代都市文學的「都市」一詞,思考方式 產生立體化,例如空間性的描寫等。林燿德則認為都市文學不僅對外觀進行描述, 也必須表達其隱含的內在都市意象,有多重編碼的空間結構書寫,產生流動不居 的概念。 第二,論述「九○年代城市書寫」的概念意義。由於對「都市/城市」因各 國各學派的認定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都市/城市文學」的名詞界定與使用也 呈現模糊現象;依照八○年代至九○年代的台灣文學界發展觀之,已呈現出名詞 使用的分別。八○年代在林燿德的大力提倡之下,以及「當代台灣都市文學研討 會」的舉辦,加之各種以都市為背景的創作與評論觀之,皆可見使用了「都市文 學」一詞,延續發展至九○年代,轉而有「城市文學」一詞的使用,但兩者概念 實有差異。以上述分析的「城市」 (city)和「都市」(urban)意義來看,「城市」 指涉了「城邦」、「城郭」的高密度人口聚集的空間範圍,但多帶有硬體環境的概 念;而「都市」不僅相對於「鄉村」一詞,其包含硬體環境的城牆環繞之特殊地 區範圍,更涵蓋許多人文活動如生活、文化、歷史、社會……等各種軟體意涵, 因此涵義較廣。 但「城市」 (city)和「都市」 (urban)兩個詞彙於台灣文學界使用時產生了變 化,在中西方對等翻譯中形成差異,以上述分析的社會環境影響文學發展的脈絡 來看,從六○年代至八○年代由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興起,農村與農民受到極 大的衝擊,形成城鄉二元對立的緊張關係,產生了醜化都市美化農村的情況,因 此當時「都市文學」的「都市」一詞反而是狹隘的,其「都市」一詞是「鄉村」 的對立面,是所謂資本主義的、工商業的、相對於農業的概念,偏向較多的硬體 環境涵義。至九○年代常用「城市文學」的「城市」一詞反而是廣義的,由於現 代化與科技化形構出多元豐富的城市面貌, 「城市」一詞不再只是對立於「農村」 的概念,亦包含社會、文化、生活……等人文活動的發展,呈現偏向軟體環境的 涵義;此時城市人與城市、作家與城市的關係更加緊密,城市已然確立其正面與 豐富的形貌,再加上政府提倡的「城市文學獎」,由此形成一股書寫城市的潮流, 人們對於城市的觀照面向更加多元與廣泛。以此推知八○年代「都市文學」與九 ○年代「城市文學」兩詞彙的內涵,與字源學中對「都市」與「城市」的概念是 相反的。. 18.

(27) 其次再論及「城市書寫」一詞,今日關於「書寫」一詞的內涵,許多學者都 有相同的見解,國內學者王志弘說明: 就一般人的印象來說,經常覺得城市書寫應該是指以小說、散文等方式去 描寫對城市生活的觀感(這或許是受到近年來台北市政府舉辦的公車及捷 運詩文徵文比賽的影響),但是我認為,談城市書寫應該不要侷限在「書 寫」這兩個字。事實上,我們可以做比較廣泛的界定,像是包括照片、紀 錄片,甚至是官方拍攝的宣導短片等,這些以各種描繪手法呈現的內容, 大概都可以算是「城市書寫」。另外,像是一些為了某特定目的而製作的 地圖,譬如說給觀光客看的地圖,或是社區居民從事社區營造時繪製的地 圖,也都是對城市、尤其是對自己生活週遭環境的一種書寫或描繪,也可 以算是「城市書寫」 。總之,我會用比較廣義的方式來界定「城市書寫」。 62. 一般人總認為城市書寫是指小說、散文等方式去描寫城市,但是王志弘認為城市 書寫不應侷限在「書寫」兩字上,比較廣義的界定是除了文字的書寫,還可以包 含官方拍的宣導影片,或是給觀光客看的地圖,社區營造時繪製的地圖,都可以 劃入城市書寫的範圍。若推衍王志弘的說法,不侷限於文字,照片、圖畫甚至音 樂,都可以納入城市書寫的範疇,呈現多元的創作方式。另外王志弘也提及今日 網路城市的興起,形成一個數位流動的空間,也是一種城市書寫的方式。63國內學 者陳大為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今日的「都市」分為兩種: 一個是形而下的實質空間,一個就是網路都市,就是形而上的虛擬空間。 也就是說, 「都市」已經轉型,事實上很多人是生活在網路上的,網路上有 一些虛擬的遊戲,同時也提供人們展開虛擬的人生,而這群人就生活在網 路都市裡面。 除了實質的都市空間,今日還產生了網路都市,一個虛擬的空間,許多人生活在 網路都市裡,筆者詮釋陳大為的看法,除了虛擬的遊戲,另一方面今日的網路可 以提供人們生活中的許多需求,如消費購物、通訊、接受各地的資訊,形成多元. 62 63. 鍾宜樺策劃、採訪: 《文化進站》,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7 月,頁 131。 鍾宜樺策劃、採訪: 《文化進站》,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7 月,頁 132-133。. 19.

(28) 的虛擬都市空間。陳大為也提及今日有許多的網路作家,網路文學,以網路創作 形式為主,這也是城市書寫的方式,64足見今日的創作媒材趨於多元化。網路先趨 波爾特(Bolter)也指出: 凡書寫都在某種意義的空間性場所下進行,而不同的科技會帶來不同的書 寫空間,並進一步界定文化的思考方式、自我認定、意識形態、以及文本 與形式的內容與法則。65 波爾特指出電腦科技的發明改變了書寫的空間與形式,書寫不僅是動筆寫下,也 可以利用電腦來產製各種型態的創作。 從王志弘、陳大為和西方學者波爾特的觀點來看, 「書寫」一詞內涵廣泛而豐 富,其實正可呼應九○年代人們的生活樣貌以及文化的更新與多變,應用在近年 來關注城市空間方面,除了文字的紀錄,人們並且可以運用電影、音樂、繪畫等 多元的方式來詮釋與關懷自己居住的城市。因此「城市書寫」一詞展現多元化的 概念,若要仔細區分「城市文學」一詞,其以文字創作為主,只是「城市書寫」 其中的一類而已,因此本論文以「城市書寫」一詞做為主題,代表其迥異於八○ 年代較狹窄的都市概念,而是呈現出九○年代社會環境中更多元、豐富的城市意 象。 以文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下比較觀之,陳姿瑾的研究指出「都市文學」與「城 市文學」兩者差異: 都市文學與城市書寫基本上指涉著不同的範疇。都市文學是文學流派的一 支,是有意識將都市做為作品中的母題。城市書寫指的是在九○年代以後 開始推動書寫城市的風潮。66 雖然與都市文學同時都是以都市做為寫作題材,但是都市文學著重於「社 會發展中的衝突與矛盾的層面,甚至瓦解都市意象而釋放出隱埋其深層 64. 鍾宜樺策劃、採訪: 《文化進站》,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7 月,頁 149。 彭芸:《匯流時代的電視產業及觀眾》,台北:五南,2004 年,頁 5-6。 66 陳姿瑾: 《女/城:論 90 年代以後臺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 ,台灣大學台灣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頁 70。 65. 20.

(29) 的、沉默的潛意識」 ,城市書寫更著重於記憶的再現,不論是官方所推動的 文學獎,亦或是民間創作,都積極將城市視為書寫基礎與對象。67 她認為都市文學為文學流派的一支,其內涵即為林燿德所主張,有意識的將都市 做為創作題材,除了涉及都市外觀與現象的描述外,並瓦解與釋放都市意象中隱 藏的潛意識;而城市書寫亦以都市做為寫作題材,為九○年代以後開始推動的書 寫城市風潮,包括官方所提倡的文學獎或民間創作,皆更加重視記憶的再現。學 者王志弘也提到今日的城市書寫不再只有官方說法或官方版本,官方反而舉辦與 提倡城市文學獎,內容方面呈現更多「庶民」的生活,屬於和人們比較臨近、親 密的生活環境事物都是創作的主題,比較隨性,也有較多的可能性。68 九○年代對於都市議題的關注,表現在文學創作上,可以見到一股由各縣市 政府提倡的書寫城市的風潮,以台灣的大城市代表─台北市為例,歷屆舉辦的「臺 北文學獎」皆具有代表性,從歷屆舉辦至今,足以瞭解官方對於城市議題的關注。 以台北城為台灣首要大城,也可以從中窺見九○年代城市書寫的發展形貌,不論 是官方推動,或是民眾參與,顯示人們對於自己居住的環境有了更多的關注。繼 黃凡、林燿德於八○年代提倡的都市文學之後,九○年代的城市書寫已有許多轉 變, 「城市書寫」一詞展現出與「都市文學」上的差異,首先可以各種創作媒材呈 現,包括攝影、文字、繪畫、聲音、影像等,都是創作的方式,不再侷限於文字 創作,另外也出現許多網路寫手,更是與八○年代都市文學大不相同;其次是全 民的參與,不論是官方或民間都能關注城市的議題;第三是城市書寫重視地方文 化的記憶,不再只有官方意識的城市記憶。因此九○年代城市書寫不再只有單一 侷限性的發展,其於創作媒材、參與者、書寫面向呈現多元繁麗的氣象。. 第三節 城市書寫的操作定義. 承上一節分析,城市會因為各學派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定義,再以台灣在八 ○年代都市文學,與九○年代城市書寫的流變以及差異觀之,台灣都市文學興起 67. 陳姿瑾: 《女/城:論 90 年代以後臺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 ,台灣大學台灣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頁 70。 68 鍾宜樺策劃、採訪: 《文化進站》,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7 月,頁 131。. 21.

(30) 於八○年代,以林燿德的看法,八○年代的都市文學不再只是城鄉對立,也不僅 是對城市外表進行描述,還必須詮釋社會發展中的衝突與矛盾層面,表達其隱含 的都市意象。九○年代的城市書寫與八○年代都市文學相比顯得更加多元,包括 創作的多元媒材,如王志弘認為城市書寫必須包含文字、攝影、繪畫、電影等;69 陳大為認為今日的都市不僅是實質空間,還有新興的網路都市,研究城市不限於 文字書寫,今日有許多網路創作者即是。70另外還有官方極力推動的城市文學獎, 民間的踴躍參與,人們開始注意自己生活的城市,城市生活的任何細節都成為書 寫的對象,種種對城市的關注都呈現多元的氣象。因此九○年代的城市書寫是呈 現較多元的意義,所以本研究使用「城市書寫」一詞為研究主題。 除了以上對於「城市書寫」內涵的解釋與選擇,以下再論述關於城市的意象, 本研究書寫時不僅關注城市表相,也重視城市內在的涵義探討,以下分析國內外 學者的看法。西方學者凱文‧林區(Kevin Lynch)所著作《城市意象》可說是經 典代表,他將都市想像簡化為實質的五種空間元素,包括通道、邊緣、地標、節 點、區域,聚焦在城市的實質面向上,但許多學者都提出反對的意見,認為城市 應該包含更多物質表相下的內在意義。71西方學者葛迪勒(M.Gottdinener)和亞歷 山卓‧拉哥波羅斯(Alexandros Ph. Lagopoulos)在〈城市與符號〉一文中提到: 在林區開創的這個傳統下,城市居民所理解的都市環境涵義,被簡化成對 實質形式的知覺性知識。而且,林區所強調的實質特徵將都市環境的使用 簡化成只是移動活動。因為林區專注研究和城市走動有關的涵義,他忽略 了環境其他方面的意義。72 兩位符號學學者認為林區的觀點有缺失,他將都市環境的涵義簡化成實質的知 覺,而且忽略了其他的方面的涵義,例如某種對城市的概念。他們贊成學者杜勒 (Ledrut)尋索意象的象徵性和延意性層次: 人民與城市的關係超出了知覺上的認識,並引入了意識形態的角色。簡言 之,城市居民並非適應一個環境,相反的,居民透過都市實踐,在都市環 69 70 71 72. 鍾宜樺策劃、採訪: 《文化進站》,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7 月,頁 126-131。 鍾宜樺策劃、採訪: 《文化進站》,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 7 月,頁 126-131。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台北:明文,1994 年 6 月,頁 510-51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台北:明文,1994 年 6 月,頁 511。.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 102學年度以後入學 者:每學期必修 專題討論 至少通過2學期 至少通過2學期 至少通過4學期 碩/博士論文

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 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臺北中學校」 ,至民國 36 年奉令更 名為 「臺北市私立泰北中學」 ,除音相 近外,更取 「泰山北斗」 之義。泰山為 五嶽之長,古代帝王常以來此封禪為大

評論 重建小學建議評論(樣本試卷) 人與責任一 書信 自薦信(擔任創意寫作學會主席) 人文情懷一 中四級 演講辭 演講辭(學會年終大會演講辭)